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豪尔
我们预期,中国企业会把“创新以削减成本”的模式持续下去
你发现了吗?中国本土的创新成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情侣骑着“摩拜单车”一起上班,地铁里有了鲜榨橙汁自动售货机,信用卡全面out,几乎所有支付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
但是,中国式创新已经“成型”,可以走向世界了吗?
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关注的还是下游的研发——这里的研发执行起来更快,可以形成大量外部的合作,同时主要关注的是市场。
在中国,用这种方法进行创新和调适,以削减成本,是非常有效的。小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過提供性价比高的设备和服务,实现了快速增长。
我们预期,中国企业会把“创新以削减成本”的模式持续下去。
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之间也在不断彼此仿造,这形成了一种生产的常态:一旦某家企业有了创新,它的竞争者们会快速地复制创新者的产品,创新的势头因此被持续下去,形成整个行业的创新潮。这在互联网、移动通讯和电子游戏行业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行进在创新道路上的中国,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就是中国人普遍的坚定不移的市场导向和创业精神。他们以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努力拼搏,愿意与精通互联网的城市消费者一起实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西方相比,中国创业者对“创新”的理解更具实用性,由市场导向和对利润的追逐来驱动。但他们对创新中技术因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比不上西方、日本和韩国。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彼此激烈竞争,消费者中“风尚”蔓延起来如野火般迅猛。因此可以预期,中国引进新产品的速度将会更快,企业品尝商业成功的时间也会相对短暂。
此外,中国的企业还会非常自然地把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结合起来,创新整个商业模式。
所以,要界定“中国式创新”,不能用简单的口号——中国一方面进步神速,但在很多方面,也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中国走向创新大国的道路上,会坚持几个主要的特色:坚定不移的市场导向和创业精神、国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出色的调适能力和快速的执行能力。
“中国式创新”还得到了政府公共政策的有力支持。对于一个处于不断改进的创新国家来说,很难想象还有比这个更好的大环境了。
在互联网销售、电子游戏和移动互联方面,“中国式创新”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企业将会提高在设计、服务和技术制造方面的创新水平,并保持非常敏锐的市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