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化理论:关于理论根源、地位和挑战的思考

2017-03-11 19:31王馥芳
外国语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义学主观性客体

王馥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089)

“认知语言学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认知语言学已有30多年的历史,成就斐然,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理论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本期刊登的四篇文章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认知语言学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王馥芳的《主观化理论:关于理论根源、地位和挑战的思考》通过分析主观化理论的理论根源,明确规定了主观化理论在认知语义学框架中的理论地位,为避免主观化是谁陷入“主观主义”泥沼提出了理论思考。文旭的《从构式语法到构式语用学》首先论述了构式和构式语法,然后在构式语法和语用学的框架里,阐释了构式的语用特征及有关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构式语用学这门学科的设想。杨旭的《进化论视角下的构式适应性与扩展适应性研究》认为构式化既是适应性的又是扩展适应性的,并从生物的选择性、构式的系统性以及构式的图式性三个角度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黄蓓的《互动中的心智:走向广义认知观》提出认知以及概念化的内涵需要扩充,体验认知可以拓展到互动式体验认知,并主张语言的完整认知表征体现为心智寓于互动之中。总之,这四篇文章在秉承认知语言学基本信条的同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尝试,值得研读。

——文 旭

主观化理论:关于理论根源、地位和挑战的思考

王馥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研究所,北京 100089)

近年来,主观化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重视。但是,有关主观化理论的一些重要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本文主要论述和回答了有关主观化理论的三个重要理论问题:(1)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其理论合法性何在?(2)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主观化理论之主观性本质和意义体验论之互动性本质之间的理论不一致问题?有鉴于“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之间的关系密切,我们该如何理解 “主观化”“交互主观化”和意义体验论之间的关系?(3)主观化理论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试图通过探析主观化理论之理论根源,以明晰主观化理论在认知语义学框架中的理论地位,从而为如何避免主观化理论陷入“主观主义”泥沼提出理论思考。

主观化;主观性;交互主观性;体验

0 引言

主观化理论日益受到国内外语言学者的重视。1992年,剑桥大学就语言中的“主观性”(subjectivity)和“主观化”(subjectification)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并于1995年出版会议论文集《主观性和主观化》,此举意味着语言中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开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第一,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其理论合法性何在?Langacker(1990)把“主观化”研究的理论合法性简单归结于认知语义学的兴起。但我们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发现,Langacker的论述并不充分。主要原因在于:认知语义学虽然强调概念化者(conceptualizer)在意义构建和描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体验论所强调的并非是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主观性本质,而是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互动性本质。由此,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理论问题: Langacker声称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认知语义学,但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体验论所强调的却是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互动性本质,而非主观性本质。难道Langacker关于主观化理论之理论依据的论述错了?

第二,有鉴于Langacker关于主观化理论之理论依据的论述说服力不足,那么,问题来了: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主观化理论之主观性本质和意义体验论之互动性本质之间的理论不一致问题?有鉴于“主观化”和“交互主观化”之间的关系密切,我们该如何理解“主观化”“交互主观化”和“意义体验论”之间的关系?

第三,有鉴于主观化理论内在的“主观主义”嫌疑,主观化理论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

本文拟就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阐释并提出自己的独立思考。

1 主观化理论的缘起

1.1“主观性”和“主观化”的区分

“主观性”*也可把“intersubjectivity”翻译为“主体间性”。本是一个哲学概念,后被借鉴并运用到语义学研究之中。根据Traugott(2010:26)的研究,“在语义学中,对主观性这一论题的探讨至少从Bréal(1964[1900])就开始了。Benveniste(1971[1958])的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区分了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沈家煊(2015)将intersubjectivity翻译为“交互主观性”。我们采取“主体间性”的译法。这两个概念”。Traugott(2010:26)指出,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两个概念都是“共时概念,对其进行理论化的方式有多种。从认知识解到人类互动的基础,再到产出和理解谈话的过程”。

而把“主观性”和“主观化”两个概念区分开来的则是Traugott(1982)。她(2010:26)把“主观性的历时语义化”过程,或“语义化的历时过程”称作(交互)主观化,其“被理解为和说话者以及说话者的态度和信仰之间的关系”。

Lyons(1982:102)把主观性这一术语定义为“自然语言在其结构与其正常的操作方式之中,给言语施事所提供的一种表达其自身、自身态度以及信仰的方式”。沈家煊(2001: 268)则认为:“‘主观性’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主观化’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

1.2主观化理论的兴起

认知语义学兴起之后,语言中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开始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1990年,认知语法的创始人Langacker发表“主观化”一文,主要探讨“主观化”这一语义扩展机制如何导致“词汇”元素向“语法”元素的演化。1992年,剑桥大学就语言中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召开了一次专题研讨会,并于1995年出版会议论文集《主观性和主观化》。此后,语言中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开始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相关学术著作陆续出版,如Athansiadou, Canakis & Cornillie(2006)编辑出版《主观化:通向主观性的不同路径》等。

相关的国外研究不在少数。Nuyts(2001)探讨了主观性在认识情态表达式中的体现。Langacker(2006)探讨了主观化、语法化和概念原型之间的关系。De Smet & Verstraete( 2006)在指出“主观性”这个概念所存在的一些理论问题的基础上,对“主观性”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次范畴化。Narrog(2012)从跨语言视角探讨了情态、主观性和语义变化之间的关系。Ghesquière(2014)探讨了英语名词短语中的(交互)主观性的方向性问题。

相关的国内研究也不在少数。2001年,沈家煊发文综述了国外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情况。此后,国内语言学者开始把“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运用到语言阐释之中。魏在江(2007)探讨了隐喻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徐李洁(2008)探讨了英语IF条件句主观化模式的构建问题。汤敬安、白解红(2015)试图用主观性和主观化理论阐释认识情态主客观类型的变化。沈家煊(2015: 643)探讨了汉语词类的主观性问题:“每种语言都多少带有主观性,但主观性的强弱有差别,汉语属于主观性很强的语言,特别是它的词类系统有很强的主观性。”

随着与语言中的“主观性”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并日渐体系化,“主观化理论”的提法开始出现。

沈家煊(2001: 268)指出:“对‘主观化’的研究有侧重历时相和侧重共时相两种取向,前者以E. Traugott的‘语法化’研究为代表,而后者以R. Langacker的‘认知语法’为代表。”对“主观化”研究的两种取向决定了对主观化理论的两种不同理解。广义上的主观化理论包括两种取向的研究,而狭义上的主观化理论则只指其中一种取向的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主要是狭义上的主观化理论,即主要指认知语义学框架下任何运用“主观化”机制考察或研究语言中的“主观性”体现的语言研究方法。

2 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合法性问题

2.1主观化理论的理论本质

对主观化理论的构建做出最大理论贡献的是认知语法的创始人Langacker(1990;1991a;199b;2009),其所提出的认知语法把事件中的概念化者视角纳入事件的描述之中,并把“主观化”看成是一种会对语法施加压力进而导致语法结构发生演变的语义扩展机制。Langacker(1990:5)指出:“主观化”是一种“反复出现的、极为重要的语义扩展,其在从‘词汇’元素到‘语法’元素的演变中充当中心因素。主观化和认知语法所做的一个区分有关:客体的主观性识解和客观性识解之间的区分。这一区分与一个客体主要是充当概念的‘主体’还是‘客体’有关。主观化是一种普通的语义扩展,其关涉的是:一种原本发生在被客观识解的参与者之间的客观关系,被转移到主观轴上,由此,转变成一种主观识解的概念化者与某个原本是客观意义上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换而言之,主观化可以被描述为“某些关系从客观轴到主观轴的再排列”(Langacker,1990:17)。

基于认知语法,“主观化”本质上是一种“主观性识解”机制,这种机制可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产生或者演变中的认知普遍性。具体而言,“主观化”机制的心理操作手段主要有三:(1)说话人的视角;(2)说话人的情感;(3)说话人的认识(Finegan,1995;沈家煊,2001:268)。“主观化”机制在语言中“留下的说话人个性的印记,包括感情、态度、立场、视角等”(沈家煊,2015: 643)就是语言的“主观性”。

语言中的主观性具有普遍性。Langacker(1991c:308)指出:“图形-背景组织几乎完全是主观的。在某一场景中,虽然选择一个实体作为图形是由某些客观特性(如紧邻性、移动性、对比性等)促发的,但图形-背景关系并不是场景中固有的,而是人们识解的结果。”沈家煊(2015:643)则指出:“汉语的词类系统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在用自身的形态手段——重叠和单双音节区分——把带有主观性的同类词分出来”,“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关系密切:“交谈过程中,主观性体现在双方言谈的交替和互动之中,所以也叫‘交互主观性’。”

2.2 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合法性问题

受到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形式逻辑的影响,认知语言学兴起之前的语言研究本质上都是客观主义语言学研究。从客观主义视角出发,语言研究的去“主观性”或去“主观化”一直是语言学者们所致力于追求的理论目标。基于形式逻辑语义学,“主观性”和“主观化”是逻辑的“敌人”。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研究中“主观性”因素的介入很可能导致语言结构描述的失真和“变形”。基于生成语法,语言中“主观性”因素的介入,则可能导致对句子生成的短语结构规则的描述产生偏差甚至错误。

认知语言学兴起之后,认知语法把“主观化”引入语言研究之中,其理论依据何在?理论合法性何在?对于这个问题,Langacker(1990:5)将之归结为认知语义学:“一种具有经验支撑的主观主义或概念主义意义理论——简而言之,一种真正的认知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的一个基本主张是:一个表达式的意义不能被简化为只对被描述的场景作客观的刻画,概念化者如何选择性地识解那个场景并如何根据各种表达目的来描述那个场景对语言意义同等重要。一个表达式的精确语义值是由识解的诸多侧面决定的,包括那个场景被描述的精度层次,各种背景假设和期待,各种客体被给予的相对重要性,看待场景的视角。”

Langacker(1990)的解释看似给“主观化”理论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但是,若深入思考则发现,Langacker(1990)的上述解释并不足以充分说明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合法性。主要原因在于:认知语义学虽然强调概念化者在意义构建和描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体验论所强调的并非是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主观性本质,而是互动性本质。由此,出现了一个较为严重的理论问题:Langacker声称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认知语义学,但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体验论所强调的却是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互动性本质,而非主观性本质。难道Langacker关于主观化理论之理论依据的论述错了?

3 主观化理论的理论合法性问题

3.1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多向度本质

Lakoff(1987:266)认为语言只有和思维及经验联结才有意义,即我们应该“以思考者的本质和经验来描述意义”。Lakoff的这一理论主张指明了认知语义学的两个基本研究向度:一是重视思维或者说思考者因素在意义研究中的作用;二是重视经验在意义研究中的作用。有鉴于“以思考者的本质”来研究语言实质就是考虑“主观性”因素对语言的影响,因此,第一个研究向度为主观化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又有鉴于Lakoff(1987)把经验看成是人类身体与其所处环境互动的结果,因此,第二个研究向度则为意义体验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依据。下面我们分别对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两个研究向度进行详细的理论阐述。

3.2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主观性向度

认知语义学的研究向度之一是把意义看作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无所不包,它可以是“任何一种影响语言、意义、感知、概念系统和理智的心理操作和结构”(Lakoff & Johnson,1999:12)。有鉴于主体或概念化者在心理过程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对心理过程的探讨避免不了概念化者视角的引入。Langacker(1990;1991a;199b;2009)的认知语法把事件中的概念化者视角纳入到事件的描述之中,并把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意义研究看成是一种“主观识解”行为。

识解是一种主观的场景组构方式:“为了语言表达的目的而按特有方式构想场景,或者突出它的某些侧面而削弱另一些侧面,或者从某一角度去看它,或者通过某种隐喻构想场景。”(Langaeker,1987:39)Langcker(1987:487-8)指出,识解关系本质上是语言使用者与其以某种可能方式所概念化的情景之间的关系:“说话者(或听话者)和其所概念化或描述的情景之间的一种关系,涉及焦点调整和意象。”在其后来的著作中,Langacker(2000:26-27)又进一步说明:“识解就是我们用不同方式感知和描述同一情景的能力。”Clausner & Croft(1999:3)则认为:“识解是人们的经验被以多种方式构想(conceived)的过程。”识解关系的存在意味着“说话者在组织及组构, 即‘识解’他/她的世界中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Pütz & Dirven,1996:xii )。

识解能力是认知语义学的基础:“说话者以不同方式概念化各种情景的能力事实上是认知语义学的基础。”(Casad,1995:23)Langacker(2007:7)认为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两者的功能”。有鉴于“识解”的主观性本质,因此,Langacker(1990)把主观化理论的依据归结为认知语义学没有错。但是,考虑到认知语义学的多向度研究本质,Langacker的论述还不太充分。

3.3 认知语义学研究的互动性向度

认知语义学的直接哲学基础是体验现实主义。作为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外的“哲学上的第三条道路”(Lakoff & Johnson,1980:185)。体验现实主义试图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体验视角——来重新考察理性的本源和本质问题。体验现实主义的理论基础是“心智体验性”假说(Lakoff & Johnson,1999)。“该假说声称心智、理智、意义和概念不但根本上源于而且本质上是通过我们的身体和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它们主要是依赖体验,特别是依靠视觉和运动能力产生。”(王馥芳,2015a:114)

作为体验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体验是发生在一系列不间断的互动之中的、我们和环境的物理交叉互动”(Lakoff & Johnson,1999:90)。“体验”是“体验性的感知运动和各种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在我们和变化着的环境的不断互动之中产生意义,或者通过这种互动产生意义。体验总是一个互动过程,关涉源于生物体的神经和生理学限制,也关涉源于环境的一些特征,以及其他和我们一样拥有身体和大脑的人们”(Johnson & Lakoff,2002:248)。人类身体和环境之间的体验互动构成了理智和意义的中心:“经验、意义和思维的中心是连续而系列性的各种体验性有机体和环境互动,这些互动构成我们对世界的理解。”(Johnson & Lakoff,2002:249)

Lakoff(1987:267)把“体验”看成是“我们总的生物能力”,并试图以这一“总生物能力”(Johnson & Lakoff,2002:249)以及我们特定的身体形状来阐释理智和意义的本源及形成。从理智和意义的体验性本质出发,一方面,“体验”的物理性基础决定了理智和意义本质上是生物体(受到生物体的神经和生理学限制)和环境局限性的。另一方面,“体验”的互动性质决定了理智和意义本质上是互动性质的。

总之,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注重提高英语阅读材料的新颖性,组织学生灵活学习英语阅读以及科学合理地安排英语阅读时间几个方面,提出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提升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当然,由于本人的研究水平有限,本文的论述难免存在一定的不足,还希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给与本人批评与指正。

基于体验现实主义,认知语言学者提出了“意义体验论”:意义植根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互动,意义本质上是体验性的,是对互动经验的体验。意义不但和身体所经历的感知-运动活动有关,而且受制于这些活动。意义体验论强调意义构建和描述的“互动特征”(Lakoff & Johnson,1980:177)。

意义体验论被广泛应用于词汇概念范畴的研究。Lakoff & Johnson(1999:26)指出:“颜色本质上是互动的,因此,它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颜色是物体的一种互动特征”(Lakoff et al.,1999:25)。

3.4 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问题

基于上述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Langacker(1990)把主观化理论归因于认知语义学并没有错。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Langacker的论述说服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其没有论述清楚认知语义学的多向度研究本质,从而使读者无法全面把握认知语义学与主观化理论之间的理论关系。第二,因其没有论述清楚认知语义学的多向度研究本质,故读者无法理解主观化理论之主观性本质和意义体验论之互动性本质之间的理论不一致问题。由此,可能导致读者对主观化理论之理论合法性的疑虑,进而影响他们对主观化理论之理论本质和理论适用性的把握。

从表面上来看,认知语义学的多向度本质似乎较好地解决了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和理论合法性问题。但是,若深入思考,难免会进一步发问:认知语义学研究之多向度本质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从理论来源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把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多向度本质归因于认知语义学研究之理论来源的多样性。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说,这样说当然没有错。但是,我们还可进一步发问:为什么认知语义学的理论来源有很多,但反映在方法论上,却只有两种主要的研究向度?由此,理论来源的多样性还不足以解释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多向度本质。下面,我们试图从“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及其下辖的三个基本互动ICM的角度来进一步探析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并解决其理论合法性问题。

4. 主观化理论的理论根源探析

4.1“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ICM

Lakoff(1987)提出的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简称ICM)*关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学界多有论述,此处不详细论述。是一种知识组织结构,“具有内在逻辑”(Lakoff,1987:73),且“每个ICM都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化整体,一个格式塔”(Lakoff,1987:68)。基于Lakoff(1987)的理论,任何具有内在逻辑的、通常与现实不一致的、理想化的知识组织结构都可以被看作ICM。Sweetser(Lakoff,1987)把格莱斯(1975)的合作原则重新表述为两个ICM:一是普通交流ICM,二是合理信念ICM。

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假设是:意义源于人类身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基于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我们可以将其重新表述为:语言意义的来源只有相对于一个关涉人类身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ICM才能得到阐释。换句话说,意义的来源关涉这样一个互动ICM:在这个ICM中,有一个有意义的人类世界,且人类世界的意义主要源自于人类身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互动。考虑到三个因素:(1)ICM本质上是互动性质的。(2)ICM有效解释了意义来源这一经典的哲学问题。(3)ICM可以被进一步次范畴化。我们把这个ICM称作“人类身体-环境”元互动ICM。元互动ICM的理论含义是:其本质上是最宏观和最抽象的ICM。

从理论本质上看,元互动ICM并不完全契合真实世界的运转。主要原因在于,它把世界所关涉的众多元素过于简单化为两个基本客体:人类身体与环境。元互动ICM未涉及其他生命体如动物和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也未关涉其他非生命体(如植物)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事实上,“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代表的只是世界运转过程中的一个原型元互动认知模型。换句话说,在日常生活中,“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是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且最具缺省性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把“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运用到语言使用的研究之中,就产生了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另一个互动ICM——“社会-语言”互动ICM:“Sweetser指出,在大部分日常语言使用中,我们认为社会和语言互动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是理所当然的。”(Lakoff,1987:72)

4.2主观化理论的理论根源探析

本文的核心观点之一是:“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所下辖的三个互动ICM不但可以充分解释主观化理论的理论根源和理论合法性问题,而且还能有说服力地解释“主观化”“交互主观化”和“意义体验论”之间的理论关系。

基于下面三个基本事实:(1)人类身体并非在任何情境下都是充当主体,其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充当客体。(2)环境并非在任何情境下都是充当客体,其在某些情境下也可以充当主体。(3)互动不仅仅在人类身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发生。事实上,人与人之间,以及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之间也会发生各种互动。基于此,并考虑到ICM的层级性本质,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次范畴化为三个基本的互动ICM:(1)当人类身体充当主体而环境充当客体,或者当人类身体充当客体而环境充当主体时;我们得到:主体-客体互动ICM;(2)当人类身体和环境都充当主体时,我们得到:主体-主体互动ICM;(3)当环境中的各种事物之间发生互动时,我们得到:客体-客体互动ICM(王馥芳,2015b)。

从日常经验出发,最为重要的互动关系是主客体互动关系。从理论本质上看,主体-客体互动ICM是意义体验论的理论根源。随着不少认知语言学者(Verhagen,2005)把交互主观性或主体间性看成是意义的重要或内在面,主体-主体互动关系也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Verhagen(2005:4)在《交互主观性结构:话语、句法和认知》一书中指出,语言不仅是交换世界信息的工具,且在本质上起着“联结、区分和‘调整’彼此所持看法和观点之内容(而不是连接世界)的作用”。换言之,人类运用视角的特殊能力系统地反映在语法结构的意义之中,即理解语义的关键在于理解“各种认知状态的共同管理”——交互主观性。由此,主体-主体互动ICM也是结构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ICM。就理论基础而言,主体-主体互动ICM是“交互主观化”的理论根源。

客体-客体互动ICM素来受到学界忽视。但是,我们所处环境中各种客体之间确实会发生各种互动,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人类身体无法直接参与客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因此,人类在理解客体-客体互动ICM所结构的各种关系时,实质是把与人类相关的体验性经验投射到所关涉的客体-客体互动关系之上,即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是把我们的概念化经验强加在客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上。比如,当我们看到两个动物在进行一系列互动性活动时,我们倾向于从人的感知-运动经验或者心理活动经验等方面对动物行为进行概念化阐释。而人类这种把自身的主观性经验投射到、甚至强加于各种客观关系之上的识解方式实质上就是Langacker(1990)所探讨的“主观化”机制。

基于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在“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下辖的“客体-客体”互动ICM中找到主观化理论的真正理论根源:主观化理论的真正理论根源在于对客体-客体互动ICM的主观化识解。

5 对主观化理论的再思考

5.1主观化、交互主观化和意义体验论之间的理论关系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所下辖的三个互动ICM——主体-客体互动ICM、主体-主体互动ICM和客体-客体互动ICM——有效地解决了“意义体验论”、“交互主观化”和“主观化”的理论根源问题:意义体验论的理论根源在于主体-客体互动ICM;“交互主观化”的理论根源在于主体-主体互动ICM;而“主观化”的理论根源在于客体-客体互动ICM。基于此,三个基本互动ICM之间的理论关系决定着“意义体验论” “交互主观化”和“主观化”之间的理论关系:

(1)从理论本质上来说,主体-客体互动ICM、主体-主体互动ICM和客体-客体互动ICM这三个基本互动ICM所代表的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基本理想化认知模型。从我们的日常经验出发,主体-客体互动ICM是最具缺省性的互动ICM。这一点较好地解释了缘何在认知语义学框架中,基于意义体验论的研究及相关成果要远远多于“交互主观化”和“主观化”研究成果。

(2)从理论本质上而言,“人类身体-环境”这一“元互动”ICM所下辖的三个互动ICM——主体-客体互动ICM、主体-主体互动ICM和客体-客体互动ICM——所代表的只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三种主要的理想化认知模型。每种理想化认知模型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视角局限性的:基于每种理想化认知模型所获取的世界认知只是对世界的部分理解。这种部分理解“有点像地图。人们用一张单独的地图不能展现地球的整个表面……为了如实地绘制整个地球的地图,人们必须利用一组地图,每一张地图覆盖有限的范围。这些地图相互交叠,在交叠处,他们展现相同的风景”(霍金 等,2011:5-6)。

有鉴于主体-客体互动ICM、主体-主体互动ICM和客体-客体互动ICM这三个互动ICM对世界认知和理解的互补性,因此,以这三个互动ICM为理论基础的意义体验论、交互主观化理论和主观化理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关系:它们代表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三种主要语言研究方法,基于每种语言研究方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对语言本质的部分揭示,三者共同为语言研究做出互补性贡献。

5.2 主观化理论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

虽然主观化理论视角下的语言研究卓有成效,并已取得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也面临不少理论问题和挑战。其中,“主观主义”是其所面临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内在理论问题。因基于认知语义学的主观化理论把语言研究的主观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认知语义学也因此被称为“概念语义学”或“主观语义学”。

虽然学界对主观化理论的“主观主义”多有批评(袁毓林,1994;Haser,2005),但就其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的问题,相关理论研究并不多见。我们认为,要较好解决主观化理论的 “主观主义”问题,主要可以从理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着手。从理论内部而言,主要关涉语言证据来源的合法化、语言证据判定和分析的科学性、词义分析工具的科学性、推理和演绎的逻辑性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理论素养等问题。而从理论外部而言,主要关涉同一研究对象的几种语言研究方法的整合和比对问题。基于5.1节的探讨,主观化理论只是认知语言学框架中的一种主要的语言研究法之一,基于其基础之上的语言研究只是对语言本质的部分揭示。换句话说,就某个语言现象的研究而言,单纯从主观化理论出发的研究本质上是对该语言现象本质的部分揭示,而且,有鉴于主观化理论内在的“主观主义”问题,这种研究本质上难逃“主观主义”嫌疑。

有鉴于认知语义学框架下的基本语言研究方法除了主观化理论之外还有意义体验论和交互主观化理论,因此,对同一语言现象而言,若要有效消除“主观化”研究内在的“主观主义”嫌疑,除了基于主观化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之外,最好能够同时基于意义体验论及交互主观化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并对三种不同研究法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仔细比对和科学分析,以便从中找出主观化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其加以理论改进和完善,从而有效消除其内在的“主观主义”色彩。

6 结论

本文主要围绕主观化理论的三个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理论探讨:(1)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其理论合法性何在?(2)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主观化理论之主观性本质和意义体验论之互动性本质之间的理论不一致问题?有鉴于“交互主观化”和“主观化”之间的关系密切,我们该如何理解“交互主观化”“主观化”和“意义体验论”之间的关系?(3)主观化理论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们指出:(1)主观化理论的理论依据在于对客体-客体互动ICM的主观化识解。(2)主观化理论、意义体验论和交互主观化理论同为认知语义学框架内的三种既相互联系、又具有相互独立性的基本语言研究方法:基于每种语言研究法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对语言本质的部分揭示,三者共同为语言研究做出互补性贡献。(3)对于主观化理论如何避免陷入“主观主义”泥沼这个问题,我们从理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了独立思考。

Athansiadou, A., C. Canakis & B. Cornillie. 2006.Subjectification:VariousPathstoSubjectivity[M]. Berlin: De Gruyter.

Canakis & B. Cornillie.2006.Subjectification:VariousPathstoSubjectivity[M]. Berlin: De Gruyter: 17-40.

Casad, Eugene. 1995. Seeing It in More Than One Way[G]∥ John Taylor & Robert E. MacLaury.LanguageandtheCognitiveConstrualoftheWorld.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23-49.

Clausner, T. C. & W. Croft, 1999. Domains and Image Schemas[M].CognitiveLinguistics, 10(1): 1-31.

Davidse, Kristin, Lieven Vandelanotte & Hubert Cuyckens. 2010.Subjectification,IntersubjectificationandGrammaticalization[M].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Mouton.

De Smet, Hendrik & Jean-Christophe Verstraete. 2006. Coming to Terms with Subjectivity[J].CognitiveLinguistics, 17(3): 365-392.

Ghesquière, Lobke. 2014.TheDirectionalityof(Inter)subjectificationintheEnglishNounPhrase:PathwaysofChange[M].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Mouton.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G]∥ P. Cole and Morgan, J.SyntaxandSeman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41-58.

Haser, Verena. 2005.Metaphor,Metonymy,andExperientialistPhilosophy:ChallengingCognitiveSemantics[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Johnson, Mark & George Lakoff, 2002. Why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quires Embodied Realism[J].CognitiveLinguistics, 13(3): 245-263.

Lakoff, George. 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Mind[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 M. Johnson. 1980b.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eorge & M. Johnson. 1999.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Thought[M]. New York: Basic Books.

Langacker, Ronald W. 1987.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 1:TheoreticalPrerequisites[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0. Subjectification[J].CognitiveLinguistics1(1):5-38.

Langacker, Ronald W. 1991a.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 1:DescriptiveApplication[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1b.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Vol. 2:DescriptiveApplicat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1c.GrammarandConceptualization[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Langacker, Ronald. W. 2000. Chapter 2: Why a Mind is Necessary?[G]∥Liliana Albertazzi.MeaningandCognition:AMultidisciplinary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25-38.

Langacker, Ronald W. 2006. Subjectification, Grammaticization, and Conceptual Archetypes[G]∥A. Athansiadou, C. Canakis & B. Cornillie.Subjectification:VariousPathstoSubjectivity. Berlin: De Gruyter: 17-40.

Langacker, Ronald. W. 2007. Ronald Langacker 认知语法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angacker, Ronald. W. 2009.InvestigationsinCognitiveGrammar[M].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ieven Vandelanotte & Hubert Cuyckens. 2014.Subjectification,IntersubjectificationandGrammaticalization[M]. Berlin: De Gruyter Mouton.

Lyons, J. 1982. Deixis and Subjectivity: Loquor, Ergo Sum?[G]∥Robert J. Jarvella and Wolfgang Klein.Speech,PlaceandAction:StudiesinDeixisandRelatedSubjects. New York: Wiley: 101-124.

Narrog, Heiko. 2012. Modality, Subjectivity, and Semantic Change[G].A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uyts, Jan. 2001. Subjectivity as an Evidential Dimension in Epistemic Modal Expressions[J].JournalofPragmatics33(3): 383-400.

Pütz, Martin & René Dirven. 1996. Introduction: Language and the Cognitive Construal of Space[G]∥Martin Pütz & René Dirven.TheConstrualofSpaceinLanguageandThought.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xi-xxiii.

Stein,D. & S. Wright. 1995.SubjectivityandSubjectivisa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1982. From Propositional to Textual and Expressive Meanings: Some Semantic-pragmatic Aspects of Grammaticalization[G]∥Winfred P. Lehmann and Yakov Malkiel.PerspectivesonHistoricalLinguistics: 245-271.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2003. 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G]∥Raymond Hickey.MotivesforLanguage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4-139.

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2010. (Inter) Subjectivity and (Inter) Subjectification: A Reassessment[G]∥Kristin Davidse, Lieven Vandelanotte & HubertCuyckens.Subjectification,IntersubjectificationandGrammaticalization. Berlin/New York: De Gruyter Mouton.

Verhagen, Arie. 2005.ConstructionsofIntersubjectivity:Discourse,SyntaxandCogn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霍金·斯蒂芬,列那德·蒙洛迪诺.2011.大设计[M].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沈家煊.2001.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33(4): 268-275.

沈家煊.2015.汉语词类的主观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47(5):643-658.

汤敬安,白解红.2015.认识情态的主客观性变化及机理——主观性和主观化视角之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47(4):522-534.

王馥芳.2015a.认知语言学反思性批评[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馥芳.2015b. “意义词典”的认知编排及其编纂实践范例[J].辞书研究(5): 9-17.

魏在江, 2007, 隐喻的主观性与主观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0(2): 6-11.

徐李洁.2008.英语IF条件句主观化模式的建构[J].外国语, 31(1): 62-67.

袁毓林.1994.关于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1):183-198.

SubjectificationTheory:InsightsonItsTheoreticalOrigin,StatusandChallenges

WANGFufang

Though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directed to subjectification theory in recent years, some of its theoretical problems have not been explicated clearl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larification of three prominent problems related to subjectification theory: (1) What on earth are its theoretical origin and legitimacy? (2) How to understand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subjective nature of subjectification theory and the interactive nature of the embodied view of meaning? Since there is a very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subjectification and intersubjectification, then how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ification, 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the embodied view of meaning? (3) What should we do to avoid its falling into the mire of subjectivism?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paper lies in: by exploring the theoretical origin and clarifying the theoretical status of subjectification theory in the framework of cognitive semantics, we manage to offer some insights on how to avoid its falling into the mire of subjectivism.

subjectification;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embodiment

H030

A

1674-6414(2017)05-0043-08

2017-05-1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认识语言学理论建设与汉语的认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15ZDB099)

王馥芳,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认识语言学与词典学研究。

责任编校:陈宁

猜你喜欢
语义学主观性客体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卢曼理论中“Semantik”一词的翻译问题:语意/语义还是语义学——基于现象学方法论的探讨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Hiddleston’s Causal Modeling Semantics an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Forward-Tracking and Backtracking Counterfactuals*
从整一手法窥探外国喜剧艺术的主观性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