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乐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现状研究
王小乐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体育参与意识是人类众多意识中的一类,反应了人们对体育实践的看法。体育参与意识直接关系到体育锻炼行为的持续性,树立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影响。体育参与意识并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受个人成长背景、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在体育活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学校教育是体育参与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本文以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帮助学生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的方法,即从重视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理念,加强体育宣传方面着手,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现状研究;锻炼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群众体育现况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成年人常年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多,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因很多,学生在学校期间缺乏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体育锻炼方法不科学,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体育参与意识,调动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度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是其参与体育锻炼的思想来源。调查表明,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较高,基本形成了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要源于健身与兴趣。他们认为体育在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身心健康、增强体质、消除心理压力、提高人的自信心以及促进人际交往。笔者曾对山西省某高职院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高职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认可“体育在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例为96.7%,认可“体育促进身心健康”的比例为90.4%,“认可体育在增强体质、消除心理压力、提高人的自信心以及促进人际交往”的比例总和为91.3%。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职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虽然高职学生的体育认识水平较高,实践锻炼却差强人意。科学健身理论指出:体育锻炼频率应每周至少保持3次,锻炼强度维持在中等强度或以上,每次持续练习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只有在科学的锻炼方法下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学生相对于其他人,锻炼条件更为便利,如他们的锻炼时间更为充裕、拥有便利的学校锻炼设施和条件等。虽然学生具备进行体育锻炼的客观优势,但对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校期间,能主动坚持进行锻炼的男生(周至少保持3次)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不足40%和20%。这样一个数据表明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科学锻炼的人数较少,大部分仍处于锻炼习惯的形成过程中。
虽然山西省高职院校大多制定了大一新生的早操制度,力求从制度上保障学生坚持实践锻炼。然而通过调查发现这一制度的实践锻炼效果并不明显,绝大多数学生对此规定表示明确反对,近八成学生表示自己曾有逃早操经历,且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早操时间仅为10分钟左右,学生消极抵制、锻炼强度过低。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学生虽然拥有较高的体育参与意识,却拥有较低的实际锻炼行为,大多数学生仍处于锻炼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的参与意愿,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重建体育认识与锻炼实践的脱节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键。
情感是一种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预期期望相比较后得出的体验。人们对体育也会产生情感。情感分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两方面。积极情感会带给人们一种愉悦和满足感,对行为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高职学生的体育情感调查结果显示:参加体育锻炼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分别为99.6%和90%,高职学生对媒体关于体育报道的关注人数也达到了63.7%,由此可以表明,目前的高职学生对体育锻炼具有良好情感,表现也较为积极,这种结果与实际参加锻炼的学生人数较少互相矛盾,双方并未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调查表明,影响高职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没有时间、懒惰、场地器材不足,它们各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9.8%、32.7%、17.5%。除此之外,学习紧张、繁重的生活和就业压力都是导致他们压缩锻炼时间或直接放弃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高职学生除了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没有持续性,在学习负担相对较轻的假期,其持续性表现更差。主要原因是在学生放假期间,外界的干预减少,个人习惯和自制力成为其是否坚持体育锻炼的关键。体育锻炼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困难应想尽办法克服。高职院校学生意志力薄弱、坚持性不强,又具备较强的惰性,这些都成了阻碍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原因。
自我锻炼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锻炼效果的好坏。要想取得良好的自我锻炼效果,必须全面提升自我锻炼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也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重点。自我锻炼能力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正确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其次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制定科学地锻炼方法,并以此指导自己的锻炼行为。调查表明,高职学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处于了解和基本了解的比例高达91.3%,数据说明高职学生的评价能力良好,但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客观条件调整锻炼策略,运用体育知识改变锻炼方法的学生人数较少,自我锻炼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对体育的了解和认识对其体育锻炼行为有着直接的联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除了让他们参与体育实践外,还需要传授他们理论知识。体育理论知识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帮助学生对体育本质有一个更全面系统的认识,加深对体育功能的认识,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培养其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促使体育参与意识在学生心目中扎根与壮大,最终把这种意识上升到社会与自我需要,把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便走出校园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也能在实际环境中,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方法。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改变以往只开展实践教学的模式,提高对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视。
在现在的高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大部分以练为主,虽然具备一定的教学效果,但这种教学形势下,学生大多只看中近期效益,其体育参与动机往往停留在应付体育考试的较低水平上。在这种动机下,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淡薄,体育锻炼行为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都具有不利的影响。
尽管现在倡导“现代体育观念”,但受传统观念影响,在以往的高职体育教学中,过分重视传授系统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模式单一,技能学习多为机械模仿练习,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体育活动依赖性强。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彻底舍弃以前的输入式教学方法,倡导意识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动作、分析原因,充分调动他们参与度和积极性;通过对锻炼方法的传授和指导,让学生在自我锻炼过程中建立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练习次数、运动时间、强度等。通过自我协调能力的改善,改变大部分学生走入社会就断绝了与体育联系的现状,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化兴趣为动力,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变成一种持续终身的行为习惯,最终起到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作用。
教育过程离不开学习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理念为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评价内容主要反应学生当前的体育知识、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影响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因素,如他们对体育的看法、态度、能力和参与度等。学生快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体育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方法是参与运动,这也成为考核学生体育意识和情感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创新评价理念,把参与运动作为评价的核心内容,使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技能、体育知识都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终促进其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四)加强体育宣传
好的环境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如校内广播、电视节目、网络论坛等方式,抓住有利时机,如校运会、体育文化节、奥运会等时间段,有计划地进行体育宣传教育,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对于课外体育活动也要加强管理和引导,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和锻炼条件,为学生锻炼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创造和谐的自然体育环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体育锻炼参与意识。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体育参与意识较高,对体育锻炼也有正确的认识,如认可体育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实践中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则呈现较低的状态,其根源是大部分学生尚未形成长期的体育锻炼习惯,存在认识与锻炼实践脱节的状况;高职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育情感,乐于参与其中,但意志力不强,惰性强,无法保障锻炼的持续性;对自身身体状况有很好的了解,但自我锻炼能力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体育锻炼习惯的最终形成。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还需要从重视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创新评价理念、加强体育宣传方面等着手,帮助其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培养其终身锻炼的体育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否成功,主要看学生的参与意识是否具备,自我锻炼习惯是否形成,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根本。
[1]郭晓军,吴凡.浅谈大学生体育意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4).
[2]赵苏喆,余卫平.高职院校如何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体育学刊,2006(5).
[3]李勇.对大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王锡群.民办高校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5]林劲松.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探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3).
[6]李明俊.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改革的新思路[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017-08-10
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研究(课题编号:JY-15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小乐(1982-),男,河北满城人,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
G712.96
A
1672-2086(2017)03-00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