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
刘睿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401120)
职业礼仪教育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学学科,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模糊不清、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功利化倾向明显以及考核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礼仪要求不断提升,礼仪在当代职场中的重要性逐渐显露。礼仪教育,是加强学生道德修养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每一位青年学生都应学习良好的礼仪修养,以保证踏入社会时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礼仪教育课程教学体系逐渐完善,呈现多样化、普及化趋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定位多样,包括日常交际礼仪、个人礼仪、公务礼仪以及商务礼仪等。同时,结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其课程着力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技能与知识。通过课程实施兼顾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实践学习,将第一课堂的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提升自身综合素养[1]。
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基础知识等理论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高职院校大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知识结构单一,缺少相关实践经验,在自身的礼仪实践操作过程中,未从自身做起,没有起到带头作用,实际教学效率不高。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控制教学能力不强,未能透彻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难于达到预期目标。
在当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自主学习意识较低,学习效率不高。并且,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学生通常一味的追求结果,而忽略了在礼仪学习过程中对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感悟与思考,忽视利益行为培养和形成的过程,过于关注学习结果。同时,部分学生自主意识较强,在生活中过于强调自我,缺乏合作意识和应变能力,不善于团队合作,处理问题的方式过于偏激,不能有效的解决矛盾。
由于礼仪学科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当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材不符合实际教学需求,多为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而编写,教材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理论,对于实践和开放性问题重视程度不高,例如,案例教学、角色模拟等教学内容少之又少。同时,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基础知识陈旧,不符和当前时代的需求,甚至出现多处雷同案例,教材编写不够权威性,总体而言,当前高职院校的礼仪课程教材难以满足当前的教学发展。
考核评价体系对于礼仪课程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是检验课程教学成果的标准。随着当前礼仪课程的不断发展,内容、案例以及项目等逐渐呈现多元化,原有的考核评价体系无法起到原本作用,难以与现有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当前,我国高职礼仪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单一,主要内容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内容相对片面,缺少相对应的主体性与针对性,难以对教学成果进行考核。
当前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树立新教学观念,提升礼仪课堂教学效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将课堂礼仪教学分为准备、实施以及评价三部分,结合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改变礼仪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总体来说,其具体步骤应分为以下几点:首先,在准备阶段,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扮演教学设计者,为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学情境以及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授学生礼仪课程基础知识;其次,在实施阶段,教师应结合教学方案,扮演教学引导者,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互相交流探讨,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学习目标,并进行大胆实践,探索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完成相应的课程任务,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并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的能力;最后,在评价阶段,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扮演考核者,从整体上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进行评价,指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快速提升。
为提升高职礼仪课程教学效率,院校应加强对课程礼仪标准、情境设置等教学资源的开发,以探索符合当前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例如,学校可以和企业充分合作,参照企业的职业道德标准、职业道德需求等,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基础,通过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进行职业礼仪实践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场环境中,通过实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礼仪。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课程的实践主体,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问题,在学习研究中探索课程内容,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品德素养。同时,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发掘自身在礼仪道德素养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从而提升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礼仪[2]。
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礼仪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原有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身的礼仪品质,因此,在礼仪课程教材编写过程中,应注重内容理实一体化,具有参与性、示范性等特点,对于基本的概念性原理应以简单易懂为主,不能过分复杂化。同时,教材内容要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注重教材的趣味性和情感性,将教材融入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实践。例如,教材以典型案例为基础,扩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主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其礼仪的应用能力。
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有效的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发挥鼓励作用,以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刻不容缓。在完善过程中,应将传统的考核体系加入多元化因素,将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转换为包括学生、教师、院校、行业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加深学生对自身的认知,努力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礼仪课程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提升其综合应用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以保证礼仪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影响当前礼仪课程教学效率,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升高职礼仪教育的有效性。
[1]蒋含真.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礼仪教育:现状、问题与策略[J].职教通讯,2014(23):16-19.
[2]耿娜.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吴蕴慧.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教书育人,2013(36):50-51.
[4]罗芳.高职院校礼仪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张莉.高职院校创业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留学生,2015(6):33.
[6]张颖.高职商务礼仪实训课程的教学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1):50-51,54.
G711
A
2096-4110(2017)03(a)-0068-02
刘睿(1982-),女,湖北恩施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学、公共关系、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