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以武夷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2017-03-11 15:38余建林陈秋荣
武夷学院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年小学教师专业

余建林,陈秋荣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123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以武夷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为例

余建林,陈秋荣

(武夷学院 人文与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随着社会对小学教师学历要求的提高,许多高校纷纷设置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然而如何架构一种体现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许多专家研究的热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存在“1+3”分段式模式、综合模式、分科模式和中间模式四种培养模式。这四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大多不尽人意,应进行改革,架构一个人才培养目标、两个专业方向、三类课程体系和四个学年的“123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武夷学院

“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师是每个人人生的启蒙教师。他(她)直接影响一个的成长和成才。所以,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小学教师队伍意义重大。然而,这支队伍的培养却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

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我国许多学者都曾对其下过定义。1998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也做过相关的研究。龚怡祖在《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一书中做了进一步阐述:“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某种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依托建立起来的既简约又完整的范型,可供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人才培养活动中据以进行有序的实际操作、能够实现培养目标。它集中地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合目的性、计划实施性、过程控制性、质量保障性等一整套方法论体系;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得以发生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桥梁与媒介”。[1]综观各专家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二、当前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

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于1999年开始设置。国内专家和学者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多种培养模式,诸如:“1+3”分段式模式、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和中间型模式。[2]

(一)“1+3”分段式模式

“1”是指一年公共课程,“3”是指三年专业课程和实践拓展课程。该模式是当前小学教师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虽然这种模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该模式的课程设置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问题。[3]

(二)综合模式

综合模式是一种综合性和复合性的培养模式。该模式不分学科,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应具备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该模式主要侧重语、数两大学科,同时兼顾其它学科课程如英语、科学和品德与社会等。

(三)分科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当前小学教育的学科划分来培养小学教师的一种模式。其主要培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科学等小学各学科教师。该模式注重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体现很强的专业性。

(四)中间模式

该模式是介于综合和分科两种模式之间,既有一定的综合,又适当分科培养的模式。在划分文科方向、理科方向甚至艺术综合方向的基础上,在学科大类的内部进行综合性质的培养。

三、当前培养模式下小学教师存在问题

虽然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研究总结出多种培养模式,但是在当前的这些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不尽人意,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不”和“四缺乏”。

(一)专业精神不强,缺乏献身教育的决心

从调研和用人学校普遍反映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事业心不强,缺乏师爱之心和责任感。主要表现如下:第一,缺乏纯洁的择业动机,敬业奉献精神不强。许多学生并不是因为真心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而报考这个专业。或因本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费相对便宜且有生活补贴,或因遵循父母的意见或意愿,或因这份职业相对稳定且有较长的假期等。另外,还有许多学生是因为自己被调剂到这个专业,而其本身却缺乏对于本专业应有的热爱,这类学生中男生较为普遍。第二,缺乏对小学教师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他们看不到小学教师在塑造儿童心灵上,犹如一个工程师在设计一部精密的机器一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没有意识到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视,小学教师的地位会越来越高。第三,缺乏牢固的专业思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特别是男生表示“不会一辈子呆在学校”,或“如有机会,他们将选择跳槽”。试想这样的一位教师,怎么能做出成绩和贡献呢?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新教育理念

当前许多高校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新教育理念。首先表现重视学科课程方面的知识学习,轻视基础学科方面的知识学习。其次,课程结构体系不合理。从课程形式上看,必修课偏多,选修课偏少;从课程内容上看,通识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比重失衡;从课程的属性上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失调;从课程的性质上看,重学科课程而轻教育理论课程。

(三)教育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综合实践能力

其主要表现:第一,缺乏一定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是构成我们生存世界的要素之一。学生必须具有及时搜集信息并将信息创新为知识的能力。第二,缺乏娴熟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特定的教学技能。等许多学生要么表现出胆怯、紧张、声音发抖、全身冒汗等;要么缺乏自信;要么缺乏对学生本人及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技巧。许多师范生在刚开始走上讲台面对学生讲课的时候,要么“竹筒倒豆子”,要么“姐俩出嫁”,局限于课前的预设,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特别是在课堂上出现一些意外的事情,如“偶发事件”的处理,需要依靠教师的“教育机智”,而现在的师范生们却往往惊慌失措、信口开河,导致科学性的错误,误导学生,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没有表现出师范生应有的沉稳、睿智和才华。[4]第三,缺乏一定的科研能力。如毕业论文的撰写大都照搬照抄,没有自己的见解。 第四,实验操作能力低。许多毕业生实验操作能力低,要么“做”和“说”不协调,要么“演”和“释”不对应,往往顾此失彼。第五,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一些关于高师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教学工作能力和研究操作能力均差,如班主任工作、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和教育科研合格率低于60%等”。[5]

(四)创新意识不强,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然而,在当前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内容始终围绕学科课程来进行,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死板,教学程序机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容器似地接受繁重的知识,无法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性,这怎么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毕业生呢?

三、“123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

为了使本专业办学能够更好地贴近福建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为了培养能够适应与满足地方小学教育改革发展新情况、新要求的毕业生。近几年来,我们多次组织师生参加基础教育调研活动,通过采用对点联系、基地实践、课题调研等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情况,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富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1234”人才培养模式。

(一)“1234”是指什么?

“1”是指一个人才培养目标。“2”是指两个专业方向,即小学语文(文科)方向和小学数学(理科)方向。“3”是指三类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4”是四个学年,即第一学年为基础年、第二学年为专业选择年、第三学年为提升年(方向选择年)和第四学年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年。

(二)“1234”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构建一个科学的培养目标,确保培养的方向性

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我们把小学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坚实的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及其他主要课程的教学,能胜任小学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指导的应用型小学师资。

2.做强小学语文(文科)方向和小学数学(理科)两个专业方向,确保培养质量

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办学有浓厚的文化和经验的沉淀,是继承学校六十多年师范教育文化传统,总结多年专科层次初等教育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2003年开始设置专科层次的初等教育专业,2009设置本科专业。2012年,进行改革,尝试分方向,即学生在三年级开始选择专业方向(文科或理科)。这样经过二年的学习之后,学生们更加了解自己擅长哪个方向。经过12、13和14级学生的实践,学生对此做法是比较认同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架构合理的三类课程体系,确保课程设置的实效性

目前,主要设置三类课程。第一类是通识教育类课程。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上,一方面我们加强对通识课程结构的探索与改革,另一方面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使约占百分之三十几的通识教育课程,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第二类是专业教育课程。我们改变闭门造车的专业教育课程教学,要求担任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必须去小学挂职或带学生见实习,使专业教育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紧密地联系起来,为专业教育类课程提供最鲜活、最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第三类是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这个环节,我们不仅加强教育实践课程教师的管理,确实提高实践课程的有效性,还把市区四所小学作为见实习基地,改变原来只有一次的专业实习为五次见实习,即分别为大二各一周的见习和大三各二周见习及大四近2个月的毕业实习。

4.科学安排四个学年,确保学生顺利毕业

大一,基础年。即教育类(包括小学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共同学习的基础学年。大二,专业选择年。进入大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喜欢的专业(小学教育或学前教育)。大三,专业提升学年。进入大三,选择小学教育专业的同学,又可以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小学语文或小学数学),分别深入学习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大四,小学教师年。我们安排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室、走出学校,通过实践得到专业提升并且与实际就业岗位对接,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学年。

总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架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方面面。它既不是传统小学教育专业(中师或大专)培养模式的照搬照抄,也不是学科专业培养模式的移植或改良。因此,它注定是复杂、长期、渐进、改革和探索的过程。

[1]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6.

[2]马云鹏,解书,赵冬臣,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4):75.

[3]蒋亦华.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主题建构[J].江苏高教,2008(4):56.

[4]李新路.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8:16.

[5]黄浦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2.

“1234”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of Architecture——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 of Wuy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 Jianlin,CHEN Qiuro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eacher Education,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ociety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many universities have set up a bachelor's degree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major.However,how to structure a kind of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has become the hot topics in the study for many experts.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mainly exist “1+3”sectional model,comprehensive,branch and intermediate four training mode.The four training mode is not satisfactory in cultivating talents.They should carry on the reform and architecture a talents training target,two professional direction,three kinds of curriculum system and four year “1234”primary 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primary school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Wuyi university

G462

A

1674-2109(2017)10-0078-04

2017-04-05

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Z160334)。

余建林(1970-),男,汉族,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

夏婷婷)

猜你喜欢
学年小学教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全国第17届可拓学年会”征文启事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第二届星火学年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杨浦区老年大学举办2015
——2016学年期末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