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慢性肩周炎76例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2017-03-10 09:23王春成李明哲彭晓松
重庆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压痛肩周炎肩关节

王春成,李明哲△,彭晓松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针灸骨伤系;2.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南阳 473000)

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慢性肩周炎76例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王春成1,李明哲1△,彭晓松2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针灸骨伤系;2.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河南南阳 473000)

目的 探讨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慢性肩周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58例慢性肩周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铍针疗法;观察组采用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疗程均为4周。疗效指标包括主观疼痛程度和压痛、Melle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和血瘀气滞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和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5%,高于对照组的83.78%(χ2=6.27,P<0.05);观察组疼痛分段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现在疼痛状况(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P<0.01);在随访期,观察组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Melle评分和血瘀气滞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PGE2、缓激肽和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肩周炎血瘀气滞证患者有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肩周炎;颈肩痛;血瘀气滞证;铍针;颈舒颗粒;前列腺素E2;缓激肽;5-羟色胺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肌肉、肌腱、关节囊及滑囊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好发于40~60岁的中年患者,人群中肩周炎发病率为2%~5%,其早期最主要的表现即为颈肩痛,随着病程的进展除疼痛外,还伴有活动功能障碍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现代医学主要采用药物(内服、神经阻滞、关节腔内注射)、运动康复、理疗、手法松解等措施进行干预,目前无单一有效的措施能根治本病。肩周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乃外感风寒湿邪或创伤或慢性劳损,导致寒凝筋脉,气血瘀滞,筋失所养,筋脉拘急,“不通则痛”,痛则不用(活动障碍)[3]。颈舒颗粒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窍止痛之功,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见颈肩部僵硬、疼痛,患侧上肢窜痛等,有较好的疗效[4]。铍针能起到松解软组织、降低软组织张力,还能改变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且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等优点,广泛用于颈肩腰腿痛的治疗[5]。本研究观察了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肩周炎血瘀气滞证患者疼痛的改善作用和对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和理疗科进行诊治的1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于2012年制定《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标准(ZYYXH/ T378-2012)[6]。(1)西医诊断标准:①病程长短不一,由创伤或者着凉等原因引起;②肩关节疼痛,压痛,活动受限;③慢性期X线平片可见到肩部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疼痛期临床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的疼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甚至因此而影响睡眠,压痛范围较为广泛,并伴有肌肉痉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征。(2)血瘀气滞证辨证: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舌质淡或有瘀斑,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纳入标准:(1)符合肩周炎疼痛期的西医诊断标准和血瘀气滞证辨证者;(2)以颈肩痛为主要表现,视觉疼痛评分(VAS)≥4分;(3)病程3个月以上的慢性患者;(4)年龄40~70岁,男女不限;(5)患者同意遵守方案,取得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颈椎综合征、胸腔出口综合征、骨肿瘤、肩袖损伤、肩关节结核等疾病导致的颈肩痛;(2)合并心、肝、肾、消化、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者,合并恶性肿瘤患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4)患肩有皮肤疾病或皮肤破伤者;(5)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49例,年龄41~68岁,平均(53.7±11.5)岁;病程1~3个月,平均(1.4±0.8)个月。观察组中男28例,女51例,年龄40~70岁,平均(54.3±12.5)岁;病程1~3个月,平均(1.5±0.7)个月。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并同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铍针疗法。针具为苏州环球医疗器械厂提供,长8.0 cm,直径0.5 mm,末端扁平有刃,斜口,刀口线为0.3 mm。患者取坐位,术者位其旁,进行触诊,探寻明确的压痛点、条索样包块、痛结等,并作标记。常规消毒。一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一手以腕力将铍针快速直接刺入进针点。深度以入皮下到达筋膜为度,行点状或线状松解,一般行3~6针或至沉紧涩滞感消失为止。出针后按压2~3 min,以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24 h内保持敷料干燥、清洁。1次/周,共4次。(2)观察组:采用铍针疗法+颈舒颗粒。铍针治疗同对照组,颈舒颗粒[国药集团精方(安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53],6 g/d,每天3次。疗程:连续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同期进行肩部功能锻炼[5]。

1.2.2 观察指标 (1)主要疗效指标:①主观疼痛程度,采用McGill疼痛问卷,量表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3维度,PRI包括感觉项和情感项,共0~45分,VAS为0~10分,PPI为0~5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重。②压痛,采用YT-10a型压痛测试仪[天津明通公司生产,津(食)药监械生产许20050003号],测量部位为触诊压痛点。治疗前、治疗结束和随访3个月各评价1次。(2)次要疗效指标:①肩关节活动度,采用Melle评分对肩部的肩外展、肩中立位外旋、手到颈项、手到脊柱和手到嘴5个基本动作进行评分[7]。②日常活动能力(ADL),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8],包括穿衣服、梳头、如厕等10个日常生活活动,从无困难到完全不能分别记3~0分。③血瘀气滞证,评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根据无、轻、中、重分别记录0、1、2、3分。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

1.2.3 理化指标 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和5-羟色胺(5-HT),均空腹抽取受试者静脉血4 mL,离心20 min(5 000 r/min,4 ℃),取血清-80 ℃超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人PGE2和5-HT试剂盒购自北京尚柏恒通公司,缓激肽试剂盒为美国 RD 公司产品。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仪器为Thermo 多功能酶标仪,治疗前后各检测1次。

1.2.4 安全评价 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并与干预措施的相关性进行判断。

1.2.5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7年)制定:痊愈为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显效为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为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为临床症状无改变。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剔除2例,脱落3例,完成74列;观察组剔除1例,脱落2例,完成76例。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疼痛程度和压痛评价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RI、VAS、PPI、McGill疼痛问卷总分及压痛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均明显下降,压痛值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P<0.01)。在随访期,观察组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le、ASES和血瘀气滞证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elle、ASES和血瘀气滞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lle和血瘀气滞证评分均明显下降,ASES评分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观察组Melle和血瘀气滞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GE2及缓激肽等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GE2、缓激肽和5-H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PGE2、缓激肽和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疼痛程度和压痛情况评价比较

a:P<0.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1,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le、ASES等评分比较分)

a:P<0.01,与治疗前比较;b:P<0.01,与对照组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GE2及缓激肽等水平比较

a:P<0.01,与治疗前比较;b:P<0.01,与对照组比较。

2.5 安全性评价 两组均无晕针等现象发生。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经压迫后,血肿无扩大,2~3 d后血肿消失。未发现与颈舒颗粒相关不良反应。

3 讨 论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多为外感寒湿,寒性凝涩,脉络挛急或经络气机不畅,血瘀不行,均可导致疼痛。如《举疼痛》所言:“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细急,细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中医药治疗肩周炎以舒筋通络,祛瘀止痛,强筋脉功能为主[6],其治疗手段有针灸、按摩、小针刀、中药内服、外洗、拔罐、刮痧等,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少[9]。

铍针疗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推广项目,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局部充血水肿的消退及无菌性炎症的吸收,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10]。临床中采用以痛为输,在病灶痛点处,迅速刺入,施以提插手法,疏通经气,快速止痛;并直接对痛结、条索样包块进行切割松解,使局部筋膜腔内压力减低,松解粘连、消除瘢痕,改变病变部位组织的血液循环,加快炎症代谢产物的吸收,激发了经气,疏通了经络,从而使气血充盛、通则不痛[10-11]。铍针疗法广泛用于膝骨关节炎、肩胛肌筋膜炎、腰臀部肌筋膜炎、颈椎病、腰三横突综合征、末梢神经张力性疼痛等多种原因导致的颈肩腰腿痛,疗效颇佳,且安全。颈舒颗粒由三七、当归、川芎、红花、天麻、肉桂、人工牛黄等组成,方中三七活血散瘀、消肿定肿,当归活血补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止痛、行气开郁、祛风燥湿,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肉桂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天麻息风定挛急,人工牛黄芳香开窍。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三七皂昔Rg1可明显降低实验性血栓形成,能改善微循环;三七总皂苷是一种阿片肤样受体激动剂,具有镇痛作用;三七总皂苷能减轻肿胀,抑制炎症,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12]。川芎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和抗炎等作用[13]。红花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炎、镇痛、耐缺氧、免疫调节等多方面药理效应[14]。当归活性成分具有造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血小板聚集、抗炎、抗氧化、镇痛等作用[15]。肉桂具有抗凝、抗氧化、抗炎和镇痛等作用[16]。可见本品中具有较多镇痛、抗炎、抗血栓改善微循环的活性基础,从而起到活血化瘀,温经通窍止痛之功。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均明显下降,压痛值明显升高,观察组在治疗后和随访期PRI、VAS、PPI和McGill疼痛问卷总分低于对照组,压痛值高于对照组,提示了铍针或颈舒颗粒联合铍针的方案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明显改善肩周炎性颈肩痛,而颈舒颗粒联合铍针的联合方案改善颈肩痛更具有优势,且作用更为持久。治疗后观察组Melle和血瘀气滞证评分低于对照组,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了铍针联合颈舒颗粒进一步的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PGE2是一种重要的炎症因子,具有较强致痛作用,并能增加感觉神经末梢对缓激肽和其他炎症介质的敏感性。缓激肽也是一重要的炎症介质,能引起疼痛和痛觉过敏,有很强的致痛作用。5-HT是一种具有很强致痛作用经典的外周致痛递质,低浓度即可致痛。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GE2、缓激肽和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铍针与颈舒颗粒的联合方案能明显降低患者的PGE2、缓激肽和5-HT水平,从而起到较好的抗炎止痛效果。铍针疗法可能会导致皮下血肿,这与操作中按压时间过短有关,若有凝血功能异常者要慎用。研究中未发现颈舒颗粒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颈舒颗粒联合铍针治疗肩周炎血瘀气滞证患者能显著改善颈肩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能降低PGE2、缓激肽和5-HT等致痛因子,近期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1]Mahendran MP,Sundaresan AN,Gowrishankar PT,et al.Efficacy of ultrasound with maitland mobilization over short wave diathermy with maitland mobilization in improving the functional performance of patients with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J].Int J Physiother Res,2014,2(4):621-625.

[2]李伟,詹红生,陆念祖.肩周炎国内外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22):44-46.

[3]姜文清,谷学珍.论肩周炎的中医治疗[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183-3184.

[4]白翠先,白建兰.银杏叶联合颈舒颗粒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21(8):43-45.

[5]王钲,赵鹏,徐邵华.铍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因“制动”所致肩周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3,32(8):608-609.

[6]中华中医药学会.肩关节周围炎[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73-75.

[7]何继永.外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69.

[8]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2-225.

[9]郭越.肩周炎的临床康复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15):2752-2754.

[10]张翔,黄明华,雷仲民,等.末梢神经张力性疼痛铍针治疗的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4,33(2):126-128.

[11]孙佩宇,雷仲民,黄明华,等.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肩痛80例随机对照研究[J].中医杂志,2015,56(16):1386-1389.

[12]王莹,褚扬,李伟,等.三七中皂苷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9):1381-1392.

[13]张翠英,章洪,戚琼华.川芎的有效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0):2264-2266.

[14]徐如英,童树洪.红花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0,19(20):86-87.

[15]李曦,张丽宏,王晓晓,等.当归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3,36(6):1023-1028.

[16]吴修富.肉桂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26(24):3454-3456.

�验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7.07.028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3-JKGHB-0098)。 作者简介:王春成(1963-),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医学教育与骨关节疾病的研究。△

,E-mail:limingzhert@163.com。

R274.9

B

1671-8348(2017)07-0750-04

2016-08-15

2016-11-13)

猜你喜欢
压痛肩周炎肩关节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来氟米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探究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关节生物力学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