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板桥的艺术创作中谈书画同源

2017-03-11 09:53蒋映雪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6期
关键词:郑板桥同源用笔

蒋映雪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吉林长春 130011)

1 也说“书画同源”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美术评论家家认同 “书画同源”之说。有记载的美术评论可以追述到唐代张彦远在的《历代名画记》中就曾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平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已经提出了书与画的相通之处,最重要的相同之处就是用笔用墨的一致性。中国绘画的布局构图和中国书法的用笔方法之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具体的说,从一点一划的用笔法则,到“疏可走马,密不容针”的结构布局,以及“锥划沙”、“屋漏痕”、“折钗骨”的用笔。笔简意赅、刚劲婀娜、枯藤盘结、鸾舞蛇惊等等形容用笔的奥妙,线的美感和艺术效果的这些成语,而中国绘画和中国书法的用笔恰恰运用的就是这个相同的理论基础。而这些理论,往往首先见于评论于书法的著作之中。张彦远的《论顾陆吴用笔》中讲:“顾陆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格调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存,所以全神气也。昔张芝学崔瑷、杜度草书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联,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从这段张彦远的理论可以看出书法的用笔和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书法的用笔可以入画,增强绘画的表现力。

而元代的赵孟颓也曾提倡书画用笔同法,它在《题柯九思画竹诗》中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明确提出书画本源的概念。明代的王世贞《艺苑卮言》的亦引前人“画竹干如篆,枝如草,叶如真,节如隶”之说,即不同的书体可以在绘画的不同题材中融合进去。清代的《养素居画学钩深》书中谈到:“书成而学画,则变其体而不易其法,盖画即书之理,书亦画之法”。又说:“书家无所不有,画家亦无所不有。然则画道得而可通于书,书道得而可通于画,殊途同归,书画无二。”清原济《大涤子提画诗跋》有诗云:“画法关通书法二津。”如要列举出书画同源的例子我们可以写出许多文章还未必能够包览无余。笔者看到的最值得注意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宋代的苏东坡,一个是清代郑板桥。苏东坡的例子将来有机会要详细研究,现在只把郑板桥的例子拿来研究。

2 从郑板桥的艺术创作看书画同源

郑板桥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他早年是工楷书和草书的。金农《冬心画竹论》说:“狂草如籀,一字一篪,兼众妙之长。”叶恭绰《清代学者像传》书有不同的说法:“以隶楷行三体相参……。楷书尤精,惟不多作。”但这一时期的作品留下的不多。六十多岁所撰《城隍庙碑记》均是他用楷书写成而有门人司徒文高篆刻的,看上去很有功力。中年之后开始在分隶参入行楷,杂以草篆。再加入兰竹画法用笔。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书体,即“时称板桥体”。其形款后人称之为“乱石铺街”。虽大大小小,歪歪倒倒,忽长忽扁,或疏或密,亦浓亦淡,却有着绘画的形式美。使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他书写的唐代诗人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浙江省绍兴博物馆藏)将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斜”字写成斜势,变呆板为活动,非常形象化,表里统一,寓意深刻,如绘画的效果一样,更加促使人们想象到当时荒凉衰败的景象。

他善于将绘画用笔的高度成就吸收到书法中去,恰到好处。从狭义的方面而言,“写”是借鉴书法用笔的一些基本法则和方法,包括执笔、运笔的“提”、“按”、“顿”、“挫”等要领,以利于发挥线造型的表现力;从广义方面而言,中国画的形式美艺术语言主要是点、线、面、色,同时采取的艺术手段构图、章法、笔墨、皴法,“写”和“画”共用形式美的艺术手段包括造型、结构、章法、气势等要素来表现画面的美感,使画面在借鉴了书法用笔的同时加强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如郑板桥在 《润格》中所写的和所表现的“纠”字中的一竖,为画竹杆的一笔,其中有两个“也”字,其中一笔尤短,干净利落,用画竹叶之法,有承上启下之意。恰到好处。“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系警告之言,又是此段的最后一句,极重要,因此,“也”字的一笔特长简直就是兰花的叶子,龙蛇飞动,形势遁人,加强了作品的气势。清戏曲作家,文学家蒋士铨诗云:“板桥字如作兰,波磔奇石形翩翩。”因此,他的书是“书中有画”,欣赏他的一幅字犹如观其一幅画:“如雪柏风松,挺然而秀出于风尘之表。”如秋化依石,野鹤戛烟,自然成趣。

一方面书画同源可以从郑板桥的用笔和用墨的一致性角度来说明,可是如果单纯的从这方面去理解书画同源,未免认识问题片面性了,我们还应该从作者创作的人生经历、人生阅历对绘画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梅、兰、竹、菊、石等题材是郑板桥的绘画经常涉及到的描绘对象,尤其擅长画兰花、竹石图,多运用水墨表现,很少设色。在郑板桥几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对水墨的技法和书法用笔入画不断的实践、深思熟虑,人生的坎坷经历对艺术的侧面影响也同样的融入到作品中,人生到六十六岁时,他的墨竹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郑板桥的竹石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表现竹枝的生机和生命力的弹性通过清瘦挺拔的用笔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浓淡干湿并兼,画出竹子的色调。首尾贯通一气,所谓同源的道理,从这幅画面上看的非常清楚,画兰用焦墨挥毫,以草书中竖划撇法画之,所谓“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资质。”郑板桥将“书之关钮透入于画”,把画梅兰竹石的技法和精湛的书法用笔融合到一起,看似潇洒随意,虽多不乱,摆脱旧时窠臼,秀美脱俗。具有潇散。坚实、豪迈、爽朗的风格。

郑板桥一生经历坎坷,从他书画上常用的印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七品官耳”分析,并非夸耀其功名,是说明仕途生活很不得意。十二年的官场生活使他目睹当时社会的更多黑暗。他坎坷的一生,经历始卖画——为吏——再卖画曲折道路。养成了孤高、倔强、不落时俗的性格。进入诗、书、画创作成熟期,政治上的失败以及所产生的思想情绪无不通过诗、书、画流露出来。作品的表现风格上暗含人生的感悟,高度的融合在一起,让人不禁为之拍案叫绝。郑板桥作为书画同源的结合的典型代表,其艺术思想和艺术作品都达到了巅峰,真可谓之“诗、书、画”三绝,为后世之画史留下宝贵的艺术精神财富。

3 结语

书与画这种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互为创作源泉的关系,对后世的书画家都有很大的影响。从现存的一些楚、汉、唐的各种绘画遗迹和宋、元、明、清以至近现代的绘画作品来看,中国画愈来愈重于“写”,便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例如明清两代的程百阳、徐青藤、朱耷、释道济、郑板桥、高南阜及晚清近现代的赵三谦、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写意画名家,甚至由西洋画而又致力于中国画探讨的徐悲鸿、吴作人、刘海粟等著名画家,也无一例外,他们在技法上的创新和艺术上的成就,都没有离开书法方面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1]洪丽莎,吴越滨.郑板桥书画同源之美[J].艺术品鉴,2016(1):223.

[2]徐东树.模糊的界线——从“书画相通”看郑板桥的书画艺术创作[J].福建艺术,2000(4):11-12.

[3]陈晓燕.郑板桥文学综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刘健.略谈“书画同源”[J].社科纵横,2002,17(1):73-74.

[5]杜方晓.由书画同源现象看书法艺术之滥觞[J].四川戏剧,2013(3):151-153.

猜你喜欢
郑板桥同源用笔
以同源词看《诗经》的训释三则
不要用笔去玩电风扇
用心用笔 一起战“疫”
不可“烘染太过”——用笔过猛,反倒弄巧成拙
“铤”有“直”义的词源学解释——兼说/直/义的同源词族
郑板桥:挣脱“小人儒” 回归“君子儒”
找出家里的安全隐患
同源宾语的三大类型与七项注意
郑板桥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