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下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发展研究

2017-03-12 02:53:10张学军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院校目标职业

张学军

一、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慕课

慕课是MOOC的中文音译,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缩写,是一种新兴的课程教学模式,具有规模大、开放性、在线和以学生为本等特点,包括学习过程评估和微证书管理等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慕课无门槛要求,提供的是免费的教育资源,教师全程参与学生整个在线学习过程。慕课是实现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1]

2.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继续教育的重要载体。[2]

3.教学目标

教学是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3]691目标是指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3]971本文教学目标是指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学生学情分析和教学情境分析为基础的教学单元教学目标,其内容是源自于现有“知识、技能和素养”三维目标设计,是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技术课程需要培养的职业技能,围绕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的目标设计,是现有三维目标的深化与拓展。

4.连通主义理论

2005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提出了连通主义(Connectivism),它是一个描述网络时代学习是怎样发生的理论。乔治·西蒙斯认为,在网络时代,时代性、可获取性和动态性是知识点的特征,通过创建节点,以网状形式扩展知识之间联系的过程就是学习。就学习而言,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重要,这要超过知识本身。[4]

二、慕课带给高职院校的变化

慕课作为新型的网络课程,冲击着传统的高等职业教育,影响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设计精巧、反馈及时和个性化交互等特点,带给高职院校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

1.教学互动方式改变

慕课打破了原有课堂固定的时间与地点,使课堂变得无处、无时不在。教学由“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增强,学习进度完全自主,同一门课程甚至可有十几万“学生”同时选。这些“学生”可来自全球各地,且年龄差距可能很大,他们在“同一课堂”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可能都是及时的,一般是通过“留言/回复”形式完成互动,经过若干次这样的互动,最后完成网络学习。

2.教学目标趋于淡化

较强的自主性是慕课的一大特点,由于什么时候学习、学习什么、学多少等都是由学生自主决定,使得教学目标的指向性作用无法实现。而海量的学习资源在拓宽学习者知识范围同时,又会淹没课程原有的既定主线,进而淡化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相应地做出改变,对慕课的指向性内容予以强化设置,同时,慕课平台在反馈监控体制建设方面也需要不断强化,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教学成本大幅增加

慕课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是因为有强大的信息技术软硬件支撑,这些基础建设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保障,而开发慕课的核心技术更是需要不菲的资金支持。各高校为了参与慕课建设,一般情况选择与高水平的慕课平台合作,这种校企合作方式不仅缓解了高校巨额资金投入压力,共享了最新的信息技术,而且,还能够在平台上及时发布学校教师的慕课,扩大了学校的影响,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4.教学明星不断涌现

由于完全以学习者的评价为根本,丝毫不参杂任何学校、同行和督导的因素,一些教学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还善于表达,个人魅力突出的教师会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吸引众多的学习者加入到慕课的教学中,这既展现了教师的风采,培养了诸多的优秀学生,也传播了慕课教学的自由、自主、自发的形式与特点,以及教师个人的思想意识和教学精神。

三、高职院校教学目标的功能

本杰明·布卢姆(B·S·BLOOM) 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每一个领域又都包含多个方面。教学目标明确、恰当,能针对学生实际,教学过程就会顺利,教学效果就会符合预期;否则,整个教学就会流于形式。

1.导向与指引作用

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起着导向作用,对教学过程起着指引作用。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5]通过校企合作,高职院校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整合诸多教学要素,设计出符合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根据企业需求和学生实际,借助校企共同的实践资源,通过职业素质、职业发展和职业技能的讲授和训练,促进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过程能够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否和谐统一。

2.测量与评价作用

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具有测量与评价的作用,同时,教学测量与评价对教学目标也有反作用。教学测量的目标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6],目的是考查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学目标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评价就是通过分析学生成绩来测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度。经过教学评价与测量的反作用,教学目标会不断得到调整与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测量与评价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开展的,只有学校与企业共同认定的测量与评价才是有效的。

3.指导与制约作用

教学目标对教学策略具有指导与制约作用。教学策略就是教师为完成这个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教学策略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就是指向某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由这个教学目标所决定,教学目标制约并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在当今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的的背景下,更应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与经验,以能力导向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多元的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实现学习成果的合理评定。

4.指引与激励作用

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具有指引与激励的作用。[7]在教学之初,如果将教学目标明确告之学生,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充分重视,也能激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兴趣与期待和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应具有的欲望与决心。有效地利用教学目标的指引与激励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同时,也有助于调动校企合作各方资源主动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来。

四、慕课与传统教学目标比较

教学目标是基于师生共同预期下制定的,是教学过程中公认的第一要素,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止点,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其它因素。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把教学任务等同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只顾自己教,忽视学生学,弱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的弊端

其一,预估学生情况,禁锢师生潜能。在传统教学中,高职院校教师会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学期初一般都会认为所教班级的学生,好的、一般的和较差的各占三分之一。这种预设的分等,压制了教师的热情,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禁锢了师生的内在潜能。同时,传统教学模式偏重学生“有形”本事的传授与训练,而弱化学生“无形”素质的养成,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评价普遍认为素养的养成很欠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不高,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够,组织协作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效果不理想。

其二,三维一体教学目标落实不均衡。当前,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学目标是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素养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对“知识、能力和素养”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贯彻落实不够均衡的现象。受学科教育的影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师偏重知识与技能培养训练,而忽视学生素养养成。三维一体是整体教学目标的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哪一个都不可或缺,否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其三,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效果不理想。传统教学模式尤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实际效果却不很理想。为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教学目标的确定往往是一刀切,受班级的数量和容量,以及教学条件等非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授课与辅导也难以面面俱到,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重点关注的永远是优秀学生,以及为数不多的中等层次学生,而忽略的是大多数的中等偏下学生和学困生。

其四,教学目标设计与执行产生偏颇。一是把课程目标的细化看作教学目标。高职院校教学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具体的教学条件设计制定的,如果一味强调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二者同等,那么失去的不仅是教学目标设计的活力,教学目标的针对性也会失去。二是把“做”等同于“行动”。高等职业教育尤为注重行动导向教学,但简单的“做”并不能代表“行动”,也不能形成能力。“行动”是多方面的,学生的能力是通过各种有效的“行动”形成的。三是盲目遵从已有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主要根据是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求,并非一成不变,每一名教师都有责任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

2.慕课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慕课更关注学生个体及创新发展。慕课是以课程视频方式满足学生重复、多次学习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来满足不同类别、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可以由自己掌控,这对于彰显学生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性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这在“一刀切”的教学目标下,网络教学模式是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有效补充,也为混合式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慕课更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过程。慕课在线并具有的社会属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慕课尤为注重教学互动,其学习环境具有社会性和开放性,课程讨论一般采取论坛、学习小组等形式,学生在线听课、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还可以通过内部、外部社交媒体形成线上、线下学习小组,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开展讨论、交流,慕课的单元测试、终期考试既可能是系统自动批改,也有老师、助教甚至同学互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慕课更关注以作业创新培养能力。以一周为时间节点,教师都会布置作业,这些作业要求都比较宽泛,一般都是学习后的自我感悟,尽管作业的题目是固定的,但回答的形式却是开放的,主要强调学生信息素养养成,注重提高学生获取、分析处理和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对于慕课作业的评价,在作业评分细则上还附加了“是否新颖有趣想要继续深度学习”,在评价方式上增加了同伴互评。

慕课更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慕课教学模式在积极地贯彻“知识、能力和素养”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这正迎合了信息社会对学生发展的新要求。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讲,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不是简单的几节计算机课就可以完成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这种素养的形成植根于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使其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教学目标。

五、慕课下高职教学目标构建

面对多元生源并存,以及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实际,采取基于慕课资源与课堂面对面教学的混合式教学应是高职院校的战略选择。混合式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方向和依据,是高职院校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期望和结果,也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效果的尺度和标准。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专业的发展是教学目标构建要素的基本来源,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是高职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目标是由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方面组成的目标系统。

1.认知目标

认知目标是指通过混合式教学,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这既是混合式教学的第一教学目标,也是重要的基础目标。混合式教学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将传统的课堂面对面教学优势与慕课教学优势有机结合,动态排列不同等级层次知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保持和迁移习得知识,构建可持续发展所需的能力结构,具有反思性、批判性思维能力,成为一个“智能”的人。职业教育知识是人们在职业教育活动和职业教育研究中,运用科学思维和相关研究方法获得的对职业教育的规律性认识。[8]职业教育知识的本质属性是实践应用性。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是技术知识,而技术知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工作过程知识。以服务职业为根本宗旨,技术知识体现的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工作逻辑。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搭建定性的技能模块,强调知识的“够用”和“实用”,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技术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纯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9]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对人在劳动分工中的社会价值尤为关注,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在混合式教学中,低层次记忆和理解认知过程是学生基于慕课的自主学习阶段,而高层次的应用、分析、评价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面对面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混合式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合作、互助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实现了学生认知目标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的转变。

2.能力目标

能力目标是指通过混合式教学,使学生把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转化为能力和素质,实现书本知识向现实能力的转化,这既是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目标,也是关键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通过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10]通过混合式教学,整合传统教学与慕课教学的各自优势,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经过实验、实训、实习,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经验的内化、迁移、整合,形成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需的本领,即职业能力。在基于慕课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是不能自主形成职业能力的,必须通过教师(培训师)面对面在实习实训车间、工厂示范讲解、传授,学生再经过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才能获得。有效提升职业能力,需要将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工作结构对应,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表、剔除几乎不需要训练的模块、挑选出可单独成课程的模块、其他模块合并成课程、课程计划表等过程,实现从工作结构到课程结构的转换。[11]在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的先天性因素、家庭、学校教育和职业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教育价值论的视角看,职业能力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教育价值范畴。

3.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其中,情感不仅是学习者的学习情感,更是其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是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更是其生活和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是学习者个人的价值观,更是其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12]情感目标是指通过混合式教学,把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内化成学习活动得以形成的情感,这是一种内化的认知实践,也是教学“意义”目标。教学目标与情感具有紧密的内生性,知识的客观表征与认知具有强烈的情感依赖,情感目标实现的前提是教学成为一种认识实践。[13]事实上,慕课促使人机对话加强,而使人的非社会化倾向加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大幅减少。这既有重“知识”轻“情感”传统教育观念的存在,对科学技术人文价值的忽视,也有慕课情感培养目标的缺乏,教育价值判断方面的偏差。尽管在基于慕课的学生自主学习阶段也有交流、合作和互助学习,但在“互不见面”的情感交流中,情感目标的实现效果带有一定的“虚幻性”,长此以往,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应该是不利的。实现混合式教学情感目标主要是在教师的课堂面对面教学这个阶段。混合式教学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重视情感对于认知的促进作用,以及“知识”“情感”相辅相成的客观事实,突出情感目标在教学目标中的比重,调动一切有助于情感培养的线上线下资源,共同促进教学情感目标的实现。

[1]寇文淑.MOOC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辽宁高职学报,2017(5):27-29.

[2]张丽颖,张学军.构建地方中、高职院校对口合作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41-43.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12).

[4]周凡,孙艳霞,张海栗.基于连通主义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7):70-73.

[5]杨红亮.浅析教学目标的科学制定[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46-148.

[6]栗小丹.试析《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目标改革[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116-118.

[7]李巧平.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设计理论初探[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02-104.

[8]唐林伟.职业教育知识论初探[J].职教论坛,2010(16):4-9.

[9]张成玉.技术知识:职业教育知识论基础[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14-16.

[10]任少红.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浅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1):1-4.

[11]徐国庆.工作结构与职业教育课程结构[J].教育发展研究,2005(8):71-74.

[12]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6.

[13]于世华.情感目标:一种内化的认知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8):47-49.

猜你喜欢
院校目标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我们的目标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