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关系研究

2017-03-12 14:17:53
林区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研究者学习者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数字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的关系研究

丁美玲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 150025)

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对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概述,以MOOC、翻转课堂及微课为例,通过对其概念和应用的过程分析,得出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四大构成要素分别为教师、学习者、研究者及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这四大要素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由教师、学生和研究者基于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组成的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三者内在循环往复的互动关系。

数字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关系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水平以及国家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数字化教学因其形式多样、教学观念新颖,扩展了教学时空、丰富了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过程和模式,推动了信息技术和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

一、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内涵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关于数字化教学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数字化教学模式[1],主要是指教师、学习者、研究者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遵循现代教育理论和规律,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平台,采用多媒体互动模式、网络多元交互模式、远程虚拟现实模式等多种基本教学模式,进行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活动。目前,使用较多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主要有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

二、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以MOOC、翻转课堂及微课为例,分析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斯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和乔治·西门子(George Siemens)于2008 年首次提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概念,这是MOOC提出之始,2011年以后Udacity、Coursera和Edx平台的相继出现,使得MOOC在国际教育界迅速推广,并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MOOC对我国教育界的影响始于2012年,到2013年MOOC风在我国教育界兴起。MOOC 是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学习者依据教师或其他研究者在数字化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发布的这些教学视频进行在线学习,MOOC的基本特征为大规模、开放性和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的概念界定多是从应用和学习本质过程两个角度进行阐述的,其定义大致可概括为[2]:学习过程通常包括两个阶段即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即是将这两个阶段的顺序进行了颠倒,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教学形式,例如小组讨论、作业、教师单独辅导等来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依托在线视频将教师的知识传授和学习者知识内化的顺序加以颠倒,从而对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以及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在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成为教学实施的关键,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我国学者胡铁生在2010年提出微课[3],主要是指教师或研究者按教学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呈现形式,体现教师针对某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

从概念和具体应用过程的角度来看,MOOC、翻转课堂及微课主要是围绕着在线视频、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来进行的教师教与学习者学的活动,而这些在线课程又多是教师依据教学标准、教学实践要求和教育研究者的相关教育理论来制作和发布的。教育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手段,由于数字化教学模式也包含于教育之中,因此它的构成要素具体表现为教师、学习者、研究者及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三、数字化教学模式构成要素间的关系

数字化教学模式立足于数字化网络资源平台,使得各构成要素进行实时交流、互动互促、共同成长,形成和发展了教师、学习者、研究者融合发展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研关系以及教学关系。

信息必须通过媒体进行传播,没有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中介,信息就无法有效扩散。同理,数字化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传播的过程中,也寻求网络媒体共享平台为其信息传播与共享服务,以达到信息的成功传播与共享的功能与目的。在数字化教学模式中,承担中介的媒体即数字化网络资源教学共享平台。以MOOC为例,目前主要是使用Udacity、Coursera和Edx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如同李智晔等人提到的[4],“网络共享平台既是提供信息交流、信息展示的场所,同时也具有信誉担保、交易交割和提供信息咨询与质量认定等功能。可见,网络共享平台是链接共享各因素的枢纽”。因此,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支撑整个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支柱,也是连结教师、学习者及研究者的桥梁,这三者的沟通互动都以网络资源教学平台为依托。

教师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可以收集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自身的教学及专业发展的提高。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实现与学习者的互动交流,对学生问题的即时解答体现出对学习者学习状况的关注,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收集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时也能学习和借鉴其他高校、国家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从而审视、反思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能力,进而促进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寻求更高层次的改变与提升。

学习者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时间、内容、进度多受限于教学场所、地域、教学安排等因素,但通过数字化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内容及进度可以更加自主,学习的空间和范围也远远被扩大,学生的兴趣和个性也可以被更好地发展。学生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可依据需求选择学习模块和学习节奏并自主选择主讲教师。在同教师的直接互动中,教师的直接关注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率。由于网络资源平台学习的开放性、虚拟性,要求学习者不断地提高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这一要求对学习者的主动学习与探索知识的发展有良好帮助。

由于数字化教学模式具备开放性和大规模性的特征,使得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拥有大量的教学数据,这为教育研究者展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研究者通过分析教师、学习者在线上与线下的互动、讨论、学习的信息、行为、特征,可以总结和凝练新的教学理论成果;教师和学习者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平台进行角色互换和多重体验,也自然地融入到研究者的研究中。数字化教学模式借助大量先进技术设备、新媒体及社交工具,将各种学习理论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结构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和教学模式如探究式、发现式、合作式及范例式等组合运用,交互渗透于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反映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本质和核心。但是,数字化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不断涌现的教学现象、教学管理难题的考验,这就要求研究者们在教学理论、管理、服务、考核、评价等方面要不断总结、拓展和创新,以达到理论研究与实践共同发展的理想状态。

数字化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学习者、研究者及网络资源教学平台这四大要素构成,它们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由教师、学生和研究者基于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组成的集线上、线下于一体的三者内在的循环往复的互动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使得教师、学习者及研究者这三者的教、学、研变得更加紧密,但同时对数字化网络媒体技术的依赖也更加紧密。

[1]郝增明.数字化学习过程评价的客观指标[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4,(2):47—48.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4]李智晔,邓承敏,刘世清.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的传播——消费模式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16,(11):54—58.

10.3969/j.issn.1008-6714.2017.10.007

G439

A

1008-6714(2017)10-0016-02

2017-06-22

丁美玲(1992—),女,黑龙江密山人,教育科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海波〕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研究者学习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40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中华手工(2018年6期)2018-07-17 10:37:42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中国卫生(2015年7期)2015-11-08 11:09:50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