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慧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文化研究】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的翻译主体间性研究
钟 慧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随着翻译研究的语言文化转向,在文化研究背景下翻译研究已经不再只关注译者的情况,而是将研究视野扩大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以及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翻译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发生群体关系时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和规范,从而翻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这一哲学视角具有较好的启发性。
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主体间性;翻译
在哲学研究实现了语言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也开始了从语言和文化的视角开展研究。文化视角的打开使得翻译研究者不再仅仅关注译者的主体性,而是将研究视野扩大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以及这些主体之间的复杂群体关系。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本文将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这一哲学视角下对翻译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发生群体关系时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和规范进行研究。
翻译活动不仅仅涉及原文、译文作品本身,翻译整个过程得以顺利进行还是原文作者、译文作者、译文读者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主体间性的研究不仅涵盖了翻译活动中每一个主体的独特性,也涵盖了主体之间的共有特点和互动。因此主体间性研究应用于翻译研究视野中必当关注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主体性之间在翻译活动中的共在。(段成;2009-6)陈大亮(2005:3)以哲学的视角关注了翻译过程中各主体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细述了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历程,强调了哲学视角之于翻译研究的重要性。胡牧(2006:66)提出了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问题,认为在进行翻译主体间性研究中不应当忽视主体间性的“制约性、差异性、通约性”,应当关注翻译主体的总体性、实践的对象性和交往性。李明(2006-4)则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复译作品。现有的研究都强调翻译主体性间性研究要注重主体间的交往性和制约性,但是在翻译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中应当遵循怎样的规范和准则,本文将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视角对翻译过程中涉及的各个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对翻译活动的定义不再局限于译者和原著之间的关系,而是涵盖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主体在内的互动活动,各主体均为翻译活动的参与者,彼此关系平等,各主体以对语言行为的解读和沟通为媒介,互相协调彼此的行为,在遵循社会交往惯例和行为理性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翻译过程。这种交互过程受到了社会规范的约束和影响,遵循社会规范是翻译过程中各种交流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一个社区的成员虽然在关于世界的信念甚至对相关语词的解释方面会存在差异,但都会共有某些语义。结构的心智结构,即共有一些概念和翻译意义。以及“概念”当中对前概念的感知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类型构成能力,使人类的很多语词的概念和翻译意义都具有共有的东西。因此,社区成员之间虽然也存在冲突、误解和差异,但是,人类共有的认知目标和认知程序,使社区中的不同主体遵循统一规约和规范成为可能。
为了规范翻译过程中各主体的行为以及彼此间的相互交往,杨恒达和贝尔曼都认为应当以“良心”和“道德”为准绳,曾虚白、傅雷、金圣华等翻译家则提出应以“为人”、“做人”为原则。(宋晓春;2006-1)哲学家哈贝马斯在研究人类行为交往时提出了“理性”的重要性,即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在“生活世界”中通过社会化实践获得的交往能力。哈贝马斯的“理性”概念不再局限于西方传统的先验层,而是落实到实践层面,对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进行阐释。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指的是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当中不断学习和适应各种社会规范,使现有的社会规范内化到自己的社会交往中,从而得以正确的与他人进行交往,这是人的“理性”在社会化中的体现,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合理顺畅的进行。交往理性涵盖了对社会文化背景的认识和人群交往中所遵循的规范和准则的行为内化。在社会规范的背景下,人与人进行交往互动时彼此互相谅解并进行协商从而使交往行为得以成功进行。(哈贝马斯;2001-184)
哈贝马斯认为人类在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主观世界互动过程中,人类的语言言说必须具有一定的有效性,才能与这三个世界建立起正确的交往关系。这种有效性具体的来说涵盖以下三个方面:“即对客观世界的断言式陈述要真实;对社会世界成员的调节式交往话语要正确;对个体主观世界的内心情感表达话语要真诚。”总结起来就是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这三种有效性,人类在进行交往过程中遵循这些有效性是交往理性的具体体现。在交往活动中活动参与者必须置于社会公认的话语背景中,遵循这三个有效性原则,方能得到交际对象的认同。(哈贝马斯;1993)若任何交际方破坏这些有效性,社会交际活动将无法顺利进行,交往活动只能以失败告终。
翻译这种交往行为过程不仅涉及到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些主体,原作、译作这些客体以及原作产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和译作生存的语言文化背景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作者的主观世界和译者的主观世界也时时刻刻影响着翻译行为。在这么多因素影响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言语交往的有效性原则,既对原著和作者示以忠诚,又能满足译著读者的需求,同时既不遮蔽译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过度张扬,在各因素间取得协商达成共识,使翻译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译者作为原著,原作者和译著,译著读者之间的桥梁,为了实现语言交往的有效性,既要考虑原作以及产生的客观世界因素,也要顾及目标语的文化语境等客观因素,要在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主观世界之间进行协商达成共识,这样才能确保翻译的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既不能被过度夸大也不能被掩盖起来,如何以相对合理的方式正确的发挥译者的主体作用,这是翻译交往行为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译者的翻译行为要得到认可,必须满足必要的条件,要肯定作者的要求,同时让译文读者肯定译者的行为。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进行需要译者在与原著、原作者、译文读者之间互动时互相约束,并以此为基础达成跨文化交际的共识。在跨文化交际的背景下,翻译过程中的各主体只有互相谅解、彼此信任,达成一致的主观交际依存,翻译行为得以完成。
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交际活动,要达到有效的交往目的,交往主体应当遵照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的交往原则,切忌过度强调某一单独主体的重要性,应当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和相互磨合,从而达成共识,彼此间形成认同,构造出自然和谐的主体间关系。跨文化交际中翻译对话还是经常有不平等的现象存在,希望在交往理论的基础上,这种自然、和谐的翻译多元主体间性将有助于建立平等交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的良好翻译模式。(夏锡华;2007-5)
然而,翻译中的主体之间共性和差异共存,如何规范他们的行为,从而达到更好的沟通,促进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我们从哈贝马斯那获得了启发,但是这仅仅是翻译中的主体间性研究的一种探索,还期待进一步更加深入的研究。
[1]陈大亮.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J].中国翻译.2005(3).
[2]段成.交往行为理论与翻译的主体间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3]哈贝马斯.话语伦理解释(见《作为未来的过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84.
[4]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胡牧.主体性、主体间性抑或总体性———对现阶段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思考[J].外国语.2006(6).
[6]李明.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J].外国语,2006(4).
[7]宋晓春.论翻译中的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2006(1).
[8]夏锡华.翻译过程中的主体间性[J].国外理论动态,2007(5).
2017-07-20
钟慧(1984-),女,江西遂川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和翻译。
H059
A
1672-2086(2017)03-0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