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醒芬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文学艺术研究]
美善结合
——《诗经》女性审美标准论
陈醒芬
(汕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尾 516600)
“美善结合”是指注重美善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作为《诗经》对女性审美的最高标准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以德为美是至关重要的组成环节。“德”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审美需求和标准,也是女性对男权社会规则的自觉认可,并以之作为规定和衡量自己的价值尺度。《诗经》中所追求的德貌兼备的女性审美传统,是历代男性对女性的最高定位和追求。
《诗经》;女性;审美标准;以德为美;美善结合
“美善结合”是指注重美善的统一,即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这是《诗经》时代评价美女的最高标准。这种审美标准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以硕为美、以德为美等审美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德为美。“德”是男权社会对妇女的要求,《周礼》记“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德”是首位的。德,不仅仅是男性对女性的审美需求和标准,也是女性对男权社会规则的自觉认可,并以之作为规定和衡量自己的价值尺度。
庄子在《庄子·天下篇》中指出:“周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据考,“德”字的起源及其原始意义,现在很难得出科学的定论。周策纵认为:“德字所从之直……可能像种子的发芽,所以古时这字既有徼循之意,而更常有生殖潜力的含义,从植、殖、值诸字还可见到一些端倪。德字早期即表示这种繁殖的潜能,《韩非子·解老篇》:‘德也者,人所以建生也。’可能还保存这初意。”[1]张岱年认为“德”是指善良的品行、高尚的品格。《说文》记载:“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诗经》中的“德”,一般指现代汉语中的所谓“道德”。郭沫若认为,此字“从直从心”,意思是把心思放端正,它是在周金文中才出现的,殷时还没有德的观念。可见“德”字是与道德修养有关的。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所谓德亦指德行、品德之义。张岱年认为,在春秋时期,“德”字与“道”字是分开来讲的,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与德是两个层次,道是原则,德是遵循原则而实践。“道德”连起来使用,从儒道两家的典籍来看,实始于战国后期。
德政,是周人的立国之本,周人认为:“德,国家之基也。”在《诗经》中,有学者统计,“德”字共出现了71次之多,这足以说明周人对德的重视。从历史文化背景看,周人对德的重视实际上是对殷商以暴制国导致灭亡的经验教训。德对人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统治者要以“德政”为主,其他个人则是提倡“德行”。具体到处于社会客体地位的妇女,“德”更是一把精神枷锁将之紧紧束缚,这就是周代礼制规范下的“妇德”。所谓“妇德”,实际上就是对媳妇的道德规范。妇德观刚开始提出只是用于王室贵族中的后宫女官或嫔妃,是对宫廷女性“后妃之德”的追求。《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关于“后妃”的概念,《曲礼》曰:“天子之妃曰后。”注曰:“后之言後也。执礼内事,在夫之後也。”《释诂》云:“妃,媲也。言媲匹于夫也。”孔颖达《毛诗正义》梳曰:“天子之妻唯称后耳,妃则上下通名,故以妃配后而言之。”《尔雅》也云:“妃,媲也,对也。”故有学者认为“后”与“妃”没有根本的区别。成伯玙则从妇女伦理审美上加以解释,他在《毛诗指说·解说》里说:“‘后妃’者,王者夫人之号。后者,君也,尊亲也。有‘后’者,后也,六宫皆居天子路寝之后,则百斯男继后嗣也。”可见“后妃”的概念解释存在着歧义。不过“后妃”作为皇帝的妃子这点来说是确定的。“后妃”在后世的研究中一直被提及,《毛诗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葛覃》,后妃之本也;《采耳》,后妃之志也。”《诗经》时代对皇室妇女的“德”之要求非常严格。实际上,后世对“后妃之德”的要求,是《毛诗序》发挥了《周南》《召南》这“二南”乐歌的伦理教化意义,并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转化,将《诗经》所赞扬的女子的一系列美德整合成文王之妃太姒的完美道德楷模,这就是一个贤淑无忌、勤劳慈爱、佐君求贤、子孙众多、中正平和的完美女性的形象。这种形象是所有男性都向往的,她对天下女性具有示范和象征意义。
妇德观的追求后来慢慢地扩展到贵族女子。《礼记·昏义》记载:“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2]所谓“成妇顺也”,表明做妇人所应有的柔顺的德行已经形成。可见,妇德的宗旨就是教导刚嫁的女子如何为人媳妇。在男权社会里,以男人为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中,对好女子的审美标准一般会先以德来衡量,这就形成了“以德为美”的审美观念。对于女子来说,她们也自觉地遵守这个道德规范,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审美尺度。
以德为美,重在强调内在的精神气质之美,是一种内在美。周代历史上以“德美”著称的典范是“周室三母”,即太姜、太任和太姒。太姜是王季的母亲,周太王的妻子。她性情温顺,堪为表率。刘向《古列女传》记载她:“贞顺率导,靡有过失。”太任是文王的母亲,王季的妃子。她端庄娴雅,品行高洁,对文王教导有方,为其日后治理国家主张德政打下了不可或缺的基础。刘向称其“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太姒是武王的母亲,文王的妻子。她生性仁慈而明白事理,早晚勤恳劳作,以尽妇道。刘向记其 “仁而明道”。对这三位以美德著称的女性,《诗经》中的《大雅·思齐》篇进行了记载: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拟嗣徽音,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於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於家邦。
雝雝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赦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厌,誉髦斯士。
诗中描写了文王修身、齐家、治国的德行,这又是建立在其祖母、母及妻的德美基础上的。周室的这三位祖母、母亲和妻子,造就了文王以德治国终得天下的美誉。所以刘向歌颂这三位母亲曰:“周室三母,太姜任姒。文武之兴,盖由斯起。太姒最贤,号曰文母。三姑之德,亦甚大矣。”
在中国美学史上,较早把“善”这一范畴引入到审美领域的是孔子。强调“美善结合”是主张美学思想和伦理思想紧密结合,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大特色。这一民族特色早在《诗经》时代就已经有了雏形。文章中所要论述的美善结合就是运用孔子对美善的区分,具体到女性审美上,是男人视角下对女性审美的最高标准。美善结合的审美意识即美善统一,是对德貌兼备之理想女性形象的审美追求。美是指外在的形式美,善是指内在的内容美,美善统一是指女性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美善结合的审美意识经历了从“以善为美”的“美善不分”阶段到美善统一的阶段。随着人类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增强,“美善不分”渐渐退化,取而代之的是“美善结合”这个终极的理想标准。在孔子时,对美善的区分已经相当成熟了。据《论语》记载,孔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美,这里是指形式的美;善,则是指内容的美。朱熹注云:“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美侧重于艺术形式,善侧重于内容,至此,美善正式分家。
以善为美,实际上与以德为美是相通的。在古人眼里,善即是德。这种“德”或者说“善”的意识深深地渗透到审美意识中,成为与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占主导地位。美善不分的审美意识,古代中西方都有。在西方古典美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的美实际上就是一种善,他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为它是善。”中国的美善不分的审美意识,从其原始发生的早期观念来看,“美”字和“善”字的本义有着共同的渊源。“美”从羊从大,而“善”字,也与羊有很大的关系。许慎《说文解字》:“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意。”“美与善同意”,可见,“美”“善”二字可以互训。实际上,“吉”的对象也就是“美”的对象,从而“吉”字就含有“美”字的意义。关于“善”的本义,日本学者笠原仲二总结为八点,其中有三点这样表述:一是“善”字暗示出法律进化论中的所谓神兽判决(这是“触审”的一种),在古代中国的某地方也曾实行过;二是“善”字最原初的观念内容被认为是意味着鬼神的心意、思宠。天和鬼神以羊为媒介,审判正直与不正直,并佑助前者、赐福于前者。鬼神好正直之德(真实),所以人就应该遵守正直之德,能遵守正直之德就是“善”;三是具有这样的原初观念内容的“善”,后来变成了伦理意义上的善恶之“善”,并且还能够与“是、嘉、美”通训。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之一,是“善”本来意味着神意,把这种“神意”的理念加以转想、演绎,就产生了后来的这些意义。[3]这说明了古代以善为美的伦理观念及其美善不分的审美特点。
尽管自孔子起已将“美”“善”分离并有美善结合的审美趋向,但在先秦时美善混用还是相当普遍的,例如,《论语·尧曰》记载: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这里所说“五美”的“美”,主要是指“美德”,实际上就是“善”。
随着人们的思维能力和认识的发展,美和善的观念虽然可以互补互通,但毕竟是有区别的,不能再将之完全画上等号了。西周末期,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女性的审美意识从“以硕为美”“以德为美”逐渐上升到了“美善结合”的高度,即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亦即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结合。自此,美善统一是对古代美女的最高审美标准。《诗经》体现这种外在容貌美与内在心灵美统一的女性审美意识的诗篇很多,《关雎》就是这种女性审美意识的典范代表。《关雎》所表现的女性是美善统一的完美人格,她是男性视野下的 “窈窕淑女”,首先是有德,即善,是一种内在美。这是《诗经》时代对女性的首要要求,“窈窕淑女”四个字当中就有两个字表现了其内在的德美,这就是“窈”和“淑”。马瑞辰解释《毛诗传笺通释》曰:“《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如前所释,是一种善,则这是一个首先有内在美的女子,其次才是对貌美的重视。从“窕”字可见,这同时是一个有外在美的女性。“窈窕淑女”是一个在重“善”的基础上达到了“善”与“美”相统一的女子,是一个有着内美和外美人格的完美女性。
《周南·桃夭》对女性的审美也是美善的统一。诗歌开头描写了新娘子的美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艳丽的桃花形容新娘子的貌美。接着写了新娘子的内在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说明这是一位有着和顺善良品德美的女性。这种内在美与外在美相统一的女性是男性眼中的完美形象,当然是其理想的伴侣,应受到赞美和祝福。
对女性美善结合的审美意识,实际上早在《诗经·大雅》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如《大明》中对太任、太姒的描写就有美善两方面的结合:
……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
首先,“挚仲氏任”即任家的二姑娘太任,从遥远的殷商嫁来周国和王季配成夫妇,她 “维德之行”,专做好事,美名远扬,这是一种德美,即善。在这种善的培养下孕育了后世的文王。文王在母亲善行的耳濡目染下,逐成一代明君。其次,文王将要迎娶的 “大邦有子”即大国的好姑娘太姒是个“缵女”,即美好的女子,这是一种德美,其容貌“伣天之妹”,即貌美好比天上的仙女模样,这是一种外在美。故“周室三母”之太任、太姒,都是德貌兼全、有着完美人格的女性,是周代完美女性的典范。
周人迎亲诗的代表作《小雅·车舝》中的新娘也是一个贤德貌美的结合体。这位新娘“娈季女”“德音来括”“令德来教”,是一位德貌双全的女性,因此深得新郎的爱慕。诗中表达了诗人为得到幸福婚姻的迫切心情,以及迎亲途中因想到娶得贤德美女为妻的一幕而心花怒放,充满着激动喜悦的幸福感。
《郑风·有女同车》中的女子,其容貌“颜如舜华”“颜如舜英”,即像木槿花般红润晶莹,其内在“德音不忘”,是个“洵美且都”的美善统一的女性。
《诗经》时代对女性的审美已经达到了美善统一的高度。这种审美标准经久不衰,延续至今。内外兼修、德貌兼备,成为中国女性审美的至高典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善统一的女性是符合最高审美理想尺度的女性,但西周年代对于审美毕竟是个相对原始并且讲求实用性、功利性的时代,故在其美善统一的审美意识中偏重于“善”的倾向还是相当明显的。可以说,善是首要的,其次才是外在的美。即使在对外在美的强调中,如“以硕为美”,也是出于功利性的目的。这种以生育崇拜为主的丰硕为美的审美取向,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善”的追求的审美。即使是孔子,他在提出了《韶》“尽善尽美”的同时,还强调“里仁为美”。这说明孔子对于美的评判实际上是建立在善的基础之上,是以善为前提的。孔子评价《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是对内容的评价,是《诗经》内容的善才使得它有如此高度的评价。他对《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评价,同样是从善出发对其内容的肯定。可见,美善结合、以德为美是辩证统一的。美善结合作为《诗经》女性审美的最高标准,实际上已经涵盖并重点突出了以德为美,这种审美标准是尽善尽美的。
[1]周策纵.古巫医与六诗考[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6:273.
[2]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819.
[3]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M].魏常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897:166-167.
[4]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
[5]李小江.女性审美意识探微[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2.
[6]郝润华.妇女与道德传统[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7]刘立志.《诗经》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1.
[8]刘向.古列女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5.
[9]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2.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beauty" refers to the unity of inner beauty and external beauty,and the highest standard of feminine aesthetic as the Book of Songs has continued to this day,among which the good for us is a vital part."De"is the aesthetic demand and standard of feminine society for women,and it is also the self-recognition of women's social rules of patriarchal society,and as a ruleto measure their own value scale.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of women in"The Book of Songs"is the highest position and pursuit for women in the past.
Key words:"The Book of Songs";women;aesthetic standards;good for us;good combination
Combination of Beauty onFemale Aesthetic Standards in The Book of Songs
CHEN Xing-fen
(Shanwei Polytechnic,Shanwei Guangdong 516600,China)
I207.222
A
1671-1084(2017)04-0097-04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4.022
2017-03-27
陈醒芬,硕士,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和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