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冰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当代大学生拥有较高的社会知识,大学生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希望,然而目前大学生在言谈举止方面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礼仪严重缺失,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的现状,找出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缺失现象的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应采用的对策。
高职院校;礼仪;对策
礼仪是人们交往过程中的基本行为规范,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门艺术,在社会活动中,拥有较强的礼仪素养能否让一个人在社交过程中游刃有余,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做到恰到好处,特别是让自己充满魅力,基本的礼仪素养是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要求,只有拥有较强的礼仪知识,才能在以后工作过程中做到大方、得体,才能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然而目前大学生的基本素养较低,不符合礼仪要求的习惯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生活的潮流,因此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必须认真学习礼仪基本知识,用礼仪武装自身,才能在步入社会后实现自己的抱负,成就自己的理想。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值越来越高,追逐经济利益的发展,逐渐忽略了对社会性的礼仪素养的要求,特别是大学生活中,盲目攀比成为目前大学生活的主要现象,而学校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礼仪等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出现大学生礼仪匮乏的现状,比如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学生与父母之间,基本礼仪素养严重匮乏,比如,在校园生活中,学生对待教师的态度,对教师的尊重程度,对同学的尊重程度,甚至有些学生对自己父母,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等教育以考试为目的,重点放在文化知识的培养,而忽视基本礼仪素养的培养,大部分大学生鲜有接受礼仪知识的培养,不能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不能通过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谈举止。其次,由于目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集各种宠爱于一身,被誉为“小皇帝、小公主”掌握着各种决策大权,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
面对升学的压力,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考试内容的教授,忽视基本的礼仪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校并未开设礼仪知识课堂,无法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礼仪知识,当代高职院校学生并没有在启蒙教育阶段接触礼仪知识,因此应试教育大背景下,当代高职院校学生严重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
随着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思想不断在中国传播,大学生盲目的学习西方文化,使大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知识时,无法批判的进行学习,跟风现象相对比较严重,攀比成风已成为大学生的思维潮流,因此,西方文化知识的传播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见闻,扩展大学生的视野,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的知识空间,但是同样也为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升带来一定的负面作用,也是大学生造成礼仪匮乏的客观原因之一。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当前礼仪课程在大学校园课程的设置中得不到重视,特别是在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往往忽视礼仪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个别高职院校礼仪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甚至有些院校的礼仪教师是其他专业教师兼职而来,一些礼仪课程的设置大多是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却对实践教学束之高阁,置之不理,礼仪教学形式单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良的市民风气也逐渐扩散起来,这种社会风气,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
“礼为人之本”大学生礼仪素养的高低与否,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知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高职院校当前礼仪教学面临资源不足和时间不足两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的解决资源和时间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礼仪课堂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是当前高职院校中礼仪教学最为严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广泛的引用社会上知名的礼仪名家进行礼仪课程的知识讲座,引进优秀的礼仪师资力量,从事礼仪教学中的各种设施资源。其次要解决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时间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学校必须重视对礼仪课程设置的重视,妥当安排教学时间。通过对资源和时间问题的解决,改善礼仪教学环境,在时间和资源上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礼仪素养。
实践是检验礼仪理论水平的唯一指标,基本礼仪素养是为实践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应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礼仪实践活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者一些学校举办的会议等,让学生通过这些礼仪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基本礼仪素养,不断掌握礼仪理论知识,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是统一而论的,不同的专业,不同阶段的礼仪课程内容是大同小异的,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需要院校进行课堂内容优化,根据专业特长进行设置礼仪课程,不断革新礼仪课程内容,借鉴其他院校的优质改革成果,不断完善本院的礼仪课程的设置。
在高职院校成立礼仪社团,开设礼仪讲座,大力宣传礼仪知识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一部分懂礼仪,知礼仪,讲礼仪的学生影响其他学生,引导建立礼仪兴趣小组,组织校园公益演出,进行宣传礼仪知识。
利用教学资源,通过各种形式,搭建礼仪平台,营造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把礼仪氛围扩大化,让大多数学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礼仪环境,让学生不断的在这种环境中潜移默化,不断改善自己的言谈举止,实现对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知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师者,授业解惑也。教师担负着为人师表的责任,只有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用礼仪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的为学生带来礼仪正能量,不断引导学生对礼仪的重视,不断让学生去追求较高的礼仪素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礼仪是维护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桥梁,是一个人文化水平,文化修养以及个人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协调人际关系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积极因素,然而,目前大学生礼仪知识匮乏,严重影响了校园礼仪环境,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礼仪严重匮乏,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礼仪素养的培养必须受到重视。利用各种有用资源,不断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拥有良好的文化内涵,具有良好的为人处世的能力。
[1]刘洪洪.大学生礼仪现状及教育策略探析[D].吉林大学,2016.
[2]毕亚飞.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D].西华师范大学,2016.
[3]张冰霄.浅析高职职业形象与礼仪实践教学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6(1):77-78,81.
[4]林莉.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8):216-219.
[5]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6]严薇.现代学校礼仪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17)04(a)-0085-02
张冰霄(1990-),女,浙江温岭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