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养成问题研究
——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次序

2017-03-11 04:18王春娟郑赋陈超姜培杰刘鹏辉刘晓丽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公民道德中华领导

王春娟,郑赋,陈超,姜培杰,刘鹏辉,刘晓丽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

1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的强盛,物质和精神文明都是不可缺少的条件,精神文明的程度可以决定物质文明的程度,当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最小的组成单位就是公民的道德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源就是人心,而引导人心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从中华民族5000千多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中学习,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 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那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又如何呢?

2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人民服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蔚然成风,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中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但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应当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2]。

公民道德建设如此重要,但又面临着各种考验,我们该如何进行?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公民道德建设及道德实践养成的重要作用

新华社北京2017年1月2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可见,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公民的道德建设,就是以史为鉴,更有利于公民道德实践养成。

4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养成的误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正当传统文化推广如火如荼之际,很多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民间组织等纷纷引进、学习、推进传统文化,但是却遇到了不同的瓶颈。有的认为传统文化是领导的统治工具,有的认为领导占用了员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学习不值得;有的认为太教条、太强制化……导致传统文化在执行过程中曲高和寡,最后领导无从下手而束之高阁。明明是希望能够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却被认为是公民的道德绑架。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作者总结了相关机构十余年的企业及家庭推广、某地方政府的五年推广和某大学的两年推广经验,发现问题往往就出在不了解导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次序。

5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养成的正确次序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学习和推行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和道德实践养成中落地很重要的次序。

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阳春白雪,外表做做样子,也不能作为统治人民思想的工具。而在于“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礼记·大学》),就是通达事物的本来规律获得智慧而彰显人人本有的圣贤本性,再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教化他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最终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这样人民都良善了,公民都养成了道德习惯,家庭、企业、社会、国家肯定也自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5.1 弱化利益关系是重要基础

“今年的年终奖竟然是去上一堂培训课!还不如发现金实在呢!”更多地关心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作秀。这个“利益”是真实的、实在的,是大家看得见的。这样才能让人民收到领导的真心。

以 “免费培训”的方式做为人民福利是需要斟酌的。尤其是在企业中,领导让员工参加培训,员工难免认为这样的“福利”不如现金实实在在。

在领导企业的过程中,“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认为什么是重要的,这才最最重要。

所以在推广传统文化的第一步,就是要照顾人民的利益。

5.2 领导自身德行完善

传统文化要领导以身作则,不要求自己,却要在人民中推行《弟子规》,人民肯定会认为“你是要用《弟子规》‘统治’我们?”以这样的动机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效果难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身不正,虽令不从”(《太上感应篇》)只有正己,才能化人。领导自身德行不断完善,让人民看到你的变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真正以爱敬之心对待人民,才能让人民信服。传统文化是让我们对自己有所要求,而不是对别人有所要求。

真正自己德行完善,才会达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人民也会真正拥戴领导的决策以及传统文化的推行。

5.3 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王阳明说“人人可以成为圣贤”。当我们去学习这些圣贤之道的时候,其实就在雕琢自己内心的美玉,当雕琢完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成圣成贤。教育才能引发人民内心的良知,引发人民内心的圣贤本性。

5.3.1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道德仁艺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实学。道是体,德是相,皆是内在。仁艺是用,皆是外在。心正直,故曰德。起心动念全部有道德依据。

依于仁者,仁,两个人,我和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做任何事情都考虑仁义,考虑别人,不能自私自利。

游于艺:艺,才能也,勇于学习一切艺能,为众生服务。道是一切的根本

5.3.2 小事利导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让人民知道取舍。

5.3.3 展示成效

推广传统文化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可以适当地展示成效,这样既可以缓和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疑虑,也能够坚定已经力行传统文化的人的信心。“我听说小王学了传统文化以后,对他人特别用心,现在家庭事业都很好!”

在展示成效的方法上也应该有所选择,不应该是生硬的、过于直接的,而应该是自然的、柔和的,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可以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学习传统文化是不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年轻,人际关系是否得到改善,财富水平是否获得提升。在非正式的场合做一些非正式的展示,越直观,越多方位多角度,越容易让大家接受。

5.3.4 君师配合

“领导你自己不来上传统文化的课,却要求我们上课,还打考勤表?凭什么啊!”

领导与教授传统文化的老师应该有所配合。比如在推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人民学习了,但领导不学习,这可能就让人民不是很舒服。

当人民看到领导自身也是非常恳切地学习传统文化、非常真诚地改变自己,尤其看到领导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发生的改变,人民也会更加有信心,比较愿意跟着领导一起学习。

5.4 机缘和合

推行传统文化要根据社会环境,原有的地方、企业等文化以及人民情况选择合适的时机逐步推广,而不是一味强制、生硬地推行。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4.1 从少数人开始

“听说有个公司因为推行传统文化,市场部的销售冠军都辞职不干了!”

推行传统文化不一定要以“全民总动员”的方式。这种方式很可能造成大部分人的反对,而一部分人则是“敢怒不敢言”,积怨久了很可能会反抗。

所以,在推行传统文化,可以从感兴趣的少数人开始。除了自己以外,我们不应该对其他人有要求。

5.4.2 从大家最能接受的内容开始

“你说为了赚钱,我得先学会把钱给出去?!微臣做不到!”

传统文化在中国毕竟已经断代一百多年,我们推广传统文化,要从大家能接受的内容开始。

比如以“孝顺父母”开始,可以以此做为表彰项目;对财富感兴趣的人,我们可以谈谈如何增加财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广上需要有权变的智慧,而不是死板和教条的方式。不妨以比较优雅的文化活动让大家了解传统文化,比如歌舞、汉服、弓道等等。

5.4.3 自觉自愿,切忌强制推行

“领导,要不要学传统文化,这应该是一个自由民主的问题!”

现代年轻人一般比较有主张、有主见,我们要尊重大家的意见,不能强行。

我们从少数能接受的员工开始推广传统文化,也是需要自愿,这样大家比较不容易有压力,比较不会产生不好的心态。

5.5 德治有了法治也不能丢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让人民真正以礼来互待,法不诸心。

5.6 不要有过高期望

“给我时间,给你时间。”

我们不断地耕耘,用心付出,假以时日就会有成果。

但是,不要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抱有过高的期望,并不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同学马上就能够成为一名“圣者”。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一段时间之后改变不是很大,我们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时间,毕竟我们的基础比较差,起点并不高;如果我们发现其他人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还是有很多缺点,我们也应该将心比心,经常反省自己,而不是对他人有太多的要求。

如果我们能按照上面的次序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广,那么公民道德潜移默化的就会被建立起来,道德实践养成也会顺利完成。

[1]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01]15号国务院公报2001·32第1页.

[2]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01]15号国务院公报2001·32第4页.

[3]许家烨.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自信基本问题研究述评[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2(2):88-98.

猜你喜欢
公民道德中华领导
传统仁爱思想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契合关系与糅合机制的探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群众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分析——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系列论文之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