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近贤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在互联互时代和大数据环境下,人们信息的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捷和方便。在信息快速化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人文素质并没有取得很乐观的效果,每天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一些旅游不文明现象和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件。如今的学生每天都是阅读海量的信息,他们面对的挑战和机遇都远远高于他们的前辈们,在信息泛滥,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下学生的道德也呈现出复杂化趋势。虽然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不低,但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平还需要大大地提高,部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太科学,部分学生把世界看做人类征服对象思维还存在;破坏自然的现象时有发生,知与行不一致;部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不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和挫折,面对社会问题,公德意识下滑,社会责任感降低。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人与自然和人类生命是一体的思想,呼吁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终与自然和谐发展。在中国建设现代化,不是经济单向度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在十九大报告中专门拿出很大的篇幅来阐述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并具体提出了以下目标:(1)推进绿色发展;(2)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4)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可以看出,未来社会的发展不会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是政治层面的高层决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指导原则,各个行业以及每一个人都要转变观念,树立环境意识重要性。在学校层面,加大政治宣传是必不可缺少的,但是仅仅宣传还是不够的,要从道德层面来渗透环境重要性的意识工作不能停,把地理环境作为重要的考量来对待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在实践的地理教学中,要通过德育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要紧紧把握地理教学的目标,其一,使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能力;其二,大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教学的侧重点在“学”字上,教育的侧重点在“育”字上,因此,在“育”字上下功夫是渗透德育的立足点,在地理实践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达到地理教学和生态保护最重要的是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地理教学中除了获得知识目标外,还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如在地理教材中讲到几大平原,学生就会产生自豪感,可以感受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在讲述江南美景时,通过对比一些沙漠国家,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国地大并且风景美丽,江南的美景简直就是一副诗歌画卷。通过地理位置和环境优越的对比,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深深的理解我们祖国母亲的伟大和丰厚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美丽的河山的热爱,最终产生深切的感情和无私的呵护。在讲到西北荒漠化相关内容时,通过展示一组干旱环境下胡杨树的图片及资料来介绍植被和思想教育。学生通过对胡杨树的学习,知道了什么叫坚强,什么叫生命力,使学生在了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通过这一节和这个场景的学习,让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讨论各自的心得体会。地理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总结。通过对胡杨树不怕干旱、抗严寒耐寒、盐碱性能好,具有抵御风沙、抵挡灾害,有哪一种生命物这样坚强,在活着时千年不忘,即使死后又千年不倒下倔强的身躯,最后倒下了也是千年的不腐朽。地理教师通过对胡杨树的教学活动安排及讲解,很自然地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教育课,对学生德育的养成将是无声之处胜有声的,使年轻的学生明白,他们处于一个多么幸福和美好的时代,奉献他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一件多么自然而然的事情,使学生树立了坚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都是很重要的。
在互联网时代,世界每天都是不一样的,发生在国内外的事情都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地理教师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正如有人说世界上不缺乏美丽只是缺乏发现美丽的眼界。比如现在热播的记录篇《辉煌中国》的第一集就是很好的一部把地理和德育结合完美的宣传片,具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辉煌中国》第一集主要介绍了工程中国,看到中国的“桥、网、路”的介绍,我们油然而然的产生了对美丽中国的热爱并产生无尽的骄傲感。 如在“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这节课时,首先播放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一段视频,让学生先感受到地震所造成的严重损失及灾后人们抗震救灾的感人的场面,并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灾难面前,大爱无疆”,紧接着就介绍这次救灾中我们所用到的各种生命探测仪:光化学生命探测仪(又叫“蛇眼”),热红外生命探测仪,声波震动生命探测仪。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发展,环保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环保并不是离我们有多远,作为老师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和讲起,不要简单地讲大道理,而是要结合实际和实践,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在讲到噪音污染时,首先列举和校外大街上的汽车鸣笛声,工厂的机器声,及商店门口的音响声等,告诉学生凡是干扰到人们正常生活,影响别人身心健康的声音均是噪音。接着联系同学们身边事例:同学们,我们在教室里能不能大声喧哗呢?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的声音也属于噪音。记得那节课后,即便平时特爱说话的学生上课也变得特别安静。
利用假期和星期天,让学生走上社会,深入生活进行调查,通过学生自己的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分析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例如,要求学生假期间到一个工厂或一个村实地考察,并要求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老师只说不做,是言而无信,不足以让学生信服。所以老师在日常行为规范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已,给学生做好榜样。如爱惜每一滴水,及时把学生没关的水管关好;弯腰将教室地上的废纸捡起;节假日出去旅游,要身体力行的爱护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抓拍,把破坏自然的行为记录下来,开学后在课堂上展示、对照,使学生产生爱护地理、爱护自然、做到天人合一。
总之,在地理实践教学中要体现德育的思想,只有德育思想树立起来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 “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在2020年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要求下,人民小康不仅仅是物质的小康也更应该是环境的小康和精神的小康。在社会主义优越性体现方面也要表现出比西方国家更好的蓝天白云,让人民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曾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
[2]张鸿雁,邵颖萍.中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论中国大城市的发展模式[J].中国名城,2012(12):10-16.
[3]宋勇.加强高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培养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