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水口中心小学 薛 娜
“我把我的人带到学校了,剩下的就是你们老师的事了,你们要把我的人教好来”。这是早上送孩子来学校的家长对老师说的话,这也是我听过家长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位家长为了孩子说的这句话也是让人醉了。姑且不管这位家长说这句话是什么心态,但却涉及到了教育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孩子在学校学习知识,听老师的话就是教育,其实不然。所谓教育,有分广义教育和狭义教育。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刊授教育、广播学校和电视学校的教育等。我们日常说的教育基本上都属于狭义教育。
尽管教育有多种分法,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我还是认为孩子在学习阶段主要牵涉三大部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且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独立存在的,三者缺一不可。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教给孩子科学文化知识,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行为习惯、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养成,社会教育是对前两者的补充,让一个人可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那么,对于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来说,主要还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部分居多。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力不断地增强,对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从2008年9月启动教育创强以来,全省多个市覆盖了教育强镇。同样,我们兴宁市也办起了多个教育强镇的试点。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成为广东省标准化学校,公办幼儿园达到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的要求,学校设备设施日益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学校的学生的学习得到了提高。除了改善学校教育的物质条件外,每年由省人社厅发布的粤东西北地区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也为各市各学校招聘到农村学校任教的高校毕业生,这就为学校教育的师资带来了新的知识后盾,也为农村的孩子们带来更加专业的知识授课等。
学校教育的提升进行地如火如荼的时候,家庭教育也要跟上步伐。现在,许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为了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家长们也是跟上时代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也给自己的孩子做好表率。因为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行为习惯、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养成,所以大部分家长平时也很注重塑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人格、价值观等。不过,我想说的是这些基本上在城里会出现。而农村则相反,大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老师们的事情,教育,跟孩子在家没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
这些孩子要么是由爷爷奶奶等长辈带,要么是没人管,自力更生。由长辈带的孩子在家庭教育方面多半会有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以致很多孩子在行为习惯、人格等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的前进步伐,甚至拖累了孩子的学校教育。
有些在农村的家长们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孩子家庭教育这方面做得没有那么好,有些甚至是做出不好的示范。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所以很多孩子在家庭教育这方面不合格,到了学校之后会不适应学校教育,这样就会让孩子形成了矛盾体,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由于农村各方面都比较落后,教育资源也同样受到限制,孩子的视野得不到开阔,局限于眼前,这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智力发展等在一定程度上都造成了滞后。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古人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的“齐家、治国、平天下”观点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家长做好优化儿童心灵的工作对安定社会,安定国家功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