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德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作用的思考

2017-03-12 00:07张敏杨学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诗意人格道德

张敏,杨学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2.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上海200080)

诗意德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作用的思考

张敏1,杨学2

(1.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8;2.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上海200080)

诗意德育在学生和谐人格形成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其矫治了传统知性德育的祛魅症候,唤醒了大学生沉睡的心灵,以“澄明”的心境实现自我的身心和谐,以“共在”的观念实现人我的人际和谐,以“平等”的思想实现物我的天人和谐,让学生在自我、人我、物我的多维关系中和谐人格得以形成。

诗意德育;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

和谐人格的建构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带有根本性的教育目标。“问心”的诗意德育在大学生和谐人格的生成建构中有着“问理”的知性德育难以企及、无法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一、诗意德育的内涵解析

“问理的道德”与“问心的道德”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提出的极富洞见的划分,他认为“问理的道德”迫于外力,“问心的道德”激于内情。[1]179由此推之,培养德性之育也就有了“问心”与“问理”之别。“问心”的诗意德育是针对长期以来在德育话语场统摄一切的“问理”的知性德育,缺乏直指人心、唤醒道德生命力量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德育观。诗意德育是一种理想的德育境界,蕴含着自身独特的理念,有着丰富的内涵。

1.诗意德育是教育对象复归主体地位的德育

在“问理”的知性德育视阈里,教育者拥有德育场域的绝对话语权,从德育目标,到德育的方法途径,乃至评价皆由教育者决定支配,教师理所当然地成为德育的主体,学生自然地沦为德育的客体。学生被动地接受道德知识,处于被规范、受训诫、须服从的地位。这无疑否定了学生道德学习的主动性以及自觉性,更主要的错误还在于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血肉灵魂的自然存在物,致使学校德育以“合法”的名义进行非人性的、非道德的教育。[1]180

诗意德育就是要在诗意的境界里充分调动学生道德习得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自在与自为的维度创设的诗意情感场里,师生全身心地沉浸于“我与你”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悟活动之中。教师不再是道德知识的灌输者、伦理规范的训诫者,而是以导引者、分享者、心灵伙伴的身份出现,师生之间沟通、交流、对话、分享,共同地、互生性地相互诱发和唤醒个体或群体德性发展的主动性与主体性。德性自我发展内在需要被激活的学生,积极投入和践履道德活动之中。在亲历道德成长的过程中,学生主体不仅拥有支配、控制德性活动对象和学习进程的权力与能力,而且能够支配、调控自我的行为。在审视自我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关系之时,能够“反身而诚”“求诸于己”,自由、自主、能动地自我塑造、自我教育。能够富有创见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自主地、自由地选择过一种富有德性的生活。

2.诗意德育是教育内容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

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上的诸多失败,归因于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学校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确保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不仅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且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不断地学习。[2]传统的知性德育在封闭的课堂上进行,切断了学生德性塑造的丰富的生活源流,德育内容虚空成抽象的枯燥的规则与条例。由于缺乏生活的情境性,抽象的规条难以触碰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诗意德育将目光、将视界投掷于学生日常生活的实然世界当中,不是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困惑、难题、不如意,而是以学生在生活中所遭遇、碰触、体验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意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缺憾和不完美,在生活的细微处找寻人性的真善美和生活中浓浓的温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一切将成为学生砥砺自我品行的无穷尽、不枯竭的源头活水,促使学生能够从当下的实然生活世界出发去追求一种应然的理想生活状态。

3.诗意德育是教育方式诗性言说的德育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是存在的家”。人是语言的存在物,语言构筑了人生存的场域。德育是言语实践对象化的结果。传统知性德育单向度的理论灌输和非诗意的片面的理性言说,不仅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有效性和感染力,也使人的精神蒙受无形的压抑和逼仄。[3]要摆脱这一困境,必须另寻一种观照心灵的诗性言说、诗意话语。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刘勰认为诗是“写天地之光辉,晓生民之耳目”。尼采则指出:“没有诗,人什么也不是;有了诗,人几乎就成了上帝。”正因为诗具有巨大的感化力量和教化功能,韩愈提出了“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古今中外智者哲人的话语无疑给当下的德育以深刻的启示:道德教育需要恰当的言说方式,而给人心灵以震撼以滋养以深远影响的语言不是别的,正是诗性语言。诗性言说以诗言志,托物喻志,以显寓隐,显隐结合。诗意言说的妙处就在于从在场的显者联想到不在场的隐蔽的东西,令人感到“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诗意境界,达到言约旨远的无言之美。[4]能够敞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活沉睡的诗性,催发道德情感的生长,促使学生成为具有诗意情怀、心灵敞亮、生命丰盈之人。

二、诗意德育对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作用

和谐人格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个体人格发展和谐状态的标志性的范畴,具体是指个体生存样态中构成人格的四大维度——生理、心理、道德、审美——之间,以及维度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平衡性、协调性,表征人格的外部行为体现为自我、人我、物我三个向度的和谐。诗意德育对和谐人格的生成建构有着以下三方面的独特作用。

1.澄明——大学生自我和谐

笛卡尔时代建立起的科学与宗教、知识与价值两相分离的“二元对立”的科学理性分析思维模式,将人类带入到现代化进程的快车道,但也促使人类走上了盲信科技力量、追逐物质功利的旁路迷途,人类失去了精神家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在科学主义、功利主义、工具理性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出现了‘产品化’、‘标准化’和‘工具化’三种极端倾向。”[5]学校教育不再是“育人”,而是“制器”。大学生失去了生命关怀的向度,导致精神焦虑、内心恐惧、无聊苦闷、意志力薄弱、理想信念缺失、价值取向扭曲、知行分离等现象,自我身心失和,人格冲突严重。

让学生身心和谐诗意地栖居于校园中,不仅是高校德育实践活动的目标追寻,更是作为德育对象的生命主体的心灵诉求。诗意的栖居呼唤诗意德育,在诗意德育观照下,教育对象不再被视为需修剪、待切割、要打磨、被形塑的工具器物,而是一个个有血肉、有灵魂的鲜活的生命个体。在诗意德育的场域里,作为导引者与体验者的师生双方撩去为功利实用所遮蔽的帐幕,敞开心灵的世界,真诚地言说、沟通。师生双方“亲临在场”,在“深深卷入”的对话交往中,学生的精神需要受到关注,心灵吁求得到倾听,青春悸动得以抚慰,主体意识得以唤醒。诗意德育浸润的生命有着“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豁达胸怀,能够不为外物所役,不为俗世所惑,能够以“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的生命姿态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困厄和风雨,心灵澄澈明净,有着一份淡看云卷云舒、不计个人得失的身心和谐的大自由。

2.共在——大学生人我和谐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里,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工具主义的教育培养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精明的头脑算计着利害得失。当下很多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占得了便宜吃不得亏,缺乏宽容、同情、理解、辞让之心,利他观念淡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甚至不择手段,以至于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人我关系失和。

人呱呱坠地来到人世间,并不是一种既定的、孤立的、自在的、自为的存在,而要受到多种关系的制约与规范。人就其本质而言,是关系性的存在物,尤其是人与人主体间关系性的存在物。在人的诸种关系中最为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个体所是、所有、所在都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他人和社会发生联系,产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获得的。[6]当代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一定有美好的关系。诗意德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树立“共生性存在观”,构建“我与你”的共在世界。奥地利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在《我与你》一书中指明了世界的二重性和人生的二重性:“你”之世界和“它”之世界的对立,“我—你”人生与“我—它”人生的对立。在“我—它”的关系中,一切与我关联的在者,都成为满足我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沦为我利用的对象物,这是一种主客二分的对象性关系。而当我栖身于“你”的世界,与作为“你”的在者相遇,我不再是被利用、被占有的对象物,我不是为了满足我的任何利益、需要、欲求而与其建立“关系”。因为,“你”便是世界,便是生命,便是神明。我当以我的整个存在,我的全部生命、我的真本自性来接近“你”,称述“你”,“我—你”是一种生命“相遇”的共在关系。诗意德育开启学生的诗性智慧,悟见到这种生命“相遇”是灵魂深处的赤诚相见,不掺杂任何目的意图之类的中介而弥足珍贵,从而将学生由“它”之世界带进“你”之世界,拆除消解人际间的屏障、藩篱、疏离和对立,建立一个平等的、真诚的、交互的、开放的、共生的“我—你”关系,生命便得以合和圆成。

3.平等——大学生物我和谐

自古希腊柏拉图时代以来纯粹理性“逻各斯”的哲学追寻,衍生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模式,导致了人与自然主客体的对立,自然成为人征服、索取、占有的对象物。更可怕的后果还在于人自身已经成为环境恶化的污染源、自然生成的天敌。哪里有人的足迹,哪里就会生态失衡、环境破坏。[7]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环境,人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已成为人类十分迫切的现实课题。

生态人格是和谐人格的有机构成,生态人格教育就是要培养拓展人们博大的关爱胸襟、神圣的重生意识,以及诗意的审美情怀。[8]诗意德育接续弘扬中国传统诗意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无论是先秦道家庄子提出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还是宋代理学家程颢主张的“人与天地一物也”,在先哲看来,人不在自然之上而是处于自然之中,人与万物是同类,是伙伴,是平等的,理应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诗意德育所主张的和谐超越了传统以人为中心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精神层次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关系,而是将自然视为能与之进行精神交流对话的平等的友朋式的关系。诗意德育培植学生“民胞物与”的诗性情怀,赋予自然以无限生命,以博大的胸怀关爱珍惜一切生灵,诗意地看待世界,给予自然以审美的观照。在诗意的眼光凝视下,自然无处不会心无物不解意,“翳然林水,便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物我相亲、天人相谐的美丽画卷。正如美学家宗白华所说:“一个歌咏自然的诗人,走到自然中间,看见了一枝花,觉得花能解语,遇着了一只鸟,觉得鸟亦知情,听见了泉声,以为是情调,会着了一丛小草,一片蝴蝶,觉得也能相互了解,悄声地诉说他们的情、他们的梦、他们的想望。无论山水云树、月色星光,都是我们有知觉、有情感的姊妹同胞。[9]59”当我们的大学生都能打开诗意的眼,张开宽阔的臂,温情地拥抱自然,与自然心灵悟对时,如稼轩词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李白诗曰:“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就不会太遥远了。

总之,诗意德育以其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尊重、对生活世界水流的源源汲取,以及诗性言说方式的生动运用,矫治了知性德育的祛魅症候,重新使德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无穷魅力。返魅的诗意德育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陶养学生的诗心。诗心照临的人生,丰厚饱满;诗心浸润的人格,圆融和谐。“澄明”的心境谐和了大学生自我的身心,“共在”的观念达成了人我的和洽相容,“平等”的思想实现了物我的共生合一。在自我、人我、物我的多维关系向度中和谐人格得以圆融生成。德国大文豪歌德不禁礼赞:“人类孩儿最高的幸福,就是他的人格![9]121”

[1]冯铁山.诗意德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张建国.诗意的德育[J].教学与管理,2003(8):37-38.

[3]顾瑾.诗意:德育与人性共谐的价值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 2009(23):7-9.

[4]孙迎光.诗意德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1:91.

[5]杨怀祥.和谐德育让学生诗意地栖居[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8):74-76.

[6]杨怀祥.论德育视野下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7(2):60-62.

[7]鲁枢元.猞猁言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

[8]华启和,高金龙.试析生态人格教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5-48.

[9]宗白华.美与人生[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59.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辉]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Poetic Moral Education in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M in1,YANG Xue2
(1.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215008,China;2.Shanghai Beihong Senior High Schoo l,Shanghai 200080,China)

Poetic moral education plays a uniqu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It corrects the disenchantment symptoms of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and moral education,and arouses students'sleeping soul.This can realize the harmony of body and m ind w ith"clear"state of m ind,achieve interpersonal harmony in the"common"concept, and realiz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y the thought of"equality".The harmonious personality can be generated in multi-dimensional relationship of the self,people and nature.

poetic moral education;college students;harmonious personality;construction

G711

A

1009—7600(2017)03—0100—03

2016-11-06

2016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SJD710136)

张敏(1965—),女,安徽寿县人,教授,硕士;杨学(1967—),男,黑龙江青冈人,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诗意人格道德
诗意地栖居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冬日浪漫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被耽搁的诗意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