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高校涉外护理专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2017-03-11 01:17史晓普崔香淑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一带一路民族院校

史晓普,崔香淑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高校涉外护理专业发展的态势分析

史晓普,崔香淑*

(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球护理人员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快国际型护理人员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现阶段重要的任务。“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为相关地区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机遇。运用SWOT分析法对基于“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涉外护理专业发展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分析,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促进护理人才的输出。

“一带一路”战略;民族地区高校;涉外护理专业

随着全球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从疾病到健康的维护和促进,从医院辐射到家庭、社区,导致高水平的护理人员配置数量不断增加[1]。如何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现在的卫生服务需求,是全球医疗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是我国新时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通过推动我国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旨在促进国际学科间交流、发展。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即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的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以帮助研究对象适时调整资源规划与策略安排[2]。本文采用SWOT法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涉外护理专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尽量减少或避免不利因素,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推动民族地区高校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促进护理人才的输出。

1 内部优势

1.1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目前国内院校涉外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护理学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外语在教学环境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在国际护理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一带一路”战略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充分发挥我国职业教育的人才优势。

1.2 开拓国外学习、就业平台

目前国内涉外护理专业院校实习教学还停留在依托企业或国内院校让学生实习的层面上[3],与普通护理专业实习教学并无明显区别。国内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规范不明确,真正与国际接轨的医院凤毛麟角。同时,对实习生的入院门槛要求较高,难以使所有实习生体验涉外医院氛围[4]。

民族地区高校借助沿线国家的交流平台,将教学平台扩展到国外,加强国外交流合作,促进学习、就业一体化。在国外实践环境中,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先进的护理操作程序等。同时,外资医疗机构不仅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还引进国外的医疗观念和技术,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综合能力[5]。

1.3 促进护理实验室建设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训基地的建设质量是决定办学条件的硬性指标。民族地区高校的硬件设施相对滞后,多数民族地区高校都缺乏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力和条件,技能性实训基地规模小、设施不健全。调查显示,实验室开放状态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提高[3]。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学校可以完善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仿真模拟教学实验室,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教学的培训,做到产学研深度结合,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开辟新思路[3]。

2 内部劣势

2.1 尚未有标准的教材,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国内院校对教材的选用尚未统一,多数院校以原版教材或者自译自编教材为主。原版教材在保障学生接受国外教学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如中外之间存在文化差异、编写思路和理念不完全适用于国内教学。另外,原版教材对师生有较高的要求,加重了师生的负担。自译自编教材切实、适用,但是教材的翻译、编写需要专业人员。此外,如何确保教材翻译水平是否与国际教育衔接及如何评价教学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2 师资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环境的劣势制约着高校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建设都远落后于其他的高校[6],边境地区师资短缺一直是影响教育的核心问题。青年教师流失严重,教育理念落后,师资结构不合理。为提供双语教学环境,院校多聘用外教,外教采用全外文的授课模式,习惯按照国外教学思维授课,学生反映教学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滞后于教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2.3 生源数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

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适龄人口不足,对其他地区适龄学生及家长的吸引力不强,导致部分民族地区高校招生困难[7]。此外,很多学校为完成招生计划纷纷扩招,降低分数线,忽视质量,使得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3 外部机遇

3.1 国家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民族地区本科院校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机遇,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优化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和结构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8]。《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应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等医学院校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院校和学科专业之间培养水平的差距。因此,国家的相关政策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 全球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剧增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卫生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据估计,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及全球其他国家将需要200万护理人才[9]。国内虽然诸多城市设立以保健为主的涉外医疗服务机构,但医疗服务人员主要是普通医护人员,并未建立涉外门诊或病区的专职医护人员队伍。此外,保健疗养、健康咨询等服务开展较少,远不能满足外籍人士就医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10]。

4 外部威胁

4.1 资金的投入

2006年,国家民委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意见》中提到要加大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却没有给出具体规定,从而影响政策效力[11]。课程的开发、师资队伍的引进等都必须依靠学校的资金支持[8]。对于整体办学水平不高的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而言,如何通过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保障每一环节正常运行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2 各高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目前,不少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体系是其他院校的“翻版”,失去了本地区的文化特色,培养的毕业生没有市场竞争优势。民族地区院校与东部院校因条件差异、师资差异等,再加上国家对985、211高校的政策倾斜持续存在,导致了各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通讯作者:崔香淑)

G40-03

A

1671-1246(2017)04-0072-02

猜你喜欢
一带一路民族院校
我们的民族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