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叙事

2017-03-12 11:45吉林省教育学院张岩松原市吉林石油高级中学宫洪权
历史教学问题 2017年1期
关键词:编写者胡佛剑桥

吉林省教育学院张岩松原市吉林石油高级中学宫洪权

剑桥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叙事

吉林省教育学院张岩松原市吉林石油高级中学宫洪权

本文聚焦的剑桥版中学历史教科书,系指剑桥大学出版社在2013年出版的《美国现代史》。①Pete Browning and Patrick Walsh-Atkins,History of the USA 1840-194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作者勃朗宁和沃尔什-阿特金斯是英国权威的历史教育学专家,拥有丰富的历史教科书编纂和教学实践经验,在业界颇具声望。该教科书为“剑桥国际标准测试”(Cambridge International AS Level)的指定教科书,用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以申请英国大学的入学资格,在英联邦影响广泛。下面,我们将以这部剑桥版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为例,细致探讨其叙事风格与特征,期待对当下中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撰提供点滴借鉴。

一、“叙事”内容的选择

无论是专业的美国史研究,还是中学的美国史教学,“罗斯福新政”都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对于事实曲折繁复、评价众说纷纭的“罗斯福新政”,剑桥版教科书的编写者精心挑选了哪些内容呢?换言之,在编写者看来,哪些史实是“重要”的,可用作中学历史学科的有益教学资源呢?

剑桥版教科书将“罗斯福新政”安排在第五单元“大危机、大萧条和新政”之中,与内战、重建、扩张以及镀金与进步主义时代共同构成了美国现代史的“五大事件”。这显现出作者对于美国现代历史的性质和发展主线有着清晰的认识。“危机与新政”是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美国大国崛起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符合教科书“叙事”内容的选择标准:凸显美国国家的奋斗、进取与成功,弘扬西方文明的进步主义主流价值观。为建构这样一个价值观主题的叙事文本,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选择了如下要点:

胡佛总统应对危机→罗斯福就任总统→首个“一百天”和第一次新政→第一次新政的效果→第二次新政及其效果→罗斯福连任总统→各方对“新政”的反对→对罗斯福新政的争论以及对罗斯福总统的个人评价。

具体来说,教科书首先叙述了胡佛总统任期内的经济政策及其实施效果,交待了胡佛第二次竞选总统的失利及其原因。这种“长时段”的历史回望式铺垫,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新政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在这样的叙事语境中,罗斯福出场了。教科书实质上是在集中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罗斯福能够赢得总统选举?换言之,大危机时代的美国历史和美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罗斯福?这首先是源于罗斯福对于经济危机根本原因及其应对之策的全新理解:“危机更多地与美国国内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缺陷有关。他向美国人民作出了‘新政’的承诺,因此以绝对的优势赢得了总统选举。”(第143页)②本文夹注中的页码,均出自前引的剑桥版《美国现代史》,版本信息从略,下同。接着,作者用更为细致的笔墨详述了罗斯福先后两次新政的具体措施及其成效。在交待了历史结果之后,剑桥版教科书的叙事并未盖棺定论、戛然而止,而是引入了在中国教师和学生皆认为具有一定难度的“历史评价”问题。在“反对新政”一目中,教科书详述了美国政府与社会各方反对“罗斯福新政”的立场。最后,教科书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这样一目,以正反方辩论的形式,分别列出了罗斯福新政的得与失,辩题为“罗斯福是一位伟大的美国总统吗?”

二、“叙事”形式的呈现

即使是相同的内容,经由不同的“叙事”形式的呈现,也会制造出多样的阅读体验。剑桥版教科书利用文字、图像、表格等多种文本设计,对“罗斯福新政”这一经典历史故事进行了精心的叙事编排。

“罗斯福新政”的开篇,并不是中国师生熟悉的提要式的“内容导入”,而是规整地排列了三幅表格:核心问题、课程要点和大事年表。(第135页)这表明,教科书的叙事并不是起始于“给故事开个头儿”,而是和盘托出地讲述“故事的要点、线索与全貌”。三幅表格依次体现了“问题引领”的教学观、“由整体到局部”的学习路径和对“时序建构”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接下来,在一个简短的“课程引介”之后,教科书分两级标题逐一展开了课程要点。总体来看,“罗斯福新政”的叙事形式有如下特征。

首先,正文本系统中的关键知识点叙事多采用要点纵列的条理化叙事,无论是对大危机原因的分析(第137页),还是罗斯福新政内容(第147页)以及反对罗斯福新政的理由(第161页)等内容,皆采用了这种类似表格化的叙述呈现形式,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知识点的内涵划分与逻辑层次。

其次,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历史图片和原始史料片段之外,教科书采用了多幅“关键人物”的文本框插件,随历史人物图像简明介绍了其重要生平事迹。这些“关键人物”不仅有胡佛和罗斯福这样的“正面大人物”,还包括相对“次要”的人物,甚至还包括所谓的“反对派”。历史人物的高频再现,与文本系统中的历史事件相得益彰,此种具象化的“叙事”形式,凸显了历史现场的鲜活与真实。

再次,教科书中的“要点注释”也很有特色,这些灵活穿插于正文本之侧的副文本版块,对正文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补充性的解释,另对一些专有历史名词进行了必要的说明,比如,在叙述罗斯福总统面临最高法院的权力限制与否决时,旁边的“要点注释”及时解释了何为最高法院的“否决权”。多样的副文本系统丰富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情节,有利于学生对于历史细微处的把握。

三、“叙事”角度的设计

“叙事”角度关注的问题,其实就是追问是“谁”,站在何种“立场”上,以何种“视角”来观察,以何种“口吻”来讲述。按照英国学者富勒的界定,心理意义上的主体、时空维度选择和意识形态传达等三要素,共同规定了某个“叙事”角度,即叙述者通过对所叙事件的演进节奏和空间场景转移的控制,传达了某种特定立场的价值观。①转引自周仕德:《中美两国历史教科书叙事之比较》,《历史教学》2009年第9期,第56页。

在剑桥版“罗斯福新政”的文本世界中,都有谁,在用怎样的口吻来述说他或她眼中的“新政”呢?

“罗斯福新政”首先选择了故事的一号主人公罗斯福总统作为叙事者:“与经济相关的政府职能,是助力于经济权利的落实和有序经济体制的发展,我所陈述的,不是某种政治立场或党派的观点,而是政府集体的和一种基于普遍原则的立场。”(罗斯福于1932年在旧金山集会上的演讲,第144页)当然,罗斯福并不是“新政”的唯一叙事者。为了帮助学生从其他角度检验罗斯福的言与行,教科书还安排了“历史旁观者”的叙事。时任美国国会议员的弗朗西斯·铂金丝以“新政”亲历者的身份,以“我所认识的罗斯福”发言:“以我对罗斯福长期的和在多种场合中的观察,他不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他珍视我们现有的制度,如同他自己的家庭,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人民更少地遭受贫困与漠视,更多地享受到公平的分配。”(第149页)

耐人寻味的是,剑桥版教科书并没有将“罗斯福新政”讲成一个“完美无缺、毫无争议”的故事。在教科书构建的“叙事空间”中,表态者不仅有“正方”的罗斯福及其支持者,也有“反方”针锋相对的批评者——此部分内容构成了“新政”单元叙事后半部分的重头戏。

“新政”的倒数第二目名为“反对新政”,持异见的美国联邦政府,最高法院,由自由民主党、知识分子和共产党组成的左翼团体,由共和党和民主党人组成的右翼势力,以及包括经理人、证券商、银行家、商会和媒体人的社会团体,在教科书为他们单辟的叙事舞台上悉数登场,表达了他们对于罗斯福新政的看法。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此种做法,是对美国文明赖以奠基之所有基本原则的蔑视。”(第159页)就这样,在教科书营造的充满火药味儿的紧张文本氛围中,学生步入最后一目的历史学习,开始尝试对于罗斯福总统作出个性化的历史评价。

总之,剑桥版教科书在叙事角度上的安排,会给人留下众声喧哗的深刻印象。似乎每一位重要的历史当事者,抑或有见地的历史评论者,都有机会平等地参与叙事中的历史讨论,打个比喻来说,其叙事不是独唱,而更像是一首混声合唱。

四、“叙事”效果:与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比较

如果与中国师生熟知的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做对比性的阅读,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采自该书中的引文,皆随引文以夹注注明页码,出版信息不赘。经由上述“叙事”手法建构起来的剑桥版“罗斯福新政”及其他历史知识表述,给人最突出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复杂”。

其一,历史情节的“复杂”。从“临危受命”,到“实施‘新政’”,再到“摆脱危机困境”,人教版教科书中的“罗斯福新政”情节明快,一路向前,直抵事件结果。(第84-86页)可是,剑桥版的“新政叙事”却“绕了很多弯子”,第一次新政之后还有第二次新政,罗斯福第一次当选总统之后还有第二次艰难的当选,两次新政之后还有更为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即使是这样,教科书的编写者仿佛还有很多历史细节没有交代。在这些我们看来枝枝蔓蔓的历史细节处,为什么剑桥版教科书的两位编写者却不忍割舍?这固然与《美国当代史》自身较为宏大的编写体量有关,使得编写者有足够的文本空间去大方着墨。但这恐怕不是根本原因。如果人教版教材亦不受篇幅所限,编写者们是否会改变“高度凝练”的叙事习惯?更具争议性的问题是:看似“事无巨细”的历史叙事,是否就是费力不讨好?以历史学的抽象再现历史的具体,到底该把握到什么分寸?执意再现历史复杂的叙事,和有意凸显历史主线的叙事,哪一种更接近历史的本真?哪一种更有益于学生的历史认知?

其二,历史人物处境及其命运的“复杂”。在中国师生的印象中,胡佛总统似乎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为应对大危机所固守的“自由放任”政策,在人教版教科书的标题中,斩钉截铁地被定性为“失败”。(第82页)而他在前面的“失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凸显了后来者罗斯福的“成功”,这是一种对比性的叙事策略,意在抑此扬彼。可是,我们在剑桥版的“新政叙事”中,似乎很难找到边界分明的“完全成功者”与“典型失败者”,也找不到判然有别的“绝对正确”与“彻底错误”的历史事件。两位编者在评价胡佛总统的危机应对效果时,就是不肯扣下“Failure”的帽子,而是使用了更为委婉的“most limited success”(“相当有限的成功”)。“失败”与“不成功”其实是两个定性有别的价值判断。即便是对于胡佛“使危局更糟”的原因,(第141页)也是假后世历史学家之口说出,意在表明:这只是一种历史学的判断,而非绝对的历史真实。同时,作者以“他决意履责”、“百般努力”等饱含敬意的话语描述,表达了对这位总统所做工作的肯定,又将“胡佛应对危机毫无作为”视为一种“传统的观点”。若“公正地论及胡佛”,作者认为,他的历史选择,恰基于当时美国政治体制中对于总统施政的“客观存在的限制”。(第141页)

支撑上述叙事的,是一种深厚的“理解之同情”的历史主义立场。根深蒂固的美国自由主义传统与经济与社会失序的现实之间的悖论,同时也是罗斯福所面临的“复杂”历史境遇。这位总统的职业生涯同样百般波折。他所采取的积极干预的新政,既使美国成功摆脱了危机,但也触碰了“自由至上”的美国政治价值观底线,故此招致诟病。(第160页)我们熟知的胡佛总统的“巨大失落”和罗斯福总统的“巨大成功”,其实都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片段或侧面,剑桥版教科书的叙事,即是在尽力勾勒人生的复杂、社会的动荡和历史的波折。

其三,历史评价的“复杂”。人教版教科书的“新政叙事”终结于“成功摆脱危机”。剑桥版教科书在交待“新政”结果之后,又抛出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议题——到底该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的“好”与“坏”?熟悉中国式高考潜规则的考生,很可能会在中国权威教科书的叙事中寻找唯一的“标准答案”。而剑桥版教科书“新政”单元最后的叙事,却让人很难妄下定论。关于“新政”的利弊,政治家、公众和历史学家都参与了讨论且观点纷呈:保守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各执一词,来自华尔街的反应与失业工人和饥馑农民的态度判然有别,专题著作中对于罗斯福“资本主义拯救者”和“自由挑战者”的身份论辩针锋相对。在分别列举7条支持罗斯福的理由和5条反对意见之后,教科书才为“罗斯福新政”的叙事画上句号,最后一句话是:“关于美国史上这一非凡时代的争论,仍将延续。”“罗斯福新政”到底是“成功”还是“不成功”呢?人教版教科书中明确交待了一个理想结局,剑桥版的“叙事”更倾向于引导学生自己作出判断。

五、结语:教科书的政治学

平心而论,剑桥版历史教科书对于历史复杂性和真实度的还原,确实大大增加了历史学习的难度。在这里,我们需要明了的是,无论教科书呈现出了较为简单还是相对复杂的面貌,其实都是教科书编写者有意为之,切不可理解为叙事者之缺席退位。史料不会自己说话,史实不会自动呈现,即使是罗斯福与其反对者的辩论,实际上都是叙事者的精心安排,准确地讲,罗斯福及其他新政的亲历者,都是替教科书编写者在说话。对各种历史片段和历史声音的选择、剪裁与编排,都是为了讲好一个故事,故事的情节服从于讲述者所欲意传达的价值观。对于剑桥版历史教科书,精心的叙事安排其实就是为了让学习者在习得历史认知技能的同时,更涵养西方文明进步的价值信念。成功的历史教科书,其实都是在尊重学科规范的前提下,主动提出时代性议题,借助叙事氛围的营造,传达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就是“教科书的政治学”。叙事手法的复杂,学习难度的加大,并不是无谓地炫耀作者的知识丰富和理论高深,如果能够成功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有效提升历史学习的质量。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正步入学科素养时代,历史教育如何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剑桥版历史教科书的叙事经验,也许可用作攻己之玉的他山之石。

(责任编辑:李月琴)

猜你喜欢
编写者胡佛剑桥
潜心“三读” 精准发力
论情报编写中的情报观点表达
Cambridge Audio(剑桥)CXA80解码/放大器一体机
剑桥能源周的启示
剑桥现象成功的秘诀
剑桥是最好的起飞平台
『拖延』来的成功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一)
名叫韦仁的杀人犯(三)
来清朝打工的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