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性格比较

2017-03-11 00:30曾红英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项伯樊哙鸿门宴

曾红英

(喀什地区实验中学,新疆 喀什 844000)

论“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性格比较

曾红英

(喀什地区实验中学,新疆 喀什 844000)

《鸿门宴》中学语文经典篇目,研究者汗牛充栋,本文创新点刘邦的冷静沉着与项羽的暴躁武断;刘邦的老谋深算与项羽的粗疏轻敌;刘邦的能屈能伸与项羽的沽名钓誉三个方面,揭示出刘备必胜,项羽必败的性格原因。

刘邦与项羽;性格比较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场暗藏杀机的宴会,这场宴会是刘项之间的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是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当时项羽拥兵40万屯军新丰鸿门,而刘邦只率军10万退驻霸上,二人力量悬殊之大,情况十分危急,读者不仅为刘邦的处境捏了一把汗,料想他必是在劫难逃,但是几个回合下来刘邦快骑而逃,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那为什么刘邦能够在鸿门宴成功脱逃,这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必然?文中的哪些性格因素决定了这样的结局呢?

一、刘邦的冷静沉着与项羽的暴躁武断

首先,项伯冒着生命危险来告知张良,项羽即将来进攻的消息时,六神无主的刘邦大惊,除了反复询问“为之奈何”, 立刻想办法征求张良的意见,还不忘追问一句“君安与项伯有故?”,尽管已危在旦夕,刘邦还要坚持核实张良是不是和楚军有什么瓜葛。而项羽呢?仅因为曹无伤的一个密报,尚未加以核实便立即“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并且当项伯夜间求见他时,“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他竟然不问一句,这些消息如何连夜获得,这些话项伯从何人、何处、何地、何时得之,就相信了项伯的话,如此轻信,岂有不败之理;再则,刘邦在《鸿门宴》中,从骂鲰生、拉拢项伯、骂告密人等细节中,都表现出他冷静沉着、心机之深,而项羽因刘邦的一句奉承的、暗含陷阱的话——“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隙”,便主动而自觉地将自家的细作给出卖了:“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一愚鲁而憨直的话,既断了今后沛公方面消息的来源,也暴露了项羽的有勇无谋,暴躁武断的个性特点。

争霸中的项羽与刘邦都怀有统一江山的大志,项羽禀赋优于刘邦,可是,在“鸿门宴”中面对同一性质的事件,刘邦和项羽的处事态度、脾气秉性却是大相径庭,项羽不注重自我管理,动辄怒、大怒,暴躁武断,遇事率性而为,毫无克制,该冷静不冷静,该果行却又一再妥协,优柔寡断,才使刘邦有机可乘,这是成功的大忌。相反,刘邦在起初表现平平,但他善于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以高标准来完善和要求自己,培植优秀品质,克制天性中的不良成份,能做到处乱不惊,冷静沉着,以大局为重,所以,刘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值得深悟之。

二、刘邦的老谋深算与项羽的粗疏轻敌

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表现差异较大:第一,项羽得知刘邦欲王关中,大发雷霆,欲击沛公军时,范增劝项羽曰:“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在项羽面前自称‘吾’,口气更是命令式的。刘邦成功脱逃后,范增大骂道:“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指的是项羽和项伯。第二,项伯夜驰私见张良后回来对项羽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他凭着自己是项羽的叔父身份,言辞毫不客气,正面谴责。第三、项庄舞剑是征求了项羽的同意,而项伯却是自行主张,项羽看在眼里却不阻挡,没有任何责怪之意,正是由于他对项伯的一味放纵才导致项伯后来的连续几次败坏项羽大事,最后以身投靠刘邦而告终。第四,沛公趁机上厕所,项羽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与樊哙当着陈平的面商量逃跑大计,陈平却未阻拦,视若不见,这就为后来他投靠刘邦,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埋下了伏笔。

由此可见,项羽集团人心涣散,他身边的人除了范增,没有一个舍身护之,忠心助之的人,项羽身边的人没能在一起平心静气地分析形势,沟通意见,商量对策,不能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尊重,项羽粗疏轻敌,手下的人更是我行我素。所以项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而在政治上、谋略上,他却是孤独的,抑或是悲哀的。

然而我们看刘邦与身边谋臣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刘邦惊悉项伯告密后连续两次对张良说:“为之奈何?”,后又征求樊哙的意思说:“为之奈何?”,据《史记》记载,刘邦无论大小事都会以同一句话问身边的人,况且,刘邦称呼张良是:“君安与项伯有故?”“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而张良无论是献计还是指出刘邦不对之处,都是循循善诱,晓之以理,没有象范增那样鲁莽行事,刘邦的妻妹夫樊哙,乃一武夫,他在“鸿门宴”上表现出的英雄气概,豪式之风范令项羽叹服。他要与刘邦同生死,樊哙与张良的存在,为刘邦的脱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不是刘邦就听任别人的摆布,毫无自己的主张呢?否也,他是表面上装出束手无策,全权依靠部下出谋划策,实际上刘邦是老谋深算,很有自己的主张。至少从两点可以看出:其一是:“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这是刘邦自己的主意,他为什么不让那四人也骑马,岂不跑的更快了?原因当然有,那就是五匹马跑起来马蹄声会惊扰项羽的部下,一旦追兵赶来,那四人有马就有可能逃跑,无马就只能掉头与追兵撕杀,从而成为自己的防火墙,而这时刘邦就可以快骑而逃了。其二是:沛公告诉张良:“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这些都证明,刘邦关键时刻表面上看起来毫无主张,实则心里暗中盘算,不露声色,再加上刘邦集团团结一致对外,他与身边的人关系融洽,凡事有商有量,相互尊重,在关键的时刻他又果断见机行事,君臣之间配合的非常有默契,这也是他成功脱逃的重要原因。

三、刘邦的能屈能伸与项羽的沽名钓誉

《鸿门宴》中,两人力量悬殊太大,且刘邦只带着一百多人来到项羽四十万的军营中,就如樊哙所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一样,那么“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历来众说风云,有人说他是“妇人之仁”,苏轼认为这是他的“君人之度”,而我则认为是项羽的虚荣心在起作用,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项羽不想杀刘邦。因为项羽是一个尊义之人,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他和刘邦的对决,要么靠战争,要么一对一单挑,把刘邦请来吃饭喝酒,趁其不意滥下毒手杀死刘邦?这是下三滥的做法!这种情况下的胜利,才符合项羽的道义准则。否则,顷刻之间刘邦等人的头颅就会飞灰烟灭。

《鸿门宴》里项羽一次被项伯说服-“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一次又被樊哙说服“此亡秦之续耳,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都是出于“义”,其实项家人就是有义之人,在我看来,这个“义”字实则就是所谓的“面子”,听了别人的好听话满足了自己的沽名钓誉的虚荣心而已。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他认为刘邦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竟然不自量力,一个平民百姓他有什么资格来与我争王,我乃是出身贵族的西楚霸王,高大威猛,力拔山河,气势如虹,于是下令给我打,又加上范增扇风点火,更是急切的很。但是项伯私见张良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回来转告项羽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进,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项羽一听,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再加上,第二天刘邦亲自前来赔罪,项羽更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在宴会上据座位的尊卑来看,项羽把自己摆在了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东向而座),在听到刘邦一番慷慨悔词。与其说他的心软了,不如说他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既然别人都视我为尊,自己也自尊自大,何不摆出一副君子之大度与风范呢?于是乎,他对范增的“数目”视而不见,对项伯的以身翼蔽沛公暗中默许,对樊哙的毫气佩服,得知刘邦脱逃,居然泰然处之还“受璧,置于坐上”,毛泽东的诗句:“宜将乘勇追究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用来形容项羽沽名钧誉的个性确实很贴切。

而刘邦是谁?刘邦就是个出身低贱的老流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刘邦应该是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他出身低微,成为英雄、成就功业对他来说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他想不想?想。他能不能?他以为他不能。所以这种人在面临一些事情上就会变得毫无底线,不择手段。在处理事情时,他就不用顾虑那么多的面子问题,也没有什么虚荣心作怪,只要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可以六亲不认,虽贪财好色,但是为了达成目标,他变得很能克制自己。“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为了做成大事,刘邦常能忍受相当的痛苦,做出惊人之举。楚汉荥阳对峙时,项羽欲烹刘邦之父以迫其退兵,刘邦竟说:我们已约为兄弟,我父亲即你父亲,如果要烹你父亲,则幸分我一杯羹。项羽惊怒,要挟计划因之破产。所以,从一开始收拢人心,主动与项羽结交,赴鸿门宴之前把大权交给萧何,表现得大仁大义最后把身边的一帮兄弟感动的稀里哗啦的,都是为了做给别人看的,为了激励身边的兄弟誓死保护自己而做的,他内心十分清楚的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死,赴鸿门宴不可以死,谁死都行就自己不可以死,身边的这些随从都只是他通往皇帝宝座的垫脚石罢了,没有什么比他做皇帝重要。“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刘邦能屈能伸、胸有大志;项羽沽名钓誉、刚愎自用,《鸿门宴》中刘邦是 “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却主动对项伯“兄事之”,且“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在项羽面前也谦辞卑礼,唯恐有所不至,在宴会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些都可看出他能屈能伸的性格,所谓能忍大辱者必有大作为,项羽则自我膨胀,沽名钓誉,用刘邦的话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最终致使范增忧病而死,使他的“庶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不幸而言中。

项羽出生将门贵族,崛起于秦始皇大秦帝国动荡之际,他拥有用兵如神的军事天赋,以霸王之名威震宇内,起兵多年,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本应成为秦始皇之后下一个掌控天下的人,然而,他暴躁武断,粗疏轻敌,沽名钓誉,他不懂得“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将不在勇而在于谋”的道理,在刘邦对峙争峰数年后,在“楚汉争霸”中,却尝尽了一败涂地的四面楚歌的滋味,霸王之业,昙花一现,功败垂成;刘邦出生草莽,地位低贱,但在《鸿门宴》中也体现了他冷静沉着,老谋深算,能屈能伸,志向远大,见机行事,并且能知人善任,宽宏大量,宁愿斗智而不斗力,这使得刘邦能够从风起云涌、诡谲多变的时代里脱颖而出,尽显他运筹帷幄的帝王风采。

2017-07-20

曾红英(1978-),女,汉族,喀什地区实验中学初中语文中教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项伯樊哙鸿门宴
鸿门宴中最出彩的人物
《鸿门宴》前后二三事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猛人樊哙
以文本细读的视角看人物形象的多面性
鸿门宴(二)
鸿门宴(一)
智者不惑 勇者无惧 适者生存
——浅析《史记》中樊哙之形象
《鸿门宴》:救刘邦于剑下者谁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