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的培训机制体制研究

2017-03-12 20:32可英何倩倩
商情 2016年48期
关键词:保障机制培训

可英+何倩倩

【摘要】本文在《大经管生态圈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该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的培训机制的重要意义,探索分析了其培训对象、主要内容和培训模式,最后对其运行的保障机制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大经管生态圈” 实验实训基地 培训 保障机制

1.“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简介

“大经管生态圈”实验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是应学校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筹建的目前最新的大经管类跨专业综合模拟实践教学平台。其是基于VR技术和.jet技术,通过b/s架构网络结构模式构建,将多种专业知识进行融合,旨在全方位模拟企业经营管理,构建“企业经营环境仿真运营”的全景实践教学环境。

2.构建面向校内外的创新培训机制的重要意义

实训基地的构建和健康发展有助于培养面向市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充分体现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方针。实训基地不仅具有实践性,同时也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校内外培训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所以不仅要展开校内培训,更要积极地“走出去、引进来”,努力开展校外培训。积极构建面向校内外的创新培训机制不仅凸显了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培养目标,还有以下重要意义:一是统一校内外教学内容和方式,学生不出校门也可以进行实践实习,将大大减少学生毕业进入企业的不适感,有效提高就业率;二是校企合作,可以取长补长,实现双赢;三是有效应用“产学研”机制,扩宽创新创业的有效实践路子。

3.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培训的对象、主要内容及模式探索

(1)面向校内外培训的对象。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培训的对象主要有:学校的师生、企业员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无业人员。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决定主要培训对象依然学校的师生。校企合作是目前符合市场经济下的双赢模式,所以实训基地除了为院校的学生提供实训外,还可以和企业进行合作,可以为企业的在岗职工提供培训和提升。此外,由于学校地处永川城乡结合部,周边存在大量的城镇下岗、失业、无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再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所以实训基地可以对他们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项目,帮助他们再就业。

(2)面向校内外培训的主要内容。首先是针对师生开展的培训。就目前来说,我院已开展了会计实训、ERP模拟等实训内容,实训基地可按照学生的实际专业将以上实训内容和“大经管生态圈”有效融合进行培训,使学生身亲其境,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其应用能力;另外就是利用平台可以将企业引进来,对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方面进行培训,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最后,就是对老师的培训。实训基地其先进性决定其可以对本校和其他学校的老师进行相关实验室师资培训,可提供证书。其次是围绕企业员工而开展的培训,主要包括对新员工、企业管理人员等的培训。对于新进员工,主要培训内容主要涉及企业的发展、组织架构、文化、前景、制度、商业模式、岗位要求、薪酬福利等方面;对于管理人员,培训主要涉及管理能力的提升、财务、有效沟通、激励、团队管理及领导能力开发等。三是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的培训。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培训其生存与发展能力,培训内容涉及建筑技术、服装加工、电焊、计算机操作、电子技术、包装与装修、汽车维修、餐饮服务、家政服务、搬运、物业管理、保安等。对于城镇下岗、失业和无业人员,实训基地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种类的需求情况,结合下岗无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以技能操作、市场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短期培训为主,长期培训为辅,突出实用性的原则。主要培训内容涉及家政、保安、花卉、绿化、电焊、装修、电器修理、机械操作、工程车驾驶、挖掘机驾驶等。

(3)面向校内外培训的模式探索。一是模拟公司运营,包括就业和创业两个方面都可以进行模拟。就业方面模拟可以打通专业障碍,使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岗位,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可以有效提高就业率;创业方面的模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有效提高科研转化率。 二是平台培训互联网化。目前是互联网的时代,实训基地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发展更多的社会成员进入基地或平台进行学习。不仅可以更快地收集学员的反馈信息,还可以扩大影响力。三是某些课程培训外包化。如果只是实训基地以一己之力开展校内外培训,不仅需要大量的师资,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可以采用“某些课程外包、基地提供平台”的模式进行,特别是针对在职员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下岗、失业、无业的人员的培训。四是名企进基地模式。基地应积极调研,对地区、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的名企进行走访,建立名企进基金的筹建,这不仅可以让这些企业走进校园,还可以扩宽学生实习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更可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4.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培训的保障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

(1)积极发挥市场机制。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的培训的发展壮大应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积极与企业展开竞争和合作,不断进行硬件的更新换代,逐步激发基金的培训活力,还可以逐步提高培训收入,实现双赢。

(2)完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议学校建立培训基金,完善激励机制。将基地的课程开发、软件开发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费都纳入培训经费预算,积极改善基地教职工的生活及办公条件,对积极贡献的员工采取有效的獎励措施,共同建设基地规模。

(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不同于以往的只会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师,而是同时具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基地面向校内外培训的发展务必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鼓励学校理论教师走出去进行实践提升,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多年企业实践经验的人员来校兼职执教。

(4)积极建设培训评估和监管体系。实训基地面向校内外培训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培训评估和监管体系。对实训基地的培训应该分项目、分阶段进行评估,才可以进行查漏补缺,有效地改进培训质量;对实训基地的培训实施监管体系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实训基地的硬件安全性,还可以对教师和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评价,更可以促进基地的健康发展。

5.结束语

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学校、社会都非常有意义,本文在《大经管生态圈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对其培训对象、内容、模式和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浅析,以期对实训基地的健康运行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保障机制培训
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保障机制研究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中小企业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央发千亿“县级政府低保金”
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论弱势群体保护之法律保障机制的建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练就九条命 管窥户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