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衍伟 李海军
案例
对校本教研错误案例的辨析
◎张衍伟 李海军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强调“为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基于学校实际”三个基本要素。校本教研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燃机”,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引擎”,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吸铁石”,也是落实新课改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现实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对于教研有时会流于形式,使教研过程存在误区,影响了校本教研的效果。本文试就某校一份校本教研案例略作剖析:
一日,某高中通知全体教师于下午的第三节课到多媒体教室观看某学科的校级公开课,于是,全校教师在第三节课上课前,纷纷来到多媒体教室。值得注意的是,教科室主任拿着签到表在教室门口等待前来听课的教师一一签字。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有的教师故意不到场。
在听完课后,大家进行了约30分钟的研讨。研讨采用备课组长发言的形式进行,于是,高一、高二、高三备课组长依次发言。大家发言内容是以褒扬为主,对于存在的问题则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然后,教研组长宣布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并要求大家回去后认真反思。而教科室主任则将教师听课签到表进行复印,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内。学校对参加听课的教师进行考勤评定,并将考勤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挂钩。就这样,一个本该完整的教研活动,在学校与教师的敷衍了事中结束。
上述案例中,教研活动到底存在哪些误区,本人主要归纳了四项:
(一) 缺乏核心问题
问题是校本教研活动的起点,解决问题是校本教研的归宿。没有问题,就不需要校本教研。所以,校本教研要以“为了学校的发展”为原则,要以学校发展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立足于问题的解决。上述案例从本质上讲,并不是校本教研,因为它没有核心问题,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也许在研讨时,备课组长会有提出一些问题,但这些主要是改进教学的建议,是分散的、零星的、肤浅的,与校本教研的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成为校本教研的问题。校本教研所研究的问题,应该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典型性和相对复杂性等特点。因此,学校在开展公开课活动时,务必确定研究主题,如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策略、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研究、教师主导地位的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导学案设计的合理性等等。总之,一次教研活动侧重一个研究主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避免盲目性。只有这样,研究才容易开展,才更能贴地行走,从而靠近大多数教师的最近发展区。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研究透彻,这样的校本教研才是真正的研究。
(二) 缺乏主体参与
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就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校本教研。校本教研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真正参与教研活动。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们参加教研是因行政命令(签到表与考核挂钩),而不是自愿参加。另外,为了节省教研时间,学校只指定三个备课组长参与发言,其他教师则没有发言的机会,只能旁听。这种方式不能把教育教学中真正存在的问题给挖掘出来,不免“挂一漏万”。所以,学校要调动教师的参与热情,只靠制度约束是不行的,必须让每一位教师从思想上认同,能自觉、自愿、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因此,学科组应该在教研之前,就将要研究的问题加以分工,层层落实,让每一位教师都有事情做,让教师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参与研究,杜绝做旁观者。作为课堂教学的观察者,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听课,积极准备,从自己的观察视角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研应该鼓励观点争鸣,思维碰撞。
(三) 缺乏充分研讨
既然是研究活动,就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存在对问题“轻描淡写”“避而不谈”的现象,否则,校本教研就只能算是一种“随意性问题解决”的活动。上述案例缺乏对公开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活动,只有30分钟走走过场的形式。试问,这种方式怎能算为教研?怎能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这种教研活动的结果无非是问题“涛声依旧”。所以,面对这种现象,学校应该牵头,以年级部为单位,统一合理安排业务研究时间,将研究时间固定为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同时,要将研讨内容细化,将任务划分到年级备课组,再由备课组细化落实到具体个人。只有研究时间有保证,研究问题有针对性,研究主题具体化,研究效果才能水到渠成。
(四) 缺乏务实过程
校本教研真正目的在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服务于改进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校本教研在本质上属于“应用研究”,而把研究结果束之高阁的做法绝不是校本教研。上述案例描述的是“形式主义”的教研活动,也是我们已经做了若干年的“传统活动”。学校之所以搞校本教研,就是要摒弃一些无效的、低效的教研活动,发现真问题,解决真问题,切实提高教学效益。而任何形式主义的校本教研活动都是制约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瓶颈”。因此,学校要立足于务实促效,对业务研究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微创新”。具体做法是:主讲人于周五之前,将所备内容(教案、学案或课件) 放在学科组共享文档内,是为“草案”;备课组成员将“草案”下载到个人电脑进行集体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为“共案”;教师再根据个人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删”“补”,完善为“个案”进行教学使用。经过二次备课,实现了“草案—共案—个案”的增值性跨越。由于每一位教师都对研究内容比较熟悉,所以,公开课的研讨活动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业务研究模式的“微创新”,既秉承了传统做法的优点,又突出了个性,是一种简单、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微创新”挖掘了集体智慧,突出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特点,既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差异性的承认。
另外,教师在研讨问题时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畅所欲言,找问题,想办法,引路子,定措施。只有方向对,路子清,问题明,措施制定才能合理到位;只有实现教师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共赢的成果。教师们开诚布公,没有指责,只有交心;没有挖苦,只有坦诚;没有隐藏,只有无私。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研究,使温馨的学术氛围体现教师对幸福教育和学生幸福成长的全面追求。这样的业务研究,才能使问题找得准确而明晰,措施制定得科学而有效。这是对教师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学生的真切呵护。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