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铂淞 张启瑞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国内路跑活动迅速崛起。本次以路跑参与者为基本对象,运用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以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关注我国路跑产业发展现状,探究路跑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影响因素,另外通过对国内外路跑活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我国路跑产业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研究得出参与者需求影响因素主要有锻炼身体、爱好跑步、释放压力等;我国路跑活动还存在宣传力度不够、组织不完善、数量不足等问题;从而提出加强转播支持、增强赛事专业化运作、政企合作增加赛事供给等对策。
关键词 路跑 参与者 需求影响因素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愈加重视,拉动了体育市场需求。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路跑具有适宜人群广泛、简单经济的优势。本文研究的路跑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和趣味跑活动。国内路跑活动迅速崛起,不仅是城市马拉松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各种形式的趣味跑活动也愈加受到关注。2015年中国马拉松赛事达到134场,参与人数超过150万,各大城市马拉松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我国路跑产业上升空间巨大,但是赛事组织运作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次研究旨在关注我国路跑产业发展现状,得出路跑活动参与者的需求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路跑活动发展策略,更好地促进路跑产业蓬勃發展。研究以路跑参与者为基本对象,归纳出具有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路跑活动参与者需求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另外通过对国内外路跑活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为我国路跑产业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
1我国路跑产业发展现状
1.1了解路跑产业现状
绝大多数人每周跑步1至2次,其次从不跑步的人数占一定比例,而每周三次以上及每天跑步的只占少数,可以看出现今大众已经具有一定运动的意识,但仍需加强。18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每周跑步频率不少于三次,可能是由于学校对学生身体锻炼的重视和中老年人养生保健意识加强;18到50岁的人群,每周跑步频率大概在1.5次左右,可能由于工作学习任务繁重而缺少闲暇时间进行锻炼。而在跑步里程方面,平均每次跑步的历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单调递增。而18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人群可能由于年龄条件的限制没有特别适合他们的路跑活动,但是这类人群对路跑活动的潜在需求也很大。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跑步频率和跑步里程越高的人越可能参加路跑活动,即对路跑的需求可能也越大。男性从不跑步的比率低于女性;男性普遍集中在每周跑步三次以上而女性主要集中在每周跑步1至2次;但是几乎每天跑步的人中男性的比例略低于女性。在跑步里程方面,大多数人都集中在10km以下,男性在较长里程的跑步中人数明显多于女性。由此可见,男性总体比女性跑步频率高,距离长。
1.2路跑产业的政策支持
十二五期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关注国家、政府对于大众休闲体育尤其是路跑产业方面发展的政策意见。
2路跑活动潜在需求分析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将参与路跑活动的原因归纳为释放压力、拓宽交际圈、锻炼身体、爱好跑步、亲朋好友推荐和追赶潮流六方面,从参与者自身分析原因;而吸引参与者参与路跑活动的原因则从赛事举办的角度分析参与的原因,归纳为举办地环境优美、赛事组织有序、赛事知名度高、赛事内容丰富、赛事奖励丰厚和赛事专业性强六方面。这部分调查只针对参与过路跑活动的人群。
我国人口基数大,现今参与跑步的人数也已经占有相当大比例,所以路跑活动存在很多潜在的参与者。但是,在调查者中只有27.49%的人参加过路跑活动(包括趣味跑和马拉松),大部分人是没有参加过的。因此,我国路跑活动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民众对路跑活动的潜在需求还很大。从性别的交叉分析中可以看出,男性参与路跑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尤其是在长距离的马拉松等赛事中。
从路跑活动参与度来看,30到50岁的人群参与度最高,18到30岁和50岁以上的参与度大体相当,18岁以下参与度为0。综合来看,18到50岁的人群现今对路跑活动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一些中长距离的路跑中;锻炼身体仍是大众参与趣味跑或马拉松比赛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因为对趣味跑或马拉松比赛的爱好而参与其中;接下来有一部分人是通过路跑活动释放压力;还有一些人是因为亲朋好友的推荐和拓宽交际圈而参与路跑;只有少部分人是因为追赶潮流而参与其中。
3路跑活动需求的影响因素
3.1生活环境和社会文化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物质需求被满足以后,产生了新的消费欲望,开始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需求层次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开发出新的产品,产品生命周期逐步缩短,刺激着人们追求新鲜事物,近些年流行的各种趣味跑活动就是新式路跑的典型代表。调查结果也显示,18岁以下的群体参与路跑的原因大多是因为追赶路跑的潮流。
如今城市人口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内容或环境、条件一定程度上受到城市化影响,人们往往需要通过“文明”的消费活动缓释心理压力或发泄某种情绪,从而增加对体育运动的需求。路跑活动因为其便利性、大众性、场地设施和运动装备要求较低,受到城市生活人们的青睐。调查中,释放压力是18至50岁的群体参与路跑的重要原因。
3.2 个人需要与动机的多样化
心理需要层次提高,生活越来越复杂化。显然,与满足生理、安全等较低层次需要相比,满足尊重或自我实现需要,人们追求的角度、领域会有较大的差别。随着需要层次的提高,精神、情感需求的比重也在增加。路跑活动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情感沟通需要,多种形式的路跑活动如亲子跑、情侣跑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
自我观念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增加对社交和自我满足的需求。自我意识影响行为动机和生活态度与方式,一般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人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关注在社会关系作用下的自我。自我观念逐步得到强化,其包括:实际的自我(我现在是什么样)、理想的自我(我想成为什么样)、私人的自我(我对自己怎样或我想对自己怎样)和社会的自我(别人怎样看我或我希望别人怎样看我)。对于有锻炼身体需求的人,以及社会观念和意识很强的人,完成马拉松带来的荣誉感,参与公益路跑的成就感,能够满足自我观念强化的需要。
3.3 路跑参与群体单一
调查显示,在我国,年龄小于18岁和大于50岁的群体平均跑步频率高、里程长,但是路跑参与度却大大低于平均跑步频率低、里程短的18到50岁的青壮年群体,这可能是由于路跑活动年龄限制和消费观念造成的;参与者也基本不受到潮流和亲朋好友的影响,只是由于锻炼身体的跑步爱好参与其中。这两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路跑参与群体过于单一化,参加人数还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跑活动的需求。
3.4大众运动意识不足
根据《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33.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频度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只从跑步活动来看,根据我们的调查问卷,有29.08%的人平均每周跑步3次以上。虽然现今大众已经具有一定的运动意识,并且参与大众健身的人数也是逐年上升。但是,还有一大部分人较少参与运动,41.43%的人每周跑步1到2次,29.48%是从不进行跑步锻炼的,运动意识还不足仍需加强,这可能是我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造成的。
《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只有68.1%的有过体育消费。从参与跑步运动的人数比例来看,应该有48.0%的人进行跑步活动消费,扣除各项运动服装鞋帽、器材、场馆消费等,参与路跑的消费是极少的,问卷中平均的路跑活动参与度只有27.49%。所以,大众运动意识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们对路跑活动的需求,导致路跑活动参与度低,需求相对还较小。
4结论
如文章所述,路跑是一个惠及全民的运动,因多元文化的影响,每个人对其有不一样的认识。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向更多的人推广路跑,使更多的人接受呢?根据调查讨论,要想达到预先的目的,得出如下结论:
(1)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加强运动意识;
(2)设立路跑基金会,吸引社会资本进入;
(3)政府修建专用跑步场地,满足大众跑步需要;
(4)对路跑活动的转播提供支持和优惠;
(5)增加路跑活动供给数量,降低报名费;
(6)严格筛选举办路跑活动的城市,提高赛事质量;
(7)加大运动科学普及,促进全民健身科学发展;
(8)改善产业结构,推动路跑产业链发挥最大价值。
本次研究对路跑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一定可行的建议,但由于研究条件有限,随着路跑活动的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对研究结果进行不断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智美传媒.路跑成为城市主流人群生活方式[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
[2] 童玲.路跑市场的“新文化运动”[J].環球体育市场,2010.
[3] 管见.中国路跑产业扬帆起航[J].环球体育市场同,2009.
[4] 祝良,黄亚玲.城市马拉松赛文化特点的研究[D].体育文化导刊,2014.
[5] 蒋贵洋.新媒体在“路跑”赛事中的应用[A].全国体育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
[6] 张立新.路跑营销正当时[J].环球体育市场,2009.
[7] 杜建辉,陈纪阳.论我国休闲体育消费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