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玲
(广东美术馆,广东广州 510105)
走出围墙的艺术教育
——以广东美术馆教育项目为例
刘端玲
(广东美术馆,广东广州 510105)
通过广东美术馆教育项目实例,探讨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在社会基础艺术教育中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同时也探索社会艺术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美术馆;艺术教育;校园;乡村;社区
美术馆是一个建筑,但它又不只是一个建筑,它是典藏文化的宝库,是涤荡精神的圣殿,是我们实现终身学习的公共空间。美术馆作为建筑是有墙的,但是作为一个沟通艺术资源与公众的“媒介”,它所承载的精神却是飞越围墙,存在于天地间的。广东美术馆作为省级公立的美术馆,有关照广东省内不同地区艺术教育的社会责任,但限于资源及人力,这份责任该如何去承担却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在2004年成立公共教育部以后,广东美术馆在发展馆内教育服务的同时,一直有尝试将艺术送到乡村送到学校。在2009年我们确立了教育常规版块之一“墙外美术馆”,内设艺术进校园、艺术进乡村、艺术进社区三个方向,有规划地去策划和开展项目。
初期阶段:展览海报精选展览、推广讲座、学术讲座。
美术馆跟学校的合作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期,对于学校来说美术馆是个新事物,接纳度并不是太高,我们组织美术馆展览海报精选到广州地区的高校展出,对于学生来说,一开始似乎这只是一个平面设计展览,对于传递美术馆的信息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后来大家对美术馆慢慢熟知后,我们再举办这样的展览,同学们所领会到的信息就不再只是海报设计得好不好看,而是这些展览自己在哪些看过。2008年在第三届广州三年展期间,我们策划了“与广州三年展说Hello”系列教育活动,其中的讲座部分(分为推广讲座与学术讲座)有针对性地选择在学校举办。针对展览主题“与后殖民说再见”而策划的学术性讲座,我们选择了人文学科学生和老师作为观众群体,使得学术主题能够有得到深入探讨和回应的可能。我们跟中山大学教务处合作,将其纳入中大“中外优秀文化讲座”系列,在具有历史底蕴的小礼堂举办。而在普通的高校和中学,我们策划了介绍艺术家及参展作品的推广讲座,由本馆的教育专员主讲,并在开展讲座的同时向学生和老师赠票。这次的讲座规划触及到我们的潜在观众群,吸引了更多不同学科的师生走进美术馆,参观三年展。之后,每逢自主策划的大型展览,我们都延续这种规划模式,跟学校也建立了持续的友好的联系。
现阶段:艺术工作坊及课堂。
今年国家对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提出了要求并有了新政策,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学校开始重视并主动提出需求,从四月份开始,我们与广州市天河区文化馆合作,在天河区的部分中小学开展“墙外美术馆艺术进校园(天河篇)”,配合学校的需求,结合我们已有的课程,将“拼图识画馆藏作品鉴赏”“书法之美”“少儿水墨”等课程送到学校。文化馆负责项目经费和协调学校,我们负责课程设计及教师培训。此项目的进行给我们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情况,了解孩子们的需求,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需要磨合的状况,一些学校领导重视大规模大场面,希望组织几百到几千人的课程,在尝试过后我们发现我们现有的课程一直是为小班设计,对于大规模的教学并无足够经验,达不到我们的预期,为了效果,我们坚持要求学校安排小班授课,大规模的课程设置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试验才可推广。
未来的方向:继续推广现有课程,合作完善及开发课程。
我们一直希望与在校专职美术老师合作开发更适合学校的课程,之前由于中小学美术教师课业和行政事务繁忙,很少有老师能够有余力和热情来参与,在今年政策的利好下,学校开始重视,加之美术馆专业和公益形象愈加清晰,学校开始抛来橄榄枝,我们也开始选择合适的学校和老师,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其一是希望老师们能够帮助我们完善现有课程,其二是共同开发更加贴合学校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因为学校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小学教育的细节及学生的时间安排,美国最新的超学科STEAM教育理论认为艺术教育应该是介入到科学、科技、工程、数学等不同学科,我们一直希望将艺术课程结合孩子们的语文、数学等主课课程来设计,很符合这个教育理论。
广东美术馆艺术进乡村是从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和李行远老师所编的一套世界美术大系图史开始的,最初我们将这套图史制作成展板送到乡村多所学校进行展示,同时讲解,并印制图书送给孩子们,但这更像是一个活动,缺少可持续性和延展性。
“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
2015年,我们开始策划为期两年的“爱童行——乡村艺术教育项目”,这个项目策划思路、课程设置以及跨界合作上都有所突破,是值得跟同行们分享的项目。
(如图1所示)项目的起因是广东一家NGO组织接受一家品牌企业的赞助,按其要求做艺术类公益项目,他们将受益群体放在乡村小学的孩子们,2013年就找过我们合作,但是笔者对与跟企业合作一直非常谨慎,初期只是同意在美术馆接待夏令营的孩子们,在考察了他们两年后,发现这个企业在公益方面有持续性,基金会也有很好的声誉。我们决定跟他们一起合作一个有品质的项目。项目合作分工中企业负责全部资金,基金会负责组织工作及财务管理,我们负责艺术专业部分(课程开发及设计、教师培训、示范课及课程支持),项目为期两年,分为调研、课程设计、教师夏令营、课程实施及反馈评估五个阶段。
图1
图2
项目的服务人群选取了广东生茂名信宜市思贺镇和平塘镇的35所学校的小学生和老师,这是两个山区镇,距离市区约100 km。而茂名距离广州约400 km。基金会已经对这两个地区支持了两年,给主要学校建立了美术室,也给孩子们上过一些示范课。
第一阶段:前期问卷调查、下乡实地调研、示范课及举办第一期教师培训课。
2015年2月,我们制作了调查问卷分发给乡村学校的美术教师,了解当地的文化情况和需求,4月,我们前往乡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那里很少专业的美术老师,所以老师们会悄悄准备一本简笔画,老师在上面用粉笔画,孩子们在下面用铅笔描。而且基金会支助的美术室内颜料很多已干掉,老师们说不知道怎样用。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先从改变老师开始,决定为孩子们开发一套艺术课程,培训老师使用这套课程,让他们在艺术中体会快乐和美好。同时我们考察本地可用的自然材料,设计到课程中,令他们知道艺术之美来自于大自然。
第二阶段:课程开发。
回到广州,我们开始着手课程开发,5月至7月是“艺术教育课程包”设计与制作的时间。“教育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释放每个人的想象力,艺术正是释放想象力的最佳中介。”在最初接手公共教育部时,我曾到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教育部跟他们一起工作了一个月,对他们制作的教育出版物很是感兴趣,特别是他们从藏品入手,给孩子们设计的关于色彩、形状等的系列图书,在与图书项目负责人Sophie CURTIL的访谈中,她特别提到前期对于家长的调查 (因为是家长为孩子选择图书)和与藏品的结合,笔者将这套图书与部门同事分享,提出我们的课程也要从馆藏作品入手,以藏品为依托,引导孩子了解艺术的基本内容,同时注重启发孩子们观察自然、观察环境,训练动手能力,将艺术课变成快乐有趣的课堂。部门同事叶小青负责课程开发的具体工作,她拿出来的方案超过笔者的预期,整套课程包括六个主题:色彩、线条、形状、人物、场景、故事,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主题有一个主课程,同时延伸4~5个分课程,整套课程包可以让老师们完成一年的教学任务。其中部分课程设计使用到乡村当地常见的鹅卵石、木片、树叶、黄土等自然材料,其他所需材料都打包在课程包中,孩子和老师们只要拿着课程包就可以直接上课。
第三阶段:教师夏令营(第二期教师培训)。
(如图2所示)2015年8月我们将乡村的33位老师组织到广州,举办为期一周的教师夏令营,让他们带着工作纸去参观博物馆,给他们讲我们的藏品故事,上艺术课程包的课程。老师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活跃,他们突然发现美术课原来不只是画画,而是发现快乐与美好的过程,而且就算自己画得不好,只要学会引导,带领孩子们打开眼睛,用心观察,也可以把课上好。释放了压力的老师们带着跃跃欲试的心情回到了乡村。
图3
图4
第四阶段:发放课程包(“艺术教育课程包”乡村使用及第三期教师培训课)。
(如图3所示)2015年9月,我们将2000套课程包送到乡村孩子们手上,并再次给老师们上培训课和示范课。
第五阶段:反馈与评估(乡村教师教学情况跟踪与支持)。
接下来一年的日子,我们在广州远程给老师们提供教学支持,通过网络平台回答老师们的问题,解答老师们的疑惑,同时收集教学情况的反馈,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项目评估。调查显示大部分老师都完成了课程包的课程,表示课程包改变了他们的观念,减轻了备课负担,增加了课堂活力,对调动学生课堂的兴趣度、参与度、合作性、成就感等有所帮助。个别老师还根据课程包的思路和提供的材料,开发了自己的特色课堂。其中也有提到后面三个课程对孩子来说有难度,完成度不够好。
后续的思考:“爱童行”这个项目为时两年,有前期的调查,中期的实施和后期的支持与评估,在策划思路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项目,跟企业和基金会的合作使得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各自负责其专业的部分,扩大了项目效应。但是其中也存在有待改善的方面,例如后期呈现出孩子们对于部分课程完成度不高,一方面是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城乡存在差别,一方面是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也有差异,这个也反映了前期的调查尚不充足。
广东美术馆地处广州市中心珠江中间的一座小岛上,整个小岛的规划是公园、文化机构和高尚别墅,岛上的几所国际学校与公立学校都经常会到馆里开展活动或课堂。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我们一直想着能以怎样的方式走近广州的普通市民,走进普通的社区。
“街坊美术馆”。
在2009年第三届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之际,配合主题“看真D.COM”我们策划了“走进D,看真D公共教育系列活动”,其中的“街坊美术馆”是我们走进社区的一个尝试。
(如图4所示)“街坊美术馆”中“街坊”是老广州寻常巷陌间百姓互相称呼问候的一个名词,象征着温情、浓浓的人情和贴近生活的草根文化。我们联合了多家媒体以及社区中的一家艺术空间,选择了老城区江南西的老社区,借用摄影艺术的可复制性,将部分展览作品在社区的公共空间展示,希望通过在居民社区内举办摄影作品展示及公众互动活动,将摄影艺术带到市民日常生活之中。作品展示在江南西居民小区“井”空间室外空间。这个小区幽静而充满生活气息,在展出场地旁边,有打乒乓球闲聊的老伯和玩耍的孩童。照片被悬挂在树间的绳上,树影婆娑,微风习习,我们希望这样的展示方式能使作品自然融入小区环境之中。布展期间,不时有街坊经过,驻足观看,虽然嘴里说着不懂艺术,又热心地给我们提出建议。这是一个舒心愉快的过程,我们享受这种跟街坊邻居的随意交谈,向他们介绍广东美术馆、介绍摄影双年展,讨论展览内容,就像平时跟邻里拉家常。展览期间我们在合作机构井空间举办多场活动,吸引社区居民参与,同时鼓励居民将家中的老照片拿出与展览互动。
遇到的问题:“街坊美术馆”让我们接触到我们的一部分潜在观众,让艺术变得亲切和日常。但是鉴于这样的形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虽然有合作机构,但是每天仍然需要我们的人员在现场进行讲解和互动,跟街道居委的交道也会消耗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落实社区参与的重要一环是专业工作团队要能在社区里生根,要能成为社区的一份子,要成长期持续地生活在社区里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环境的品质。”所以这样的形式虽然效果不错,要拓展实施还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博物馆作为社会精神文化资源的典藏地,同时也具有知识生产之力,将资源与知识转化为观众甘之如饴的精神食粮,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同时更需强调的是其中所体现的平等、诚实、真诚、关爱、协作、理解、包容等人性中美好的价值体现。
在我们的工作中,服务一定规模的人群固然重要,但是项目的创新和质量更为根本,在有限的资源和人力的情况下,我们应该用心在研究开发示范性项目,然后寻求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合作使得优秀的项目得以推广。
在与社会资源的合作中,尽量寻求有共同价值的合作方,但也难免因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而有所角力,原则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坚持专业的标准。
[1]Greene M.Releasing the imagination:Essays on edu cation,the arts and social change[M].Jossey-Bass,1995:3.
[2]Bernard LAMIZET.La Mediation culturelle[J].文化媒介.2001.
[3]Paul RASSE.Les Musees a la Lumiere de l’Espace public[M].2000.
[4]刘端玲.通过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公众活动谈艺术博物馆(美术馆)公共教育[J].美术馆,2008(2):313-321.
[5]吴玛悧.艺术与公共领域,艺术进入社区[M].远流出版社,2007.
J209.2
A
2096-4110(2017)03(a)-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