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工匠及工匠精神之养成

2017-03-12 00:07仲晓密钱涛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

仲晓密,钱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高职教育与工匠及工匠精神之养成

仲晓密,钱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中国工匠的业绩彪炳史册,其工匠精神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一脉相承的。在新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大军传承了工匠与工匠精神。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尤其需要工匠和工匠精神。同时,我国应充分借鉴国外关于工匠与工匠精神培养与传承的实践经验,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寻求多种途径培养工匠与工匠精神,使高职毕业生具有工匠潜质并养成工匠精神。

高职教育;工匠;工匠精神;培养与传承

一、概念界定

所谓“工匠”,《辞海》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都是“手艺工人”。[1-2]现在的同义词是“高技能人才”。在冯国权主编的《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中就高技能人才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技能的人才。从学历上讲,它不仅包括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才,也包括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从职务或者职称上讲,不仅包括较高级别的技术员、技师或高级技工,也包括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从学科领域上讲,不仅包括理工科领域,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领域。”[3]这里还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不应使用硬性标准来衡量,而应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对待包括工匠在内的各类人才。

在《辞海》等工具书中,没有找到“工匠精神”的词条。普遍认为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一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二是严谨,一丝不苟,不达要求绝不轻易交货;三是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四是专业,敬业,达致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

二、信息化时代为何要重提工匠精神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工匠与工匠精神

两千四百多年以前出现的鲁班,是中国优秀工匠的化身,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中国古代的许多发明创造,也都归于他的名下。鲁班已经成为中国工匠与工匠精神的代表。

我们今天应该实事求是地承认,工匠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抹杀的一部分,正是世世代代的工匠与农民创造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财富。今天仍然可以见到的古代建筑、桥梁与历代出土的文物,最具代表性。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桥梁与工艺品,超越时代的各种兵器,至今令人叹为观止。其实,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类的无数发明创造正是中国工匠精神的突出体现。至于那些已经申报的和无数尚待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是中国历代工匠精神的体现。

2.新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工匠与工匠精神

新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涌现的一大批劳动模范,其实都是杰出的工匠,在他们身上,无一不体现出主人翁精神与工匠精神。且不说后来走上政坛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倪志福(以倪志福钻头闻名,1995年6月任中国职工技协名誉会长,1999年9月任中国发明协会会长)、李瑞环,在鞍山钢铁厂有以孟泰为代表的一大批劳动模范,在沈阳有以尉凤英为代表的劳动模范,在大庆油田有王进喜、马德仁、段兴枝、薛国邦、朱洪昌五面红旗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劳动模范,都是杰出的工匠。近年来,每年在“五一”节以前表彰的劳动模范就是新时代的杰出工匠。在《大国工匠》这部电视纪录片中介绍的一大批在多个领域为国家增光的优秀人物及其精神传承,正是中国由工业3.0走向工业4.0的希望!

3.李克强的《政府工作报告》号召发扬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2016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4]李克强同志号召发扬工匠精神,是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及其后续目标的需要。由于“中国制造2025”中没有具体提出“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对于中国制造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应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工匠精神。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兴洋在《人民日报》3月24日发表的文章《职业教育尤重“工匠精神”》一文认为:“相同的原料,相同的生产线和管理制度,中国工人却无法生产出发达国家同等质量的产品,问题其实就出在缺乏‘工匠精神’上。”[5]这句话表达可能过于绝对化,但却深刻地道出了那些质量不高的中国制造根源。近年来中国制造质量方面有一定提高,但质量仍差强人意,质量问题在一些企业还相当严重,这也是本文不厌其烦地叙述中国工匠精神的传统与传承的原因。

4.工业4.0雏形的真正标准

德国提出的工业4.0,已经影响全世界,也已影响了中国,对于我们传承工匠精神的具体内涵也有直接影响,故对其不确切之处有必要予以明确纠正。据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吉红介绍,自德国提出工业4.0目标以后,全球相关专家逐步明确其矛盾,认为德国提出的工业4.0目标并未达标,同样的,中国辽宁省的沈阳机床i5,也未达到工业4.0的标准。真正的工业4.0,其实在美国GE公司等企业已经展露雏形。GE公司制造的成套设备,之所以有极其完备的售后服务,是因为他们在公司内对每一套设备都留有动态的数字影像。例如,设备运行中的每一个电机的瞬时电流都会与标准状态的电流数值进行比较,出现任何异常,立即分析原因,并尽快通知使用方。这样,就可能把事故排除在出现以前,而不是等待事故出现以后由使用方申请,再到场检查修理。这才是普遍认可的工业4.0的雏形。

5.信息化时代要重振工匠精神

我们未来要培养的工匠,是能够适应真正的工业4.0标准的新型工匠,不是事后诸葛亮。新时代的工匠精神也非传统的工匠精神:其制造的产品,不仅要保证用户会使用,而且要保证用户长期安全使用;其服务不仅需要热情周到,而且要有超前性,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这就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新标准、新要求。

二、国外关于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承

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继承了本国传统的工匠精神,且传承有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以及以移民为主的国家美国,莫不如此。

在德国,拥有一技之长的工科生在就业市场上依然是最抢手的人才。企业看中员工的技术,员工以为企业效力为荣。企业同员工之间相互尊重和珍惜。如德国博世集团称在公司工作的人为“伙伴”(associate),而不是员工、雇员或者工人。他们依靠“双元制”培养,在小学毕业之后即分流: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文理中学,走上通往大学的道路;其他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方向的中学,他们中学毕业以后,可以进入应用科学大学深造,也可经过职业培训以后就业。应用型大学的学生交替在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实践。国家规定,企业有义务提供职业教育的培训岗位,故这类学生可顺利进入企业,跟着有经验的技师学习第一手的应用型知识,不仅能够顶岗,而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毕业生很受企业的欢迎。德国应用型大学为国家输送了七成的工程师,故被称为“工程师的摇篮”。许多德国中小企业往往认准一个行业的缝隙市场,不断积累技术,成为行业领先者,再不断投入以扩大领先优势。专注确保专业,使得德国家族企业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不会因为一段时期内的不景气而放弃或者改变方向。他们之中许多成为国际市场的“隐形冠军”,行业的领跑者。这些中小企业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应该肯定,德国制造业的成功是其建立在职业教育、社会和行业等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成功。

意大利人同样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意大利的奢侈品、高端餐具、豪华游艇、超级跑车等诸多产品誉满世界,离不开意大利人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永不满足的追求。意大利的所谓“工匠”,是介于普通工人和艺术家之间的劳动者,他们对自身的工作极为认同,甚至一个家族好几代人都是工匠,他们非常重视技能的传承和产品细节的琢磨,同时也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工匠精神不是“匠气”,不是闭门造车地自我欣赏,也不是简单地复古。意大利人的工匠精神体现在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在设计阶段,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文化与用户的理解与尊重上;在制造阶段[6],工匠精神体现在对工艺与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上。

对于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培养,日本是从学前教育开始的,并贯彻其整个教育体系。不仅日本政府用心,民间企业也很用力。民间企业是日本高科技发展的源泉,而“匠人精神”则是其原动力。在日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收入差别不大,蓝领工人也很体面。一个高级技工月薪足以支撑全家开销。技术一流的蓝领工人是日本制造业强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只有700万人口的瑞士,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它的中立国态度、钟表业以及金融业。和德国、意大利一样,瑞士拥有超凡的制造业,如机床、精密仪器、仪表、运输机械、军刀、制药、咖啡、巧克力,只要瑞士有的工业,大多排在世界前列。比如瑞士制表业,向来以精准名闻天下,号称“钟表王国”;瑞士的机床制造业长期雄霸世界,尤其是中小精密机床更是以卓越的性能与品质,出口率一直是全球第一。瑞士人将瑞士的成功和富裕归功于职业教育的成功。

三、中国高职教育应如何培养工匠与工匠精神

1.企业是工匠与工匠精神养成的主战场

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主要是入职前和就职中两个阶段,在学校的职前阶段重在培育,在企业的职中阶段重在养成。职前阶段的培育是为职中阶段的养成做准备。前者时间相对较短,大部分在校生达不到工匠的要求,其工匠精神多停留在概念形态,一般还难于成为他们的世界观;后者时间长,长到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所以,应该明确:企业才是养成工匠与工匠精神的主战场。

2.高职院校应与企业合作培养工匠与工匠精神

既然明确养成工匠与工匠精神的主战场是企业,高职教育在培育工匠与工匠精神方面的定位就是打好基础,热爱专业,有一技之能,有创新意识,乐于奉献,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工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分量已有所提高,且实践教育已开始贯穿我国的幼、小、中教育。高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的具体方法已经越来越丰富。例如:学校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台子”“架梯子”,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并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断磨练学生;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学校尽可能请用人企业提前进入职前培养阶段;请著名工匠向学生现身说法,讲解自己成为工匠的历程,具体展现工匠精神;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须具体体现“打基础,亲专业,有技能,讲精准,练创新,乐奉献,自律严”等标准要求;学校通过一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职业道德素养;强化教师的实践技能,明确其与学生的“师徒关系”,逐步实现培养目标的责任制;经常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互派学生,借鉴国内外有益的经验。

总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随着人民消费水平质量的提高,供给侧改革成为当前改革的主题,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与“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下,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大力培养工匠,发扬工匠精神,提高中国制造的质量,保证在2035—2045年期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添砖加瓦,使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夏征农.辞海:缩印本[M].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57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374.

[3]冯国权.大国策: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科技发展战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257.

[4]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18(01).

[5]孙兴洋.职业教育尤重“工匠精神”[N].人民日报,2016-03-24(09).

[6]葛晨.意大利:追求完美成为企业文化[N].国际先驱导报, 2016-03-18-24(14).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辉]

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raftsman and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ZHONG Xiao-mi,QIAN Tao
(Liaoning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Economy,Shenyang 110122,China)

The great achievements of Chinese craftsmen have a glorious history.The spirit of Chinese craftsman has been inheri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part of our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dustrial workers worked as craftsmen and showed craftsman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early industrialization of new China.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the craftsman spirit and craftsman are more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Meanwhile, China should learn from foreign experience on the cultiv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raftsman and the spirit of craftsman,deepe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seek a variety of ways to cultivate craftsman and the spirit of craftsman.Thus higher vocational graduates can have craftsman potential and develop 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raftsman;the spirit of the craftsman;cultivation and inheritance

G710

A

1009—7600(2017)03—0015—03

2017-01-06

仲晓密(1971—),女,辽宁沈阳人,讲师,硕士;钱涛(1970—),男,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拿出精神
工匠赞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