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兰兰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宁 辽阳 111000)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历了示范校建设后,进入了由以规模扩大为主的外延式扩展向以立德树人、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目前,若要建立优质院校,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自身存在的规模扩大、学生人数众多、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参差不齐、竞争力不强、特色不鲜明等诸多问题,特别是教学质量问题,影响了高职院校竞争力提高,严重阻碍高职教育的发展。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查找问题,消除病症,形成独具特色的质量文化,促进高职院校建设逐步优质化。
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开展以来,国家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战略使命,承担着满足国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重要职责。相继发布了各种有效政策进行宣传和支持,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高职院校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现在所看到的高职教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局面。一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众化”。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作用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有了更加清晰深刻的认识,先后出台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办学的规模不断壮大,人、财、物数量得到了不断积聚,但大量问题随之产生。
现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基础、办学能力、师资和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还不能有效开展科技研发。高职院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国家社会急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以及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相对成熟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进行教学工作诊治与改革,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综合能力是当前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
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不仅包括日常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还包括维护学生身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涉及到的全面工作的诊断与改进,也就是学校整体运行全面的诊断与改进,引导高职院校进行反思,开拓办学新思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1.形成特色质量文化,明确高职院校办学定位
高职院校提升竞争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到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上。由于历史发展的制约,高职院校具有明显依附性,缺乏自身发展特色,培养质量也受到了阻碍。建立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体系,确保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深化,最终沉淀为推动高职院校不断优化的特色质量文化。高职院校的质量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被全校师生认可的,具有很强的自觉性。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质量文化,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战略,制定校本培养方案、质量标准,实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2.完善内部保证体系,提高高职院校办学能力
高职院校在经过示范校建设后,规模得到了跨越式发展,进入了优质化阶段,需要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不断提高质量,持续强化特色。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转型的特定时代,在这一背景下,高职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科技研究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符合行业企业发展需求,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手段,面向国家社会的需求,明确办学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和课程,有效进行课堂教学,建立起有力的制度支撑体系,使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强学校综合实力,扩大校企合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高学校办学能力。
3.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声誉
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和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优质高职院校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和不竭动力,是培养优质人才工作的基础。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通过诊断查找教学中存在的专业、课程、课堂和师资等方面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并逐步解决,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必须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手段,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实施诊改工作的根本目的。目前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必须通过开展诊改工作,不断明确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保证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学校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越是重视教学工作,教学质量越是能够提高,进而培养出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符合社会经济转型的需求。从而提高了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同度,提高了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
当前,优质校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在发展过程中教学工作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的改革出现了这样或那样问题:可能是思想层面的,可能是理论层面的,也可能是方法层面的。
1.顶层设计不足
学校重视不够,从学校一把手来说,整个诊改工作的进展情况、执行力度,与学校一把手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诊改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的中心工作,高职院校通过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策略进行修正治病,从而进行优质高职院校建设。要想得到良好的效果,学校一把手就要敢于承认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要大胆地提出问题。
2.教学诊改理念模糊
很多高职院校所谓的诊改工作一直停留在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之间,有很大一部分教职工并未参与,对诊改工作概念模糊。教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坚力量,也是进行诊改的重要参与者。诊改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教师和学生的全面深入理解,是整个诊改工作的基础。
3.教学诊改形式化
从现状来看,诊改工作有形式化倾向,诊改的形式要大于内容。诊改工作不是一项临时性突击工作,不是简单地完成评估指标,而是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例如,在填报数据时,很多高校在成绩上下功夫,而存在的问题没有填写,诊改工作失去意义,又回到了原来完成评估工作的硬性指标的轨道上来了。此外,各所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重点问题不突出,不具有典型性,更多的是共性问题。
上面问题,并不意味着每所高职院校都会出现,也不是仅有这几个问题出现。问题的多少大小与学校的运行机制、对诊改工作的认识、学校的文化环境、信息化水平等密切相关。只有找出症结所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更好地推动学校优质化建设。那么,如何解决教学工作的诊改问题呢,下面提出三个应对的方法。
1.把握思想导向,重新认识诊改意义
认真学习2015—2018年行动计划,建立诊改制度通知、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等相关文件精神,按照诊改的理论依据、行动指南、操作方法和目标要求,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现在存在着很多片面的认识,认为现在的诊改工作只是对过去评估的翻版,是走形式,费时费工不能产生实际效果的工作。全校教职工要深入学习,改变错误认识,重新认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意义,与传统的教学评估相区别看待。建立合理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有效运行,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查找问题。只有正确理解开展诊改的意义才能将诊改工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2.加强学校顶层设计,确立诊改工作路径
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全面推进。在“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基础上,把诊改工作作为阶段性任务和重点工作进行科学谋划。专门制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专项规划,在办学定位上要突出行业特点,体现专业特色。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生源不断减少,将就招生的投入的资源、人力和技术转移到教育教学上来,全力推进内涵建设。从被动依赖上级的指导推动转向主动依靠学校自身,确立诊断的各种路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建立教学诊断工作常态机制,提升专职人员技术水平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关系到学校根本发展,是一项贯穿整个优质校建设长期持久的工作。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建立动态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系统,通过不断地更新,形成常态化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常态化机制,因此,应当由具有一定诊改工作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的人员来做。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配备专职人员,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学习培训,使他们正确理解诊改工作基本内涵,懂得诊改操作方法,从而提高诊改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专业诊改。
优质高职院校的出现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也是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推进的必然选择。要建立优质高职院校,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革,从自身关键问题入手,刮骨疗毒,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质量,满足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全面、深入、稳步地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
[1]郑小明.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背景、内涵与标准[J].江苏教育研究,2016(3):57-58.
[2]王晓东.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专题调查报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16.
[3]王丽婷.高职院校质量文化的内涵与构建[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3(5):15-16.
[4]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42-43.
[5]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3-4.
[6]王进思.法治新常态下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6):3-4.
[7]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