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娜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探析
◎侯 娜
留守儿童,一个庞大而特殊的弱势群体。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留守儿童五千八百万。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据调查,全校一千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占了四分之一,而这当中的大部分属于学困生。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在义务教育阶段,因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经商,交由祖辈或者亲属监护的未成年人,是我国研究者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隔代教育问题在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由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孩子在生活上过分溺爱和对学习的过分放纵,使得这些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个性和心理发展极易发生扭曲,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一) 社会发展因素
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去城市打工。但是很多打工父母或无法承担高额的城市学校就读费用,或因各地教材版本不同,只能把孩子留在家乡就读,让孩子成为留守学生。
(二) 家长自身素质因素
外出务工的家长大部分都不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情况,甚至在孩子的学习方面起到消极作用,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但因不在孩子身边而鞭长莫及。
(三) 学校教育的缺陷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没有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也很少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心理产生困惑的时候,通常得不到及时疏导。
孩子的学习成绩永远是父母最关心的话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父母外出务工的影响,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环境,所以成绩大都不甚理想,因此,如何改变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其中的难点在于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虽然我们是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但是又不能只着眼于他们的学习状况,我们要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生活状态等多方面的分析,找出真正能有效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方法。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家人的呵护、父母的关爱,这本是及其简单的要求,可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却成为一种奢望。由于常年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性格孤僻,不爱学习,特别是不能及时完成作业。这给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会影响到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义务去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及教育对策的相关问题,这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有益的。针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怎样才能改变他们的教育现状,让他们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最终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现实问题已经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
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学校的教育发展进程。随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逐渐扩大,这一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留守儿童学习现状的著作有很多,但是我们在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时发现,在这些著作中,呼吁关注留守儿童的较多,对他们学习现状的研究也较多,但是对教育对策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足。对此,我认为应侧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国家采取宏观调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力扶持农业发展或是在极为落后的地区投资建厂,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从而大大减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就自然减少了。
二是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和城市居民子女同等的待遇,这样既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又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
三是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让留守儿童的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同时让留守儿童自身也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是学校要切实减轻在外务工家长的负担,让留守儿童从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教师身上感受到缺失的爱,这也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因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尽我们所能,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身心都能健康发展,将来成为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盖州市什字街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