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蒲宁《米佳的爱情》的心理艺术分析
张婉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斯拉夫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米佳的爱情》是俄罗斯作家伊万·蒲宁的代表作之一,作家凭借此作闻名遐迩,并于1933年一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俄罗斯作家。在这部俄式“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中,讲述的是俄罗斯青年米佳的爱情悲剧。蒲宁不负举世公认的“语言大师”之名,以娴熟、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痛苦的内心世界,将他的双重性、异化性极尽描摹。
蒲宁;米佳的爱情;心理分析;双重性;异化性
小说的主人公米佳是一个来自乡下小地主家的大学生,他与在戏剧学校学习表演的卡佳相恋。小说刚开始时,二人幸福地在莫斯科的街心花园散步,冰雪消融、春意盎然,卡佳面带孩提般信任的神情,挽着米佳的手臂,醉心于爱情世界中,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然而爱情并不如呈现眼前的一般美好,尽管为维持感情付出了努力,但是由于出身和理想的分歧,二人对爱情有各自的观点,对生活有着不同的追求。卡佳梦想成为一名演员,她对米佳说“我不会选择放弃艺术,甚至即使是为了你的缘故,我也不可能放弃”[1]。卡佳的这句话仿佛也预示了二人爱情的悲剧收尾。戏剧学校的校长早已对卡佳心怀叵测,最终,为了自己的前途,卡佳选择向校长投怀送抱。米佳心灰意冷,看清了爱情无果,饮弹自尽,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双重性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对矛盾性质,即事物内部包括对立两面。小说的开篇,米佳和卡佳和所有热恋中的情人一样,醉心于爱情。但卡佳的光芒耀眼在此时已令米佳惶恐不安。当他们像往常一样如痴如醉地接吻缠绵时,米佳却有一种愉快的时光正在飞快流逝的强烈意识。他深感痛苦却无法控制自己,在一冷一热的两个极端徘徊。
米佳一时把卡佳奉为“索菲亚”*索菲亚在希腊语中是“智慧”的意思。原型对世界具有无所不包的含义,内涵极其丰富。索罗维约夫的哲学体系中,索菲亚是“理想的、完善的人类”,是其最理想的人神合一思想的体现,是接受了神的力量和美的永恒光芒的永恒女性形象。一般的完美女性。他们的爱情是无上的信仰,他们二人之间所做的一切都是美妙而圣洁的。“发生在他们之间的爱慕之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圣洁、最崇高、最甜蜜、最令人欣喜的感情”,一时又只因自己的想象而极端狂妄,对卡佳恨之入骨,她圣洁的形象一瞬间又跌落神坛,“一切都变得腐化、卑鄙、厚颜无耻,使他一心想掐死卡佳”,冷血地断言她已不属于自己。当卡佳站在舞台上朗诵时,穿着雪白的连衣裙、白丝袜,宛如一个天使般纯洁的少女。而对米佳来说却难以忍受,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圣洁与罪恶的混合体。
米佳对于卡佳的态度来源于自己对爱情的困惑。他不能确切地表达出自己对卡佳的爱,甚至不清楚为什么会爱她,“爱情对于我究竟意味着什么?”正是由于他这种迟疑导致了他对卡佳的猜疑和嫉妒。米佳不确定从卡佳身上感受到的一切是什么,是爱情还是情欲。当密友普罗塔索夫觉察到他的苦闷时,开导他:“她首先是一个女人。而你,首先是一个男人,你竭力想要从她那里满足你延续后代的生理本能需求,当然,这也完全是很正常的,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不失为一件圣洁的事。正如尼采所说,你的身体就是你的最高理智。”[2]由此可见,卡佳最终背叛米佳固然是出于自身的目的,而米佳对她的不信任、对感情的猜疑、想把卡佳占为己有的自私也是导致这段爱情悲剧的催化剂。
承受不住愈来愈烈的嫉妒,米佳决心到乡下去修养身心。他很痛苦,但是惊讶地发现同时还有几分欣喜。临别时卡佳那不做作的纯洁使他觉得一切都如初般美好,在车站见面时“仿佛站在他面前的是全新的卡佳”,炽热的爱情之火又燃得旺了起来,就连路途中遇见的灯光在米佳的眼里都显得尤为迷人,昏暗的草原都是那么美好。然而这短暂的分离产生的不舍和依恋只是暂时地将痛苦搁浅,仅仅是推迟了矛盾的激发。研读文本,我们可以发现,米佳把爱情几乎等同于生活,拥有即幸福,失去便绝望,游走在两个极端。而卡佳则愿意为了理想放弃爱情,只把其看做生活的一小部分,这种偏差使爱情从一开始就背上了包袱,注定要演变成一场悲剧。
异化是指神灵在肉体化时,由于顾及人性而使神性不同程度地丧失,最终与上帝疏间。当看到卡佳在众人前大放异彩时,米佳的眼里却都是“矫揉造作”“难以忍受”,以至于“他首先想要置她于死地,而不是去对付那些假想的情敌”。米佳感到他和卡佳倍加亲近,他们的爱情如烈火般燃烧。然而他不受控制地认为无论如何卡佳都是属于他自己的,因此他引以为傲的同时又内心挣扎、痛苦不堪。
《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首次对异化理论有了系统化的阐释。黑格尔将异化这个概念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米佳相信自己对卡佳的爱情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他有自己的骄傲,无法忍受爱情掺入一点儿杂质。而当爱情面临危机时,“他又愿意低三下四地乞求得到她的爱”。黑格尔认为,人以及由人所组合成的各种社会主体,在异化的过程中不但表现为“一分为二”“树立对立面的二重化过程”,而且这种主体本身产生的对立物,对于主体而言是一种“箝制压迫的”“可以吞噬主体的能量”。[3]米佳回到乡下后,终日百无聊赖,他不停地给卡佳写信,周围的生活处处都幻化成了卡佳的样子。自己的生活面越来越狭窄,逐渐这种异常的感情和生活开始反噬米佳。他在村长一再地教唆下,与农村妇女阿莲嘉发生了关系。在米佳眼里,爱情是崇高圣洁的信仰,而在此刻却异化为肉欲的偷情。
马丁·路德最早把《圣经》中阐述异化的概念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意为自身的丧失。他人的决定影响着米佳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他丧失了独立人格,异化为一个傀儡。在等待卡佳的来信时,他的内心活动是“假使一周之内还没有等到来信,我一定就自杀了断!”在等待与阿莲嘉偷情时,他又觉得“现在他的全部生命都取决于阿莲嘉来还是不来”。米佳在这个阶段将自我异化为非我,使原本与自我同一的东西,即生命,异化成了对立物,即死亡。最终,“他拿起了冰凉、沉重的手枪,面色沉着祥和,将枪口瞄准了喉咙,欣喜若狂地深深吸了一口气,愉悦地使劲地开了一枪。”[1]
结合哲学理论,通过对《米佳的爱情》中主人公心理描写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更为全面地把握米佳在爱情的影响下双重和异化的心理,从新的视角更深入透彻地理解这段无法调和的爱情悲剧故事。
[1]伊万·蒲宁.故园(中短篇小说选)[M].赵洵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2]叶红.永不枯竭的心灵之源——论伊凡·蒲宁小说创作中的“永恒主题”及其风格特征[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PsychologicalArtAnalysisofBuninMitya’’sLove
Zhang Wan-ling
(Institute of Slavic,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25, China)
Mitya’s love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Russian writer Ivan Bunin,and the writer is famous for this work. He won the 1933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and became the first russian who reached it. This russian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novel tells about a Russian youth Mitya’s love tragedy. Bunin lives up to reputation “Master of language” to skillfully depicts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ero’s pain and vividly shows his dual nature and alienation.
Bunin; Mitya’s Love; psychological analysis;dual nature; alienation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18
H359
A
1008-6714(2017)10-0039-02
2017-06-04
张婉玲(1994—),女,黑龙江大庆人,从事俄罗斯文学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钱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