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萍萍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传媒文化】
基于“网络暴力”新闻报道的话语分析
崔萍萍
(郑州轻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网络暴力”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网络暴力”下的热点事件在网络上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对社会也有着一定影响。本文首先对“网络暴力”新闻报道话语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接着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文本的结构,然后从语境方面分析了这类报道的风格与修辞,总结出了它的话语特点,旨在提高网媒新闻报道的质量,起到良好的社会舆论引导作用。
网络暴力;新闻报道;话语分析
“网络暴力”新闻事件被接二连三地报道后,会对社会舆论造成一定影响。本文对这类报道出现的社会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的建议,希望可以对网媒新闻报道提供必要的指导;对“网络暴力”新闻报道的话语以及意识形态进行了研究,旨在降低“网络暴力”出现的几率,减少社会负面新闻报道,净化当前网络环境。
(一)网络媒介
网络媒体具有超文本性新闻形式的特征,即受众可以通过搜索关键词得到丰富的相关内容,在网络环境下获得庞大的信息量。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兴趣,受众可以在网媒上选择一类新闻,对新闻事件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事件后续以及媒体评论等。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很快,信息的来源也比较广,在互联网报道出来后,会形成较大的社会舆论,还会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与介入,扩大了社会反响。[1]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可以用虚拟的名字自由地发表言论,这使得网络上存在较多的虚假信息和报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还具有互动性,受众在浏览信息的同时,还能传播信息,对网络新闻进行互动与反馈。所以,网络媒介是“网络暴力”报道的新闻话语方式出现的主要原因。
(二)利益驱动
网络媒介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有时会迎合低俗网民,传播和制作含有低俗内容的新闻,对网络舆论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各大网站的营利模式主要是靠增加浏览量与点击量,从而谋求更多的广告收入。根据受众的要求与需求,网站会传播一些吸引眼球的文章,但是对事实真相并不关心。传播低俗化的信息会对社会风气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未成年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网民还会加入低俗信息的散播中,形成恶性循环。[2]网站在经营过程中,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以及网络媒体责任,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网络受众需求
网络受众的需求具有动态变化性和多样性,网络媒介在报道新闻时会从受众的需求角度出发。此外,网络信息资源较为庞大,充斥着低俗文化、大众文化以及高雅文化。生活中,人们往往有着较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所以对网媒新闻有着娱乐性和奇异性的需求,这类新闻的关注度较高,很多“网络暴力”新闻报道都是从娱乐性的角度出发的。网媒为新闻传播者与受众者提供了沟通的桥梁,很多受众也担任起传播者的角色,这对网媒新闻报道必然会产生一定影响。
(四)网络法律监管缺乏
现行的《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法规对网络环境的监管有着力不存心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根据现有法律、法规很难对媒介事件进行有效的处理。网媒上众多的言论属于私人领域,网媒故意将侵害者的信息隐藏,如果介入公权力势必会侵犯侵害者的隐私,这同样是一种侵权行为,所以社会公权力很难介入网媒纷争。[3]从技术层面上,法院很难提供准确的侵权言论来源,也缺乏法律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出的判决很难保证公正性。网络环境发展较快,网络信息变化万千,“网络暴力”下的新闻报道更新很快,立法方面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无法保证实效性。网络法律监管的缺失,很难界定侵权网站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助长了“网络暴力”与不良信息传播。
(一)文本结构分析
1.宏观结构
在对“网络暴力”新闻报道进行话语分析时,人们可以从主题结构、新闻图示结构等方面出发。首先,主题结构的报道形式是指对新闻文本的结构进行分析时,先明确主题或者话题,这也是对新闻话语进行全局、宏观的分析。主题下有多个分主题,分主题下还有分主题,层层统辖,这是一种多层次的文本结构。在对以往网媒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后可以了解到,“网络暴力”新闻报道的主题可以在标题上体现出来,这就是说通过标题就可以了解到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例如,关于“虐猫事件”的后续报道,标题为“小猫脑袋被高跟鞋踩碎续——虐猫女疑为受人雇佣”,该新闻报道的主题在标题中明显体现出来,标题对新闻事件有概括性的描述,标题包含事件、人物与结果。
“网络暴力”新闻报道常见的还有图示类型,新闻报道的事件具有叙事图示,新闻文本由概述、背景、后果、评论和反应等部分组成。“网络暴力”报道结构形式容易受到网民视读心理的影响,也就是在报道与写作新闻事件时,会考虑网民对信息的期待以及浏览信息的心理反应,从而在报道时有所偏重。网络阅读比较特殊,很多网民具有跳跃性、检索性习惯,而网络环境信息量较大,层次性也比较强。考虑到网络受众“扫描式”的阅读特征,“网络暴力”新闻报道会采用金字塔式的结构,按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排列。“网络暴力”报道结构还会受到新闻内容的影响,有的新闻事件具有强烈的“故事性”,这给新闻事件增添了神秘感,激发了网友关注与阅读的兴趣,这类新闻一般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报道的。
2.微观结构
在微观结构下,新闻文本结构是由一般阐述、背景信息、引语和评论等部分构成,其中一般阐述所占比例最大,评论所占比例最小,其他两项所占比例适中。“网络暴力”新闻报道的写作方式比较特殊,报道侧重于对新闻事件的阐述,向受众传达新闻的重要信息,会使受众产生被告知的心理,这也使受众更容易接受传达的信息。引语与背景信息介绍适中,主要是为了让受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本身。评论部分所占比例最小,这也说明作者不希望自己的观点影响受众,给网友更多的发挥空间以及言论自由。
从微观结构角度,网络新闻文本还需要从词汇进行分析。在“网络暴力”报道中,语气副词、形容词运用比较多,在观点表述方面可以使人感到明显的倾向性,表明了新闻事件后果的严重性,这些观点侧面体现了作者的观点。在“网络暴力”报道中,很多高频词汇会出现,这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与一致性。网络新闻还会频频出现网络新词,属于“社会方言”,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4]
(二)语境分析
语言与语境密切相关,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语言风格,对语境的理解有助于话语分析,下面笔者从话语风格与修辞两个方面对语境进行分析。
1.风格分析
风格是话语典型、可变结构特征的总和,网媒“网络暴力”新闻报道的话语风格有一定特点:首先,会受到传播语境的限制。在网络环境下,受众提供的信息可能都是虚假的,这会限制新闻报道的话语风格。[5]其次,会受到新闻话语主题的限制。新闻报道的主题需要与语言风格相协调。最后,会受到利益集团意识形态的影响。媒介在报道与写作新闻时,会受到集团意识形态控制。一般“网络暴力”新闻报道具有明显的语化语言风格,保留了新闻事件主人公的原话。新闻报道还带有主观色彩,受观点控制的话语风格很多,受众会受到个人意识形态的影响。
2.修辞分析
修辞也是增加新闻关注度的有效手段,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提高新闻的可信度,比如事实的直接陈述、信息来源的选择等。“网络暴力”报道会表达一些不为人知而又让受众非常想知道的信息,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受众更好地理解并接受新闻内容,达到劝服的效果。在新闻报道中,直接描写事件进程,对构成事实的内容进行直接报道,可以提高新闻的可靠性。报道的消息体现了来源与引述,虽然没有直接目击者,但是通过对其他媒体消息的获取,突出了报道的真实性,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使报道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进入信息时代后,网络媒体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往信息传播的方式,网媒新闻报道已经悄然形成。可是,“网络暴力”新闻报道也屡见不鲜,助长这种报道的因素有很多。各大网站应明确社会责任,自觉抵制谣言散播与低俗信息的传播。本文从宏观与微观结构分析了“网络暴力”报道的特点,还从语境角度分析了“网络暴力”报道的风格与修辞,希望能为优化网媒报道提供一些帮助。
[1]刘湘毅.我国网络暴力内容及其规制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2]刘莹.政府监管网络暴力问题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3]梁丽莉.法律规制视角下的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
[4]生奇志,郭文辉.从网络暴力的典型案例看网络暴力的成因、危害及应对策略[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24-28.
[5]倪艳楠.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责任编辑:周 丹】
2017-01-03
崔萍萍(1986-),女,河南获嘉人,助教,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G212
A
1673-7725(2017)03-01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