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
颜回形象溯源及孔颜形象对比——以《论语》为核心
⊙宋振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北京 100872]
颜回经过历代文人的抬升,成为儒家圣人,其实已大大偏离其原始形象。本文将《论语》作为最接近颜回生活时代的文献材料,综合分析涉及颜回的各章,恢复颜回原本重德重学的形象,比较孔颜之间的差异,并提出颜回在人生“三立”方面侧重立德而鲜有立功立言之意。
颜回 立功 立言 安贫乐道 孔颜之乐
颜回作为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从汉代起进入孔庙配享孔子,至明嘉靖年间被追封为“复圣”,从此成为“复圣”颜子,与“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合为“四圣”配享孔圣。颜回于是被认为继承孔子的道德学问,孔、颜差别则被忽略,其实这些印象大都来源于后代儒者的历史建构,要探讨接近真实的颜回形象应回溯到最为真实的文献《论语》。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对颜回的全部记载为:“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颜渊问仁,孔子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除“颜回者,鲁人也,字子渊。少孔子三十岁”“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门人益亲”(一般学者认为颜回四十一岁去世)外全部源于《论语》。对于颜回父亲颜路的全部记载为:“颜无繇字路。路者,颜回父,父子尝各异时事孔子。颜回死,颜路贫,请孔子车以葬。孔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以徒行。’”除“颜回死”前面部分,亦全依据《论语》原文改编。可见司马迁认为当时可见的比较客观复原颜回形象的材料只有《论语》。故笔者试图在本文中以《论语》中记载颜回的所有章句为研究范畴,尽量摒弃后人建构,勾勒颜回的本来面目,并将颜回形象与孔子做对比。
《论语》共21章涉及颜回,分别为:为政第9章,公冶长第9、26章,雍也第3、7、11章,述而第11章,子罕第11、20、21章,先进第3、4、7至11、19、23章,颜渊第1章,卫灵公第11章。下文从“颜回所有”“孔颜对比”“颜回所无”三个方面对颜回形象给予复原。
1.德行第一
提到颜回,我们首先想到其道德高尚,这首先源于:“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第3章)孔门四科中“德行”科首推颜回,其德如此。颜回有一次与子路共侍孔子,谈及志向(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第26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注为“伐,夸也”,“施,亦张大之意。”颜回以不夸大自己的好处和功劳为“志”,足见其德行修养之高。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第3章)孔子一生致力于恢复周代礼乐,而“仁”被看作礼乐之基,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这一美德在颜回身上也充分体现。“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第7章)颜回的仁德持之以恒,在孔子看来超过所有学生,这种带有绝对性的评价突出了孔子对颜回仁德的肯定。此外,颜回的尊师之德也令人感佩。“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第23章)周游列国途中遇险,颜回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师徒如父子,其实此处展现的是颜回的“孝”德;有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第2章)“孝”为“仁”之本,这与颜回“三月不违仁”也恰好相符。一言以蔽之,颜回谦逊仁孝,是德之表率。
2.好学第一
颜回对于学习仿佛无限爱好。孔子其他弟子在学习方面也经常提问、思考,常获褒扬,如孔子赞扬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第15章)赞扬子夏:“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第8章)但这些弟子在颜回面前全都变成“不好学”,孔子这种不“中庸”的态度只在颜回身上体现,如《论语·雍也》第3章云:“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先进》第7章云:“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两次说到“今也则亡”,除颜回再无好学之人,如此绝对,可见颜回在孔门弟子中不仅德行第一,好学亦是第一。究竟是颜回的哪方面特点令孔子这样讲,后文还会有分析。论颜回好学最著名的一章是:“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11章)颜回以学为乐,安贫乐道,将热爱学习发挥至极。
3.有恒第一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论语·述而》第26章)孔子谈到“有恒”的人很少见,更谈及对“恒”的看重。而颜回就是“有恒者”。上文引述过“其心三月不违仁”就是称赞颜回之“恒”,后面讲“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把其他学生全放在颜回反面,至此我们或可回答上文提到的问题,孔子赞扬颜回前所未有地不留余地,恐怕正是由于其“有恒”的品质使孔子十分认可。《论语·子罕》第20章云:“‘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又是用很绝对的赞扬口吻赞扬颜回之恒,与前文提到的“今也则亡”如出一辙。再如本篇第21章“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见其进未见其止”恰是“恒”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论语·先进》第4章云“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颜回对孔子的所有言论全都认真听从并感到愉悦,这甚至令孔子对颜回有些委婉的反面评价“非助我”,可见颜回好学有恒的特点已近物极必反之地步,堪称“有恒第一”。
4.阐发实践
颜回自有一套独到的学习方法,善于阐发并注重实践。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第8章)不能够举一反三自行阐发的学生孔子不愿教,能否举一反三是孔子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他曾称赞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第15章)“告诸往而知来者”正是“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同义词。但在颜回面前,子贡这项曾被赞扬的品质却变成了反面教材。“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第9章)颜回的自主阐发能力当属孔门第一。《论语·为政》第9章云“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也同样体现了颜回内敛而不盲目,善于学习过后的自主阐发这一宝贵学习品质。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1章)本章孔子讲述对“仁”与“礼”的看法,最后一句“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仿佛画蛇添足,但其实记录《论语》者记下这句话或是有意表明颜回对于理论学习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非常看重。孔子的学习理论中,实践也非常重要,《论语·学而》第1章“学而时习之”,杨伯峻先生注解为“实习、演戏”是非常准确的,《论语》开篇便讲“知行合一”的观念,可见颜回的注重实践何其重要。
总结起来,从《论语》的现存文献分析,颜回所具备的品质包括:谦逊仁孝,好学有恒,且在学习中善于阐发,注重实践。
上文提及颜回好学,尤其表现在“一箪食、一瓢饮”的安贫乐道之品格。孔子也有类似安贫乐道的论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第16章)后人笼统地认为孔子、颜回皆有安贫乐道之精神,称为“孔颜之乐”。但其实孔子之“安贫”是有条件的,即“富与贵”是“不义”的情况下,而颜回才是无条件的“安贫乐道”,这一问题也可通过其他几章论语来论述。“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第7章)有人据此便说孔子“有教无类”,教学的门槛很低,实则完全错误。孟子劝导梁惠王实行仁政时讲:“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其中将七十岁的人吃肉作为理想政治的目标,这其中尚有孟子“雄辩”的成分而非真可以实现的目标,可见直到战国中期肉对于百姓是多么难得,何况孔子时代,以“束 ”为学费是极高的门槛,孔子此举是要以物质基础将人划分层次,物质有所保障的人才可能成为全心全意关心国家政治的“君子”,反之很难,所以当时贵族官员称为“肉食者”。孔子自己也说要做有物质保障的“肉食者”,《论语·乡党篇》讲孔子饮食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 而 ,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何其精致,这岂是安贫乐道者之作为?再举一例:“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第8章)孔子如此爱护颜回,却为何不肯为颜回卖掉车子制备“椁”,一方面再次彰显了孔子对于物质生活的看重,同时也解释了这背后的原因并非是孔子奢侈,而是“礼”的要求。孔子定位自己为治国君子,必须有富足的物质生活,这是贵族之“礼”,而颜回的身份不同,故不应有这种物质生活,这也是礼。“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第11章)这章孔子因颜回死后被弟子厚葬而生气哀伤,也是因为他觉得颜回不应享受厚葬,这使得已死的颜回被迫违“礼”了。总体来说孔子所追求的不是“安贫乐道”,而是“贵族精神”或者“精英意识”,包括物质上的富足和为天下有所承担两个方面,前者是基础。借用《论语》中的话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第15章)孔子提出两种境界,颜回追求的是“贫而乐”,孔子追求的则是“富而好礼”,只有当遇到“不义而富且贵”之时,孔子才“于我如浮云”。
理解了孔子与颜回观念之不同,也可进一步理解孔子称赞颜回或为之表达感情时的与众不同。孔子称赞颜回之处,前文已提到两处“今也则亡”绝对化的说法,不再重复。此外还有《论语·先进》第9章:“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第10章:“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孔子的哀痛是有违“礼”的。“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第29章)“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第20章)孔子的“哭之恸”显然违背了中庸之道,哀而伤,这也是因颜回而产生的特例。此外还有孔子将颜回与他人作比较的记载,前文讨论颜回善于“阐发实践”时已引用《论语·公冶长》第9章,还有“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论语·先进》第19章)表达对颜回贫困之同情,隐隐有对其乐道之赞美,同时子贡又巧妙地成为了反面教材。总结起来,孔子对颜回的评价异于常人,堪称最高。笔者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颜回安贫乐道的境界是孔子也很难安守的,孔子是追求“富而好礼”,退而求其次才是“安贫乐道”,在这方面颜回令孔子十分感佩。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以这三立的标准恰可理解孔子与颜回人生态度的异同。孔子立德一般无人否认,立功集中于在鲁做大司寇时期,虽时间不长,但立功确实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为恢复周礼而四处奔走,仪封人讲“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晨门讲“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都是从侧面描述孔子奔走为立功,周游列国之后孔子彻底丧失立功的机会,所以通过整理古籍和教学来传授思想,这便是孔子的“立言”。孔子的一生三立齐全。
但颜回作为“复圣”,从《论语》记载看来,无功也无言,只有立德,这与孔子大不相同。
先说无功。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第11章)孔子讲颜渊当行则行,当藏则藏,但是在《论语》中我们实没有看到颜回之“行”甚至“行”的动机和意愿,只看到“藏”。《论语·公冶长》第26章载:“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子路表现出带有“侠义”气概的志向,接近墨家;孔子心怀天下,立功之意彰显;而颜回的境界更接近“独善其身”,符合前文论述的道德至上的形象,但并无立功行政之意,这是全部《论语》中唯一一次颜回谈志向的记载。颜回更像“出世”的道家,难怪《庄子·人间世》中谈“心斋”要借助颜回这个形象了。前文讲过孔子的“精英意识”包括追求较高的物质生活与政治承担两方面,同样颜回的“无功”与前文提到的“安贫”也构成了颜回人生观念的一体两面。《论语》中只有一次记载颜回询问孔子“为邦”之事。“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篇》第11章)但这章看不出颜渊的相关思想,颜渊的作用仅仅是引出孔子的话而已。
再说“无言”。《论语》中孔子的各弟子经常直接或通过问答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唯独颜回鲜有主动发言。“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颜回的不爱表达确有记载;再如:“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第11章)孔子对颜回讲话,颜回都没有回答,而是子路接过话头。孔子对此也曾发表言论“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盛赞颜回的孔子也略带批评口吻地评价了颜回的“无言”。
下面分析仅有的几章颜回发言,可以看出其发言亦为“无言”之表现。首先是前文提到的“侍坐”谈志向,在被老师提问的情况下颜回发言了,但是并未谈对于社会政治的见解,只是谈了关乎自己内心的问题,也并无如子路一般体现出回答问题和表达想法的积极性,有一种“被迫作答”之感。其次是:“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焉。’曰:‘子在,回何敢死?’”(《论语·先进》第23章)这是在匡地遭遇劫难的紧急时刻,颜回终于开口,但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孝道和敬爱,也并非“立言”。再有一次发言是前文“颜回所有”在“阐发实践”小节里提到的“颜渊问仁”一章,听完孔子讲解后也只是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焉”,表现了对孔子的尊重与信仰,其“言”反倒彰显其“无言”之特点。最后分析《论语》中颜回主动发言且发言最长的一章:“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论语·子罕》第11章)这段发言只是在表达对孔子的崇敬和“学恐不及”之心,印证了前文颜回之好学与重德,而这再次印证其不会主动发表见解,以其“言”印证“不言”。《庄子·田子方》云“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非常类似这章《论语》的记载,这种叙述方式沿袭了其紧随的谨慎态度,也展现出其“不言”之姿态,笔者认为庄子深得本章《论语》的神韵。
颜回重自身修养,道德高尚,好学不辍,但并不参与政事也无表达政治和学术主张,这似乎与以孔子为代表的积极奔走入世报国的儒者形象大异其趣。而经过后代人的建构,颜回却成为了紧随孔子之后的儒家圣人,或许原因仅仅是他曾得孔子的盛赞吧。殊不知得孔子盛赞与在思想行动方面继承孔子是两回事。颜回的形象及其历史建构,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① 司马迁:《史记》(第七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87-2188页。
② 司马迁:《史记》(第七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10页。
③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2页。
④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⑤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页。
⑥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三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88页。
⑦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71页。
作 者:宋振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诗词、中国古代小说。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