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迁

2017-03-12 03:00李明建
文化学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发展

李明建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论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迁

李明建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变革。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在文化现代化的道路上表现出走向开放的基本态势。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发展表现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打开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西学东渐发展到新阶段;各个思想流派的思想文化观点得以充分展示。民国时期的思想文化在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碰撞融合中向前发展。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变迁

民国时期,封建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在斗争中并存发展,决定了这一时期资本主义文化、封建半封建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三种思想文化也在冲突中并存。这一历史时期,各种思想极其活跃,不同的思想主张竞相展示,不同流派之间的思想文化论争也此起彼伏。所以,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一、思想文化走向开放的基本态势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也极其深刻。中华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展示出走向开放的基本态势,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极富特色并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开放态势,表现为传统文化要从封闭空间中走出来,人们则以包容的心态对待西方的思想文化。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上开始重视对西方思想文化的学习和运用,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主张。西学的传播迫使封闭的封建思想文化向开放的现代思想文化转变。资本主义文化、封建半封建文化及新民主主义文化在民国时期文化发展过程中并存、斗争。资本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截然不同,一定程度上要反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封建半封建文化也反对新的思想文化,在特殊的社会性质中,属于不合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新民主主义文化适应了当时先进文化发展的需要,具有民族性、科学性、民主性等特点。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新型文化出现后,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主要表现为新民主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封建半封建思想文化之间的斗争。

思想文化的变革在社会生活中往往能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孙中山先生在其领导的革命运动中注重批判封建主义思想文化,并积极推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为革命创造舆论条件。“报刊、书籍、文艺、学校等各种文化事业,既是传播民主革命思想的手段、阵地,也是近代新文化发展的表现。救亡、革命需要思想文化来为它服务,同时又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不仅形式是如此,内容也是如此。”[1]革命派对思想文化的宣传主要包含反对封建思想文化、倡导民族主义精神及传播西方政治学说等。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国建设方案,在文化上废除尊孔读经活动,主张宣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思想,在当时社会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当然,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也不是非常顺利的。“在历史上,每当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总是要伴随着新旧势力之间的反复较量。而在思想文化领域里,代表没落势力的旧文化,不可能因一场政治风暴而消逝,一旦政治压力放松时就要对新思想文化进行反扑。”[2]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成果,资产阶级革命政权失去后,尊孔复古的逆流则被掀起。当然,这也只是短暂的反复,思想文化走向开放的态势不可阻挡。

二、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变革的主要表现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是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变革的一个亮点。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开办《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917年,陈独秀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任,出任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杂志社迁至北京,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成为主要撰稿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反击尊孔复古的逆流。在这场运动中,旧道德、旧文学、文言文遭到了猛烈的批判,新道德、新文学、白话文则被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进入人们的头脑。新文化运动集中批判了孔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以进化论的思想论证孔教思想不适用于现代生活;其二,揭露孔教思想与民主、平等思想完全相反;其三,以个人独立人格问题集中批判封建纲常名教。[3]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这股思想解放的潮流打开了束缚人们思想的闸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的思想主张是切中时弊、直击要害的,所以能够获得人们的支持。新文化运动是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在思想文化领域里进行的一次探索,虽然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观点上还存在一些偏颇,但斗争的方向无疑值得肯定。新文化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思想先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变革发展还表现在思想流派多、思想家群体多,各种思想文化观点得以充分展示。这一时期,新青年派、现代评论派、新月派、独立评论派、学衡派等思想家群体分别创办《新青年》《现代评论》《新月》《独立评论》《学衡》等刊物,表达其学术观点。这一时期,问题与主义之争、东西文化论争、科学与玄学之争等思想文化的论争活动中,各派的思想主张得以充分表达。民国时期思想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清末政府派出留学及自费留学的学生陆续回国,接受了先进知识的人群在壮大,这些新式知识分子对于中国的出路提出了各种观点和主张。其二,思想表达的空间相对自由。尽管北洋政府及国民党政府都实行了文化专制主义政策,但是思想家们还是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的。而且这一时期的报刊业相对发达,社会舆论相对自由,各种思想流派可以发表自己的主张并进行斗争。[4]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发展到新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日甲午战争期间,西学的传入主要是宗教及自然科学的介绍。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继续传播,传入的社会科学成果也逐渐增多。“进入民国,特别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西学传播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如果说1894年前传播的主要是西学中的‘艺学’,亦即自然科学,1895年后是‘政艺兼学’,而以‘政学’亦即社会科学为主。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开始,几乎所有的西学门类,如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心理学、地理学、史学、文学、美学、语言、文字、艺术、科技、医学、教育,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潮、学说、观念都先后传入中国。”[5]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主要途径包含翻译、著书介绍西方学说、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方式。翻译西方图书是西学东渐的首要途径,这一时期归国留学生的翻译水平比此前传教士的翻译转述要强,他们熟悉中西方语言文字,且在外学习期间对西方文化有所研究。著书介绍西方学说也是西学东渐的重要途径,如胡适等人对实用主义哲学的介绍、张铭鼎等人对康德哲学的介绍、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等等。[6]民国时期,杜威、罗素等著名哲学家曾应邀来到中国讲学,国内媒体纷纷报道这些学者讲演活动的观点和主张,他们的一些思想也在国内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民国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也是西学东渐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也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并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十月革命以俄国的实践证实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本国革命走向胜利,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的思想界也出现了一批赞同社会主义思想并积极传播这一理论的知识分子。

三、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碰撞融合的变迁趋势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文化发展的近代化历程不是内生发展的过程,不像欧洲文化那样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得以逐步发展,而是在外力推动下所实现的发展。“中国文化没有在自己的社会内在发展中走向近代化,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引起了变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又互相会通融合,形成了资产阶级新文化。”[7]

西方近代文化进入东方中国后,文化的差异也使两种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西方思想文化主张自由平等、个人利益为重,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宗法等级、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以德性主义人性论为主流,道德成为人的目的。西方伦理思想则以感性主义或理性主义人性论为理论前提,道德是人达到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本身。”[8]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属性,两种文化相遇冲突时,任何一种文化都难以直接战胜另一种文化时,两种文化的并存、融合则成必然之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9]从孙中山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批判封建思想文化,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改造,还对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有益成分吸收借鉴。

当然,民国时期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资产阶级文化,并非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很不平衡,影响了文化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在沿江沿海的城市,出现了中西文化的混合存在,在广大内地村镇却仍然固守传统文化。”[10]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接受也经历了一个过程。民权、平等这些思想观念在中国社会的传播也冲击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权威地位。“尽管封建纲常伦理观念还浓厚地存在着,但资产阶级的民权、平等思想却越来越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哲学、法学、政治理论、教育、史学、文艺、习俗等等,逐渐地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并为宣传这种思想服务。文化内在结构的这一质的变化,是近代文化不同于古代文化的一个根本点。”[11]

马克思主义虽然作为西学的组成部分,但它在中国的发展与西方思想文化、封建文化不同,实现了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正确对待各种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西方文化都应持批判继承的态度,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中西文化的融合是在文化论争中实现的。五四运动至新中国诞生前,是否接受马克思主义成为文化论争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也受到两种文化思潮的极力反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继续鼓吹儒家学说,宣扬封建纲常名教;西化思潮则主张全盘西化,鼓吹西方文化强于中国文化。两种文化思潮都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对待中西文化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是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矛盾冲突和交融的反映。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发展,随着人们的不断探索、反思和论争,一些人摆脱那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片面化的偏向,提倡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12]

在继承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外来文化的问题上,人们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以推动社会进步为立足点。民国时期,在中西文化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进步群体也都坚持了这一点。孙中山所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从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社会需要出发对西方近代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都有所吸收。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也注意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机结合,最终引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外来文化的吸收,对于中西文化的会通融合,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的反复认识的过程,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也不可能寄希望于一两次大规模的文化运动的批判、清理就能奏效。”[13]民国时期的古今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也是如此,但是总的趋势是前进与发展的。

[1][2][3][7][10][11][12][13]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中国近代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4.28.29.36.39.51.95.97.

[4][5][6]郑大华.民国思想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20-21.28-29.

[8]章海山.中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初探[J].学术研究,1993,(2):65-70.

[9]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7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60.

【责任编辑:董丽娟】

G09

A

1673-7725(2017)11-0219-04

2017-08-09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伦理思想的演变及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79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国时期伦理思想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3ZXD020)、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民国时期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研究”(项目编号:JY-087)、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的研究成果。

李明建(1982-),男,江苏宿迁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发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