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真 时曙晖[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无意着沧桑,正是人间味——重读《大淖记事》
⊙王真真 时曙晖[伊犁师范学院, 新疆 伊犁 835000]
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在歌颂“风情美”和“人性美”之余,其意更着重要表现出一种于生活悲苦之中而生出来的坚强、达观的生活态度。在作品中,汪曾祺描绘出的理想世界不是没有悲苦与艰辛,只是在他的笔下,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被作品中营造出的温情给冲淡了。理解生活的艰辛,并且用一种积极、达观的态度去生活,这才是作品真正要表现的。
汪曾祺 《大淖记事》 悲苦 生活
汪曾祺称自己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人道主义者”,这样的自我评价对于作者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只是在他的作品中,关于“人道”二字的解释,并不能单单只用“和谐”与“人性美”这样的字眼就可以完全概括。比如在《大淖记事》这部作品中,除了作者一贯喜用的温润笔触,分明还隐含着一种大的、深的、有着包容力的悲伤。只是这悲伤,并不是作者对生活中无可避免地存在着的苦难的指责,而是作者对生活有了充分的体会和理解后的宽容。
小说一开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淳朴自然、充满着和谐美的理想世界。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看出:这里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在尽责地展现着人们的美丽;这里的人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过活,外面的世界和他们丝毫不相干;这里的人们还互帮互助,各司其职,无意识地认真生活着……他的笔下是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只是,作者笔下这个一派祥和的理想世界,到底还是少了一点真实感。实际上,这里也并不是只有其乐融融,而没有一丝人间悲苦的。只是作者把生活的真相巧妙地隐藏在他的文字里了。
“西边是几排错错落落的低矮的瓦屋。这里住的是做小生意的,他们大都不是本地人……他们像一些候鸟,来去都有定时。”若不是为了讨生活,应该没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到他乡去奔波劳碌。关于挑夫,作者写“男人、女人、大人、孩子,都靠肩膀吃饭”,“十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挑了”。这诚然表示出了这里的人的勤劳,可是如果没有生活重担的压迫,应该也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小孩儿和女人去做这样的工作的。就算是女人们把担子挑得再美,行走着的身姿再怎么绰约,她们实际上也还是在辛辛苦苦地为生活而忙碌。十三四岁的孩子,身体都还没有长成,就必须去尝生活的艰辛滋味了。于这里的人们而言,这是他们生活中不得不承受的。
在作品中,作者只写了大淖人的工作的细致,而对于生活中的苦累,却写得很不经意。不过,只要稍加深究,我们就能看到大淖人生活的“乐中之苦”。“这些人家无隔宿之粮,都是当天买,当天吃。吃的都是脱壳的糙米。”无隔宿之粮的原因不是他们不爱储藏粮食,更大的可能是他们没有储粮的经济能力。如果生活富足,也不会总吃那“脱壳的糙米”。“因为常年挑担,衣服的肩膀处易破,她们的托肩多半是换过的。旧衣服,新托肩,颜色不一样,这几乎成了大淖妇女特有的服饰。”这“特有的服饰”不是大淖妇女故意要给这里的风景进行点缀,而是她们不得不接受的生活颜色!生活并不是只有轻松和快活,潜藏着的苦累无处不在,只是大淖人已经接受并习惯了而已。
在作品前半部分,汪曾祺只把大淖人拥有的普遍的快乐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关于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的一些实际的悲苦却很轻巧地给隐去了。“他写下的是梦想的世外桃源,借以激励自己,激励别人,对生活保持希望。”而作者之所以只写祥和的原因,并不是他不知道生活中饱含着的酸甜苦辣,恰巧正是因为汪曾祺太知道生活的本来面目了,所以才要写下一些美好去给自己和读者带去一丝生活的希望。
在这个桃花源一般的世界里,作者还赋予在这儿生活着的人们一种充满着通达感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看来,没什么事情是值得大惊小怪的。而这种面对生活中种种艰辛所表现出来的乐观,也正是作者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
他们对会发生的事总是采取一种自然的接受态度。故事的主人公巧云三岁时,她的妈妈跑掉了。“巧云的妈跑了,黄海蛟倒没有怎么伤心难过。这种事情在大淖这个地方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养熟的鸟还有飞走的时候呢,何况是一个人!”这种对妻子出走的自然接受,读来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匪夷所思,黄海蛟的不伤心和不难过甚至会让人觉得是不是无情的一种表现。其实不是的。他们之所以对一个人的来去有这样的反应和态度,这正说明他们普遍拥有的一种“不执”的生活观。知道什么东西能留,什么东西不能强留,这何尝不是一种达观和明白。
我们再来看巧云被刘号长夺走了童贞后人们的反应:“邻居们知道了,姑娘、媳妇并未多议论,只骂了一句:‘这个该死的!’”而巧云本人呢:“她怔怔地坐在床上,心里乱糟糟的。她想起该起来烧早饭了。她还得织网、织席、还得上街。”总之生活还得继续。并且,从这件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们他们一贯的践行着的生活哲学——接受。
巧云被夺走童贞的事情发生后,姑娘和媳妇的不议论我们当然可以看作是一种善意的表现,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也可以认为这是大家对待这种事情事的见怪不怪。只是因为这种事情太多了,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也就不值得议论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大概也可以了解到人们对生活中存在着的强权势力压迫的习惯性地接受了。而至于这接受是被迫的,还是自觉的,作者并没有一探究竟。
虽然不怎么和生活较真,但是大淖人也还是有着自己的坚持。巧云和十一子的事情被刘号长发现后,十一子被刘号长带人打得差点丢掉了性命。正是因为十一子的重伤,也使得锡匠们选择用自己的方式与当地的权势讨说法。在一开始交涉未果的情况下,锡匠开始游行,并因此获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之所以说是表面上的胜利,是因为只要我们轻轻拨开这次胜利的表层看一下就会发现:锡匠看似获得了一定的胜利,而事实上真正取得胜利的还是被权势荫护着的刘号长。刘号长打了人,却只用逃跑就可以把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锡匠们的胜利,只能是被打了折扣的胜利。关于这一点,锡匠们的心里应该也是清楚的,但是他们选择了接受。这种接受并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他们懂得生活总是需要一定的妥协,才能继续维持平和。
“在作者看来,苦难是人生的常态,是本色。对生活中的苦难与艰辛,无须大惊小怪。”生活中的苦难总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大淖人却凭借着积极、达观的生活态度履行着生活赋予他们的重担。而这积极、达观的生活态度也正是作者本人对待生活的一贯秉持。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汪曾祺总是从不深究大淖人生活的悲苦,而只着重写他们的快乐与美丽。
在作品中,汪曾祺并没有把巧云和十一子的爱情写得十分完美:巧云不但被刘号长夺走了童贞,并且在刘号长的强权范围内,他们的爱情甚至是见不得光的。巧云和十一子两个人在一起其实是一种冒险,他们自己对此也很清楚明白,但是两个人从来没想过要退缩。爱情使两个年轻人变得勇敢和无畏。
当两人约会的事情被刘号长发现,并把十一子打成重伤后,“十一子能进一点饮食,能说话了。巧云问她:‘他们打你,你只要说不再进我家的门,就不打你了,你就不会吃这样大的苦了。你为什么不说?’‘你要我说么?’‘不要。’‘我知道你不要。’‘你值么?’‘我值。’”在这里,“那片飘来荡去的云彩终于下成了雨”。这短短的几句问答,既没有山盟海誓的庄严,也没有海枯石烂的宣誓,但却比所有的信誓旦旦都动人,也更能打动人。两个人对待彼此的心意在短短的几行字里不言自明。
被刘号长打了个半死的十一子,在作者笔下终究是活了过来。巧云在用尿碱救十一子时,作者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尝了一口。”关于这句话,汪曾祺自己也曾在《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的一文中写道:“这是我原来没有想到的。只是写到那里,出于感情的需要,我迫切地要写出这一句(写这一句时,我流了眼泪)。”故事到这里,读来,就有了一种关于重生的肃穆感。这重生与其说是十一子的,倒不如说是巧云和十一子共有的。巧云的这个“尝”的动作,焉不是表明着自己从今以后和十一子同甘共苦的决心的。收留下了十一子,接下来要面对怎样的生活,巧云心里是很清楚的:“巧云一家有了三张嘴。两个男的不能挣钱,但要吃饭。”面对着这样艰难的生活局面,巧云选择了承担。作者虽然轻轻地写出了生活的艰难,却把更重的笔墨用在了巧云面对生活的态度上。这是一种赞颂,这是一种满载着生活的不易的赞颂。
沈从文借《边城》看取人性的本然状态,发现了苦难,汪曾祺在大淖世界的精神实验中也迎面撞上苦难。但是和沈从文在《边城》结尾处不同,在《大淖记事》的结尾,作者选择了一种很肯定的方式为作品留下了一种生活的希望:“十一子的伤会好么?”“会。”“当然会!”这种肯定的回答,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希望,更是作者在看透沧桑后给读者留下的一抹温情,也正是生活中有苦有甜的滋味。
结语 汪曾祺自己也曾说过:“我们有过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这位经历过苦难生活的老人,总不直接地写苦难。他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人性的温暖和关怀。在作品中他用表面的祥和自然掩盖了生活中悲苦的点滴,把生活的真相巧妙地隐藏在了温润的文字之下。不刻意表露,但是写出来的却正是那一番人间的真滋味。
《大淖记事》绝不仅仅只是一部表现“美”与“和谐”的作品,汪曾祺在这部作品中为我们展现的是一种“含着泪的笑”:不流泪,那笑是无法绽放的。正如只有承受得了生活中的苦难,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喜乐。这样的作品,是需要读者认真地、用心地去阅读和感受的。掀开作者覆在作品表面的温情,才能够真正地读懂这位历经沧桑却又温润如玉的老人,和他用蘸满了人间味的笔触写下的这个饱含着“温情”和“泪水”的故事。
[1]沈秀英,王青.也谈“污浊何以成圣洁”——兼与王澄霞先生商榷[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李慧.“桃花源”中“苦人”之乐的哲理思考——也谈《大淖记事》[J].名作欣赏,2011(8).
[3]翟业军,周玲玲.我们拿什么渡过苦难——《大淖记事》精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4]汪曾祺.《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 汪曾祺.汪曾祺作品精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作 者:王真真,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曙晖,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