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工作的思考
——以过渡时期农村改造历史为视角

2017-03-13 00:10蓝美芬池秀梅
理论建设 2017年6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教育

蓝美芬 池秀梅

(1、蓝美芬 中共松溪县委党校 福建南平市 353500 2、池秀梅 集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一、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历史意义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程中,曾多次成功创造了农村改造的历史。在民主革命时期,通过土地革命、群众路线等措施,实现了近代其他阶级所没有完成的农村动员的艰巨任务,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为顺应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对农村社会再次进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等方面的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经济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又一次对农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结束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时代,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三农”问题逐渐突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大缓解了“三农”问题。而今我国又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论、创新实践。历史是不能被割断的,王立胜教授指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可以描述为一个超大型的农民国家在资源禀赋极差,外界地缘环境紧张的情况下,实现赶超型的现代化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最本质最重要的社会矛盾在当前的具体体现”。[1]因此,在新形势下,回顾和重温历史,有利于总结历史的经验、学习历史的智慧,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也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农村历史的研究,提升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二)现实意义

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可以说全面小康的关键是农村的小康,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农村的现代化。自21世纪以来,党和国家日益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截至2016年,连续13年,党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在“三农”问题,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而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纳入了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脱贫攻坚放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号召形成社会扶贫的合力,计划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此,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助力“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农村建设事业,有利于推动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顺利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找到破解农村工作难题的新钥匙。

二、过渡时期农村改造的主要举措与成效

“过渡时期”是特指我国从1949到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急需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任务;急需取得政权合法性的普遍认同,以巩固国家政权;急需完成对国民的思想观念改造,以确立并巩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急需提高国民素质,以满足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在一个农业大国里,必须对农村进行一场有效的重新整合,以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村和农民的力量一起致力于国家目标的实现。

(一)对农民观念世界的改造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农民“带有封建性质,表现在小农的私有制、上层建筑的封建制。”[2]而这些就塑造了中国农民特有的小农意识,如自私、散漫、落后、狭獈和保守等。同时,农民还受等级、守旧、天命等封建迷信观念的影响。这种小农意识和封建观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相适应,要顺应过渡时期新形势的变化,就要改造农民的观念世界。

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经济是分散的。”[3]而“农业合作化运动,……提倡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的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这)是使分散的小农经济逐步地过渡到大规模合作化经济的思想和政治保证。”[4]因此,过渡时期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围绕着改造小农意识和各种封建落后思想而展开,结合当时的中心任务进行教育。如结合土改,进行阶级教育,宣传剩余价值学说;结合抗美援朝,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三大改造,进行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同时进行不同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如过渡时期总路线教育、农业合作化方针教育等。其次还利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形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尽量贴近百姓的生活,便于百姓学习和接受。如在农村利用冬学这一教学形式开展理论宣传和文化学习活动,采取地方戏曲、快板等乡村艺术,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语言文字,使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迪,用浓厚的乡土气息感动大家,取得情感上的认同。

总之,党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整合了农村社会纷繁复杂的思想意识,构建了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统一了思想,重塑了社会风尚,提高了农民的阶级意识和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他们当家作主的使命感,激发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使其迅速认同新社会、新制度,成功实现了对农民观念世界的改造。

(二)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造

过渡时期,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两次大的调整,第一次是进行土地改革,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第二次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道路,使农民由个体经营转变为集体的农民。

土改之初,一些农民受宗族和宿命观念等思想影响,以及担心被报复,不敢参加。党和政府组织工作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通过“访苦、问苦、引苦、诉苦、论苦”五环节,对农民进行阶级观念、剩余价值学说的宣传,使“政治民主、经济平等、剥削有罪”等观念深入民心,增强了农民对我党和新生政权的政治认同。就象庄孔韶说的:“宗族的认同己被阶级的认同所压抑,宗族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象征完全被党的象征所代替。”[5]接着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国家进一步提出对农业进行合作化改造。通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由低到高的形式,使农业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集体经济,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农户占到了总农户的87.8%。[6]基本上实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三)对农村权力格局的改造

不管是晚清还是民国,“均没有完成对基层社会的整合,政权现代化所需要的结构集中与整合,只停留在机构建制和身份委任的表面,而未能达到管制与治理的深度”。[7]这个任务落在了刚成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肩上。毛泽东同志认为,改造中国社会必须打破旧的社会结构,重建新的社会结构。他说:“我们应当将全中国绝大多数人组织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及其他各种组织里,克服旧中国散漫的状态。”[8]在过渡时期,党通过废除保甲、土改、选举等举措,完成了对农村基层政权体系的建构,最终实现了对农村权力格局的改造。

首先,通过废除保甲,培养了一批忠诚于新政权的农村基层政治精英,打破了传统农村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模式,国家行政力量开始主导农村社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同时,在农村建立了群众性过渡组织即农民协会,使其发挥着临时基层政权的社会功能,对于组织发动农民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从1954年开始,在县级以下统一设置乡、民族乡、镇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全国农村基层政权建制逐步趋向统一,即实行乡建制,由此将农村基层管理纳入国家政权体系。直到1958年建立了“政社合一”人民公社体制为止。同时,确定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形式,制定了《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规定:“凡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赞成共同纲领,年满18岁之公民,……不分民族、阶级、性别、信仰,均得当选为代表。”[9]

从此,党和政府把农民严密地组织起来,农村的基层组织形式经历了由农民协会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的演变过程,国家政权第一次真正建立起了上下统一的政权组织体系。正如学者纪程所说的:“新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整合,……,将国家政权直接延伸到村庄内部,自上而下建立起严格的支配体系,从而将农民完全整合到国家政治体系之中”。[10]从而实现了对农村经济和政治资源的有效整合,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对农村教育文化的改造

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文化十分落后,1949年全国文盲人数占人口总数的80%。[11]其中农村青壮年文盲占农民青壮年的80%。[12]埃德加·斯诺说,在中国农村:“文盲几乎达95%左右。在文化上,这是地球上最黑暗的一个角落”。[13]毛泽东也深刻地指出:“从80%的人口中扫除文盲,是新中国的一项重要工作。”[14]当时农村还存在诸如歧视妇女、包办买卖婚姻、吸毒、赌博等不良风气,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移风易俗。

首先,改革旧的学校制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院系设置和调整,删除内容反动的课程,增开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马列主义理论方面的思想政治课。同时要求教育部门“必须与工业、农业、交通、财政金融管理等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训练各方面的建设人才”。[15]第二,大力开展扫盲教育运动,积极发展工农教育,在农村普及文化教育和对农民普及农业科技教育,双管齐下。采取集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化教育。第三,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到1956年,全国的三分之二县(市)已经有了有线广播站,……其中80%装在农村”。[16]同时,还举办了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的发展。

总之,通过内容与形式、硬件与软件等多方面建设,使农民接受全方位的教育。初步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逐渐革去了农村的陈规陋习,如抽鸦片、赌博、缠足、买卖婚姻等封建残余。兴起农村文化建设、农民文化教育的热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

综上所述,党在过渡时期,通过对农村的深刻改造,推动新政权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就顺利地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路,在世界历史上也是首创,为今天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和启示。

(一)切实做好农村的意识形态工作

毛泽东同志曾说,要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17]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有的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恶意散布谣言,有的采取民间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基金会等合法的外衣,从事不法活动。尤其在农村,老百姓受知识文化和经验等限制,缺乏辨别真伪能力,容易被宗教、慈善的外衣所迷惑。再加上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利益趋向更向多元化,矛盾更加复杂。这些都会对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带来冲击。所以必须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的工作,特别是农村的意识形态的工作,让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思潮当中,占主导地位,并且要引领其他社会思潮。

(二)扎实做好农村扶贫工作

党在过渡时期,由于受到国内外形势和全国上下建设热潮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出现了急于求成的不当的做法。如在农民扫盲教育中,常常无力顾及已扫盲学员的巩固提高,有时还会出现“复盲”现象。就如“教育事业发展上,急于求成不量力而行,形成几次大起伏,造成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8]今天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农村脱贫是一大难点,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之年,也是农村脱贫攻坚决战之年,也要注意不能“饥不择食”,必须进行科学决策在农村扶贫工作中,要注意“返贫”现象,注意巩固成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鼓励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效率,但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以福建省为例,积极贯彻党中央的精神,既肯定了松溪县在进行产业脱贫中的“饿虎扑食”的魄力,从江阴华西村引进的闽瑞环保纤维项目,数天时间就完成了以往至少需要3个月才能走完的程序。现已成长为全省行业小巨人领军企业,建立了8条生产线,年产值20亿元,在产业脱贫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同时也指出,引进项目要防止“饥不择食”,要守住生态环保底线,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换取发展。近年来南平全市否决了一百多个不符合国家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既坚持多渠道招商引资,助力脱贫,同时又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

(三)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学者张乐天指出:“农民参与政治的程度与政治对他们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影响紧密相关。”[19]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使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身,农业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增收,人民群众正是看到了自己的利益不断得到实现,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于是在情感上认同了新价值观和新制度,并激发出空前的建设热情。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会的小康是关键、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中国梦为旗帜,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理念,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尤其是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同时,党和政府持续在强农、富农、惠农方面强有力发力,自农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破冰,全国新农业现代化规划落地生根,把农民组织起来,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保生态减消耗绿色增产初见成效,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新农村。全年1000万人口脱贫有望超额完成。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面貌不断改善,农业结构更加优化等。国家进一步加大对乡镇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乡镇政府有更好的财政能力履行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健全,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总之,必须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发展好、维护好,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拿出真心暖民心,尊重群众的利益和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才能真正激发农民建设家乡农村的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塑造了中国农民特有的诸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睦邻友好、崇尚和谐等人文性格,还有重名节、孝悌、信义、文教的价值观念。正如肖南龙评价的 “带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从而也使他(毛泽东)的思想改造更贴近中国社会的现实,更符合中国人的心理结构而更易于付诸实践,为最大多数的中国人所善闻乐见,易于接受从而收到更好的改造效果”。[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2002年博士论文,第148页]党的十八大也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传承民间文化,可以增强广大农民的归属感,激发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可以说,传统文化在全成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同时要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内容上以农民的职业、科技的掌握为重点;形式上应利用互联网、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博客、微博、微信、论坛等大众传媒来开展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让各种文化程度农民的文化素质、生产技能、科技致富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特别要重视和善于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来宣传党的政策、主流意识形态,利用先进的手段和载体加强对农村的宣传和教育。

结语

通过回顾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农村社会的改造历史,试图借历史的经验,谈谈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工作的思考和启示。主要通过过渡时期农村改造的措施和成效进行叙述总结,着眼于观念、经济、政权、教育文化四方面内容展开。对现实提出四点思考:一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化时代里,尤其在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理性和能力下,要特别注意加强农村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党和政府在广大农村的意识形态阵地,才能凝心聚力。二是坚持贯彻群众路线不动摇,拿出真心暖民心,尊重农民的利益和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出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要实现魄力和速度的辩证统一,既要只争朝夕,也不能盲目贪多求快,才能稳扎稳打,巩固好现有的农村建设成果。四是要把传统文化魅力和现代传播平台相结合,做好农村的教育、宣传和培训工作。

[1]赵金山.《再造乡村——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2011年硕士论文,第3页.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628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7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43页.

[5]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00页.

[6]赵金山.《再造乡村——新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研究》2011年硕士论文,第16页.

[7]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1页.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6年版,第11页.

[9]《乡(行政村)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http://gx.people.com.cn/n/2014/0725/c364961-21783029-2.html.

[10]纪程.《国家政权建设与中国乡村政治变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77页.

[11]马云.《建国初期农村扫盲科学文化教育兴起的原因探析》《社科纵横》,2012 年 09.

[12]《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第596页.

[13][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第 210.

[14]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3页.

[15]陆定一.《陆定一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421页.

[16]靳得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9-200页.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4页.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内部发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1页转引自廖义军《1949-1956年新中国农村文化建设研究》2013年博士论文.

[19]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 518页.

[20]《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21]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2002年博士论文,第148页.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