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明均 程 敏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羌族推拿结合熏蒸治疗腰部劳损临床研究*
韩明均**程 敏**
阿坝师范学院,四川 汶川 623002
目的:观察羌医手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先用羌族推拿手法ㄧㄅㄚㄨ′ㄜㄔㄅㄜㄙㄌㄜㄍㄜ′ㄋㄜㄆㄜㄙ′ㄊㄚㄏㄤ(YABAUECHEBESLE-GENEPESTIHANG雅巴吾 欸赤北司 勒格 纳朴 司氐杭)治疗患者腰部;再用中药对腰部进行熏蒸治疗;最后选用适宜的羌族推拿手法对患者腰部强化治疗;对照组施以中药熏蒸。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主观满意度、疼痛VAS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主观满意率分别为95.3%和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分别是1.47±1.12和2.32±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总有效率分别是95.3%和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药熏蒸基础上结合羌医手法治疗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负面情绪,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羌医手法;中药熏蒸;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以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等主要表现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腰部疾病。由于腰骶部肌肉、筋膜以及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的局部无菌性炎症,引起腰臀部一侧或两侧弥漫性疼痛。中医学将其归属痹证范畴,认为该病病因病机是:风、寒、湿邪痹阻筋络,筋脉淤堵导致气机不畅,瘀血为患。西医常规给予消炎镇痛药,能暂时缓解症状,却不能根除病因,导致病情反复。笔者采用羌族按摩手法和中药熏蒸综合治疗腰肌劳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校附属医院康复科初诊或复诊86例,所有患者均经检查X片或CT无腰椎病变,直腿抬高试验阴性,排除其他腰部疾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29.5±3.4)岁;病程3天-6年;其中32例有扭伤或拉伤史,11例有慢性劳损史。对照组:男31例,女12例;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27.6±3.6)岁;病程1天-8年;其中28例有扭伤或拉伤史,13例有慢性劳累史,3例有外伤史。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5),具有可比性。
(二)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1],长期反复发作的腰背部酸痛不适或钝性胀痛,夜间尤甚,腰背部僵硬,时轻时重,或晨起、天气变化时加重,稍活动后可减轻,劳累后易复发。检查:①腰背部压痛范围广泛,压痛点多在竖棘肌、腰椎横突等部位;②肌痉挛,触诊时腰部肌肉紧张痉挛,或有硬结及肥厚感;③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
(一)治疗组
1.治疗顺序:先用羌族推拿手法ㄧㄅㄚㄨ′ㄜㄔㄅㄜㄙㄌㄜㄍㄜ′ㄋㄜㄆㄜㄙ′ㄊㄚㄏㄤ(YABAU ECHEBES LE-GE NEPE STIHANG 雅巴吾 欸赤北司 勒格 纳朴 司氐杭)[2]治疗患者腰部;利用中药对腰部进行熏蒸治疗;选用适宜的羌族推拿手法对患者腰部强化治疗。
2.推拿: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时,笔者选用羌族推拿手法中的ㄊㄒㄐㄙTEX JIS,特西 基司(推法),ㄍㄌㄧㄙ GE LIS,哥 里司(揉法),ㄜㄊㄙE TIES,欸 贴司(按法)和ㄍㄊㄧㄙ GETIES,哥 帖司(点法)[2],达到放松肌肉和活络筋脉的目的。
3.熏蒸:熏蒸药方主要含有:川乌、川牛膝、红花、活血藤、黄柏等。将中药研磨成粉状,放入中药汽疗仪的雾化器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浸泡20-40min,加热药液温度至100℃,使产生的蒸汽中含药雾化气体,腰骶部药液熏蒸30-40min(在进行熏蒸时,应根据患者对气体的反应调整温度值)。
4.强化推拿:选用羌族推拿手法中的ㄍㄌㄧㄙ GE LIS,哥 里司(揉法),ㄦㄍㄨㄛ EK GUO,尔过(拨法),ㄍㄘㄨㄉㄨㄜㄙGECU DES,哥醋 德司(扣击法)和ㄍㄊㄧㄙGETIES,哥 帖司(点法)[2]。
5.疗程:每天1次,在上午进行治疗,疗程为10天。
(二)对照组
采用熏蒸疗法,操作方法与治疗组的熏蒸相同。
(一)观察指标
依靠患者的主观感觉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计分(VAS)[3]。主观满意度分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类型,由患者自身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标尺标有10个刻度,横线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由患者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根据患者标出的位置为其评分,临床评定0-3分为良,4-6分为一般,7-10分为差。
(二)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评定标准包括:主观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计分(VAS)和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中的相关标准。治疗前后疼痛平均积分下降百分率计算公式:[(治疗前平均积分-治疗后平均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临床症状总积分增加率>70%;有效:症状体征好转或临床症状总积分增加率为30%-70%;无效:症状体征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总积分增加率<30%[5]。
(三)统计学方法
(一)治疗后患者主观评定调查
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观评定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主观调查评定比较
由表1可见,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满意率分别为95.3%和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二)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和8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三)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定计分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由表3可见,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1.47±1.12和2.32±1.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人体脊柱周围有许多韧带、筋膜和肌肉等软组织,对维持体位和增强身体稳定性、平衡性以及灵活性等起着重要作用。某些原因引起软组织发生病变,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疼痛[6]。腰肌劳损属于中医“腰痹”范畴。本病多因为年老体虚,禀赋不足,或后天烦劳过度,复感外邪,跌扑扭闪受伤所致,病机为肾虚为本,腰部经络外邪积瘀痹阻,以致经脉不和,肌肉筋膜拘挛,经络阻闭,气血运行障碍而致慢性腰痛[7]。一般选择两种以上的治疗方法较好,综合治疗方案既要避免方法太多太滥,重点不突出而难以执行,又要避免方法单一,疗效不显[8]。因此笔者采用羌医手法和中药熏蒸综合治疗本病。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医学的主要价值在于采用物质的或非物质的手段治疗疾病,具有很强的经验性和技术性特征[9]。古羌族没有文字,羌医不能以书籍的形式记载,羌医药知识、临床经验和技能主要是释比以家传或师承方式言传口授给后人[10]。羌医手法属于羌医药知识理论体系,主要以羌族按摩医师和骨科医师施用手为主的各种术式,作用于患者体表不同部位进行治疗和检查的一种外治法,具有见效快、疗效高、运用方便快捷、成分低等优点,是羌医的重要组成部分[11]。羌医手法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格,从古到今广泛流传民间,不仅深受羌族同胞的信赖,而且也受到了汉族等其他民族病员的喜爱[12]。
在治疗过程中,先对患者进行手法治疗,沿膀胱经循行方向,用掌跟或拇指指腹先后以特西基司(推法),哥里司(揉法)、欸贴司(按法)和哥帖司(点法)的形式从十二胸椎至第一骶骨之间两侧揉理筋络,手法柔韧和缓,力度渗透进内层肌肉,能缓解局部疼痛,改善神经的传导,使血流和淋巴流加快,消除阻滞现象,引起振奋和轻松的感觉,使僵硬、痉挛的肌肉局部放松,达到舒筋活血,改善微循环的效果[13]。正如《普济方·折伤门》云:“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宜通。瘀积不散,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原也。”同时,腰脊柱局部增加血流循环,便于物质的吸收与代谢,促进机体在中药熏蒸时吸收和利用药气,提高治疗效果。中药熏蒸之后再施以羌医推拿术,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加速在皮肤、筋络和肌肉等循环,修复坏损组织,建立新的本体感觉,起到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高温刺激以后,机体自我防御意识降低,精神放松,通过深、重的手法可以渗透进脊柱两侧内层的韧带、筋膜、肌肉和脊柱关节突间关节滑膜(小关节滑膜)等软组织,产生活血化瘀、分筋理络、解痉止痛的作用,弥补羌医推拿和药熏的不足。
中药熏蒸疗法历史悠久,正如《礼记》云:“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将中药放入水中蒸煮产生蒸汽,利用蒸汽中含有的中药成分渗透到患部,借助热力和药理作用,使药物经皮肤吸收或湿热吸附作用扩张皮肤、血管和肌肉,改变脊柱两侧局部机体代谢,提高神经、体液水平,干扰疼痛信息的传导;改善微循环、组织营养,加速病灶炎症致痛介质的清除;降低骨骼肌、平滑肌和纤维结缔组织的张力、松解肌肉、缓解痉挛,修复受损组织。其中川乌、川牛膝、红花、活血藤和黄柏等还有温经止痛、祛瘀生新,祛除痹阻腰背风寒湿瘀等阴邪的作用,具有通经补血,强筋壮骨、消炎止痛、缓和疼痛之效。
总之,笔者认为在中药熏蒸基础上结合羌医手法治疗腰肌劳损,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负面情绪,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203.
[2]杨福寿,王战国等.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5-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4.
[4]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9-342.
[5]徐露燕.中药熏蒸辅助治疗踝关节骨折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4:108-110.
[6]方坚.筋骨疗伤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2:53-54.
[7]程嗣鹤.自拟补肾活血祛痹方为主综合治疗腰肌劳损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323-325.
[8]刘茂才.现代疑难病中医治疗精粹[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424-427.
[9]王志红,向芯慰.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思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1-4.
[10]林绍荣,包正兰.羌医羌药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46-47.
[11]杨福寿,王战国等.羌医手法治疗方法学简介[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5-9.
[12]吴铀生,程玲俐.羌族医药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走出困境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8-11.
[13]韩明均,程敏.浅析点揉结合火罐对运动引起的急性腰肌损伤的治疗[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64-66.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阿坝州民族地区老年人群健身现状调查(16SB0289);阿坝师范学院重点教改课题:体育保健专业转型探索与实践(JXGG2015-05);阿坝师范学院重点校级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阿坝州康养产业发展策略研究(ASA16-02)。
R
A
1006-0049-(2017)05-0014-02
**作者简介:韩明均,男,硕士,阿坝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运动康复;程敏,女,硕士,阿坝师范学院,研究方向:运动医学、运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