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霞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儿童教育:寻求天性与文化的平衡
胡碧霞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6)
天性是儿童的自然本性,是儿童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儿童教育的内在根基。儿童生来软弱,在社会发展上有缺陷,需要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才能成长为完整的社会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后天习得的文化,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相互补充。教育是文化的集中体现,要在保护儿童天性与传承社会文化之间寻求平衡。
儿童教育;天性;文化;平衡
教育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承担着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其中,社会化发展是儿童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他们要在家庭、幼儿园或学校的教育影响之下,逐渐认同社会文化,内化社会文化,并形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个性化发展则体现了儿童主体意识的成长、个体性的发展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儿童的自然天性与社会文化对儿童的要求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比如儿童好奇、好问、爱幻想,喜欢自由自在的游戏,社会文化则要求他们懂规则、守纪律、严谨认真、刻苦学习。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妥善处理儿童天性、社会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真正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儿童的成长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协同发展的过程。自然生命是人的生命的物质载体,由大自然赋予儿童,其发展具有内在规律性。社会生命体现了儿童的社会性,儿童要学习待人接物的规则与方法,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以适应人类的社会生活。由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发展、升华而来的精神生命,是儿童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高级的文明”[1]2。
儿童自然生命的发展实际上是儿童天性与本能的展开过程,受到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天性是人的自然本性,主要包括通过遗传得来的外貌、身材、眼睛、毛发、肤色等生理特征,视、听、嗅等正常发育的人皆有的生理机能,以及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等有利于个体维持生命的自我保护的行为倾向。本能是在生命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英国心理学家W·麦独孤认为,“本能是策动和维持行为的动力,是使人确定和控制各种行为方向的内在能量”[2]12。儿童在社会生活中接触的环境与教育,固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天性与本能的展现,但任何人为的后天因素都不能决定儿童内在的自然生命的发展。儿童的“生长是由于内在生命潜力的发展,使生命力量呈现出来,他的生命力就是按照遗传确定的生物学的规律发展起来的”[3]207。
作为自然生命发展的基础,天性决定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顺序与时间节点。众所周知,发育成熟的胎儿已具有人的完整的生理结构、复杂的神经系统。其中,大脑的发育时间最早、速度最快,产生了最初的感觉与记忆能力。凡此种种,皆为儿童出生后由寄生生活向独立生活转变提供了必要条件。出生之后的儿童,虽然处于不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受不同教育的影响,但是在生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顺序是恒定不变的,始终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由不分化向分化的发展规律。这种发展的内在依据就是儿童的自然天性,“天性是人成长的内部依据,是人之所以在不断成长、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发展中依然保持自身的根据”[4],若要使儿童的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得到健康发展,就要以自然生命的正常展现为基础。否则,儿童根本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健康的儿童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适应任何偶然遇到的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的儿童,具有主要由遗传得来的、共同或相似的天性特征。比如,儿童生命早期存在一个语言敏感期,在这一敏感期的儿童可以学会任何一种语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民族婴儿出生后会自然发出一些相似的语音,而在某种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之后,他们逐渐只对母语具有敏感性,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内就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对其他语言的敏感性则很快消失。“儿童自身内在的文化能力,促使儿童主动选择对自己成长必不可少的社会行为互动模式。正是儿童这种内在的文化能力,使得儿童能够在众多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茁壮成长。”[5]
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比而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观点影响更大。在《原始文化》一书中,他对文化概念的内涵做了界定,“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6]1。这个定义对“文化”的概念作了极为广泛的解释,强调了文化的“整体性”“习得性”特征。作为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体,文化在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独立于人类个体的自然生命之外。从人类个体看,文化是后天习得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通过遗传的方式获得文化。也就是说,任何人类个体都要经过文化的哺育和滋养,才能成长为有文化品性的社会成员。
儿童既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是生物系统中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的生物,与其他动物的幼崽差异巨大。首先,人是一种先天有“缺陷”的生物。在整个生物系统中,人是天生软弱的一种生物。从类人猿到人的进化,使得人类个体失去了许多先天的生物装备,丧失了许多先天的能力。例如:动物用皮毛抵御寒冷,用锐爪和尖齿抵御外敌的攻击、啃食坚硬的食物,而初生婴儿并不具备这些生物装备;动物后代一出生就具有成熟的本能系统,并在本能的引导下能够很快独自生存,而人类婴儿则在没有获得相对成熟的生存能力之时就来到这个世界。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存活下来,儿童要在后天生活中跟随成人进行学习,要掌握维持生存、保护生命的方法,要学习与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人是一种需要文化滋养的生物。一方面,先天有“缺陷”的儿童需要成人的悉心照顾才能活下来,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特定的社会环境而独自生活;另一方面,社会文化通常先于儿童而存在,即使是胎儿,也已经浸润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为儿童自然天性的展现、社会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无论儿童个人是否愿意,这种外在的、既定的存在都会对他产生难以摆脱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文化将儿童天性的展现与社会性的发展融为一体。如果没有社会文化的影响,儿童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
总之,在儿童个体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天性与后天文化是两个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既不能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也不能用一个方面去否定另一个方面的作用。教育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传递文化的重要途径,儿童主要通过接受教育实现对社会文化的内化,从而迈向自己的社会化发展之路。
如前所述,生而有之的生物学缺陷迫使年幼的儿童要在社会文化的浸润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习,才能获得独立生存与健全发展的能力。在急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儿童在家庭、幼儿园或学校接受家长、教师的教育,是自身成长的必由之路。理想的儿童教育应当激发儿童发展的内在潜力,使他们在自由、自主的活动中全面提升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质量,逐步适应社会文化的要求,使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发展构成有机整体。因此,儿童教育必然要涉及儿童天性及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重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早有相关论述。他强调,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天性,要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要把教育寓于儿童的生活之中。卢梭还区分出两种知识:一种是学者们拥有的学术知识;另一种是人人都会的生活知识。儿童教育通常重视学术知识而忽视生活知识,而对年幼的孩子来讲,生活知识远比学术知识更重要。卢梭强调,要让儿童首先获得关于生活的知识与能力。我们主张儿童教育与儿童的实际生活应该结合在一起,因为儿童教育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社会生活内容。
根据人们对文化的理解,通常意义上的文化都指向成人文化。这是一种以成人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为核心的“文字性的、抽象的文化,属于一种书面文化。书面文化以抽象性的词语符号来代替事物,走一条分析性的、不断分化和专门化的路线,事物与事物之间被划分出清晰的界限,理性的思维习惯使身体的直接知觉感受与对象相隔离”[7]。一般而言,成人文化在儿童教育中会成为主导性的力量,它主宰着儿童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影响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发展方向。
从成人文化的视角看,儿童是幼稚、不成熟的,他们需要通过学习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所谓的“成熟”是指儿童要遵守成人社会的规则或规矩,为了未来的生活而学习。这里的“未来”不是儿童所理解的未来,而是成人为儿童设定的未来。在当代中国,这个“未来”直接指向某些功利性的目标,如考上理想的大学,谋求一份稳定的高收入工作,甚至是为了实现成人自己未能完成的理想或梦想。功利化教育带来的结果是,儿童的自然天性受到压制,导致儿童厌学、恐学,丧失了自主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故而,家庭、幼儿园、学校与社会都要致力于寻找儿童天性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平衡点。
第一,要敬畏儿童的自然天性。儿童身上存在的天性不仅具有发展的潜力和主动性,而且需要在后天得到保护,需要在适宜的教育影响下走向健康发展。实际上,天性中包含了儿童多方面的需要,构成了儿童发展的动力来源。如果教育与儿童的需要之间存在根本的对立和矛盾,那么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一切教育都要尽可能地符合儿童天性发展的内在逻辑,教育者要充分了解儿童,根据儿童的内在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教育儿童。
第二,要检视、筛选成人文化。从人性的角度看,儿童既有自然属性,也有文化属性。儿童的成长既涉及其天性的自然发展,也涉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对成人文化的认同与内化。但是,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教育者应当认识到,年幼儿童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自然生命,“儿童(尤其是幼小儿童)的成长主要是内发式的成长,而文化和教育条件的使命仅仅是培植”[8]133。要以儿童天性发展的规律为尺度,对来自成人社会的影响进行检视与筛选,选择那些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能保护儿童天性的内容,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三,要谨防过度教育。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现代儿童的受教育权利与受教育条件都有明显改善。人们追求卓越、渴望成功,坚信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有助于孩子成长与成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高度重视对儿童的教育。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过度教育的倾向,比如过早的定向教育、过量的知识技能学习、忽视积极态度与良好人格的培养等。种种拔苗助长式的、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超过儿童接受能力的过度教育,压制了儿童灵动的自然天性,损害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儿童是面向未来世界的人,他们当然要适应文化的要求,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世间万物,人类只是其中之一。人类个体的生命源于自然,儿童天性的发展遵循内在的法则,教育必须尊重这种自然规律,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促进社会进步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3]阿图尔·布律迈尔.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二卷[M].戴行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苗雪红.预成论与生成论之争:历史溯源与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8-14.
[5]郑素华.从儿童到儿童文化:思想、观念与取径的转变[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9-44.
[6]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7]边霞.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3):8-9.
[8]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Child Education:the Search for Balance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HU Bixia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Lianyungang 222006,China)
Nature is the natural instincts of children,the internalmotivation of children’s growth,and the inner foundation of children’s education.Children are born weak and defective.Only through the nurture and nourishment of culture can a child become a complete social man.Innate nature and acquired culture shoul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growth.Education is the concentrated reflection of culture,
and it is necessary to seek a balance between protecting children’s nature and inheriting social culture.
children education;nature;culture;balance
G620
A
1009-7740(2017)02-0041-04
版权页声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
2017-05-30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题“儿童教育中天性与文化性关系研究”(项目编号:LYGSZ15039)
胡碧霞(1963- ),女,江苏连云港人,教授,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利用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并支付,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的行为即视为同意本刊上述声明。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