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存在”概念的生成逻辑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本为考察中心

2017-03-11 00:21崔晓峥王洪波
关键词:存在物文集自然界

崔晓峥,王洪波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8)



“社会存在”概念的生成逻辑
——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文本为考察中心

崔晓峥,王洪波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48)

“社会存在”是马克思恩格斯哲学中的基石性概念。囿于传统教科书的解释框架,“社会存在”概念的解释呈现出少历史感和多平面化、抽象化的状况。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社会存在”概念是渐进性地逻辑生成的:《手稿》中通过“类存在物”孕育着“社会存在”概念的萌芽;《提纲》提出“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形态》进入到“生产”关系层面,确立了思想主体;《宣言》中“社会存在”概念得以生成。在历史语境和文本语境下探究“社会存在”概念的诸多内涵,可充分彰显唯物史观的历史价值和现代意义。

社会存在;生成逻辑;类;实践;生产关系;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基石性的概念,对“社会存在”概念的正确理解对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作用。由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可见,虽有关“社会存在”的论述颇多,但“社会存在”概念并未被给以明晰界定。当今学术界,对“社会存在”的理解多依据哲学教科书中的解释,而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探究“社会存在”概念生成逻辑理路的研究较为少见。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究“社会存在”概念的生成逻辑,进而挖掘这一概念的深层文本意涵,以期引起学界的关注。

一、“类存在物”:“社会存在”概念的萌芽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通过“类”、“生产生活”和“意识的活动”等概念阐释人是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的存在物。马克思认为,一个种的生命活动的性质决定了它生命的整体特性、类特性,而人的类特性就在于人类可以进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2页。。种的生命活动的性质是判断种的类特性的关键,而生活本身只是动物根据自身需要生存下去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作为区别种的类特性的标准。所以“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162页。,人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将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162页。,这一点是人产生以来就存在的活动,而动物的生命活动就是其自身,所以“有意识”作为人类的生命活动性质,形成了属于人这一种的类特性。“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162页。

人类的生产生活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类特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表现,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形式。虽然动物同样会因为自身的需要而去觅食、筑巢、繁殖等,但马克思认为动物的这一系列生命活动是“片面的”、“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的、“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第162-163页。的生命活动。而人则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了“全面的”、“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163页。的生命活动,这也就是上文论述的区别于动物的人的类特性。由此可知,“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类”正是生产生活或者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关于生产生活的性质,马克思做了进一步考察,认为:“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3页。人类通过生产劳动、实践改变了人作为动物时与自然界发生的直接联系和与自然界的从属关系,通过对自然界加以利用和改造这一有意识的生活生产活动,以满足自身生存、生产生命等需要,从而成为类存在物。“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做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做类存在物。”*[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2页。

马克思借助“类”阐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但并不是说人可以完全脱离自然而存在,人们的类生活是依赖于自然界的,我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所需的一切资料都是由自然界提供的,所以说人类首先仍然是自然存在物,但是“类”的性质又决定了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更是具有意识和能够劳动的社会存在物。首先,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基础,即自然界为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了“直接的生活资料”,同时,人类是借助自然界提供的工具对其活动对象——自然界加以利用和改造的,此时的自然界成为了“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依靠自然界生存生活的。*[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页。其次,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使自然按照自己的意识发展并利用,即人在一定程度上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成为自在存在个体,而且“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11页。。在自然做中介联系人与人的社会中,自然经过改造、利用成为人的自然,所以人就成为人的自然存在物,即社会存在物。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这里讨论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社会条件下,在现实的能动的进行生产活动的人生活的现实社会中。马克思同样强调了这一前提的重要性:“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合乎人性的存在的基础,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人的合乎人性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7页。马克思认为我们上述讨论的自然界应是相对于现实的人而言的,是发挥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的自然界。因为只有处在社会条件中,自然界对人类来说才是其生存生活的基础和要素,才是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必须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这样才能拥有其活动对象——自然界,以确证其对象性存在,确证“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87页。。所以,这里的“社会”并不是与个体相对立的抽象的社会,而是包含了每一个有意识的能动的进行劳动的个人以及劳动对象——自然界的现实社会。综上,马克思在《手稿》中阐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确立了人通过劳动成为有着类生活的社会存在物。

二、从“实践”到“生活方式”:“社会存在”概念的发展

在《手稿》中,马克思主要指出了人的类生活使之区别于动物,成为类存在物、社会存在物。在这一时期,尽管马克思使用的“类”的概念不同于费尔巴哈,将“类”的概念泛指为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并没有更加明确的表达。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对社会的本质做出了规定。

马克思在《提纲》中的第一条就彻底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的界限,将研究建立在“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即我们要摆脱对认识对象完全直观的理解,不是从客观的自然界角度去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是要从人的主体立场出发,从人的实践出发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在第十条中马克思再次强调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2页。,用更为具体的角度代替之前传统自然哲学用抽象眼光认识社会,确定了社会存在理论的出发点。

在《提纲》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实践不仅是认识人类社会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肯定了实践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明确肯定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人不是单独存在的孤立个体,而是通过实践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一定关系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1页。,马克思确定了在社会中的人的本质,但是并没有明确界定实践的概念。就是说,人们通过实践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关系,马克思将其统称为社会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及自然界共同构成了社会,因此,追根溯源,“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1页。。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强调了实践的重要地位,为社会存在概念的建构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出发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对自己哲学新视界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的系统表述,被誉为解开历史之谜的巨著。”*徐先艳:《马克思的社会存在论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第68页。卢卡奇认为,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一直在“为人的发展过程寻求本体论的决定性标准”*[匈]卢卡奇:《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37页。。通过批判、论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明确了社会存在的主体,给社会存在概念以更加准确的界定。

首先,马克思确认了人类社会得以持续运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活,我们的社会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精神文化、科学理论等都是以物质生活的存在而存在的,物质生活是我们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环节。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历史中,“能够生活”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首要前提,这里的“生活”是人们生产自身生存所需要的资料的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一活动是从人类产生至今人们都必须从事的,是延续人类生命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1页。。由此可见,不管是人类的最基本的活动——生存,还是生存之外的科技进步、理论创新等人类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都是以物质生产为活动前提的,所以,这些物质生产活动便是构成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指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不仅仅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9页。,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得以建立的基础,“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由此构成国家和社会,所以说“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3页。。综上可知,在现存的感性世界中,物质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基础,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活动则是构成社会存在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人的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在《形态》中,马克思从本体论角度重新考察了意识与物质的关系:“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3页。即意识同语言一样是由于人们物质生产需要才得以产生发展的,并且是被人们意识到了的存在,随着物质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传统教科书中,物质与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分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范畴内的两对基本关系,但马克思在《形态》中则从本体论的角度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4页。。也就是说,从意识的起源和根本属性来看,人们的意识最初产生于人们的实践劳动,以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产物形态而存在,并因物质、自然存在和人类活动而存在、产生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逐渐发展成为以一种与社会存在对立的形态存在着,人们往往割裂了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忽视了意识是经过人脑对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事实。因此,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说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转变了之前受费尔巴哈影响,将“实践”等泛指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切活动这一抽象的、空洞的涵义,在《形态》中,更加明确了“实践”、“劳动”的含义,就是指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人们的这种生产活动在生产自身所需的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认为人们生产生活资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他们已经拥有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的性质所决定的。“更确切地说,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即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是一致的。这里马克思强调的生产活动并不是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将人与人联系起来的生产活动。“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33页。,虽然生产方式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但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始终存在着这种因生产方式而存在的联系。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生产和这种物质生产关系是自人产生以来就存在的,所以说,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产关系就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

三、“社会存在”概念的生成及意涵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社会存在”概念,标志着马克思社会存在思想的基本形成。马克思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51页。可见,马克思认为“观念、观点和概念”,也即“意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根据“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深度分析,这里蕴含着“社会存在”的本真思想,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存在”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人们从自然中获取并不断生产新的生活条件,以此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根据生活需要进行生产劳动,由此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从而物质生活和生产关系的综合构成了社会存在。至此,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完成了从“类存在物”到“实践”,再到“生产方式”,最后到“社会存在”的演变与生成。

进而,对照当代大学生教科书中的“社会存在”解释:“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编写组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03页。这里的社会存在是作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提出的,与社会意识相对而论。可以看出,马克思文本中对“社会存在”的阐释是从本体论的视角出发,以实践观为基础,围绕社会存在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两对关系展开的,与教科书对“社会存在”的界定有出入。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进行如下分析。

首先,生活在一定社会形态中的进行生产实践的人是“社会存在”概念的基本内容之一。马克思在《形态》中指出:社会结构和国家都是从个人的生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特别强调了这里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4页。个人。同时他也强调了在考察现实社会时,不同于德国哲学,是有着现实前提的,“它的前提是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因此,“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之一,同时也是考察“社会存在”概念的理论前提,就是能够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

其次,自然界或自然存在也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内容之一。自然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条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德]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1页。,自然存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之前的一切历史观都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历史的现实基础——自然,把现实的人看成是“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的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把历史看成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无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将历史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德]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5页。所以,马克思提出在考察现实社会时,自然界作为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必须纳入考察范围,马克思视野中的“自然”是“人化的自然”,是进入人类现实生活并与人类产生关系的自然,是历史的自然。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历史的现实基础,也就是“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

最后,社会生产关系是“社会存在”概念的主体。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考察资本主义社会时正是以社会生产关系为考察前提,在对人、物考察时都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关系下,所以在“一定的关系”下,“黑人”才能成为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奴隶”,“纺纱机”才成为资本家的生产资本。*[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75页。可见,这个“一定的关系”是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关键,随后,马克思对“一定的关系”作出解释:“个人在其中从事生产的社会关系,就是社会生产关系,它是随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改变的。生产关系在其综合中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75页。由此可知,“一定的关系”就是指社会生产关系。所以,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存在”思想的主体,是构成“社会存在”概念的主要内容。

概言之,传统哲学教科书的“社会存在”概念解释虽基本合理,但缺乏历史感,平面化的抽象性阐释依然较为明显。回归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可以大致探究到“社会存在”概念的生成逻辑和本真涵意。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重新定义“类”含义,孕育着“社会存在”概念的萌芽;《提纲》通过明确社会和人的实质,将“类”的含义确定为“实践”,奠定了“社会存在”概念的理论基础;《形态》中将“实践”进一步确定为“生产活动”,并以此为中介,找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生产关系”,确立了“社会存在”概念的理论主体;在《宣言》中,“社会存在”概念得以最终生成。“社会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依据文本中挖掘的“社会存在”内涵,可以充分彰显出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历史感和现代价值。

(责任编辑:李 莉)

The Formative Logic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istence”——A Case Study of Relevant Texts by Marx and Engels

CUI Xiao-zheng,WANG Hong-bo

(School of Marxism,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Social existence” is the cornerstone concept of Marx’s and Engels’ philosophy. Limited by the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textbooks, the explanation of social existence concepts features the paucity of historical sense, excessive complanation and much abstraction. According to classical texts by Marx and Engels,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istence” has undergone a gradual process of logical formation, i.e.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istence” was initially germinated inTheEconomicandPhilosophicalManuscriptsof1844 by virtue of the species being; while the notion of practice was proposed inThesesonFeuerbach, which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andTheGermanIdeologytouched upon the topic of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established the ideological subject, and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istence” was ultimately presented inTheCommunistManifesto. A probe into many connotations of the “social existence” concept in both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textual context can fully reveal the historical value and modern significan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ocial existence; logical development; species; practice;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项目编号:PXM2016_014203_000107)

2017-04-20

崔晓峥(1992-),女,山东潍坊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王洪波(1975-),男,内蒙古赤峰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哲学等。

A 811

A

1674-5310(2017)03-0091-05

猜你喜欢
存在物文集自然界
《熊铁基文集》出版
最有思想的句子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自然界的一秒钟
《郭汉城文集》简介
例说“自然界的水”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自由观
民主与科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