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月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 550001)
鸦片战争后西学观念的形成及影响
钟 月
(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贵阳 550001)
鸦片战争从许多方面动摇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了解西方、走向世界打开窗口,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显示出西方资本主义的特色,与此同时,国人的西学观念也已开始形成。从西学观念的形成背景、西学观念的表现和影响三个方面探讨鸦片战争后国人的西学观念。
鸦片战争;西学观念;形成;影响
1.西方国家的强大
18—19世纪,欧洲国家发生了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运动,启迪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与之相伴随的是欧洲各国开始对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侵略和掠夺。早在17世纪,大航海运动兴起,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再到后来的英法等国,加快了殖民掠夺的步伐,欧洲各国的发展与这种侵略扩张政策分不开。
首先,1765年蒸汽机的改进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工厂及轮船制造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造船、制造、航海事业的迅猛发展又大大提高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实力,也为侵略他国做足了物质上的准备。其次,工业革命后欧洲各国的许多手工工厂经济发展为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商品生产极大发展,需要更多的原料,欧洲国家被迫进行对外扩张,寻找新的原料产地。欧洲各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为海外扩张提供了技术支持。特别是军器的改进、军队兵种建设的正规化和作战方式的进步,都成为未来战争中清朝军队的隐患。而此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发展落后状态,并且有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
2.传统的华夷观念
自古以来,我国的统治阶层都是以中国中心观来审视自己及周围的国度。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在生产力、社会文明等方面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四方小国都应臣服于这个天朝大国。正由于这种骄傲自满的心理,清代以来,漠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存在,认为这些国家都是没有教化的蛮夷之邦。
这种以华夏为中心、四方为蛮夷的华夷观念形成,与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封建政治制度及特殊地理位置有关,但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也固化了这种思想观念。中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士大夫们受封建正统学说的影响,因循守旧、不愿接受新事物。注重读经论道,造成了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再加上清政府紧闭国门,认为自己是泱泱大国,根本无视周围小国的存在。这种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认为,“‘我’即文明的中心,周边的小国都是未开化的蛮夷之国。‘我’是进步的代表,其他国家必须臣服”。因此,轻夷、仇夷观念开始形成。人们“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魏源:《圣武记》卷12,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359页)。这种在鸦片战争前夕流行的“唯我独尊”“夜郎自大”的观念,完全阻碍了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的脚步,更加阻碍了与国外的交往。即使间或有些对外交往,也认为是“四方夷蛮向化中朝,天子怀夷远人”,却不知西方各国已经发展了资本主义经济,并且发展了对外贸易,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正因为不能正确看待本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才导致清朝政府与世隔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勿庸置疑,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受其影响,发展缓慢,鸦片战争的爆发,惊醒了沉寂中的清政府。
1.由传统的华夷观念向近代国家观念的转变
鸦片战争连连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不断割地、赔款,上至统治阶层,下至士大夫阶级,终于认识到满清王朝已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蛮夷国家,于是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在世界上的力量和地位。林则徐是第一位主动学习西方的地主阶级改革派人士,他了解、学习西方是在1839—1840年。林则徐率先认识到抵御夷敌的首要任务就是弄清西方国家的情形,才能够制定对策、抵御侵略。开始通过翻译世界各国的资料了解夷情,一些书籍的翻译和传播,使国人认识到在中国的外面,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有强大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如《四洲志》,详细介绍了西方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面貌、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涉及到政治、经济、民俗等各个方面。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介绍了一些西方强国,如英、法、美等国的情况,同时也对一些殖民地作了介绍,为更好地了解世界做了准备。《华事夷言》一书的翻译,使人们认识到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从而针对其他国家的评论,适当调整一些政策。通过这些努力,一些人开始认识到华夏弱、外夷强的现实,并认为西方国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的华夷观开始淡弱,近代国家观念逐渐形成。同时,国人进一步认识到,抵抗外来侵略,不但要了解西方,还要学习西方,林则徐成了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技持鄙视的态度,认为学习西方是不尊重本国的表现。当时国人嘲笑洋人“其自言知识在脑不在心”(俞正變:《癸巳类稿》卷15,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585页)。认为洋人的知识都是奇怪的,不值得学习。鸦片战争后,国人再也不敢以这种自大的心态自居,一些知识分子如林则徐等开始放眼海外,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同时认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海国图志》百卷本,自序)。终于认识到要学习西方,救亡图存。
而这种观念在军事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林则徐被派遣到伊犁后,亲眼看到了中英战场上中西方在作战武器与作战方式上的差距。“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之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排枪后,须展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鸦片战争》第二册,上海,神州国光社,第568页至569页)正是亲眼目睹西方军工技术的先进性,才决心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首先,提出学习西方的造船制炮技术,秘密派遣人员仿照西方的战船绘制各种图样,学习使用西方造船的材质和造船方法,增强战船自身的坚固性,提高战船的使用寿命。如1841年龚振麟首先按照《火轮船图说》,制成了第一艘车轮战船,这是国人首次尝试的造船技能。其后,又有四艘战船先后制造成功。事实证明,这种战船在以后的镇海之战、上海吴淞保卫战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聘请了美国和法国的技师带领工匠教授制造大炮的方法,明清以来,制造大炮都是用泥模,质量低劣,发射后的命中率极低。学习了西方的铁模铸炮方法后,不仅耐用,而且使用方便,不受自然地理条件制约,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又通过聘请西洋柁师,教授驾驶和放炮方法。除此之外,仿造西方战舰,1841年,广东商人潘侍成捐献资金,购买原料,先后仿造了四艘战舰,这种二桅战舰,体积明显比以前的战船大,船底用铜制作,坚固耐用,可载300多人,安炮40位,大大提高了作战技术和威力。一些介绍西方武器和火器的著作也开始涌现,加速了对西方知识的了解进程。
魏源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海防思想,认为要加强防守和培养精兵,先在广东训练新式海军,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魏源:《魏源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07页)。而且开始认为,西方军事有三大长处,即战舰、火器、养民练兵之法。于是,各地纷纷组织团练武装,希望通过民众的力量抵御外来侵略。通过学习外国军队强化训练,明申纪律,适当增加军饷的方式来强化军队。提出本地的富民可以捐纳资产,培养一些精壮的百姓,这样就可以守卫乡土,各项措施要适宜;建议省区自己筹办军饷物资,各地区建立适当的部队,增强防御力量;加强水师建设,增加兵种的数量;设立新的装备,增加战舰数量;裁剪一些冗兵,归并军饷,以“裁并师之虚粮冗粮以为募养精兵之费”(魏源:《魏源集》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41页),以厚饷练精兵。这些海防战略思想的提出,大大提升了军队的作战能力,更好地防御了外国兵舰,也为以后洋务运动海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国人进一步认识到真正做到“善师外夷”,除了学习先进的军事技术外,还需改革科举取士这种限制人才的制度,并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和选拔军事技术骨干人才。
3.学习西方的教育思想
西学观不仅在军事科技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教育思想也开始转变。鸦片战争以前,士大夫们苦读经书,希望通过文学考试来获得官途。受文字狱的影响,士人专事理学和考据,对一些经世致用的学问避而不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培养出来的大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弱书生,而这种空谈文学的现象并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于是,一些人开始反思中国教育模式的弊端,并开始了解西方的教育模式,希望通过对比不同的教育模式,认识其在近代化发展中的作用。
魏源认为只谈心性、不务实际的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所学与所用不能统一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空洞的义理之学和考据学不能起到治理国家、安定人民的作用。进而提出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制度的腐败和政务的废弛,而政务废弛的根源又在于缺乏经世致用的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人才的培养应随时势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养人育才要与国家的实际结合起来,反对空洞虚无的理学考据思想。
地主阶级的思想也显示出了经世致用的方面,认为应该熟悉夷情、向制夷的方向发展,在学习和研究本国现实的基础上,了解和研究世界的发展形势,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思想中还贯穿着一种爱国主义教育思想,认为要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以学习西方长技为耻。林则徐作为了解西方的第一人,在亲眼目睹了中英作战的情况后认真总结经验,提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观点,认为应该进行对外交往,严禁鸦片,但并不废止正常的贸易。
龚自珍也对传统教育进行了批判,主张实学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龚自珍批判科举中的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功名利禄的诱惑束缚了人才,使应试者终日埋头于书堆,足不出户,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了解甚少。同时将世道的变化与人才的质量联系在一起,认为政务废弛的根源在于缺少通经致用的人才。龚自珍进而提倡通经致用、道为治用的师儒观念,认为研究经史要从处理政务出发,不反对治道,但要将学与治结合起来,以考察时政作为主要目的,而不是空洞的读经论道。而且从师儒观方面探讨了学人的素养问题,不应受功名利禄的诱惑,不求实效,为当官发财而学习,应该将德行贯穿于治学的过程中。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由单一走向多元。指出现实的社会状态是:“左无才相,右无才史,阖无才将,庠序无才士,陇无才民,廛无才工,衢无才商。”(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页)认为当时社会缺乏实用人才。主张构建由“才相”“才史”“才将”“才士”“才民”“才工”“才商”组成的多元人才结构。即“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21页)应该扩展选拔人才的途径。批判了科举制度的选拔途径,认为这种重出身、熬年月的官吏进用制度,埋没了无数有才之士,一些寒门士子无法为国家所用。要求广泛接纳各地的贤能人,改变官场和知识界“人心之寐”和“人才之虚”的弊病。这种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对近代教育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开始学习西方的教育方式,认为只学中文课程还不够,设置了英文课程,包括天文学、算学、历史、地理、代数、几何、生物学、化学、音乐等学科,丰富了教育的内容,扩展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教育改革思想的提出,为以后洋务运动更好地贯彻和实施教育改革方针奠定了基础。洋务运动后,开始设立新式学校,重视“西文”“西艺”的学习,培养了多样化人才。一些教会学校也迅速兴起,而且允许女子入校学习,冲击了传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是近代女子入校学习的开端。而仿照西方开始实行的分级学习和班级授课制,在现代教育方式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可见,洋务运动后,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都开始向近代化教育过渡。中国的教育不再是紧闭国门,而是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流与融合。
1.刺激了洋务派人物自强、求富观念的形成
鸦片战争爆发后,人们开始认识到不但要了解,还要学习西方,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在军事、教育等方面都展现出近代化特色,刺激了人们对西方的重新认识。这也刺激了洋务派人物自强、求富观念的产生。人们对西方的认识开始由夷务向洋务转变,寻求自强、求富的途径。洋务政论家王韬说“盖洋务之要,首在借法自强”(王韬:《韬园文录外编》,第33页)。先是改变了以往紧闭国门的政策,主张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发展正当的对外贸易;后派幼童出国留学,引进西学,涵盖了天文、算法、律法、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内容;新式学堂的开办,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多样化人才;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开办,增加了国民收入。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行,加快了国家自强、求富的进程。
2.一些思想主张成为近代爱国思想和民主思想的渊源
人们由传统的仇夷、鄙夷观念向学习西方观念转变,国人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反映出人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觉醒,而这些观念的转变也促进了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萌芽。与此同时,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开始传入中国,如《四洲志》使人们首次了解西方的议会制度,并且认为这种制度更加民主,可以更好地表现民意。人们也开始了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这在魏源的《海国图志》中有所介绍,并且详细介绍了民主政治的起源,即雅典城邦的民主,这些思想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形成的渊源。
[1]魏源.魏源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
[3]萧致治.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沈渭滨.困厄中的近代化[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5]曲铁华.中国教育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6]李时岳,胡滨.从闭关到开放晚清“洋务”热透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崔雅平〕
The Idea Forming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after the Opium War
ZHONG Yue
(School of History and Politics,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The opium war greatly shocked the feudal rule of qing dynasty, opening the gap for the chinese to understand the west and go to the world, is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hina’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began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capitalism. At the same time, the idea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began to form.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formation of leaning to the west from the background, performance and influence.
the opium war; the idea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form; influence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1.028
2016-10-13
钟月(1990—),女,山东诸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政治史教学研究。
K251
1008-6714(2017)01-0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