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化路径

2017-03-12 10:33:44
廉政文化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个体主体大学生

易 静

(南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化路径

易 静

(南通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主体间性打破了主体之间存在的隔绝与孤立状态,注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强调主体之间的交互性,充分彰显主体性、个体性、平等性与共生性。高校廉洁教育是个体廉洁美德养成和社会廉洁风气形成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廉洁教育中借鉴、运用主体间性理论,体现了教育双方的平等性。通过主体间的教育交往实践,构建“主体-主体”之间廉洁教育的交互模式,形成主体之间的教育共生性,促进个体成才,实现廉洁教育目标,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社会氛围。

主体间性;廉洁教育;内化路径

在高校开展廉洁教育,是国家进行廉政建设的组成部分。重视廉洁教育,坚持预防为主,已经成为全世界反腐倡廉的共识。2007年3月,我国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该文件的出台为高校廉洁教育明确了目标、内容与实施路径。高校开始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校园廉洁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大学生树立廉洁思想并养成廉洁的行为习惯。高校廉洁教育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讲廉洁话、唱廉洁歌、做廉洁事等活动的同时,更要注重在教学活动、党团工作、校园文化、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融入廉洁教育,特别要注重把廉洁德性植入教育内容,促使学生入脑入心化为行动,推动廉洁准则内化成为学生骨子里的行为规范,成为他们抵抗形形色色诱惑的本能,廉洁处世、清白做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健康和谐、清正廉洁的社会氛围。[1]

高校廉洁教育最终目的是指导大学生依据自身的廉洁品德养成需要,主动接受知识的传授,将廉洁规范内化为自身操守,外化为处世准则。教育应当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活动。然而,传统廉洁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注重单向灌输知识,削弱了廉洁教育的教化功能,很难根本达到廉洁教育的教育目标。因而,廉洁教育的教育模式亟需改革,本文试图借鉴主体间性理论,拓展高校廉洁教育的内化路径并进行实践探索。

一、主体间性的含义和特性

(一)主体间性的含义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也即“主体交互性”、“主体共性”。从事现象学研究的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理论,认为在社会交往中主体性应充分体现出个体性,要表现出自我的主观感知;而主体间性强调的是个体与社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自我不是原子式的、独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与自身之外的主体有联系的共存共在,主体在以主体间性形式存在的同时又不失其自身的个体性。[2]因此,主体间性呈现的是交互主体性,表现为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同存在;在强调群体性的同时,兼顾主体的社会性与个体性,是个性间的共在,不主张用社会性对个体性进行整齐划一地替代。主体间性所表现的世界在本质上也力求体现出客观性,即每个主体在构造为自己的世界的同时,也构造出一个为所有主体的世界,每个主体之间都具有交互影响性。主体间性作为哲学术语,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学、教育学、美学、文学等领域,是近年以来具有重要意义的话题。

(二)主体间性的特性

1.主体间的平等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与主体之间只有具备平等的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真正自由地表达主体的观点与意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主体。因此,个体作为生命个体在生活中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他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个体自我的存在需要在与其他个体的交流、合作中予以体现。个体与他人平等地共在于世界中,在保持独立个性的同时,又超越了其主体性,形成与他人的交互性与共生性。

2.主体间的交互性。人类通过交往活动体现存在并实现发展,人作为主体存在体现为人群中的共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不存在脱离或超越人群的孤立存在,在其中交往是主体间产生交互性的最重要行为。通过交往在个体之间形成交互性,从而形成相互共存、互为主导的社会关系。同时,交往过程中离不开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只有做到彼此理解、相互认同,才有可能实现顺畅沟通、和谐交往。

3.主体间的共生性。近代西方哲学对主体性的强调,导致个人主体性的过度膨胀,造成个人、群体、种族、国家之间的冲突加剧、矛盾频出,世界不再和平,人类社会也不再和谐统一。主体间性的出现实现了思想上的转变,自我与他人既作为独立的主体同时又互为主体,不能单纯地从自我的角度把他人看为客体,他人也不能从自身的角度将别人都视为客体。[3]在个体保持自己的人格、个性、自由的同时与他人形成和谐统一的关系,就是主体间的共生性,是高于主体自身所具备属性的创新性的成果。

二、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开展高校廉洁教育的意义

主体间性所表现的世界在本质上力求体现出客观性,即每个主体在构造为自己的世界的同时,也构造出一个为所有主体的世界,每个主体之间都具有交互影响性。从此意义上说,抛开胡塞尔现象学的先验本体论,主体间性理论在方法论上有其合理之处,借鉴运用在高校廉洁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主体间性的平等性强调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作为平等主体的平等关系。灵活运用平等关系可以调整支配性教学的僵化模式。在突出平等性的教与学的交往活动过程中,双方以平等的地位进行合作互动,充分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升的目的。

其次,主体间性的交互性需要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通过充分的沟通来实现相互理解、互动交流。此种模式可以避免单向灌输,推动主动双向反馈,和谐交往,达到对知识的创新性、交互性探索,形成理论上的创新突破,丰富实践过程,彼此共享交互性教学的成果。

再次,主体间性的共生性注重解构教学双方存在的孤立化状态,强调教育教学的创新性成果是施教者与受教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离开了一方的配合,成果都难以实现。此种模式下,双方都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教学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借助语言等媒介实现对对方主体的理解,协调各自主体的思维与行为方式,激发创新性,形成体现双方智慧的教育教学成果。

综上所述,运用主体间性理论能够充分发挥教师和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各自的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表现为从心理认知、伦理道德上获得主体性地位与价值,注重开发自身的创新性,充分利用教育过程中的自主创新空间,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与认知,发挥启发引导作用,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其掌握知识并逐步转化为能力;而大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生成、建构、培养、调动主体意识,获取活的知识,养成行为规范,并能够长期坚守。同时,构建“主体-主体”的教育结构,教师与大学生不但是各自的主体,也是相互的主体。[4]在主体间性视角下,教与学双方及内部个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的教育影响,在教师与大学生相互之间、各自的群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都存在着交互影响与相互监督制约。因而,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受教育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性、群体中的效仿性和内在约束性,可以激发师生主体各自的活力与动力,对提高高校廉洁教育的成效大有裨益。

三、运用主体间性理论开展高校廉洁教育的新路径

在主体间性视角下,高校廉洁教育中教师和大学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主体。教师之间、大学生之间都存在交互主体性。在教师与大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交往活动中,要尽量避免单向灌输、缺乏反馈的方式。通过平等交流、互为主体、互相促进,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个体之间的交互影响性,双方达成共识,深入了解廉洁教育的目的、意愿、接受、内化和实践情况,在有效的教育互动过程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推进廉洁教育落实。

(一)发挥教师进行廉洁教育的主体性

1.教师注重自身的廉洁教育。教师的主体性表现为教师作为主体在进行廉洁教育的对象性活动中,能够充分运用个人所具备的本质力量,最大化地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优化地作用于自身与外在教育客体,不断提升自身和大学生的廉洁品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是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大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可塑性很大,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作为教师,应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师者形象,用自身的廉洁行为熏陶学生。从培养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角度来看,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好课程这么简单的事情,作为品德修养引路人的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廉洁教育,提升廉洁品质,进而做好对大学生的廉洁教育。

2.教师注重营造廉洁氛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集体往往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大到校风、小到班风,对大学生的成长都影响深远。作为教师,为人师表,有责任在确保自身廉洁自律的同时,及时发现不廉洁苗头,进行教育并跟踪反馈信息,杜绝不廉洁现象,营造校园廉洁氛围。教育影响无处不在,不是除了上课,其他事情一律无关,教师应当对得起教师的称号,而且校园廉洁氛围形成了,减少各种不廉洁行为的纷扰,对搞好教育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

3.教师注重创新廉洁教育方式。廉洁教育虽然不是必考课程,但教师不能仅限于在课堂上对《廉洁教育读本》等教材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体现能动性和创新性,采取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大学生廉洁意识,养成廉洁行为。教师通过教育活动,自身往往也会受到影响,通过言传身教熏陶学生,实现教学相长。

(二)激发大学生参与廉洁教育的主体性

1.唤醒大学生的廉洁主体意识。当下,在高校深入进行廉洁教育已逐渐成为共识,不但要凸显重要性,更要不断加强实效性,提高教育操作上的针对性,改变廉洁教育内容不够深入、形式不够新颖、教育效果不显著的状况,注重唤醒大学生主体的廉洁意识。高校廉洁教育要善于激发大学生建立基于兴趣的学习动机,培养廉洁教育主体意识,指导他们形成发自内心地想学习的行为习惯,当大学生按照自身的兴趣与成长的需求来接受廉洁教育,并且廉洁的个性发展得到尊重、受到赞赏时,就会体验到廉洁带来的情感快乐,从而更有兴趣参与廉洁教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一旦激发出来,往往具有很强的能动性。

2.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廉洁教育活动。开展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了解社会和提升防腐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综合运用情境教育、体验教育、隐性教育、对话咨询等方法,切实增强廉洁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激发大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热情和动力,促进大学生在活动中发挥创造性,促使个体生命的廉洁价值生成,实现个体的思想解放与意识超越,达到交互影响的最佳效果,不断提高对廉洁准则的认同感。通过参与廉洁教育活动,大学生从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得到人生感悟,明白人生道路上的可为与不可为,升华廉洁思想意识,树立廉洁行为准则,把廉洁规范内化成自身的行动,遵循一生。

(三)构建“主体—主体”之间廉洁教育的交互模式

1.教师主体之间的廉洁教育。每一个教师作为个体都具有主体性,教师的主体性体现在对职业操守与廉洁规范的自我选择与操控上,表现在是否廉洁从教的道德权衡与抉择上。教师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构成廉洁教育的主体间性,相互之间的廉洁影响也有重要的作用。加强教师主体之间的廉洁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党课、“思廉日”反腐教育、述职述廉等途径对教师开展教育,增强教师自身的廉洁主体意识。树立廉洁师德典范,表彰廉洁典型,鼓励教师主体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影响,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廉洁环境。

2.大学生主体之间的廉洁教育。作为同龄人,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自身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思维上、心理上、兴趣上的相近,使他们之间的交流更顺畅,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观点,往往形成相应的兴趣团体,对个人的道德养成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心理疏导、学习小组、兴趣小组中的朋辈辅导也是大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朋辈间的主体间性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唤醒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重新体现主体能力,真正对自身的发展负责。因此,应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廉洁教育活动,让他们在广泛的实践交往中,充分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对廉洁的理解,在交流中提高认识、明确廉洁标准、得到提醒和监督、培养廉洁行为,养成廉洁习惯。通过交互影响,不但能促进廉洁知识的习得,更有利于大学生挖掘自身的主体价值,发挥廉洁教育的主体性,内化为自身的廉洁准则并长期坚守。

3.教师主体与大学生主体之间的廉洁教育。廉洁教育主体间性的结构优势特点,就在于超越了以往的教育模式,教育双方享有同等的主体地位,不但是各自的主体,也是彼此的主体,形成教育活动的双主体,构成具有平等性、交往性、互助性的教育关系,打破了原先的主客体之间单调的认识论模式。双方共同主导与支配教育过程,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激发出主体的情感与价值追求,促进自我的完整与统一。突破了封闭模式中各自的发展局限,以双方达成共同的发展愿景为前提,并在合作中不断交流融合成新的视界,在促进自我实现中弥补主体之间的差距,也促进对方的发展与进步。[5]因此,首先应注重创设和开发廉洁教育的情境,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特性,注重鼓励大学生深度融入教育活动。其次应加强廉洁教育的跟踪观察与信息反馈。基于教育交往的平等性和互助性,教师需要敞开胸怀,虚心接受大学生的意见、建议甚至是批评;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育活动的程序或环节,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行为方式,使之更加适应教育活动的需要。最后,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在不断温习中加深巩固,及时固化所取得的教育成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考察大学生对廉洁行为的坚守,发现进步及时表扬,遇到退步及时提醒,促进大学生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廉洁教育能力,将廉洁规范内化为自身终生坚守的做人原则,立志成人成才,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余玉花.学校廉洁教育的目的是什么[N].文汇报,2005-09-13(5).

[2]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90.

[3]祝苗苗.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中大学生主体性研究[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1):30-32.

[4]任欢欢.主体间性:师生共同体发展的内在逻辑[J].中国教育学刊,2016(12):10-13.

[5]张心亮.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高等教育交往范式转型[J].教育评论,2016(4):45-48.

Internalization Path of College Probity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YI Jing(School of Life Sciences,Nantong University,Nantong 226019,Jiangsu,China)

Inter-subjectivity breaks the iso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s,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s,emphasizes interaction between subjects,and fully demonstrates the subjectivity,individuality,equality and coexistence.Prob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ns in cultivating individual honesty and for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probity atmosphere.Application of and reference to inter-subjectivity theories shows equality in probity education.Depending o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exchanges between subjects,people can build “subject-subject”interactive mode in honesty education,and form coexistence in education.Furthermore,the mode can promote individual success,help achieve the goal of probity education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al atmosphere.

inter-subjectivity;college probity education;internalization path

G641

A

1674-9170(2017)05-0062-05

2017-07-20

易静(1980-),女,江苏南京人,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 张煜洋

猜你喜欢
个体主体大学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 09:22:3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03: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