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立 鱼明
[提要] 体验式教学模式已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了广泛好评。《物流系统论》概念较多、理论性强,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对物流系统的体验和领悟程度,通过对课程进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开展适当有效的体验式实验活动。
关键词:体验式;物流系统;教学设计;教学改革
课题来源:2015年中国物流学会物流教学改教研课题计划:“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专业英语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JZW2015038);“基于模拟仿真技术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ZW2015039)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体验式的《物流系统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收录日期:2017年1月11日
一、《物流系统论》课程教学现状
《物流系统论》是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奠定系统的物流理论基础的最重要课程之一,从系统的角度研究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和功能,后续各门专业课的教学均以此为基础。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建设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物流系统论》是物流系统基本原理的综合,所涉及的理论和知识比较抽象与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的是“授业解惑”模式,课程的所有内容全部是教师课堂讲授,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为主,这种授课形式容易使课堂显得乏味,学生也仅限于表层的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不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当然,这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也难以将理论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和学生都对教学效果不满意。
通过近两年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探索发现,设计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体验环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对物流系统运作过程的亲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的热情,能使他们集中精力主动思考,可深层次地领悟到理论方法的真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通过切身实践来认识、掌握所要传授的知识或技能,或者通过唤起学生以往的记忆表象来实施教学的方法。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教育要素、教育资源,创造良好的情景氛围与教育背景,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采用联想、感受、体会、领悟、欣赏、品味等体验性方式,去获得对客观世界的深刻认识。
体验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精心的构思和设计时必须把学生的“学”放在首要位置上,教师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和联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把问题引向深入,并组织学生交流,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学生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探索,建构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获得真实、深刻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对真实事件获得感知。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践、用心体会,这种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独特的思维习惯。基于体验式教学的种种优势,不断被不同专业、各个教育层次所采用。通过体验式教学形式的改革与实践,将枯燥的理论课程变成一次充满挑战的实践之旅。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可以体驗到调查实践的乐趣,了解到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实战技巧,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体验式的《物流系统论》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物流系统论》课程基础概念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抽象,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将原来48学时的纯理论教学修改为40学时的理论教学和8学时的实验教学。在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授课的同时,又增加了实验设计、课堂讨论等教学方式和讲授、启发式、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等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法。
(一)教学内容分析。《物流系统论》在进行体验式教学应用之前,先要讲授与课程实验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容易混淆的问题。在讲授“物流系统的要素”部分时,要求学生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牢固掌握物流系统的特征,对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于物流活动的认识进行甄别,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学生必须懂得任何物流系统都有要素组成,但实现同样的功能的物流系统的组成要素数量不尽相同,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物流系统的要素。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学习《物流系统论》前几章的知识,学生们已经了解了物流系统和物流学科的基本概念,知道了什么是物流和物流系统,养成了用系统的思想来思考问题的习惯,理解了为什么要建立物流学科的意义。那么,物流系统到底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各个要素又会对物流系统产生什么作用和影响?同学们对于这些一无所知,出于好奇,也很想知道其中的奥秘。
(三)教学目标制定。在讲授“物流系统分析”部分时,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与内容,熟悉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掌握物流系统分析的工具,并能运用其中一种工具进行简单物流系统的分析。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端正科学探索精神与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分类汇总知识能力。
(四)教学活动设计。《物流系统论》课程在讲授“物流的流体和载体”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先阐述“物流”、“流体”、“载体”的概念,再讲授他们之间的关系,其中“流体和载体可以互相转化”,如“包装袋”有时是流体,有时是载体,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他们发表看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赞成是流体,有的赞成是载体,有的认为既是流体又是载体,出现的分歧往往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想法。在理论讲授后立即开展体验式教学实验,由教师提出实验任务,并指导学生阅读实验脚本,让学生每6~8人为一组(成员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开始实地调研。学生可以到邮局实际邮寄物品,也可以到配送中心、快递中心和铁路托运部去调查了解物流过程中使用的流体和载体,还可以到超市去购买商品;然后返回课堂,由教师提问(比如在超市购买糖果时售货员是否将糖果放进包装袋后统一再称重量,售货员是否用糖果的价格让学生购买了塑料袋等等);最后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归纳,对结果和教师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并陈述讨论结果,再由教师对流体和载体属性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式教学完成后,结合实验和研讨会内容,围绕物流系统八要素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小型科研论文。这样,学生就可以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全面地了解流体和载体,进而能准确地回答“超市的包装袋到底算流体还是算载体”等专业问题。
(五)教学评价设计。《物流系统论》体验式教学评价主要是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阶段。具体可以从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和作业完成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教学效果主要是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学重难点及内容完成程度;课堂教学目的完成程度;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气氛;课堂教学组织合理有序。学习效果主要是对本节知识的兴趣;本节课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信心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愉悦;理解同伴的思路,有交流的意识;知识、方法方面获得收获的程度。作业完成情况主要是能及时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对完成的作业质量满意程度;在作业的基础上有创新;作品展示后,激发了学习热情;自我反思后增强了自学能力。
四、体验式课程教学实施效果
自2014年在石河子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开始进行《物流系统论》课程体验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来,共有148人次参与体验式教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实践操作动手能力、科研能力、课程考核体系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学习自主性明显改善,课程满意度提高。自实施体验式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领悟程度有所提高,学习的热情、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得到改善,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强化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从而能够培养满足社会(行业)需求、能够实际解决具体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在该课程的网上课程评价给予了高达90%以上的好评。
(二)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显著提高。通过“流体与载体”体验式教学活动,调动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小组为了取得第一手调查资料,亲自去超市购买糖果,观察流体与载体的关系;有的小组去中国邮政和三通一达等快递公司了解邮寄资费及物流问题;还有的小组通过网上购物来体验物流过程中流体与载体的区别。小组成员各有分工,各司其职,通过实地调查、取证,搜集整理调查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讨论时每个小组成员将收集到的资料与其他成员共享,将讨论结果形成PPT文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陈述。通过小组共同努力,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组织纪律性都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三)学生科研兴趣浓厚,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帮助大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和研究技能,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完成“物流的流体和载体”这部分内容体验教学后,要求每位同学结合实验和研讨会内容,自拟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小型科研论文,两年共完成了148篇专业论文。通过论文的撰写,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性的总结检验,用文字记录自己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完成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同时也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多元化考试改革,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多元化的考试改革包括随堂闭卷考试和实验考核(课堂实验、实地调研、课堂研讨会、科研论文等)环节。课程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比例为出勤情况10%+课堂实验占30%+课堂研讨会占10%+科研论文占30%+平时作业占20%。通过随堂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积累掌握程度,通过实验考核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观点的自主性、语言的连贯性、总体的效果和个人表现出来的魅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志国.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供应链管理》课程为突破口,创新高职物流教学[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5.
[2]张金华,叶磊.体验式教学研究综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3]邓勤.物流管理课程情境模拟教学法应用研究[J].成都:高等教育研究,2013.4.
[4]殷延海.情景模拟法在物流管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
[5]李家斌.高校物流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J].物流技术,2014.8.
[6]魏小英.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施[J].物流技术,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