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中学课堂教学公平性问题
——基于苏州市几所初中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
方杰
(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 215006)
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是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基本价值的体现,更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诉求。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都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议题,其中过程平等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公平,而现如今由于中学教育受教育质量、中考升学率等驱动,课堂教学尤其是毕业班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对此进行调查和研究,能够推进素质教学的发展,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
中学;课堂教学;公平性
1.课堂教学公平的核心概念
我们平时所说的公平指对待事情合乎情理,不偏向哪一方。课堂教学公平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班级不同的学生能够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本研究对课堂教学公平的这一界定主要包含以下四层涵义:首先,教师对待班级每一位学生是平等的,尊重每一位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其次,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差别对待,这种差别对待包括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以及其他的必要的教育措施等;再次,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要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表现为不要超出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承受度,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积极向上的;最后,我们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即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个性的良好发展和自身潜能的最大发展等。[2]
2.研究假设
瑞典教育学家胡森认为,教育公平主要是指教育面前人人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均等、过程均等和结果均等。[3]教育公平问题一直都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议题,其中过程平等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公平。而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关于教育公平的研究也更加具体化:从宏观到微观,具体到课堂上,而课堂教学公平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广泛关注,课堂教学中不公平的现象也在不断地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不公平的现象现在仍然普遍存在。[4]
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从确定题目到框架构建到研究分析,作者都运用了文献分析法。论文撰写期间,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50多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研究,作者明确了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已达到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发现了其中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了自己研究的方向、研究的价值与突破点,大致勾勒出了论文的框架。
2.问卷法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主要针对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通过问卷的发放,搜集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言行的感受和对公平问题的看法,了解课堂教学公平的现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尽可能完善的信息。
本研究设计的问卷主要针对学生进行调查,在苏州地区不同类型的初中采用自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初中三个年级(主要是初三年级)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我们对学生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如果按成绩划分重点班、普通班,你觉得公平吗?选公平的占30%,选不公平的占54.5%,选不知道的占15.5%;如果按成绩安排座位,你觉得公平吗?选择公平的占24%,选不公平的占65.5%,选不知道的占10.5%。可见学生对于课堂不公平现象还是比较在意的。如果老师很少关心你,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兴趣?选项会与不会各占50%;你觉得老师一般在对待学生时公平吗?选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占42%,选偏爱成绩好的同学占56.5%,选偏爱成绩一般的同学只占1.5%。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公平性问题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加强课堂教学公平性的普及对教师也非常有必要。
以下提供的是这次问卷所得基本数据。
调查问卷男女比例:男48.5%,女51.5%,相对来说,此次问卷调查的男女性别比例适中,调查问卷样本的选择方面比较适宜。样本具有代表性。
另外,学生成绩状况与老师是否喜欢学生也有关,根据所得数据来看,教师更加喜欢成绩优秀和中等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则存在很大的不公平性。
最后,从所得数据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否还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影响,但多数学生认为对自己成绩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努力程度,这说明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自我认同感还是比较强的。
教学公平是要求学校提供的课堂环境、教师的授课能力对每一位学生都是等同的,教师应为受教育者提供与其自身主观条件“相当”的教育机会与教育条件,力求每个教育对象的潜力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挖掘。在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中真正建立“乐学—会学—能创”的学习模式及“乐教—会教—善教”、“教书—教法—教人”的教学模式。[5]
下面是促使课堂公平化的相关措施。
1.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营造和谐公平课堂
首先,树立新型教学观、学生观,具备现代教师素养。树立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观,教师要掌握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具备足够的教书育人的能力。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其次,提升道德,公平公正评价学生。提升道德,加强修养;树立教师的教育威信;公正评价,合理期望。再次,营造和谐的课堂公平气氛。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要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学校要为学生配备优质的、公平的教学资源,以保证师生间的互动达到最佳效果。学校要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监督和控制,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和评价体系。加强培训力度,促使教师健康的成长。
3.构建教育网络,正确评价课堂教学
社会、学校、家庭要构建公平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能正确地评价、定位自己和他人。教育管理部门要对课堂教学作出正确的评价。社会舆论导向和相关媒体的关注也是促进课堂公平的有效方式。[6]
[1]解修亮.初中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8.
[2]李洪.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4.
[3]王香丽.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学校制度对我国教育公平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0,(6):3—6.
[4]程艳.课堂教学公平个案研究——以温州市D中学为例[D].温州:温州大学,2015.
[5]彭美云.大学本科课堂教学中的几个共性问题——基于13所高校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62—166.
[6]吴刘霞.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公平性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4,(12):92.
OnFairnessofMiddleSchoolClassroomTeaching—Based on Questionnaire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everal Junior Middle School in Suzhou
FANG Ji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China)
Educational equity and educational balance are the manifestations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basic value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It is also the demand of social fair valu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in which process equality is mainly manifested as classroom teaching fairness. Nowadays, because of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the rate of enrollment and so on,there are serious inequities in classroom teaching,especially the graduating class of the classroom.Therefore, the paper carries ou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teaching and truly realize the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teaching; fairness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49
G632.4
A
1008-6714(2017)10-0110-02
2017-06-05
方杰(1990—),女,江苏苏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法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