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萍, 蔡耀婷, 邓学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4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易小萍, 蔡耀婷, 邓学学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9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是否合并出血分为两组,查阅病历报告与医疗文书,分析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的ORmin>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使用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与术后未使用肝素的患者,临床上应更为注意出血的发生,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出血发生。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出 血; 相关因素
冠心病是目前临床上最具危害性的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均呈普遍高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其中最为严重的类型,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死亡率极高[1]。介入治疗是ACS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但有部分患者并发严重出血,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因此需要更加重视,故而对于引发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加以干预才能有效预防出血的发生[2]。为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我院940例入组的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报道作如下陈述: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94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按是否合并出血分为两组,出血组40例,未出血组8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满足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中关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排除[3]:①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②死亡的患者;③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等。所有患者中,男性421例,女性519例;年龄57~82岁,平均年龄(69.4±7.3)岁;存在糖尿病史98例,未存在842例;高血压史136例,未存在804例;高血脂史155例,未存在785例;心肌梗塞史229例,未存在711例;消化道溃疡史111例,未存在829例;心衰史201例,未存在739例;使用GPⅡb/Ⅲ受体拮抗剂207例,未使用733例;使用ACEI197例,未使用743例;使用β受体阻滞剂175例,未使用765例;多血管病变733例,单血管病变207例;ST段抬高491例,非ST段抬高449例;吸烟461例,非吸烟479例;肥胖499例,非肥胖441例;术后使用肝素256例,未使用684例。其中40例出血患者中,颅内出血3例,消化道出血27例,穿刺部血肿7例,腹膜后出血2例,眼内出血1例。
1.2 方法:观察指标共包括:通过查阅病例报告与医疗文书,记录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ACEI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使用、多血管病变、ST段、吸烟、肥胖与术后肝素使用情况等。参照人卫第六版《内科学》[4],以重要脏器出血、血红蛋白下降3g/dl或输注2单位以上的全血与红细胞的患者定义为出血。
1.3 统计学分析:Epidata3.1录入数据,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分布的比较采用2×2交叉表卡方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回归分析,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明显,以P<0.01为统计学差异显著,以ORmin>1为危险因素。
2.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详见表1,经卡方检验后,两组患者性别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EI使用因素、β受体阻滞剂使用因素、多血管病变、ST段因素、吸烟因素与肥胖因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后,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的ORmin>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
心血管疾病一直是危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并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与病谱的演变而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已造成8000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是目前临床上负担最重的疾病类型。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现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数已高达2.3亿以上,另约有3000万左右的患者处于心血管亚健康水平,并每年平均有300万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形势不容乐观。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较为严重的冠心病,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死亡率极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是目前临床上经济负担最重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颇受重视。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发病与治疗期间极易造成一系列并发症,而以脏器出血、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为代表的严重出血是ACS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直接威胁患者生命,故而针对出血的发生,对ACS合并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则尤为重要,对出血的预防效果意义重大。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相继对ACS合并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发现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心肌梗塞史、心衰史、高血脂史等疾病对合并出血的意义重大,故而本研究也将之前学者的研究内容加以验证。
为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相关因素,回顾性分析我院940入组的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因素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因素、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消化道溃疡史、心衰史、GPⅡb/Ⅲ受体拮抗剂使用因素与术后肝素使用因素的ORmin>1,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出血的危险因素。
可以看出,女性患者肌肉较为松弛,制动性较差,易发生血管出血;随着年龄增大,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更易破裂出血,并伴有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对抗凝药物耐受较差,故而加重出血概率;而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肌梗塞史与心衰史等因素,因之前学者数据一致,更能说明其科学性;消化道溃疡史患者易产生消化道出血,因疾病发展与治疗途中引起消化系统不适而产生出血风险;GPⅡb/Ⅲ受体拮抗剂是普遍的出血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在ACS疾病中可激化出血倾向;而肝素是常见的抗凝剂,未在手术过程中使用肝素将大幅度提升出血概率。
[1] 于云,沈志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危险因素[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2):143~146.
[2] 李晓烨,王齐兵,吕迁洲.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出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2015,26 (11):1526~1528.
[3] 陈云(综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栓治疗中出血风险评估与处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4,35(2):257~261.
[4] 叶任高,陆再英,等主编.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7~368
Factors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leeding
YI Xiaoping, CAI Yaoting, DENG Xuexue
(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Sichuan Chengdu61004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Method: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admitted 940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hemorrhage,medical records and reports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factor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Result:There are two sets of gender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factor of age,history of diabetes,history of hypertension,high cholesterol history,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peptic ulcer history,history of heart failure,GPⅡb/receptor antagonists ex-is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use of heparin factorsⅢ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sex,age,history of diabetes,history of hypertension,high cholesterol history,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digestion Road ulcer history,history of heart failure,GPⅡb/Ⅲreceptor antagonist use ORmi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ostoperative heparin factor>1,is a risk factor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Conclusion:for sex,age,history of diabetes,history of hypertension,high cholesterol history,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peptic ulcer history,history of heart failure,the use of GPⅡb/ Ⅲreceptor antagonist with no postoperative patients using heparin,the clinical should be more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bleeding,control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prevention of bleed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Bleeding; Related factors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1.015
1006-6233(2017)01-0045-04
四川省卫生计划委员会资助项目,(编号:201502465)
邓学学,Email:10546671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