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2017-03-13 19:46刘芳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多样化语文课堂

刘芳

(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广东 深圳 518172)

[摘 要]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顺应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把握激励的时机和艺术,在语文课堂上采用同伴激励、教师激励、问题激励等多样化的激励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

[关键词] 语文课堂;多样化;激励策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在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他认为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评价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激励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在丰富活动中强化同伴激励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克服懒惰、战胜自我,克服胆怯、增强勇气。

利用高中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在同伴面前不服输的好胜心,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活动,从而激励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成语竞猜比赛,因为成语题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难点,积累成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枯燥乏味的。要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每两周利用一个课时组织一次成语积累PK赛,借同学之间的竞争氛围激励学生。赛前一周教师布置考察范围,比赛规则的制定则由各小组轮流负责,可以有成语听写、词语解释、选择判断等传统题型,可以也有借鉴央视《中国成语大会》设置成语猜谜等趣味性的题型。小组的组成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可以是以宿舍为单位,也可以是以性别为分组依据,还可以让学生小团体自发分组。教师在课堂上一改“审判者”的角色,放权给学生,学生从被动的受测者变成主动的组织者、学习者。学生们在激烈又有趣的课堂比赛中,既能收获知识,也能赢得友谊,更能愉悦心情。

此外,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比较长,写作背景、人物形象、主题思想都有一定的复杂性,学生读起来费时耗力,积极性不高。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以教材为蓝本,让学生唱主角,把学生牢牢吸引到课堂中来,吸引到对名家经典的研读与探究中来。

例如设计一节《雷雨》的全校公开课,采取表演课本剧为主,辅以师生对表演台词点评的形式。学生虽说初出茅庐,但是演到动情处也能催人泪下。扮演者可以用低哑的嗓音诠释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见相认时的隐忍坚强,当鲁大海被周萍的仆人殴打时,鲁侍萍哭喊着护卫鲁大海说:“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扮演者通过歇斯底里的怒吼,能够表现出鲁侍萍的愤怒,表演的爆发力和冲击力将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恰到好处的表演离不开扮演者对人物形象的反复琢磨和理解,点评的学生也需要带着敏锐的目光去捕捉演员表演的细节,尤其是学生在点评的环节往往会给认真理解、表演出色的演员很多鼓励赞美的话语。比起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言以盖之的点评,同学的倾听、赞美、建议或者争论,一定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二、在多元评价中突出教师激励

教师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如果给予适当的鼓励、充实和指导,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能力使所有智力发展到一个适当的水平。

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比如作文教学,这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大多数师生来说作文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学生写得辛苦,教师改得艰难,教学效果还难以保证。根据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作文档案袋评价的教学方式,将评价以描述性的评语、展览、评奖等取代优、良、中、差的等级制,点评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力求点出个性、点出真效、点出启迪。评价过程呈动态化,不仅重视结果,而且重视思维与进步的过程。

很多教师在作文讲评课上往往是念一下写得比较优秀的几篇作文,然后再分析这些作文好在哪里,希望给其他学生做榜样。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得到激励的几乎都是那些写作佼佼者们,作文中等或偏下的学生只是扮演一个无奈的听众。在作文档案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尝试上“纵向”的作文评讲课,每次拿几本不同水平的作文作代表,从本学期的第一篇作文开始,到最近的一次作文,和学生们一起来发现这位同学的进步与不足。有时还可以发动学习小组的力量,指导小组寻找组内作文进步最大的同学。一个学期下来,无论是写作出色还是比较勉强的学生,都能从作文评讲课中感受到作文进步的快乐,养成积极的写作态度。作文档案袋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欲望,也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自豪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不尽相同,所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样。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认知的个体差异性。例如在讲解《项链》一文时,文中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有的学生认为她为了虚荣而白白耗费青春,是一个无知浅薄的人;有的学生认为她敢于承担自己的过错,是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同一个人物,在学生眼里出现了截然相反的形象。其实,浅薄也好坚强也罢,这只是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两个方面,作者把两个互相矛盾的方面统一为一个人格的整体,充分展示人性的復杂,让世人在欣赏玛蒂尔德跌宕起伏充满戏剧性命运的同时反省自己,审视社会。尽管每个学生的角度不一样,只要是在原文的基础上进行有依据地争论,教师都应当支持鼓励。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最有效的激励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带着真诚和期望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引导,让发言的同学感到理解和尊重,让别的同学受到带动和启发。

三、在设疑置难中发挥问题激励

教育家杨福家曾说:“什么是学问,就是学习怎样问问题,而不是学习答答案。”这说明问题在学生的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充满意蕴、引人入胜的问题,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现代文教学中,学生文字阅读的障碍较少,甚至觉得现代文没什么好学的,这就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疑难资源,巧妙设置问题,激励学生思考探究。

《故都的秋》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作者郁达夫用饱蘸情愫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神韵清绝、典雅质朴的北国秋景图,他甚至愿意用三分之二的生命去挽留北国之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热爱,但是课文开篇就说北国的秋有三个特点:清、静、悲凉。学生对前面两个特点比较好理解,但是为什么“悲凉”的秋天也能得到作者的热爱呢。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一部分学生会大胆地认为“悲凉”的秋天的确不值得热爱,这是作者写作上的瑕疵;也有学生会认为“悲凉”也值得回味珍藏,但是这部分同学缺少依据所以也说不清楚,他们只是一种朦胧的感觉。在课堂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课后收集资料找寻答案。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讨论,就会慢慢认识到,大部分人不喜欢萧瑟悲凉之景,因为此景代表了生命的凋零而没有世俗的实用价值,但饱读诗书的雅士郁达夫欣赏的是一种“悲凉”的美,衰败的生命也是一种需要正视的客观存在,也可能带来人们心灵的震撼,这是文人学者欣赏的雅趣。学生们也进而知道了“美”的价值不一定都是功利的,“悲凉”也可以是一种“美”,“悲凉”的北国之秋也是值得热爱的。

因此,教师应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激励学生,把握激励的时机和艺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220-230,378-405.

责任编辑 范宏芳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多样化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浅谈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个性化、多样化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高校计算机应用教学中激励策略的运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