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市鹿城镇中心小学 万炳芬
正气就是正义之气。所谓非正气就是以正气相对而言的邪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部分人经不起金钱的诱惑,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至于见利忘义。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或听到一些这样的事例。如某学生在路上捡到一包人民币交还了失主,回到家母亲知道后,骂她“憨包,钱都不要”。又如,某少年见义勇为,被父亲责骂:“你不要逞能”。再如,老大爷不慎摔倒了,小张刚要去搀扶,母亲制止说:“不要多管闲事”。娟娟积极响应学校倡议为贫困学生捐款,回家向妈妈要钱捐款,妈妈则说:“我家都顾不上,还管他人,谁又要来捐给我点用用”。在校园里某老师看到学生违纪,认出不是自己班上的学生就视而不见等等。诸如此类,这些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极少数父母或教师不经意地给学生灌输了非正义的因素,在青少年纯洁的心田中播下了不健康的种子。换句话说,就是纵容和培养了学生歪风邪气。
那么,非正义因素会给青少年成长带来哪些危害呢?青少年由于年龄的特征,可塑性大,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差。像上述所举的例子中,父母一句“憨包”的责备,扼杀了孩子拾金不昧的品质;一句“不要逞能”,揉碎了孩子见义勇为精神;一句“不要多管闲事”,泯灭了孩子助人为乐的善举;一句“自己都管不上,还管他人”斩掉了孩子纯真的爱心;老师视而不见的行为纵容了学生违纪的气焰。久而久之象这样家庭的青少年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自私、孤僻、狭隘、无正义感等不良习性。有害于他们成长,乃至影响未来的人生。
怎样避免和防止非正气因素对青少年的侵害?笔者认为从应做到以下三方面。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国家没有正气,就可能亡国;一个民族没有正气,就可能灭族。”正气的树立,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总书记对正气的精辟论述,说明了对青少年正气教育的重要性。对青少年进行正气教育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的发展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遵循青少年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培养工作。
一是从青少年身边的小事出发,提高青少年的正确认识。要多引导青少年对身边的小事进行观察、分析、对比,有意识地启发青少年进行思考,对身边的一些现象做出正确地判断。如在学校有的同学发言很积极,有的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有的上课不专心、有的热爱劳动、有的乱丢纸屑等等一些常见的现象,我们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评判。提高学生分辩是非、善恶、荣辱、美丑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哪些事情是对的能做,哪些事情是错的不能做。
二是引导青少年向有浩然正气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学习,激发良好的情感。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父母要对孩子从小进行树正气的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任老师,在家庭生活中父母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弘扬正气的故事。如岳飞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正义凛然写下正气歌、徐洪刚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名、以及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等故事。教师结合思想品德课穿插一些自古以来具有浩然正气的高尚之士的例子。如古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今有雷锋“好事做了一火车”;战争年代有刘胡兰、董存瑞、江姐等无数的革命先烈“舍身取义”,和平年代有焦裕禄、孔繁森等清廉之士“为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这些高尚的人,为国家的发展、为人民的幸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精神,必然永远绽放出历史的光芒,激励我们后辈踏着正义之路前行。同时结合学习、生活实例进行扬正气抵制不良风气的教育。如在学校里带头遵守纪律、勤奋学习,不起哄、不偏听个别调皮学生的不良鼓动,敢于同不良风气和行为作斗争。从小培养青少年敢说真话,有正义感和爱心,激发他们做好事的愿望,使孩童纯洁的心空中充满着正气的光芒。
鼓励和表扬是最廉价的赏赐。父母和教师要善于发现青少年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使其闪光的东西发扬光大。如在电视广告中有这样一个小片段:三位孩子一同去拿放在柜上的食品吃,不小心推翻放在柜上的花瓶,掉到地上打碎了。妈妈回家看到打碎的花瓶,问三位孩子是谁干的?三位孩子都说是自己打碎的花瓶。妈妈没有责备而是高兴地说:“孩子们都长大了,懂事了,敢于承认错误是好孩子”。妈妈高兴的是孩子敢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呵护的是一颗诚实的童心。孩子放学回家兴高采烈地告诉妈妈,今天捡到了10元钱交给了老师,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听到后对孩子说:你做得对,捡到东西应该归还失主或交公等。因此,无论是父母或教师只要发现孩子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善举都要给予鼓励,使孩子幼小的心灵中充满着爱心、善良和纯朴。这种爱心、善良和淳朴就是正气之源。
青少年正气品质的培养是要靠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力进行经常性的教育来逐进形成。一是要鼓励青少年树正气的表现。如讲真话、正直、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献爱心、助人为乐等行为。二是提供自我体验的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内各种有益活动。如观看科技展览、校园科技活动、家里父母生病细心照料、乘坐公交车给老人让座、积极参与学校献爱心等活动。像有这样一位孩子和母亲赌气,独自出走,身无分文流浪街头,遇到一位好心的老板买给他饭吃,吃完饭后,这孩子跪在老板的面前流着泪说:“您比我的父母还亲”。老板说:“孩子,你不应该对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样做,我只是买给你一碗饭,而你的父母把你养育了这样大,吃多少苦,受了多少累,真不容易呀!快开回家吧。”孩子方然悔悟回到了家,看到母亲病兮兮地躺在床上流着泪,分明是为自己淘气所致。后来,孩子知道自己出走后,父母到处寻找,寝食不安,悔恨自己的任性,给父母带来的伤害。通过从青少年经历感悟、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做一个正直的人、有责任感的人的快乐,从而使青少年逐渐养成良好的正气品质。
总之,树正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社会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树立正气,弘扬正气,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父母和教师共同担负着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重任,在教育中多重视正气教育,避免对青少年非正气因素的不经意的渗透,让青少年幼稚的心空中充满着善良、纯真、正气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