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奇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述评
梁奇
(上海大学 文学院,上海 200444)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将陈代文学作为整体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全面梳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翔实、缜密的考证;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从政治、历史、文化等层面探究陈代文学的学术群体、侯景之乱、陈代文会活动、南北文化交流等发展变化情况,从而揭示陈代文学的演变规律,凸显其学术地位。
《南朝陈代文学研究》 学术价值 历史地位 视角方法
随着当今文学审美观的转型,学术界呈现出对陈代文学的重视和重新评价的研究倾向。因国祚短暂、留存作品不多、政治评价等诸方面原因,“陈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要么梁陈、陈隋并提而将陈代文学湮没,要么全盘否定或略去不论”[1]1,均因为对陈代文学的整体价值缺乏应有的、全面客观的认识。基于这样的现状,毛振华博士将陈代文学作为对象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历时十载而著成《南朝陈代文学研究》一书[2]。该著作者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注重把握陈代文学的整体性原则,以文学议题为脉络做了许多扎实深入的推进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能够推动陈代文学、南北朝文学史的研究,其研究特点如下:
论著注重使用文献考据法,将详尽的资料考证与深入的学理阐述相结合,对所论述时代的史籍、诗文总集做了认真的扫描式阅读研究,注重对梁、陈、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唐等相关材料进行系统的考订与梳理,同时兼顾历史、哲学、社会学等文献资料,钩稽排比,分析综合,力求史料充分可靠,从而做到“颂其诗,读其书……是以论其世”[3]251,充分显示出作者较强的文史功底和扎实的理论学养。如第四章“‘后三国’格局下的南北聘问与文化交流”不仅兼顾梁、陈、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等方面的史料,而且从《续高僧传》、《太平广记》、《太平御览》、《隋唐嘉话》等典籍搜寻资料,特别是从《酉阳杂俎》、《北户录》、《太平寰宇记》中爬梳《聘北道里记》的相关资料,从中窥见《聘北道里记》所记载的北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所记载的大致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南朝文士在南北文化交融中的地位与作用。又如陈代作家跨梁陈、陈隋或梁陈隋,不能完全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朝代界限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需对这一时期的作品进行更加精细的系年分析。鲁迅说:“分类有利于揣摩文章,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4]3《南朝陈代文学研究》后所附系年对资料数据的掌握相当全面,运用准确得当,特别是对侯景之乱中陈代作家作品的系年分析有利于全面客观地探究侯景之乱对陈初文风的具体影响。
目前,陈代文学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有系统性研究不足,独立的文学地位和价值的研究还有待加强等缺憾[5]7。基于这样的研究状况,《南朝陈代文学研究》着眼于问题意识,着力发掘影响陈代文学的主要因素和陈代文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陈代文学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的研究。论著分上下两编,上编重在探讨影响陈代文学发展的与政治史、学术史、社会史、思想史等密切关联的问题。通过对梁陈政局、士人命运变迁的系统考察,探究陈代文学生成的历史文化环境;从创作阵容的构成、创作观念、创作风格的继承,探究梁代文学对陈代文学的影响;从创作成就、艺术技巧的新特征,探究陈代文学在发展变化中的新成就。下编重在探讨陈代文学的创作成就,分析侯景之乱影响下的陈初诗风、文风之变,陈代文学群体的文学创作,以及陈代文学的文体特色等。通过对侯景之乱后世风与文风的变化、陈初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貌的系统考察,探究侯景之乱对陈初诗风、文风的具体影响。通过对梁代咏物诗的诗作特点、陈代文学群体文人雅聚、赋诗唱和的系统考察,探究赋得诗在诗题形式、审美追求和艺术技巧等方面的新特征;通过对陈代文会活动、梁陈边塞乐府诗的量化对比分析,探究文会活动对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范式的影响。通过对陈叔宝文学群体的文化生成环境、侍从文人构成和游宴赋诗活动的系统考察,探究其在宫体乐府诗的题材与形式、情感表达、女性美的进一步发掘等方面的新变特点。通过对陈代诗歌的平仄、粘对、对仗、句式和文章的骈散情况的量化分析,探究陈代文会活动对五言、七言诗创作的影响,五言八句体式的成熟与五言诗的律化;七言歌行诗的不断成熟与定型;文体在四六句式、声韵藻饰等方面的进一步骈化,文体骈化对文章创作的影响;史传文的散体形式、叙事与写人技巧等。
在具体研究中注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宏观驾驭又有个案关照,这样的研究框架既全面翔实又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在微观研究上,作者把陈代文学放在以学术群体、侯景之乱、陈代文会活动、南北文化交流为中心的坐标之中,通过政治、历史、文化等多层面的观照,善于发现学术群体、文学群体、文人雅聚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及侯景之乱、南北聘问对陈代文学的影响,力求深入细致地探究陈代文学的本质特征。而在宏观研究上,作者注重把握陈代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善于利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将陈代文学放在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的全局中全面考察,通过对侯景之乱前后的文学发展境况、梁代文学与陈代文学、陈代文学与隋唐文学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系统探究陈代文学的发展变化情况,客观总结陈代文学在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独特地位与作用。这样的架构突破了以个案作家、体裁分类的传统研究方法,采取以主要事件、文学现象为中心的专题探究形式,对相关文学现象和作品加以阐释或解读,辩证分析其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和文化价值,从而清晰地探究和揭示陈代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和特征。首次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侯景之乱与陈代文学的关系进行深入综合研究,全面探究侯景之乱对陈初社会风尚、士人心态、文化特征等的具体影响,从而深刻揭示这一历史事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力。这样的安排与处理点面结合,环环相扣,论证缜密,资料翔实,颇具说服力。
可以看出,作者学术视野开阔,具有坚实的文献功底和相当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能站在全新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侧面,在宏观的框架建构和具体章节的布局中,探究陈代文学发展的总体成就和特点。其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对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来说,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作者所据资料充分,在坚实材料的基础上,考论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比较让人信服的结论。如对陈代学术群体的分析,作者着眼于群体性论析,肯定了陈代学术沿着梁朝儒学、佛学、玄学并重的格局前进的基本状况,分析了陈代学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认为在统治阶层的引领之下,形成了以吴兴沈氏为中心的儒学群体、以智顗等为中心的佛学群体、以周弘正为中心的玄学群体。这些学术群体注疏经典、聚众讲学、展开论辩,在参与重建制度、研精妙理、寄情托志、提高士人们的思辨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又如对边塞乐府诗的创作范式及诗学史意义的论析,作者首先分析了陈代边塞乐府诗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原因,着重论析陈代北伐战争、文会活动及偏好凄切之辞的文化环境对边塞乐府诗创作方式形成的影响;其次分析按题取义与注重意象描绘相结合、意象描绘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创作范式,认为陈代边塞乐府诗以赋题法为创作方式,经过长期传承、模拟和积淀,“杨柳”、“雨雪”、“月”、“马”等已成为具有象征意蕴的符号系统,成为诗人在特定情境中表达悲壮情感的媒介。这些意象符号与哀婉情愁、质朴雄健的情感抒发巧妙地结合,成为征人思妇寄托情感的固定载体,将边塞的苦寒、征戍的艰辛充分表达出来,从而形成比较固定、稳定的抒情模式;最后作者从边塞乐府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在陈代得到了固定和加强,从构思方式和创作形式对唐代边塞乐府诗具有垂范作用,为五言律诗的发展与成熟创造了条件等方面论述了陈代边塞乐府诗创作范式所具有的重要的诗学史意义。再如对陈代文学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述,作者从“对陈代文学的历史批判与理性接受”辩证分析随着陈代文学“文”的地位不断被发掘和解读,后世对陈代文学的认识逐渐客观化的进程;从“在创作理念上的地位与影响”论析侯景之乱对于保存传统文学的生命本色,在载道言志的文学职守中坚持着传统精神的人文延续等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史作用与意义,姚察、姚思廉的古文革新主张对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构建与逐渐系统化及后世古文创作的积极作用等;从“在文学内容上的地位与影响”论析陈代诗文佳句以精工的形式、瑰奇的意象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从“在诗文体制、创作手法上的地位与影响”论析陈代五七言诗在南北朝、隋唐文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陈代文学的创作经验、技巧和手法等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具体影响等,作者从以上四个方面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分析,详细论述了陈代文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论据确凿有力,论述细致入微,结论多有新颖独到之处。
综上所述,《南朝陈代文学研究》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选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提出了独创性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新观点、新结论,对促进陈代文学、南朝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来说具有较大贡献。
[1][2][5]毛振华.南朝陈代文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16.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5YJA7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