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柳宗元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①,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②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③,混希夷④,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原文据中华书局1979年版《柳宗元集》)
【注释】
①龂(yín)龂然:争辩的样子。
②坻(chí):水中的小块高地。
③鸿蒙:指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
④希夷:指空虚玄妙的境界。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作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以它的用途将它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我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作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作为园产,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智者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面很低,不能用来灌溉;溪流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河道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它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智者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谁像我这么愚蠢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如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词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简析】
805年,历时146天的“二王八司马”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永州,在冉溪结庐而居,并将冉溪与附近的丘、泉、沟、池、堂、亭、岛等均以“愚”冠名,作为自我写照,诗人的济世之愿不能实现,只能向山水寻求慰藉。从题目来看,作者的《八愚诗》已佚,所幸这篇堪称中国古代散文精品的序文流传了下来。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寂寞流淌的溪水与孤独失意的诗人互相安慰。作者将胸中的许多抑郁和自嘲都借寄在一个“愚”字上,序文首先将所居山水尽数拖入自己抑郁与自嘲的情感之中,然后又以清溪不失为清溪、自己不失为自己解嘲,写山水之愚即写自己之愚,写山水之清即写自己之清,表达自己对清莹秀澈却无人赏识的愚溪的怜惜与同情,在抒发被贬黜的悲愤与不平的同时又暗示了自己坚守正直操守、不肯随俗逢迎的抗争。因此,序文中许多妙笔看似俏皮,实则饱含了作者浓重的失意与悲凉的苦涩,可谓景即人、人即景,人景已然合二为一。通篇就一个“愚”字生情,行文百转千回、跌宕生姿,文句骈散相间、抑扬顿挫,情理并茂,一唱三叹,妙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