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王亚亚 章蔓菁
具备先天技术优势的在华跨国公司,正在竞相追逐“中国制造2025”的市场蓝图。它们依托全球技术优势与快速的本土反应能力获得了高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的“新蛋糕”正在快速形成。
11月7日,上海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下称“博览会”)正在举行。此届博览会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设置了9个专业展区,展区面积超28万平方米,中外参展商逾2500家。以ABB为代表的众多跨国公司,将其视为年度大戏,其中国区高管乃至集团高管悉数到场。这也折射出当前跨国公司对中国装备业的高度重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博览会开幕致辞中指出,“抓住新工业革命发展新机遇,深入开展产业合作、培育新业态,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我们正在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具备先天技术优势的在华跨国公司,正在竞相追逐“中国制造2025”的市场蓝图。它们依托全球技术优势与快速的本土反应能力,获得了高速发展:跨国公司在华的“新蛋糕”正在快速形成。
2015年3月,李克强在全国两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我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所做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目标是通过10年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战略部署。
ABB是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服务于电力、工业、交通和基础设施等行业。ABB进入中国已有110年的历史。ABB集团亚洲、中东及非洲区总裁、ABB(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顾纯元博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下,新一轮科技升级与产业变革推动工业领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十九大的召开也为中国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可持续发展。中国要通过创新驱动,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制造业实力,这也给ABB所在的领域带来了诸多机遇”。他还进一步指出,“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代表了中国制造业变革的方向。ABB将致力于成为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优选合作伙伴,通过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和定制化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全面实现自动化改造,并提供融合了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和行业经验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将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向新的高度,与中国企业联手打造高效互联的未来智能工厂”。
针对中国市场的变化,ABB机器人业务全球总裁倪思德认为,相比很多其他国家,中国是一个更为多元化的市场,因而非常具有吸引力。对于机器人行业而言,电子产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在汽车领域,机器人的发展和应用也在持续提升。特别是中国政府对于电动汽车的投资和支持,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比如汽车采用电动发动机后,汽车制造企业会面临新建生产线或改变生产结构等问题,都会给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机会。
作为建筑工程机械、采矿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柴电混合动力机组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卡特彼勒在华也已经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卡特彼勒全球副总裁、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其华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相比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状况,中国的经济环境的确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国公司应当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变化,确保自己的业务模式、产品、服务、解决方案能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目前,中国经济开始进入更加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将致力于支持中国的长期发展,继续在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减排以及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这些年来,我们持续将业务重点放在产业链升级、市场资源的深度整合以及产品、服务的进一步本土化上,以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霍尼韦尔全球高增长地区总裁沈达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则表示:“中国的宏观趋势涉及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智能制造、增效节能和环境保护。这为我们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霍尼韦尔一直关注这些宏观趋势并积极响应,以保持自身在中国的稳健增长和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的转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早期依靠廉价劳动力、低廉原料成本的优势而吸引外资公司在华驻足的情形,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正在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对此,拥有持续技术优势与本土适应能力的跨国公司,也都在不断扩大自己在华的业务版图,持续坚定地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目前,ABB正在厦门翔安区建设投资规模达20亿元的ABB厦门工业中心。该中心落成后,将成为ABB在全球最大和最先进的制造基地,ABB全球电压等级最高的1200千伏特高压电力产品试验室和ABB全球低压电气系统第二大研发中心也将落户于此。2017年2月初动工的卡特彼勒吴江工厂二期扩建项目,则成为该公司对中国市场信心的生动注脚。该条新建生产线将主要生产三吨以下迷你型液压挖掘机,以进一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迄今为止,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总投资已经超过10亿美元,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均已迁至中国,并于2016年投入1亿美元扩展其位于上海的亚太区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将上海的研发和办公区域扩展了50%以上,以满足公司未来数年在中国市场业务和人员持续增长的需要。
根据10月1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的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方面均取得了明显进展。其中,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2%的背景下,2013—2016年,全国累计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0.1万家,实际引进外资5217亿美元。至此,我国引进外资已连续25年居于发展中国家首位,而且外资更多流向了高新技术产业。2016年,高新技术业引进外资占比达到了19.1%,比2012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最近五年来,我国吸引外资增速逐渐稳定,结构也在持续优化升级,技术等新优势不断显现。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部署下,新一轮科技升级与产业变革正推动工业领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以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智能制造,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在这一驱动力之下,新的市场需求正在全面释放。
以机器人行业为例,来自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长率高达16%,而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更快。2016年,全球大概每4台机器人中就有一台销往中国。中国多个行业都对机器人行业发展有强大的市场诉求。倪思德介绍说:“我们看到了很多行业的生产方式正在从大批量、少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转变,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机器人需要改变我们的制造工艺和流程。未来的机器人工厂应具有几个重要特性,比如说它在各个层面要确保高效,还需要有一个集成式的系统,能为所服务的客户提供灵活、高效且可靠的解决方案。”目前,ABB在中国设立了有多个机器人应用中心,以期满足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据ABB中国机器人及运动控制事业部负责人李刚介绍,当前,ABB在中国已实现了全价值链本地化:拥有40家在华企业,1.7万名员工,约84%的销售收入源自本地生产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与此同时,ABB还在不断加强本土的研发实力。
卡特彼勒始终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长期机遇。陈其华表示,“我们的业务与中国“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关注领域非常契合,这些领域包括产业升级、城镇化发展、自主创新、智能制造、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节能和环保”。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进一步转型升级,卡特彼勒也不断调适自己的在华业务。卡特彼勒是第一批在中国建立专业再制造工厂、助力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之一。当前,卡特彼勒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再制造试点工作,为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经验。卡特彼勒再制造上海工厂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再制造试点企业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再制造产业在中国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上海临港地区还成立了再制造园区,越来越多的客户也了解并接受了再制造产品。与此同时,卡特彼勒也是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在中国开设融资租赁服务的企业。通过卡特彼勒金融服务,卡特彼勒最终用户和代理商享有引领行业的金融解决方案,包括融资、租赁和延保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内客户日趋增长的融资需求,卡特彼勒2015年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第二家融资租赁公司。
陈其华认为:“持续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有效改善了企业的发展环境,包括:推行了现代经营方式和技术,使传统行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效带动和激励了竞争性服务业;营造了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氛围;积极引入国际先进理念和资源,深化中外合作,促进了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升华;鼓励创新创造,推动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沈达理则表示,霍尼韦尔正在努力成为一家互联工业企业,着力开发和提供创新的互联产品、互联服务和互联解决方案,以抓住中国市场“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为顺应中国市场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霍尼韦尔尤其注重在环保和能效业务领域的布局。目前,其一半以上的产品均与能效有关,涵盖家居、建筑、工业设施和交通运输。在研发投入方面,霍尼韦尔在北京、上海、南京、苏州和西安等中国主要城市均已经建立研发中心,共配备科研人员2600余名,为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做足智力储备。
根据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在10月12日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已超过2400家。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如此多的研发中心,足以证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已经由人口红利转向了技术红利。
我国的改革开放及外资政策,吸引了大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其技术溢出效应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阶段,跨国公司也在积极捕捉新的市场信号,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也从早前的技术溢出扩大为对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溢出效应。”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助理教授史蛟接受本刊采访时谈到,与以前的以成本为导向的垂直型的外商投资不同,目前更多的在华跨国公司在市场需求的牵引下开展的是水平型的投资。这一投资模式可对中国整个产业带来全方位、全链条的促进。
ABB机器人在华业务发展的布局就是很好的例证。目前,ABB针对中国机器人应用市场的快速崛起,在中国设立了多个技术应用中心。为了响应特殊行业对机器人产品的需求,结合客户的应用场景,ABB不断研发推出新产品,且产品应用日益精深:如在汽车生产工艺中,在车顶辊边和挡泥板总成工作站,ABB的机器人可以将运动严格限制在特定应用所需的范围内,使机器人与操作者能够更紧密地协作,同时,通过移除隔栏,允许更频繁的部件换模,以及更灵活的人机互动,从而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线的灵活性。再如,在丰田中国的一家工厂,需要从周一到周五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如果出现计划外停机,会对生产造成巨大威胁。而通过使用ABB机器人互联服务的状态检测和诊断,可有效避免计划外停机的发生。针对物流行业,ABB推出的机器人智能分拣系统,则可帮助物流企业实现存储、拣选和分拨三个功能的全自动化操作。这三种功能,通常覆盖了库内作业中80%以上的工作流程。李刚表示,在中国,ABB正在通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帮助培养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人才;公司还和很多职业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培养技术操作人员,为产业链提供成熟的技术工人。而这也会促进整个中国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根据陈其华的介绍,卡特彼勒除了将中国作为重要的战略市场和全球不可或缺的制造基地,还致力于在中国打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卡特彼勒在中国发展和培养起了同样追求高质量的本地供应商,数量从20年前的5家增加到现在的300多家。卡特彼勒在产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以及同步开发方面给予供应商帮助,持续为供应商提供先进管理体系和先进工具的支持与培训(包括卡特彼勒精益生产体系以及六西格玛),并帮助供应商进一步完善、提升企业文化。其中的很多企业已成为高端品质的工程机械配套件供应商,更有一些企业成功登上全球工程机械的大舞台。通过在中国40多年的发展积累,卡特彼勒目前已形成了强大的本地领导团队。这也有利于卡特彼勒更好地理解并服务员工、本土产业、市场和合作伙伴。“卡特彼勒20多家制造工厂、研发中心、服务部门全部由中国人才进行管理。这使卡特彼勒能够快速感知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并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溢出效应更多地体现在了促进中国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方面,引导整个产业链向价值链的两端延伸,促进了中国产业向产业链价值上游的移动。”史蛟补充说道,在产业梯度的转移过程中,新的承接外商投资的地区要有长远的战略考量:一是意识到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吸引外资仅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并非长久之策,要注重在吸引外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包括进行更好的产业布局;二是将引入外商投资作为倒逼改革契机,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要跟进外商服务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包括当地的人才储备问题;三是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经营理念,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中国企业积极稳妥地“走出去”,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与东道国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越了外商在华投资。面对越来越多“试水”海外的中资企业,不少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史蛟认为,对于在中国境内的跨国公司而言,异国经营当中的文化障碍一直存在,特别是还要面对中国市场自身的转变——已经从“世界工厂”发展为“世界市场”。而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的发展中可以说表现良好。因此,对于“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来说,需要借鉴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对战略重点的把握、持续的创新研发能力,以及深入本地市场的本土化经营模式。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适应当前全球市场上国际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