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玲(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当下新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墙形态浅析
丁玲玲
( 滁州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文化墙是一种装饰性墙体,属于“公共艺术”形态中的一种。当下,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墙不断兴起,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墙建设应注重题材、造型、材料的多样化,达到建筑空间环境的艺术化效果,彰显地域文化特色。
文化墙;公共艺术;新农村建设;地域文化
文化墙是以壁画创作为内容的装饰性墙体,正逐渐介入广大的农村公共空间,成为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有效方式。
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村的发展迅猛,农民的生活水平有着显著的提高,对生活质量和美的追求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广大农民越来越关注自身生活的农村空间,对农村环境的建设和美化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公共空间是农村社会生活和地域文化形成的空间载体,是农村社会秩序形成和社会信息传播的基石。随着当代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文化墙的形式正是充分发挥着艺术为农民群众服务的功能,在农村的艺术化公共空间构建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文化墙已成为当下新农村引人注目的一道文化艺术风景线。
2.1 促进艺术美化农村
以往农村房屋大都是灰瓦白墙,墙面的作用仅仅是给广大农民们挡风遮雨,不会想到在上面进行绘画创作,墙面上很少有装饰,比较单调沉闷。现今,文化艺术墙开始出现在农村中,它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美化了墙体,用艺术的手法装扮了农村的现实环境,艺术化了农村的居住空间,满足了农民日益增长的对生活中美的需求。
在陕西户县开展的“新壁画”活动中,甘河镇胜利村和庞光镇炉西村的农民画都是生动的表现了农村的生活场景和乡土风情,起到了很好的空间装饰美化效果。用农民画这种最通俗易懂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农村生活景象,不仅装饰美化了农村环境,给农村居民营造出温馨美满的生活环境,抒发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意境美。
2.2 促进弘扬文明乡风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新农村都在积极建设文化墙。文化墙清除了农村墙面上毫无美感,内容陈旧的标语广告,用艺术手法装饰了墙体,成为新农村的形象窗口,是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信息和文化教育群众的有效载体。农村文化墙大都内容丰富且贴近群众生活,道德文化、计划生育、卫生保健等宣传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在墙面上展现出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让农民在寓教于乐中发自内心地喜欢上了文化墙。文化墙在农村公共空间的构建,传播和弘扬了文明乡风,引导村民过上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大力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河北唐山滦县狠抓文化墙建设,近百个示范村 3000 余幅墙面书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政策法规、环保科技、安全常识等知识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村民面前,使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摒弃陈规陋习,接受文明新风,促进了村风、民风的进一步改善。
2.3 促进农村审美教育
艺术不仅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陶冶心灵。农村环境的艺术化将潜移默化的促进农民提高对美的认知,陶冶他们的性情。日本作家宫泽贤治在《农民艺术概论纲要》中说到:“过去我们的师傅们,虽然贫乏却快乐地生活着,那是因为既有艺术又有宗教。”社会需要人们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用艺术来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文化墙不仅可以成为美化乡村空间、文化教育群众的载体,也体现了农村审美教育的价值。在农村,建设具有一定艺术美感的文化墙,可以营造艺术化的氛围,向当地的农民宣传美的事物,鼓励他们去欣赏美、追求美、营造美,不断提高农民的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满足他们建设新农村的审美需求。
安徽省铜陵县的一些农村文化墙采用了国画和书法的形式,绘制出展现优美风景的山水画和讴歌自然的古典诗词,遍地的诗书画增强了农村的文化气息,用好的艺术效果去影响、改变农民审美的落后性,提高了农民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感受力和审美水平。
3.1 文化墙要体现独特的地域文化
目前,农村文化墙在内容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本土原创作品偏少,没有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点。农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多种多样,除了不同的地域风光,还有独特的风情民俗、工艺和建筑艺术等。这些不但是他们长期生活劳作的智慧结晶,而且突出反映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另外,农民也有着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农村的文化墙建设应利用农民的文化心理,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广泛的运用这些有价值的元素来创作。例如很多农村还保留着当地传统的民俗活动和手工技艺,这些可以作为当地文化墙的创作表现元素。表现当地婚庆嫁娶、祭祖祭神和庆丰收等民俗活动场景或手工艺制作场景,或者以这些作为题材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成抽象现代的新艺术,这样更贴合当地农民的审美需要和生活习惯,和周围农村的环境能融合,更能营造出一个既有艺术氛围有富有乡土气息的文化空间。
在铜陵县,有一些村子离凤凰山风景点不远,他们根据自身自然特点,在院墙上绘制了许多表现当地优美风景的山水画和讴歌自然的古典诗词,增添了旅游资源;铜陵县钱湾村抓住曾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线索,挖掘整理出一份珍贵的红色记忆,打造的“红色文化墙”已成为全市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浙江舟山市干览镇新建社区的文化墙,发挥三面环山、一面向海的地理特色,在山坳间的村屋外墙上绘制了大海、海港和渔船等内容的壁画,展现出当地美丽的海岛景色,给海岛乡村增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陕西户县王坊村的墙壁上,有大小8幅农民画,生动地再现了当地农民养奶牛致富、年底分红、丰收喜庆的场面。这些活泼明快、反映农民生活习俗的壁画,让村民们在画中找到了自己的身影,从而产生一种亲切感和归属感。
3.2 文化墙要形式、材料多样化
现今的农村文化墙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过于单一,缺乏创新,主要是手绘和喷绘两种方式,很少用材料来表现。采用手绘的文化墙往往缺乏创新意识,绘画技法粗糙,画面缺乏新鲜感,绘画制作不严谨,草草了事。而喷绘的文化墙又总是千篇一律,不同的村镇经常有一样的文化墙,根本忽视了当地农村的文化特色。
文化墙在表现宣传政策法规、科技文化、文明礼仪、山水地域风貌等内容时,可以利用符合当地文化特色的各种形式和材料来表现,艺术手法上采用手绘、浮雕、镂空、组合等形式。甚至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农村,文化墙创作中可以结合科技手段,利用光、电、声、色等增强艺术感染力,突出文化墙作为艺术景观的美化作用,宣传农村独有的传统文化。例如,在山东胶东农村有些富户民宅的墙面采用石块拼花的形式砌成,被称为“虎皮墙”。它是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岩石、河卵石垒砌墙壁,组成各种吉祥图案,形式优美、色彩斑澜,表现出一种朴实自然的美感,实用功能和装饰功能都得到了实现。山东泗水县王家庄民俗村改造建设了石头堆砌成的景观墙,和村子里的石头小路、小桥流水等景观相映成趣,富于独特的乡土意蕴,来这旅游、拍戏的人络绎不绝。
3.3 文化墙建设要政府、农民和艺术家共同参与
在一些农村,文化墙创作绘制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及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创作人员大多数为业余人员,能力不足,队伍不稳定,缺乏相关单位和专业书画家的指导、帮扶。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是设计者和农民共同的事情,因此农村文化墙建设需要公众参与,建立起一套政府、艺术家、农民共同参与的制度,完善文化墙项目信息公开、遴选、评价、保护等一系列的措施。
在云南丽江拉市海吉祥村实施的“丽江工作室的新农村实验室之壁画项目”中,当地政府大力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帮助遴选农户参与,设计者注重与农民互动交流,尊重农民的审美喜好和风俗习惯,完善了壁画的创作思路,创作出了大量被当地农民认可和喜爱的壁画。
云南红河建水县是闻名全国的农民画之乡。在县上开展“新壁画”活动的中,县政府和各部门广泛动员和组织,对农民画作者进行培训,带领农民画家深入村组社区进行采风调研。画家们构思设计出创作壁画草图,广泛进行讨论、征求农民意见,并聘请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画院的教授对活动进行精心指导。在政府、农民和艺术家共同参与下,“新壁画”活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一幅幅亮丽的、内容积极向上的壁画,掩映在乡村的绿树红花之间。
农村公共空间的文化墙建设,不仅仅表现在用艺术装扮农村环境,更重要的是上升到农村精神文化建设的层面,让农民获得艺术感、家园感、民族感和自豪感,顺应和推动农村的社会变革,使每一个公民都能平等自由的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文化成果。
〔1〕俞孔坚.生存的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孙振华.公共艺术时代〔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
〔3〕殷志明.当下新农村墙体画对环境的装饰性〔J〕.剑南文学,2013(06):65-67.
〔4〕李永昌.艺术、农村与生活—由户县新农村壁画谈起〔J〕.美与时代,2010(07):87-88.
〔5〕李永昌.户县农村“新壁画”活动与农民生活艺术〔J〕.艺术评论,2010(11):54-55.
〔6〕刘军.真的爱你,城市文化墙〔J〕.现代物业,2008(05):98-99.
〔7〕齐潇.济南文化墙形态浅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
〔8〕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胶东农村居住区公共空间视觉文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1.
2017-03-01
丁玲玲 (1982-),女 ,江苏淮安人,硕士 ,滁州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美术学
1008-3723(2017)02-019-03
10.3969/j.issn.1008-3723.2017.02.019
TU24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