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小学生品德培养

2017-03-12 20:14崔青青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生

崔青青

摘 要 近年来,关于小学生自残、自杀和暴力犯罪等事件的报道让人深感痛心,小学生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不禁引起笔者的重视。本文着重论述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措施,分析在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几个注意点,期望引起德育工作者的重视,为小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小学生 思想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6 文献标识码:A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近年来,学生自残、自杀、暴力犯罪等事件频发,在让人深觉痛心的同时,也领悟到我们的教育中缺少了生命教育的成分。生命教育即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发展并逐步完善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培养健全的人格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教育部早在2003年就在制订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时,对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提出了生命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生命教育就成了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亮点之一,这无疑强调了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与实施以及过程中的几个注意点。

1小学生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1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思想品德培养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生理上,如今的小学生身体发育较早,体内器官发育正在成熟,体型上有些小学生的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机体机能也迅速提高,此时需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通过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正视自己、珍爱生命来保持健康的发展。心理上,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期,而小学高年级阶段则接近青春期,此时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处理好心理发展上面临的冲突与挑战。

1.2小学生生命观现状决定其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需要渗透生命教育

根据近年媒体的报道和有关调查可以看出,十八岁以下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是自杀和暴力致死,其低龄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这些失去未来的孩子如果能在一开始就充分接受生命教育,了解了生命的美好,学会了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那么这些悲剧就不会如此多的上演。笔者认为,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小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也可以使他们学会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

1.3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小学生身心发展早熟,他们置身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所面临的思想和心理冲突也越来越多,遇到问题容易做出极端的行为。尤其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上暴力、凶杀等内容带来的误导也严重影响着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如果不对小学生进行及时、正当的生命教育,他们很可能走上一条不归路。因此,在小学生思想品德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

2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和实施

2.1在思想品德课中大力提倡生命教育

基于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标的亮点之一,在课改不断推进的现状下,在思想品德课中更应大力推进生命教育,使思想品德课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主要媒介,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体验生命的价值。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生命教育进行系统的和明确的讲解,深入挖掘生命教育的内容,融合到思想品德课程当中。

2.2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过程中,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

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应作为生命教育实施的重点之一。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了解违法犯罪的代价,让学生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价值。

2.3生命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共同致力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学校和家庭应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责任意识,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要为家庭和社会负责。教育各方应将关注的重点从学生的成绩高低转向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状态上,對孩子进行感恩教育,使他们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和重要责任,学会感恩父母、回报社会,体现人生的价值,承担起生命的责任。

3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渗透和实施生命教育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教材开发和教师素养方面

首先要明确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中生命教育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来开发教材。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教材,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制时可以借鉴国外的生命教育。比如,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生命教育成为美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开始了生命教育课程。但是,生命教育也要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最主要的是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小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开发思想品德教材中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然而如何解决应试教育对思想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的严重干扰的问题,这就需要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的重视。

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一流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作用不容忽视。教师拥有的生命教育智慧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培养小学生思想品德、实施生命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具有深邃的生命教育情怀,践行生命化的教育方式,尊重、热爱、赏识学生,创造温馨、和谐、充满生命活力的教育情境和教学空间,构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为此学校也应该加强教师的生命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对教师生命教学效果的评价。

3.2将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结合起来

当代学生表现出普遍缺乏挫折教育、受不了委屈、敏感脆弱的特征,遇事容易采取极端的反应行为。因此要从小学阶段开始,让学生接受挫折教育,正视逆境。教育各方要有意识地创造一定的挫折和逆境,帮助孩子锻炼自己问题解决的能力,磨练自己的意志,引导孩子正视苦难和逆境,在承受苦难和摆脱逆境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乐趣,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值得思考的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避谈死亡的旧习惯造成我国生命教育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将爱惜身体确立为孝的基础,这体现了对生命权的尊重,却隐含着对死亡的忌讳。如今人们依然认为谈论死亡是不吉利的,教师更多的是回避、淡化甚至于异化“死亡”的概念,以致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死亡教育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小学生对于“死亡”缺乏正确、客观、积极的认知引导,有的过于害怕死亡,有的过于轻视死亡。在小学生品德培养和生命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结合“死亡教育”,让学生树立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惊叹于生命的奇迹。

3.3将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等传统美德联系起来,树立生命保护的意识

前几年有新闻报道表明,有学生在见义勇为之后得到了学校的大力宣传和表扬,回到家里却被批评并被告之“以后不许多管闲事”。这类事件的背后,体现出成人对于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之间矛盾的认知。其实二者并不矛盾,生命教育是教育学生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然而成人若给孩子灌输的一直是“贪生怕死”的观念,那么谁该为社会和国家承担起责任呢?如果人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么当孩子遇到危险时,谁又能挺身而出?孟子在《告子上》中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这应该是一个浅显的共识,那就是生命教育和“见义勇为”精神教育不能偏废,关键就在于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在见义勇为时学会请求帮助,根据自己的能力履行应尽的生命责任。

总之,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中要更多地渗透生命教育。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不仅要承担德育的功能,更要教会学生敬畏、尊重和珍惜生命。让思想品德课找回失落的精神世界,归还完整的生命性,是每一个德育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关注小学生,就是关注未来的青年,就是关注我们自己的未来。讓生命教育伴着所有孩子长大,让生命教育充实他们的品德培养,这不仅是教育的呼唤,更是人性的呐喊。

参考文献

[1] 池晓燕.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2013年高考新材料作文之“名言警句型”备考指津[J].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13(05):24-27.

[2] 乔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探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4(10):5-8.

[3] 张润新.思想品德新课标的亮点——生命教育[J].才智,2014(02):109.

[4] 韩映虹,王银铃.美国儿童的死亡教育[J].社会心理科学,2003(02):58-60+86.

[5] 孙玉静,张世爱.中小学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及路径探究[J].才智,2014(06):190.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