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春 秋
(辽宁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刍议
赵 春 秋
(辽宁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质,导致了文化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文化自身的丰富性,也导致了文化特征的难以界定性。在文化批评研究、人类学研究、社会学研究之外,我们还需要用更细小更精确的方法来进行文化研究,即关键概念研究。本研究对概念、概念分析方法进行了界定,并建构了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分类框架,筛选了部分关键概念,从而确立了研究特定文化关键概念的理论基础,最后以“人”的概念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探讨了在跨文化视域下通过语言学维度、哲学语境、文学语境和社会生活语境分析进行概念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得出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可行有效的结论。
关键概念;文化;汉外对比
“关键词”研究热,始于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雷蒙·威廉斯开始研究“关键词”,是因为他发现有些人们用于讨论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词汇,其意义并不局限于各种权威辞书的“适当意义”(proper meaning),因为词义本身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转变、延伸和转移;同时,词义还因为不同的语境而表现出复杂性的一面。因此,雷蒙·威廉斯采用历史语义学的方法,通过分析词义的历史源头与演变、现在的“风貌”,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对于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相关关键词的词义做出质询和探讨。
这一新的研究观念和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掀起了以“关键词”为对象的研究热潮。如译著有丹尼·卡瓦拉罗的《文化理论关键词》(2013)、约翰·菲斯克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2004)、安德鲁·本尼特等的《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2007);专著及丛书有汪民安的《文化研究关键词》(2007)、陶东风主编的《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周宪主编的《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关键词丛书》等;《南方文坛》《外国文学》《长江学术》等还开辟了关键词研究专栏。据统计,21世纪初期以来,每年都有几十部专著和上千篇论文涉及关键词研究。研究涉及的学科有哲学、文艺批评、文化传播学、语言学等领域,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词典、类书、范畴”模式。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大部分是就单一文化关键词进行的分析,跨文化的关键词对比研究还不多见。从研究范式上来看,主要是基于辞书、类书和文艺、哲学类的文献进行研究。而事实上,雷蒙·威廉斯“关键词”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他提出占据主导地位的少数人的精英文化并不能完全代表文化,只研究经典著作、伟大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是片面的。因为文化还存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文化研究必须关注人类的生活方式,必须体现生活中的文化。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理念:文化即生活。文化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文化概念不仅存在于学术著作,还存在于生活中,并且以潜在的方式影响人们的交际活动。
李建中、胡红梅(2014)针对当下“关键词”研究的困境,提出文化研究中的“关键词”研究的新出路。主要观点为:一要突破分科研究;二要突破传统的释词方法,通过文化语言学、语言哲学、认知语义学、阐释学等方法进行研究;三要发掘“元典关键词”之文化宝库,为中国文化的现代传承提供语义及思想资源*李建中,胡红梅.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J].长江学术,2014(2):69.。从上述三点我们可以看出,其研究立场,仍然体现了一种“文化霸权”意味,并没有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整合起来。
本文认为,“文化即生活”研究理念的实践,要求我们在跨文化研究中,在对关键词所表达的概念来进行文本阐释的同时,还要对日常生活语境中的概念进行阐释。所谓日常生活语境的阐释,就是通过观察人们的言行,看到人们的观念。既要看到“概念要明确,概念要准确”,也就是辞书、元典中对概念所做的定义,又要看到日常思维状态下,人们所采取的行为,在行为中观察相关概念或观念,在对关键概念和观念的理解中深化理解不同文化。
(一)概念
那么,什么是概念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概念与客观对象之间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概念所反映的是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例如:
语言学的解释:“ideational概念[功能]语义学有时用来给意义分类,指说话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或指(按行为定义的)在语言中反映出来的外部世界客观上可验证的事态。”*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M].沈家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75.
逻辑学上的解释:“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思维形式。”*朱志凯.简明逻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41.
哲学上的解释:“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概念反映了事物的特有属性(固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107.
根据上述定义,语言学偏重从意义的角度解释概念,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上,关注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可验证性事态的认知。而逻辑学和哲学上的解释,是把概念看作一种思维形式,在与客观事物的关系上,认为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语言学偏重于主体的观念事实,哲学和逻辑学偏重于客观真理。无论哪一种,按照定义,概念都应该由于客观事物本质属性或真实事态的确定性而具有稳定性和唯一性。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具有稳定的可验证的客观真理属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多数概念在产生之初,并不能立即获得其深刻内涵,确切地说只是反映了创造概念的人的认识,之后随着概念在不同语境的推广和应用,随着人们对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物的认识不断深化,才进一步形成了概念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尽管辞书中的概念能够对概念表达的内涵做出相对固定、严密、精确的描述和界定,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定以一种文化传统的方式,影响该文化语境中的所有个体,又随着主体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复杂化或嬗变。另一方面,由于人类认知的模糊性,人类对事物认知的不同角度和深度,也会导致概念呈现出不确定性。
(二)概念分析方法
概念分析是“运用逻辑方法以图澄清概念(concepts)或观念(ideas)的意义的活动。它力图发现组成一个概念的要素和这些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尼古拉斯·布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余纪元,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8.根据这一描述,概念分析要求对表达相应概念的词语的语义要素进行分析,并且要发现语义要素之间的关联。概念分析还要对对象物的本质属性和特有属性进行阐释。
但概念分析和观念分析不应只是逻辑上和哲学上分析,“表示世界观的概念既具有人的个体性特点又具有社会性的特征,既具有民族独特性,又具有泛人类普遍性,它们栖息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语境中,比如日常生活语境,文学艺术语境,科学语境等。因而供上述概念(指上文出现的一些概念——作者按)栖息的语境,就成为文化学家、宗教史家、人类学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对象”*阿鲁久诺娃.语言的逻辑分析:文化概念[M].莫斯科:科学出版社,1991:3.转引自赵艳.观念分析的语言学维度[J].外语学刊,2005(4):35.。而任何一种语境中的概念,都不能仅作为抽象思维而存在,概念的栖居地离不开语言。不同民族的语言中,栖居了本民族独有的概念,两种语言当中几乎不存在完全对应的概念。那么,语言学研究对于文化概念对比研究的意义即在于此。因此,本研究以关键概念为线索,通过语义学的分析,以及特定概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历史语境、哲学语境、文学语境和日常生活语境中的不同内涵的对比,来实现更细小更精确的文化研究。
(三)词语表达概念的能力
此外,关键词和关键概念,在语言哲学上,存在反映与被反映的逻辑关系。我们认为,尽管关键词作为能指能否或者在何种程度上言说和表达了所指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本文的宗旨不在于此,而在于那些被特定语词所表达的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丰富内涵,而词语和概念之间在理论上确实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本文对此争议不做论述。
李建中所提出文化关键词的研究步骤:关键词的遴选、关键词的分类、关键词的阐释,是极具启发性的。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的遴选标准、分类标准和阐释方式。
(一)关键概念的遴选依据和结果
那么,哪一些属于中外文化的关键概念呢?所谓关键,意为重要。以中国文化为例,必定是那些能够代表华夏民族核心价值观、基本民族特性的符号。这些概念产生的时间必定久远,历时悠长,深刻在民族成员的意识深层,为每一个成员所践行,或者作为公共舆论的评判标准。而这样的概念的数量会很庞大,我们需要做的是加以甄别和遴选。
李建中、胡红梅(2014)认为,关键词的甄别和遴选,应该分两步。一是选出基本关键词。二是从基本关键词中选出核心关键词。第一步的具体做法包括:一看该词是否出自先秦元典;二看该词是否在轴心时代有很高的使用频率;三看该词是否活在今天。第二步的具体做法包括:一看该词的原创性和现代价值;二看该词是否有“词根性”“坐标性”和“再生性”*李建中,胡红梅.关键词研究:困境与出路[J].长江学术,2014(2):70.。究其实质,这一标准是建立在轴心时代文化元典基础之上的,其研究模式是“历史—历史—现代”。我们与之相反,是从现代文化语境中那些指向核心观念和价值系统的关键词出发,追溯历史,加以比较分析,再进入跨文化交际的语境,发现和阐发关键概念的现实交际价值,即“现代—历史—现代”模式。
关于文化的概念问题,我们看到康德把文化定义为人化的过程。康德所说的“人化”指的是理性行为主体——人,对一切环境、行为、观念的适应性的产生过程。人与文化存在一种相互生成的关系,人为了自己的特定目的进行一系列的创造活动,在这些创造过程和创造的结果中,实现了人的本质,这种过程和所产生的结果即是文化,也就是“人化”。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活动和产品。
关于文化分类的问题,康德把文化分为“技能(训练)文化”和“教育文化”两种类型。“技能文化”可以看作是社会的物质文明,也就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中,逐步掌握的创造性的技术和手段,具有工具实用性。“教育文化”与人的自身发展密切相关,是人对自我本质的逐步认识和完善,它包含了道德和理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据,是人类自我成长的精神成果,具有非实用性。然而,人的完善恰恰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两者缺一不可。
康德的这种两分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找到一种对应。《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指抽象的原理和思维活动,形而下者指具体的器物或方法。高一虹(1998)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道”和“器”,“道”指的是交际主体的基本取向,“器”是对信息和技巧的掌握,以及交际的结果或功效*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道”与“器”[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3):41.。
两者的实质都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主体的活动,即道德与行为。交际活动既能帮助主体获取信息、交换信息、表述观点,也是主体作为人的道德理念的实践。既涉及主体的道德取向,也涉及主体的活动方式,高一虹的“道”与“器”正与康德的“技能文化”和“教育文化”相对应。
相关研究中收录的文化关键词能够看到的有:
雷蒙·威廉斯(1976):共收录关键词131个,未分类。
丹尼·卡瓦拉罗(2001):共收录关键词18个,有分类。
汪民安(2007):共收录关键词193个,未分类。
约翰·菲斯克(1992):共收录关键词286个,未分类。
任可(1997):共收录关键词5个,未分类。
这里我们以人为核心,以交际活动为轴心,建构跨文化交际中的汉外文化关键概念研究分类框架如下。
道德文化: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节、和、敬、谦。
行为文化:生、死、学习、教育、成长、职业、牺牲、继承、婚姻。
观念文化:时间、空间、人、自然、动物、植物、身份、知识、能力、友谊、爱情、个人、集体。
文化关键概念将通过文化主体的道德、认知、心理、和行为特点得到体现,这就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提出,以上述概念为起点进行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所谓“起点”,意为上述部分概念可能产生诸多下位概念。例如,“身份”,可以有“贵族”“平民”“军人”“官员”“商人”等下位概念。
(二)关键概念的阐释
选定的关键概念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下面以举例论述阐释关键概念的不同角度和方式。
1.语义分析
我们认为,语言是承载概念的基石,离开语言学分析,是无法解释词所指称的概念的。如,“人”的概念。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包含了对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的推崇,所谓“天、地、人”为三才,把人看作是与天地相配的性灵所聚的存在。而这种“人”的概念内涵,我们就可以在辞书中找到依据。例如《说文解字》中认为人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书·泰誓上》中说“惟人万物之灵。”人不仅是性灵所聚,人还是一种仁爱的生物。如《康熙字典》说:“人,仁也,仁生物也。”但是,随着人们对于“人”的概念的认识的变化,尤其是进入现代语境之后,“人”的概念内涵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在辞书中找到语义解释。例如《辞源》中“人”是指“能创造工具进行劳动、改造自然的动物。” 汉语辞书中的“人”的概念如此丰富,说明汉语文化中的“人”被赋予了太多社会伦理色彩。英语中的“person,creature,people”所概括的“人”的定义,同样可以进行语义分析,并进而与中国文化中的“人”的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详见拙文《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中西方“人”的概念》)。我们把语义释义作为我们认识一种概念的起点和路径。
2.轴心时期文化元典释义
公元前八百年至公元二百年左右,是学界公认的中国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化元典中,不乏对“人”的概念的阐释。
《论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为天下贵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道德经》:“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为天下溪,其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庄子》:“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萧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从儒家和道家经典文献中关于“人”的阐述中,我们能得到如下“人”的概念内涵。
(1)人需是心中有爱的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人。
(2)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动物,一是因为人有“义”,即理性。二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所以能够驾驭牛马一类的动物。
(3)人与自然同质,应与万物一样天然。
(4)人在有限的生命中,总是为各种“物”所累,包括知识、欲望、情感、功名、富贵、道德等,人是物的奴隶。
(5)人应该有自主性,有主导性,不应以物害己。
3.文学语境阐释
文学的历史,即是人的历史,文学的世界是充满人的精神的世界。因此,认识“人”的概念,必须看到文学中的“人”。以下,我们通过文学语境的阐释,来补充“人”的概念内涵。
(1)人具有美的本质。如《红楼梦》中的黛玉、宝钗等,各具光彩的形象,是女性美的典型。
(2)人的生命价值有时和草木无异。如《水浒传》,尽管小说正面描写了普通人对抗腐朽政权的勇气和智慧,但对于人的生命却视如草芥,杀人、吃人在小说中屡屡出现。
(3)人具有商品价值。商品价值并非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独有,即使是现代社会,也会有把人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行为。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关妓女的描写、买卖婚姻的描写,以及现代小说中描写的把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高低作为择偶标准的行为,同样是把人当作商品的观念的体现。如《平凡的世界》中的润叶,嫁给徐向前,就是把自己当作了商品。
4.概念与人类实践活动
仍以“人”的概念为例。人类经历了数千年的文明史,从发现自我到认识自我,从压抑自我到张扬个性,不断深化对“人”的概念的认识,其结果应该是人类逐步回归人的本质。但事实并非如此。由于文化传统的承袭,主流文化大背景的统摄,使得特定民族的“人”的概念并不纯粹,而是异化为多种变体。这些具有民族特性的异化的“人”的概念在日常实践活动中体现得更为具体。
(1)人伦关系中的“人”。血缘关系是中国人最无法摆脱的宿命,“血浓于水”是对这一宿命最通俗和最准确的概括。中国人的血缘关系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作为“人”的最重要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的基石。“人”的许多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选择、决定都是依托血缘关系形成的。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亲属之间的情感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关系异常紧密。人伦关系中的“人”的概念被赋予了血缘、亲情、责任、义务、利益共同体成员的意义。
而西方社会的社会关系并不依靠血缘纽带,他们更加依靠社区和事业团队。同一社区的纳税人共同承担社区义务,共同享受社区利益。同一事业团体的成员,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发展事业团体的利益。而家庭单元内部,父母、子女及亲友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精神上的理解、关怀和支持,而不是物质利益、名誉的共同体。
(2)自然中的“人”。自然中的“人”在经历过对自然的疯狂掠夺之后,开始认识到,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人们认识到了过度发展除了毁灭自然并最终自我毁灭之外,没有第二条出路。然而,在面临具体行为选择的时候,人们还是会忘记这一点,一味追求物欲的满足。在自然中的“人”是充满物质需求的人,既享受和消费自然,又破坏自然。
西方发达国家早于中国体验到过度发展的恶果,因此他们更早地开始关注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宗教文化的影响也使得他们对其他物种的生命价值更为尊重,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相对平衡。
(3)社会中的“人”。几千年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等级观念依然很强。但当前的等级观念有所改变。一是名门望族消失;二是富人的“贵族”等级出现。一个人地位的高低,将由他的权利和财力来决定。而不是人品、节操、名誉、学问、血统、能力来决定。婚姻关系的缔结过程中,物质条件的决定作用日益增强;职业选择也以收入为主要决定条件。社会中的“人”丢失的“人”的本质更多,他们往往忽略了自身的喜好和内心需求,更看重物质标签。在经历了寻求个性解放斗争的历程之后,人们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在自我认识上,仍然不能回归本性。我们在追问自己内心的时候,往往只发现亲情的稳定价值,却找不到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更高境界的精神领悟。
5.文化根源分析
由于社会、历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的概念内涵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这些不同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中西方文化的源头。例如,中西方神话里,都有“神”,但其神性却大相径庭。与中国神话相比,西方文化中的古希腊神话故事常让我们无法分辨人性与神性的差别。因为众神除了具备一些超人的能力之外,他们与人一样会嫉妒、愤怒和偏执,与其说他们是生活于超世俗的神,不如说他们是带有神力的人,他们的神格与人格是统一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众神有一些共性,例如:不食人间烟火,不苟言笑,神格高尚纯粹,有极高的品行、操守和修养,同时,没有七情六欲。他们在神圣光环的笼罩下,成为人类顶礼膜拜、不敢丝毫怠慢的神。也就是说,在发现“人”之前,人们创造了神,目的是以“神”作为自己的庇护,因此把神格塑造得极其高大和神圣。由此可见,西方文化中“神人”同性,其行为受感情和意志支配,而中国的神受道德和责任支配。西方神崇拜激情和意志,而中国的神充满理性和使命感。西方的神是自我的,中国的神充满了奉献精神。一个注重“自我”,一个注重“他我”。中西方“人”的概念的核心差异的文化根源即在于此。
通过理论探讨,我们确立了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践探索证实了这一研究范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汉外文化关键概念分析,从语言学维度、哲学语境、文学语境、日常生活语境追溯相关概念内涵的起源、发展及其综合特征。既呈现了两种文化特定概念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上的变化、发展及丰富多样性,又呈现了人们在交际活动中、生活行为中所秉持的不同的观念。在阐释和对比之后,汉外文化关键概念的研究还将发现关键概念与具体人类活动之间的因果关系,发现共性中的差异,差异中的优劣,以及差异中的互补和相互影响,最终对跨文化背景下的关键概念形成理性的全面的认知,并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例如,如何实践现代意义的理性的“孝道”,即重视人伦亲情,打造和谐社会,又体现个体的人的平等与个性。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如何激发“人”对知识本身的探索精神,如何让“物化”的人格摆脱物质束缚,回归人的本性,等等,是我们下一阶段的课题。
〔责任编辑:李宝贵〕
Humble opinions on comparative studies of foreign and Chinese cultures’ key concepts
Zhao Chunqiu
(InstituteofInternationalEducation,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cultural study leads to diversity of research methods on culture; and richness of culture results in difficulty to defin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ther than study on cultural criticism,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we need more defined and accurate method to carry out cultural study, which is called study on key concept. This study defines concept and analytical method on concept,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to categorize key concept of Chinese language culture and screens some key concepts before entrench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study key concepts of specific culture. It concludes by utilizing the concept of “people” to conduct pragmatic explorations, probing into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odel of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cepts via analysis of linguistic dimension, philosophical context, literature context and social context before drawing the conclusion on viability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odel.
key concepts; culture; foreign and Chinese culture comparison
10.16216/j.cnki.lsxbwk.201704120
2015-11-17 作者简介:赵春秋(1975-),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学和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G04
A
1000-1751(2017)04-01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