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看梁启超对《哀希腊》的译介

2017-03-11 13:06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文化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唐璜拜伦译介

杨 柳(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语言与文化】

从接受理论看梁启超对《哀希腊》的译介

杨 柳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接受理论强调以读者为中心。根据接受理论,为达到翻译目的和效果,译者必然要关照读者。1902年,梁启超在其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镶嵌了拜伦长诗《唐璜》中的片段《哀希腊》,从而开启了中国文化界对拜伦长达百年的关注。本文在接受理论的基础上,对梁启超《哀希腊》的译介过程进行了深入探究。

梁启超;《哀希腊》;接受理论;译介

拜伦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贵族,曾参与了希腊的民族解放战争。《唐璜》是拜伦旅居国外的重要组诗之一,主要讲述了与他本人经历和际遇相似的纨绔子弟唐璜的浪漫传奇经历,揭露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宣扬了为自由民主而战的斗争精神。《哀希腊》是拜伦长诗《唐璜》中的插曲,可以说,中国民众对拜伦诗歌的接受史其实就是《哀希腊》在中国的译介史。《哀希腊》中的民族主义英雄诗篇,不仅深深打动了清末民初的中国志士文人,同时它还成为当时爱国人士救亡图存的精神支持和集结号。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梁启超,其在近代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贡献。他曾倡导小说革命,并身体力行,译介的西书有西方资产阶级学说、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文学作品(主要是政治小说),且多是通过日文转译。[1]戊戌政变失败后,梁启超逃往日本,继续他新民救国的改良运动。期间,梁启超自学日文,接触到了大量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学作品,其中,备受其推崇的当属政治小说。1902年,梁启超在其唯一一部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通过其弟子罗昌口述而第一次将拜伦长诗《唐璜》的片段《哀希腊》镶嵌在该小说中,从此英国诗人拜伦及其民族主义英雄诗篇开启了在中国长达百年的篇章。[2]本文拟从接受理论视角,对梁启超在译介拜伦过程中为何选择《哀希腊》,以及为何采用归化策略等翻译思想进行深入探讨。

一、接受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瑟尔为代表的康斯坦茨学派在现象学和阐释学的基础上创立了接受理论。正是该理论的创立,使得文学批评理论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从而使文学研究的趋向发生了根本变化。接受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召唤结构”,都存在空白和未定点,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文本意义才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说文本意义的实现有赖于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创造。[3]同时,任何读者都处于一定的前理解状态,即都有一定的期待视野。当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差距越小,则越容易被读者接受,即视野融合;反之,差距越大,读者原有的期待视野被打破,那么读者只有在不断开阔视野后才能接受和适应作品。[4]

二、梁启超对《哀希腊》的译介

(一)梁启超译《哀希腊》的目的及接受环境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继续他新民救国的主张和改良运动。1902年11月,梁启超在《新小说》杂志上介绍了英国诗人拜伦,不仅称其为大诗人,更是大豪侠,“每读其著作,如亲接其热情,感化力最大矣”,并介绍了拜伦参与的希腊民族解放运动。与此同时,他还发表了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小说通过几个虚拟人物探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并认为欲摆脱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民众需振作自新,保家卫国。《新中国未来记》中镶嵌了拜伦的诗歌《渣阿亚》和长诗《唐璜》(时译《端志安》)中的片段《哀希腊》,并用曲牌《沉醉东风》和《如梦忆桃源》翻译了《哀希腊》的第一和第三节。

原文: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

The mountains look on Marathon—

And Marathon looks on the sea;

And musing there an hour along,

I dream’d that Greece might still be free;

For standing on the Persians’ greave,

I could not deem myself a slave.

译文:咳!希腊啊!希腊啊!你本是平和时代的爱娇,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两神名荣光常照。此地是艺文旧垒,技术中潮。即今在否,算除却太阳光线,万般没了。——(《沉醉东风》)

……

玛拉顿后啊,山容缥缈,玛拉顿前啊海门环绕,如此好河山,也应有自由回照。我向那波斯军墓门凭眺,难道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如梦忆·桃源)

梁启超为何选择《渣阿亚》和《哀希腊》(本文主要讨论梁启超对《哀希腊》的译介)镶嵌在其政治小说中?接受美学认为,任何读者都拥有一定的前理解,即期待视野。只有当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接近的时候,作品更容易被读者接受。《渣阿亚》表达的是诗人对备受土耳其蹂躏的希腊哀痛不已,又怒其不争,与当时的中国有几分相似,正如梁启超所言,“他这诗歌,正是用来激励希腊人而作,但我们今日听来,倒像有几分是为中国说法”“叫人读来,精神百倍”。拜伦诗中铁蹄下的希腊与当时危难中的中国何其相似,拜伦诗歌所要传达的主旨与当时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非常接近。为了能让读者有感于拜伦诗歌,从而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内在力量,梁启超将《渣阿亚》和《哀希腊》为其所用,以表达他新民救国的思想。梁启超深知,就彼时彼刻的国内形势及民众呼声,他的小说及小说中镶嵌的《哀希腊》势必会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从而达成视野融合,并以此激励中国民众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而战。可以说,清末民初文学精英们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中,对拜伦诗篇尤其是《哀希腊》翻译的功利性最强。

(二)梁启超译《哀希腊》的策略及翻译思想

翻译过程其实也是译者的选择过程。译者所处的历史环境、意识形态,以及对目标读者的关照,都会影响译者对源语文本的选择及其翻译策略。由于读者的期待视野、接受环境及与原文的文化距离等因素,译者会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手法。

有研究者认为,梁译《哀希腊》与其他翻译家翻译的译文相比,显得更加通顺流畅,不过译文与原文的出入很大。例如,梁启超译文中的“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是原文中没有的诗句,只是因为当时的希腊与中国所处的历史环境相似,梁启超由此发出感叹,从而对原诗进行了改写。另外,原文“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一句中,“Delos”是一个叫提洛岛的小岛屿,而太阳神Phoebus就诞生于该岛,并非梁氏认为的“两神名”。由于时代所限,在梁启超之后,马君武和胡适等人的翻译都犯了同样的错误。

梁启超本人对同时代的翻译家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这一翻译标准非常推崇,但他也表示很难兼顾。他在《新中国未来记》的著者案中表示:“翻译本属至难之业,翻译诗歌,尤属难中之难。本篇以中国调译外国意,填谱选韵,在在窒碍,万不能尽如原意。刻画无盐,唐突西子,自知罪过不小。读者但看西文原本,方知其妙”。可见,梁启超在译《哀希腊》时的谨慎和忐忑,唯恐违背了原诗意境。应该说,造成译文的不忠实和不对等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兼而有之。为把《哀希腊》有机的镶嵌于其小说中,梁启超不得不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并在小说中零星穿插了其他部分诗句的翻译,他不无感叹“似此好诗,不把他全译出来,实是可惜”。其为了达到翻译目的,在译文难以忠实对等再现原文的情况下,翻译思想和策略只能让步于他更加重要的政治抱负。哈佛学者王德威曾在其书《想象中国的方法》中提到,“当时的翻译其实包括了改述、重写、缩译、转译和重整文字风格等做法”“晚清译者通过其译作所欲达到的目标,不论是感情方面或者意识形态方面,都不是原著作者所能想象得到的”“会多多少少对原著有心或无意地误解”。所以,在西方文学还未被国人熟知的背景下,既是作者又是译者的梁启超,把自己与原作融合的视野期待内化在译作里(即被有机镶嵌在其自身小说中),贴近译语读者的期待视野,从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从梁启超翻译《哀希腊》对后期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来看,他所翻译的《哀希腊》尽管不忠实、不对等,且存在“讹”和“改写”等诸多问题,但无疑是成功的。

三、结语

梁启超在其小说中镶嵌的《哀希腊》充分体现了他对当时读者的关照。梁启超在短短的两节翻译中拉近了原文与译文读者的关系,他赋予了拜伦在中国文化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原动力,开启了译介和研究拜伦作品的先河,让拜伦的诗歌及其英雄主义在中国得到百余年的关注,并受到广大知识分子的热情追捧。正如廖七一教授指出,“《哀希腊》已成为民族的集体记忆”“它超越了文学的范畴而融入(我国)近代民族精神的建构”。

[1]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41-42.

[2]倪正芳,唐湘从.《哀希腊》在中国的百年接受[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3,(2):50-53.

[3]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5.

[4]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12.

【责任编辑:王 崇】

2017-04-12

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学研究基金项目“晚清拜伦热为中国文坛带来的文化转向研究”(项目编号:WYKT20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柳(1975-),女,四川宜宾人,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H315.9;I046

A

1673-7725(2017)06-0189-03

猜你喜欢
唐璜拜伦译介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图书馆里的赞美
野外,心中的一方“静”土
浅谈拜伦《唐璜》的讽刺艺术
大剧院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寻找歌剧制作及演出的“新常态”模式——从上海交响乐团版《唐璜》说起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浅析歌剧《唐璜》中唐璜角色的矛盾冲突
拜伦拧巴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