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2017-03-11 08:47余治平
衡水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灾异董子董仲舒



《董仲舒与儒学研究》专栏特约主持人按语

春秋战国时代,诸夏中国礼坏乐崩,及至汉武帝,朝廷上下都致力于礼乐重整。“习礼乐、传礼经、议礼典、阐礼义成为汉代儒者精神修养和学术研讨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树业教授指出,董子思想系统中,礼乐乃是天人之分际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也是人间政治、伦理生活秩序的核心。董子礼乐思想以教化为旨归,但他并非单纯在一种社会政治-伦理的平面视野中肯定教化的意义,而是将礼乐教化置于天、地、人三维结构中予以定位,这恰恰构成了董子礼乐论的重要特点。这些显然都是极具启发性的见解。

董仲舒乃景帝朝《春秋》博士,以公羊学为业,居今文经学之潮头,“为群儒首”。后世之人通常都以为,汉儒长于外王之学而短于心性探究,董仲舒之学只重政体纲常建构而缺乏内在义理之分析与阐释。这显然是一种不甚了了的偏见。张丰乾教授不落俗套、独辟蹊径而认真耙梳出董仲舒的“心学”系统,揭示出董子“尊礼重信”是基于“良心”之“察视其外,可以见其内”,并“贱其无人心”;在“心”与“礼”、“志”与“物”的概念比较和内容交代中凸显出前者的优先性;天降灾异是对帝王的警醒,则体现了“天心之仁爱”。于是,心学便构成了“董仲舒的思想基础”。文章诠释从《春秋》经切入还原董学意旨,值得首肯,但其诠释仍在伸张王道正义之理路而与“心学”尚有距离和隔膜。董子文本出现“心”字但未必成“心学”。董仲舒对“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重申乃是圣门恕道的工夫落实,恐难归入“心学”谱系。

董仲舒的美学思想一向少有关注,聂春华教授能够以董子为切入点而展开阴阳五行与汉代美学的关联性研究,洋洋洒洒。在他看来,董仲舒美学思想与其天人感应体系息息相关,董子的天人感应体系把人格神之天、自然之天和人三元密切联结了起来,任何一元都无法自身独立,而必须在其他二元中显现自身,同时也作为映像显现出其他二元,由此构成一个网状系统。在此系统中,神性美须通过自然美、社会美才得以显现,自然美也受神性美和社会美的影响,社会美也受神性美和自然美的监督与警戒。阴阳五行系统的五行之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构成理解汉代人丰富而有序的审美意象的隐喻原型。这些论述都很有创意,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近代以来一直备受争议,著书者甚众。王宏海博士从“媒体历史学”的角度透析出,梁启超等学人对这一命题的批判,其历史价值并不在于历史上的本真如何,而在于传统对清末民初的社会究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的问题,“罢、尊”所表达的媒体信息就是专制概念。但从文化情境论的角度予以审视,则可以较好认识“罢、尊”作为媒体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已经超越所谓历史人物评价的“对错”二元论。转换视角、改变方法,的确能够对过往学术问题做一番富有新意的解读和处理。但把《史记》《汉书》《资治通鉴》《论语》等史籍当作“经作者加工成为媒体”,则有待商榷。

古今学者关于董学祥瑞灾异之说的研究论作已经汗牛充栋了,可惜却都没能真实地成为鲍有为博士撰写《董仲舒与汉代灾异理论的建构》一文的学术基础,他是直接面向汉人原典而展开自己的论述的。近几年本栏发表的许多文章都患此病,忽视学术史的积累,不顾前人论述,不读不引,自话自说,而又不能免于重复别人,层层相因的内容太多,而导致董学研究总难以形成有序推展、逐步上升之功效。但其文充分注意到了《穀梁传》与《公羊传》灾异观念的不同,还能够涉及道家、墨家的灾异观念,视野开阔,值得肯定。

任蜜林研究员在详尽梳理儒家养老思想脉络的基础上,特地挖掘了董仲舒的资源。董子以为,理想君王治理天下,教以仁爱,使以忠信,敬重老人,并且,按照木、火、土、金、水用事各七十二日。至土用事,则应“养长老”,至金用事,则要“存长老”。有汉一代,唯杨雄以孟子后继者自居,倍加推崇孟子,并仿效孟子辟杨拒墨,捍卫孔孟之道。宋冬梅研究员指出,杨雄认为人性中同时存在着善良、邪恶两方面因素,可以很好地解决为什么社会上有善人、恶人以及一个人有时具有善念和善行、有时又具有恶念和恶行的问题,这无疑是对孟子性善论的发展。分析精当有据,颇见学术功力。

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会会长,

董子学院、董子研究院、董子讲坛首席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 余治平博士

B234.5

A

1673-2065(2017)06-0001-01

2017-12-05

猜你喜欢
灾异董子董仲舒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灾异”新论:灾异、灾异思想与经学灾异说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太饿的董子皓
天理与国法:灾异谴告话语中的慎刑之道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政治权力绑架下的西汉天人感应灾异说
山乡巨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